a16z:应用代币的新财务模型 如何产生现金流缩略图

a16z:应用代币的新财务模型 如何产生现金流

  • 基础设施代币——对应于第1层网络(或计算栈中的相邻部分,如第2层)——其经济模型已经发展成熟并被广泛理解,这些模型基于对区块空间的供需关系。但对于应用代币——在区块链之上部署服务的智能合约协议,它们传递了“分布式业务”中的权利——经济模型仍在解决之中。

  • 应用代币的商业模式应该像其底层软件一样具有表现力。为此,我们引入了应用代币的现金流——这种方法使应用程序能够创建宽容、灵活的模型,用户可以选择他们如何因提供的价值而获得奖励。这种方法从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合法活动中创造费用,鼓励更大的合规性。同时,它还最大化了协议累积的价值,同时鼓励治理最小化。

  • 我们在这里分享的原则适用于所有web3应用程序——从去中心化金融(DeFi)到去中心化社交应用程序、DePIN网络,以及两者之间的所有领域。

代币模型面临的挑战

基础设施代币受内嵌的供需关系影响:需求增加时,供应量减少,市场相应调整。许多基础设施代币的这种原生经济基础因以太坊改进提案1559(EIP-1559)而加速发展,该提案为所有以太坊交易实施了基础费用,这些费用将被燃烧。但尽管有零星的购买和燃烧模型尝试,应用代币并没有与EIP-1559类似的模型。

应用程序是区块空间的使用者,而非提供者,因此它们不能依赖于从使用它们区块空间的其他人那里收集的燃气费。这就是为什么它们需要开发自己的经济模型。

这里也存在一些法律挑战:基础设施代币的经济模型由于典型区块链交易的通用性质和它们使用的程序化机制,更少受到法律风险的影响。但对于应用代币的经济模型,涉及的应用程序可能依赖于受监管活动的促进,并可能需要治理代币持有者的中介——这使得经济更加复杂。一个促进在美国高度受监管的衍生品交易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与以太坊有很大的不同。

这些内在和外在挑战的结合意味着应用代币需要一种不同的经济模型。考虑到这一点,我们提出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一种设计协议的方法,以补偿应用代币持有者提供的服务,同时最大化协议收入,激励监管合规,并纳入治理最小化。我们的目标很简单:通过现金流,给予应用代币与许多基础设施代币已经拥有的相同的经济基础。

我们的解决方案专注于解决应用代币面临的三个问题:

  1. 治理方面的挑战

  2. 价值分配方面的挑战

  3. 受监管活动方面的挑战

1. 治理挑战

应用代币通常具有治理权,而分散自治组织(DAO)的存在可能引入了基础设施代币所没有的不确定性。对于在美国有重要业务的DAO,如果DAO对协议收入有控制权或中介协议的经济活动并使其程序化,可能会出现风险。为了避免这些风险,项目可以通过最小化治理来消除DAO的控制。对于无法这样做的DAO,怀俄明州的新分散非注册非营利协会(DUNA)提供了一个去中心化的法律实体,可能有助于减轻这些风险并遵守适用的税法。

2. 价值分配挑战

应用程序在设计向代币持有者分配价值的机制时也必须小心。结合投票权和经济权利可能会引起美国证券法的关注,特别是像按比例分配和代币购买销毁这样简单直接的机制。这些机制看起来类似于股息和股票回购,可能会破坏代币应该与股权有不同的监管框架的论点。

项目应该探索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以一种有利于项目的方式奖励代币持有者对项目的贡献。许多项目鼓励积极的参与,包括运营前端(Liquity),参与协议(Goldfinch),以及作为安全模块的一部分质押抵押品(Aave)。这里的设计空间非常开放,但一个好的起点是列出项目中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确定应该鼓励他们哪些行为,并决定协议通过这种激励可以创造什么总体价值。

为了简化起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假设一个简单的补偿模型,即奖励代币持有者参与治理,尽管还存在其他方案。

3. 受监管活动的挑战

促进受监管活动的应用程序在设计代币持有者价值积累机制时也必须小心。如果这些机制从未经许可的前端或API中积累价值,而这些前端或API并未遵守适用法律,代币持有者可能从非法活动中获利。

大多数针对这个问题的提议解决方案都集中在限制价值积累到在美国被允许的活动中——例如,只对涉及某些资产的流动性池的协议费用进行激活。这使得项目受到监管方法的最低公共分母的限制,并破坏了全球自治软件协议的价值主张。这也直接破坏了治理最小化的努力。确定哪种费用策略从监管合规的角度来看是可行的,不是DAO的适当任务。

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项目应该能够在任何活动被允许的司法管辖区收取费用,而不必依赖DAO来确定什么是被允许的。解决方案不是要求在协议层面遵守监管,而是确保只有当产生费用的前端或API在前端所在地遵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时,才会传递协议生成的费用。如果美国规定对某个应用程序促进的某种类型的交易收取费用是非法的,即使这种活动在世界上的任何其他国家都是完全被允许的,那可能会导致该应用的代币经济价值降至零。在费用积累和分配方面的灵活性最终等于面对监管压力时的韧性。

一个核心问题:追踪费用

费用的可追溯性对于解决不合规前端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至关重要,同时不引入审查风险或使协议需要许可。有了可追溯性,应用程序可以确保代币持有者累积的任何费用仅来自代币持有者所在司法管辖区合法合规的前端。如果费用不可追溯,将无法将代币持有者与从非合规前端(即,由非合规前端收集的费用)累积的价值隔离开来,这可能会使代币持有者面临风险。

为了使费用可追溯,协议可以使用一个两步应用程序代币质押系统设计。

步骤 1:确定产生费用的前端,

步骤 2:根据自定义逻辑将费用路由到不同的资金池。

a16z:应用代币的新财务模型 如何产生现金流

映射前端

费用可追溯性要求将一个域名映射到一对公/私钥。如果没有这种映射,恶意前端可能会伪装交易,假装它们来自一个诚实的域名。密码学允许我们“注册”前端,将域名到公钥的映射不可变地记录下来,证明域名确实控制着那个公钥,并使用所说的私钥签署交易。这使我们能够将交易,因此也就是费用,归因于特定的域名。

路由费用

a16z:应用代币的新财务模型 如何产生现金流

一旦费用来源可追溯,协议就可以决定如何分配这些费用,既能保护代币持有者不接收来自非法交易的费用,同时也不会增加DAO的去中心化治理负担。为了帮助说明这一点,可以想象一下应用代币质押的可能设计范围,从为每个前端提供一个质押池,到为所有前端提供一个质押池。

在其最简单的构建中,每个前端的费用可以被路由到一个特定的前端质押模块。通过选择质押给哪些前端,代币持有者将能够决定他们接收哪些费用,并避免任何可能使代币持有者处于法律风险之中的费用。例如,代币持有者可能只选择质押给与一个在欧洲获得了所有监管批准的前端相关联的模块。虽然这种设计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却相当复杂。如果有50个不同的前端,就可能存在50个质押池,费用的稀释可能对代币价值产生不利影响。

a16z:应用代币的新财务模型 如何产生现金流

在设计谱系的另一端,每个前端的费用可以集中在一起——但这违背了费用可追溯性的初衷。如果所有费用都被集中在一起,就无法区分合规前端和不合规前端的费用——一个坏苹果会毁了整桶。代币持有者将被迫在不接受任何费用和质押在一个他们将从其管辖区域内不合规前端的非法活动中受益的池子之间做出选择——这个选项可能会阻止许多代币持有者参与,或者可能导致系统回到当前次优设计,即DAO必须评估费用可以应用在哪里。

a16z:应用代币的新财务模型 如何产生现金流

通过设定解决费用可追溯性问题

这些复杂性可以通过设定来解决。考虑一个任何人都可以为其创建前端,任何前端都可以拥有自己的质押模块的无需许可的智能合约协议应用程序。让我们将这个协议应用程序的一个前端称为app.xyz。

App.xyz 可以遵循其所在地司法管辖区的特定合规规则。从 app.xyz 起源的应用程序活动会产生协议费用。App.xyz 有自己的质押模块,代币持有者可以直接将他们的代币质押到该模块,或者质押给一个想要单独挑选他们认为合规的前端组合的设定人。这些代币质押者将以他们质押的前端集合的费用形式获得收益。如果一个前端产生了100美元的费用,并且有100个实体各自质押了1个代币,那么每个实体有权获得1美元。设定人最初可能会为他们的服务收费。将来,政府可能会对其司法管辖区中合规的前端进行链上认证,以帮助保护消费者,附带好处是自动化设定。

这种模型中一个潜在的风险是,不合规的前端可能因为缺乏合规前端的行政开销而更便宜地运营。它们还可能设计模式将前端费用回收给交易者,以进一步激励他们的规避行为。两个因素可以减轻这种风险。首先,大多数用户实际上希望前端遵守他们当地的法律和法规。这对于大型、受监管的机构尤其如此。其次,治理可以作为最后的手段或对一再违反规则并危及应用程序可行性的不合规前端的“否决权威”,从而抑制不良行为。

最后,所有不是通过注册前端启动的交易产生费用将被存入一个统一的质押模块,使协议能够捕获由机器人和其他直接与协议智能合约交互的交易产生的收入。

从理论到实践:将方法付诸实践

让我们更详细地重新审视应用代币堆栈。为了便于前端质押,协议需要建立一个注册智能合约,前端需要在此注册。

  1. 每个前端或API都可以在其域名的DNS记录中添加特殊的TXT记录,如ENS DNS集成。这个TXT记录包含前端生成的一对密钥的公钥,这个公钥一旦生成就被称为证书。

  2. 前端客户端随后可以调用一个 register() 函数,并证明它拥有其域名。将域名映射到证书公钥,反之亦然,这些信息被存储起来。

  3. 当通过客户端创建交易时,它还会使用其证书公钥签署交易负载。这些信息被捆绑在一起传递给应用程序的智能合约。

  4. 应用程序的智能合约验证证书,检查它是否对应正确的交易主体,并且已经注册。如果是,交易就会被处理。交易生成的费用随后被发送到一个 FeeCollector 合约,同时附带域名信息(来自注册表)。

  5. FeeCollector 允许设定人、用户、验证者等直接对一个域名或一组域名质押代币。这些合约必须跟踪每个域名上质押的代币数量、每个地址在该质押中的份额,以及他们质押的时间长度。流行的流动性挖矿实现可以作为这个合约逻辑的起点。

  6. 已经对设定人质押(或直接对费用管理合约本身质押)的用户随后可以根据质押到域名的应用代币数量提取相应的费用份额。这种架构可能类似于 MetaMorpho/Morpho Blue。

a16z:应用代币的新财务模型 如何产生现金流

这种方法可以在不增加应用程序DAO治理负担的情况下引入。实际上,治理责任可能会减少,因为费用开关可以对协议所促进的所有交易永久开启,从而消除DAO对协议经济模型的控制。

基于应用程序类型的额外考虑

虽然这些原则广泛适用于应用程序代币经济模型,但根据应用程序的类型,也可能有其他的费用考虑:建立在第1层或第2层的应用程序、应用链,以及使用rollups构建的应用程序。

L1/L2应用程序的考量

在第1层(Layer 1)或第2层(Layer 2)区块链上的应用程序直接在链上部署智能合约。当用户与应用程序的智能合约交互时,会收取费用。这通常通过一个易于使用的前端(如应用程序或网站)发生,前端作为零售用户和底层智能合约之间的接口。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费用都将源于该前端。上面关于app.xyz的例子说明了对于第1层应用程序,费用系统可以如何运作。

应用程序可以不依赖策展人来筛选前端费用,也可以对贡献网络费用的前端采取白名单黑名单方法。这里的目的仍然是确保代币持有者和整个协议不会因为非法活动而获利或受益,并且遵守特定于司法管辖区的法律和法规。

在白名单方法中,应用程序将为前端发布一套规则,创建一个遵守规则的前端注册表,向选择加入的前端发放证书,并要求前端质押代币以接收应用程序费用的一部分。如果前端不遵守这些规则,它们将被削减,并取消其费用贡献的证书。

在黑名单方法中,应用程序不必创建任何规则,但启动应用程序的前端将不是无需许可的。相反,应用程序将要求任何前端在启用前端使用应用程序之前,提供法律事务所的意见,证明前端符合其司法管辖区的合规性。一旦收到意见,应用程序将向前端发放费用贡献的证书,只有在应用程序收到监管机构通知前端不合规的情况下才会被撤销。

费用路径将反映前几节提供的例子。

这两种方法都显著增加了去中心化治理的负担,要求DAO要么建立和维护一套规则,要么评估关于合规性的法律意见。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是可以接受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将这种合规负担外包给设定人会更可取。

应用链的考虑因素

应用链是针对特定应用的区块链,其验证者仅针对该应用工作。

作为工作的回报,这些验证者会收到付款。与第1层区块链不同,那里的验证者通常基于代币的通胀发行获得奖励,一些应用链(如dYdX)则将客户费用传递给验证者。

在这种模式下,代币持有者必须质押给验证者才能获得奖励。验证者成为经过设定的质押模块。

这项工作设置与第1层验证者不同。应用链验证者解决特定应用的特定交易。由于这种差异,应用链验证者可能承受与其促进的基础活动相关的更高程度的法律风险。因此,协议应该给予验证者根据其司法管辖区的法律和他们自己的舒适度执行工作自由。重要的是,如果其验证者集合在地理上是分散的,这可以在不危及应用链的无需许可性或使其面临重大审查风险的情况下完成。

希望利用费用可追溯性好处的应用链的架构将与第1层应用程序类似,直到费用通道。但验证者将能够使用前端映射来确定他们希望处理来自哪些前端的交易。任何给定交易的费用随后将流向活跃的验证者集合,而选择不参与的不活跃验证者将错过这些费用。从费用的角度来看,验证者执行与上文讨论的质押模块设定人相同的功能,而对这些验证者的质押者可以确保他们没有从任何非法活动中获得收入。验证者也可以选举一个策展人来确定哪些前端在每个司法管辖区合规。

应用程序汇总注意事项

Rollups拥有自己的区块空间,但可以继承另一条链的安全性。如今大多rollups都有一个单一的序列生成者,负责排序和包含交易,尽管交易可以通过一个称为“强制包含”的过程直接提交给第1层。

如果这些rollups是特定于应用的,并将它们的序列生成者确立为唯一的验证者,那么由该序列生成者包含的交易所生成的费用可以基于合规前端的设定集分配给质押者,或者作为一个通用池。

如果rollups去中心化它们的序列生成者集合,序列生成者就成为了事实上的设定质押模块,费用管道将反映应用链的情况。序列生成者取代验证者进行费用分配,每个序列生成者可以自行决定接受哪些前端的费用。

尽管应用代币有许多可能的模型,提供策展质押池是一条向前发展的路径,有助于解决应用所独有的外在挑战。通过认识到应用面临的内在和外在挑战,创始人可以更好地从头开始为他们的项目设计应用代币模型。

致谢:我们要感谢Porter Smith启动了这个项目。

这里表达的观点是个别AH Capital Management, L.L.C.(“a16z”)人员的个人观点,并非a16z或其附属公司的观点。

从 Galxe 和 Render 看品牌重塑:老树能开新花吗?

作者:Hamster,来源:作者博客

Galxe 和 Render 近期都进行了品牌重塑,Galxe 决定打造自己的 Layer1 区块链平台 Gravity,而 Render 则决定将其代币从以太坊链的 RNDR 迁移到 Solana 链,并重新命名为 RENDER。虽然都是「老树开新花」,但是二者在具体策略和实施方法上还是存在显著差异。Galxe 的重塑不仅涉及到技术的突破,还包括生态控制权的提升和用户体验的优化。相对而言,Render Network 的重塑则是代币迁移和品牌更新的结合,利用 Solana 的高性能和低延迟优势,提升了渲染服务的效率和用户体验。

Galxe:从 Web3 身份认证到 Layer1 区块链平台的蜕变

Galxe,这个曾经以提供去中心化身份验证和数据管理服务而闻名的 Web3 基础设施平台,正在经历一场变革。 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跨链交互需求和不断扩大的用户基础,Galxe 决定打造自己的 Layer1 区块链平台——Gravity。

为何选择构建 Layer1?

  • 扩展性需求: 随着 Web3 应用的爆炸式增长,原有的基础设施已难以满足不断攀升的交易量和数据处理需求。

  • 生态控制权: 自建 Layer1 可以赋予 Galxe 更多的生态控制权,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灵活性。通过掌控底层基础设施,Galxe 可以更好地协调生态内的各个组成部分,并推动整个生态的发展。

  • 技术创新: 构建 Layer1 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程,这要求 Galxe 在技术上不断突破创新。通过自研 Layer1,Galxe 可以探索更多前沿技术,引领行业发展。

新品牌定位与形象

Galxe 的 Gravity 区块链是一个 Layer 1 的全链抽象平台,旨在解决复杂的跨链交互问题,提供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该平台的设计围绕着大规模采用和全链抽象,为开发者和用户提供流畅的体验。

核心技术栈

Gravity 旨在实现高效的跨链交易,通过预编译合约支持高效验证和用户友好的交易过程。

  1. Arbitrum Nitro:Gravity 的基础设施使用了 Arbitrum Nitro 技术堆栈,这种选择为区块链提供了扩展性和效率,能够支持大量的跨链结算。Arbitrum Nitro通过利用先进的优化技术,使得交易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速度进行。

  2. 零知识证明(ZKP)和共识机制:Gravity 整合了零知识证明技术来增强安全性和成本效益,同时采用了 Jolteon(AptosBFT)作为共识算法。这一组合确保了交易的高吞吐量和近乎即时的最终性。此外,Gravity 还支持使用 secp256r1 曲线的密码学原语,以增强用户体验,特别是在账号抽象钱包的身份验证方面。

  3. PoS 机制及安全保障:Gravity 的权益证明机制由 G 代币的原生质押和重质押协议(包括 EigenLayer 和 Babylon)驱动。这种设计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健性,吸引了多元化的社区参与。

  4. EVM 兼容性:Gravity 完全兼容 EVM,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轻松地部署和交互智能合约,利用现有的以太坊工具和基础设施。

Galxe 通过 Gravity 区块链的创建,成功实现了从原有的身份验证平台向全链抽象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转变。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 Galxe 的技术能力,也进一步强化了其在 Web3 生态系统中的关键角色。Gravity 以其先进的安全机制、高效的交易处理能力和跨链交互的简化,确立了 Galxe 作为一个全面、灵活的区块链平台的地位。

市场反应与未来规划

Gravity 的推出受到了用户和开发者的广泛关注,显示出强劲的市场反应。在 G 上线之前,GAL 经历了一轮显著的涨幅,市场对 Gravity 的期待推高了其价格。然而,代币 G 在上线后却持续下跌,这可能与当前市场环境的低迷有关,也可能是因为 Gravity 实际上线后的市场表现未能达到预期。

Galxe 计划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全面上线该平台的主网功能,包括对原生质押和重质押的支持。未来,Galxe 将继续通过 Gravity 平台推动 Web3 生态系统的发展,重点是扩大合作伙伴关系和整合。平台的路线图包括计划引入更多功能和升级,以进一步优化性能和扩展性。

Render:从 RNDR 到 RENDER,从 ETH 到 Solana

Render Network 最初是一个去中心化渲染解决方案,利用闲置的 GPU 资源为用户提供高效的渲染服务。随着 Render 社区对更高效和更具扩展性的需求日益增长,Render 决定将其代币从以太坊链的 RNDR 迁移到 Solana 链,并重新命名为 RENDER。这一转变不仅是代币名称的更改,更是 Render Network 战略的重要调整。

新品牌定位与形象

此次迁移标志着 Render Network 的全新品牌定位。RENDER 代币将充分利用 Solana 的高性能和低延迟特性,从而显著提升渲染服务的效率和用户体验。Solana 的高吞吐量和低交易费用使其成为处理大规模渲染任务的理想平台,Render Network 将借助这些优势优化服务质量,并支持更复杂和高效的渲染任务。

所有持有 ERC-20 RNDR 代币的用户将按照 1:1 的比例自动转换为 SPL RENDER 代币。用户可以在 Render Network 的官方网站上进行代币兑换,平台提供了详细的迁移指南以帮助用户顺利完成兑换。此外,多家主流交易所,包括 Kraken 和 Binance,已支持此次迁移,用户在这些交易所持有的 RNDR 代币将自动转换为 RENDER 代币,无需额外操作。此次迁移确保了整个过程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兑换体验。

市场反应与未来规划

此次迁移和重塑得到了广泛的市场支持。在宣布迁移计划和重塑品牌后,RENDER 代币的价格显著上涨,主要是由于市场对迁移带来的性能改进和扩展性预期产生了积极反应。迁移当天,RENDER 代币价格持续上涨,然而,在迁移完成后的第二天,价格开始下跌。这一下跌可能与几个因素有关:首先,市场对迁移的短期炒作情绪逐渐消退;其次,可能存在早期投资者获利了结的卖压;此外,当前市场环境的不稳定也可能加剧了价格波动。

Render Network 在其最新的夏季更新中概述了未来的发展计划。平台计划通过扩展其核心技术和社区支持来进一步推动分布式计算和图形渲染。具体措施包括推出新的工具和功能,以提高渲染效率和用户体验。同时,Render Network 还致力于加强与主要行业合作伙伴的合作,推动更多的商业应用场景。此外,平台将重点关注用户激励机制的优化,以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和创作者参与。总的来说,Render Network 的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合作扩展其在图形渲染领域的影响力。

对其他项目的启示

Galxe 和 Render Network 的品牌重塑案例为其他区块链项目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首先,品牌重塑不仅涉及视觉和市场定位的调整,更需要在战略和技术层面进行深度改革。项目应依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战略评估和调整,以保持竞争力和适应性。

其次,品牌重塑的成功依赖于技术创新和市场反应的双重支持。技术平台的升级和迁移可以显著提升项目的性能和用户体验,但项目还需关注市场对这些变化的接受度和实际效果。同时,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影响品牌重塑的效果。例如,在市场环境低迷时,即使技术升级和战略调整到位,也可能面临币价下跌的风险。项目需要在合适的时机推出重塑计划,以避免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中付出额外的代价。

最后,品牌重塑不仅是企业内部的自我改造,也是对外部市场需求的响应。项目在进行品牌重塑时,应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市场机会,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以确保长期的成功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不断优化技术和市场定位,区块链项目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更大的增长和影响力。

a16z团队阅读清单:10本优秀书籍推荐缩略图

a16z团队阅读清单:10本优秀书籍推荐

原文作者: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自 2016 年以来, 定期分享团队的阅读书单。以下是他们推荐的 10 本优秀的经济、商业和金融书籍汇总。

a16z团队阅读清单:10本优秀书籍推荐

Broken Money

作者:

摘要:Broken Money 为读者提供了对货币及其历史的深入理解,涵盖了理论基础和实际影响。

a16z团队阅读清单:10本优秀书籍推荐

Who Gets What ― and Why

作者:

摘要:Who Gets What—and Why 揭示了我们周围隐藏的匹配市场,并教我们如何识别良好的匹配,以便做出更聪明、更自信的决策。

a16z团队阅读清单:10本优秀书籍推荐

Smartcuts: How Hackers, Innovators, and Icons Accelerate Success

作者:

摘要:Smartcuts 是一段叙事旅程,揭穿了关于成功的旧有神话。它展示了创新者和偶像如何通过更聪明的工作实现非凡成就,以及我们其他人也能借鉴的方法。

a16z团队阅读清单:10本优秀书籍推荐

Economics in One Lesson

作者:Henry Hazlitt

摘要:亨利·哈兹利特在 1946 年撰写了 Economics in One Lesson。这本书简洁而富有启发性,准确揭示了许多经济谬论,这些谬论如今几乎成为主流观点。

a16z团队阅读清单:10本优秀书籍推荐

From Hoodies to Suits

作者:

摘要:From Hoodies to Suits 连接了科技创新者与传统金融专业人士之间的差距,为在机构环境中实施数字资产提供了一本既娱乐又富有洞察力的指南。

a16z团队阅读清单:10本优秀书籍推荐

Way of the Turtle

作者:Curtis Faith

摘要:Way of the Turtle 揭示了“海龟”交易系统成功背后的秘密。

a16z团队阅读清单:10本优秀书籍推荐

The Curious Culture of Economic Theory

作者:Ran Spiegler

摘要:这是一本论文集,深入探讨当代经济理论的专业文化,突出过去二十五年成功经济理论的主要特征。

a16z团队阅读清单:10本优秀书籍推荐

Radical Markets

作者:Eric Posner  

摘要:Radical Markets 挑战了传统的市场观念,认为只有通过大幅扩展市场的范围,我们才能减少不平等、恢复强劲的经济增长,并解决政治冲突。

a16z团队阅读清单:10本优秀书籍推荐

The Model Thinker

作者:

摘要:在 The Model Thinker 中,社会科学家斯科特·E·佩 page 探讨了一系列数学、统计和计算模型——从线性回归到随机游走及其他——这些模型可以提升人类努力的各个领域。

a16z团队阅读清单:10本优秀书籍推荐

The Inner Lives of Markets

作者:  

摘要:这本书揭示了商业革命不仅仅是技术的延伸;它实际上涉及市场的转型。书中揭示了我们工作、生活和购物的蓝图,并提供了改善的深刻见解。

a16z团队阅读清单:10本优秀书籍推荐

ZetaChain:提供独特的链抽象解决方案,正在将原生BTC引入Solana与Base

作为 Universal 区块链的代表项目,ZetaChain 公布近期新进展,将原生 BTC 真正带入到不同类型的区块链,并且目前进展迅速,下面是详细要点汇总:

1、Universal 区块链 ZetaChain 将原生比特币带到更多链上,Base 已上线开发网络,Solana 正在开发中,Ton 已在其路线图中。

  • ZetaChain 目前已在开发网络上支持 Base,而 Solana 链的支持正在开发中,Ton 已进入 ZetaChain 路线图。

  • Solana 支持将使 ZetaChain 成为首个支持跨三大链生态系统(Solana、比特币、以太坊)的 DApp 的公共 L1 平台,以 Universal 和简单的方式访问原生 BTC。

2、Coinbase 将对 ZETA 代币的支持添加到其路线图中。

  • ERC-20 代币 ZETA 在以太坊上已被 。

  • ZetaChain 是 Coinbase 钱包的默认网络之一。

  • 与此同时,ZetaChain 正在开发网络上准备将 Base 带入其 Universal 连接生态,使应用能够从单一界面跨越比特币、以太坊、币安、Polygon 等链。

ZetaChain:提供独特的链抽象解决方案,正在将原生BTC引入Solana与Base

3、ZetaChain 可以提供一种去中心化的 wBTC 替代方案。

  • ZetaChain 提供了支持原生 BTC 的去中心化替代方案。并且在所有链上支持 Universal 应用,包括无缝访问原生比特币。

  • 例如,一个正在开发中的原生 BTC 使用案例是首个原生 BTC 支持的稳定币产品。

  • DeFi 中仅有 0.8% 的比特币流动性是 wBTC,ZetaChain 为 DeFi 中的原生 BTC 打开了一个重要的机会。目前,根据 和 的数据,ZetaChain 上的 ZRC 20 BTC 转账数量是以太坊上 wBTC 的 2.5 倍,持有者数量是其 9 倍。

  • 详情请看数据分析平台。

4、Delphi Digital 展示了 ZetaChain 如何实现首个真正与链无关且用户友好的链抽象解决方案,包括开发者如何在 ZetaChain 上构建 Thorchain、Eigen Layer、Babylon 和大多数比特币 L2 构建为单一智能合约。

  • Delphi Digital 将 ZetaChain 定位为领先的链抽象解决方案,使开发者能够在 ZetaChain 的 Universal EVM 上将应用专属链如 Eigen Layer、Babylon Chain 和 Thorchain 构建为单一智能合约。

  • 凭借对原生 BTC 的支持,这种全链 EVM 合约方法将 ZetaChain 与 LayerZero 和 Wormhole 等跨链消息解决方案区分开来,标志着开发人员与其他重要链一起访问比特币的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 ZetaChain、LayerZero(Stargate)和 Wormhole(Portal)之间的主要区别之一是 ZetaChain 支持链之间的原生资产转移。例如,ZetaChain 可以处理 ETH 等转账。ETH 到 BNB。BNB,而 Stargate 和 Wormhole 仅支持在链之间桥接相同的资产。)

  • ZetaChain 就像带有智能合约的 Thorchain,带有 EVM 层的 Axelar,可以扩展到任何非智能合约链(如莱特币)的 Babylon,以及可以用于任何区块链的特征层。

5、从 OKX 到 Crypto.com 等重要机构正在为 ZetaChain 保驾护航,而 Alchemy 和 Ledger 等领先的生态参与者则集成并支持该网络。

  • 知名机构正在集结在 ZetaChain 背后。,提供 120, 000 ZETA L2 E 奖励池,而 。Coinbase 表示支持 ZETA 质押,将原生 ZETA 添加到其路线图中。

  • Alchemy、Ledger、Tenderly、MintScan 和 Keplr 等主要合作伙伴正在激活对 ZetaChain 的支持,加入 。该快速扩展的生态使开发人员能够构建可从任何链访问的 Universal 应用程序,并且只需要一次部署。

6、ZetaChain 协议升级和用户体验改进进一步简化了跨多个链(包括比特币)的 dapp 开发。

  • ZetaChain 升级了其 Universal 区块链、 以及新的 。网关允许 Universal 应用程序本地连接到任何区块链,包括比特币,从而改善新链上的用户体验。

  • UniversalKit 提供了用于 Universal 应用接口的即用型 React 组件,而新的 Localnet 和 Devnet 则通过最新功能加速了开发。据 数据,ZetaChain 已吸引了超过 360 万个独特钱包。

  • ZetaChain 已通过 Eddy Finance、SubstanceX、Sugar 等 Universal 应用向社区分发了超过 2, 500, 000 ZETA。剩余的 10, 000, 000 ZETA 奖励池将直接通过 ZetaHub 分发给社区。

反思以太坊困境:创新乏力和竞争压力下的至难时刻?

作者:Haotian 

为什么市场唱衰以太坊的声音总是此起彼伏?简单来说:以太坊生态系统确实面对内忧外患的焦灼处境,内有layer2等扩展方案一直挺不起脊梁,外有Solana等杀手始终亡我坊之心不死,创新乏力和竞争压力下的以太坊迎来了至难时刻。接下来,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1)以太坊Rollups的大小生态系统已经成型,坎昆升级EIP-4844之后,以太坊短期技术层面的利好已然落定。更长期的分片链在Rollup冲击下已不再预期,而降低节点成本、简化协议以及底层ZK-SNARKs化等升级又仅是锦上添花。整个区块链行业都在等龙二以太坊交出一份满意的layer2答卷,然而截止目前,layer2并没有承载以太坊的“增长”预期。

2)实在讲,Rollups能从Plasma、Validium甚至平行链等多种扩展方案中脱颖而出,全在于Rollups采纳了一种执行和状态、结算等分层处理的主次链组合交互范式。正常逻辑下,layer2在确立一种和主网交互的安全共识之后,接下来就该强化并放大执行层上的性能处理优势,给以太坊主网输入增量用户和生态才对。

然而事实是,大部分layer2却选择了进行商业叙事级别的叠杠杆套娃,走Stack战略拉同盟,共享组件牵入layer3应用链,还有Rollup as a Service、DA as a Service、甚至AVS as a Service等等。这些乍一看能无限放大layer2商业和叙事想象空间的策略,都只能更长期叠加市场的预期杠杆,在扩大应用生态和赋能币价等方面并不能立竿见影。

(首页置顶文我写了《百链竞发下半场,BTC layer2何去何从?》反响还不错,近期会写文系统展开我对以太坊layer2何去何从的思考,敬请期待,可小铃铛关注)

3)很长一段时间,总有人嘲笑以太坊Gas费 1Gwei,以此来讥讽以太坊layer2战略方向的失败,但换个角度看,这何尝不是以太坊靠layer2解决拥堵、Gas费高等问题的阶段性成功?只不过,糟糕的是layer2不仅没有以太坊带来预期的巨大生态和交易量,甚至还分流了一部分流量出走了。

实际上,layer2在解决以太坊性能不足能力上算成功的,OP-Rollup和ZK-Rollup阵营的竞争内卷也到达的白热化的程度,但选阵营搞infra而非纯应用创新暴露了以太坊开发者社区一个很尴尬的现状:过度依赖VC融资驱动发币而并非真正的价值创新。

尽管这是web3行业流入开发者人才越多,以及VC的资金流入趋多,进而竞争内卷加剧的直接结果。虽然创业门槛变高本来可以是市场趋于成熟的表现,在Crypto早期阶段,过度的内卷则成了项目高FDV扼杀创新的始作俑者。试想一个项目顶着巨大的FDV,一切努力只为快速Go to Market,怎么会有时间来沉淀价值创新。而to VC最有效的就是堆叠B端的商业叙事,C端应用这类紧迫但却不性感的方向则一直不温不火。所以,才让市场感知到infra> application的失衡吧。

4)尽管,以太坊杀手的性感叙事已经在上一轮牛市中被证伪了,但这一轮Solana、Sui、Aptos、Sei等高性能公链都直戳以太坊EVM的“低性能”软肋。虽然都不再喊着杀死以太坊,但不可否认它们在性能上的高并发和特殊Move语言安全机制等层面确实能冲击到以太坊,尤其是可能成为新一代web3应用生态滋生的沃土,比如:DePIN、大型游戏、intent 交易、AI Agent等等。

这是我认为新一代高性能公链最大的机会,不再堆叠infra预期,直接凭应用崛起来向以太坊宣战。

或者说根本就无需宣战,用模块化思想把以太坊归置到“结算层”的单薄叙事上,用新模块化执行层,DA层、Unified 流动性层等对对以太坊过去建立的话语权体系进行重构,不也是一种竞合成功?对其他链是,对以太坊又何尝不是,然而,这是我在其他高性能链或模块化、链抽象链上看到的趋向,但似乎以太坊还只是“被动挨打”的姿态,即使在ETF这等超前性利好的前提下,也没能放下架子来应对。

5)很多人还在对另一次DeFi Summer抱有期待,但反思以太坊layer2的不及预期,我很无奈的接受了,DeFi Summer或许永不复来的事实。 @VitalikButerin 自己也很清楚,以太坊最大的困局可能就是过度的金融属性,DeFi这种承载金融属性的完美载体,既往成功经验和DeFi组合的无限套娃属性都让它天然契合人的投机偏好。以太坊生态此刻要考虑的不是重塑DeFi Summer,而恰恰是走出纯DeFi文化阴霾。

上一轮牛市横空出世的NFT,OpenSea由盛转衰也都未曾完全嵌套进DeFi框架内,但这并不影响NFT带领上一轮以太坊走出超强牛市,这一轮PolyMarket去中心化预测市场被重视,虽然并非新玩法,也不知道能不能掀起新生机,但好在,它也并非纯DeFi、或者说已经扩展重构了DeFi。如何把以太坊最大可能向web2世界融合,脱虚向实,才是大家应该真正预期的新Summer所在。

ZKVM 与 ZK验证的思考

作者:Miles 来源:X,@Miles082510

昨天与国内的ZK芯片厂商讨论了ZK加速的问题。当前,基于ZK的L2只需要几百台GPU机器即可维持日常业务,未来的Asic发展将更加令人期待。那么,现在的加速需求在哪里?哪些部分值得加速?ZK赛道的瓶颈到底是在证明生成还是验证?这些问题会对生态产生什么影响?

基于这条推文,我想分享一些自己的理解,欢迎指正与讨论!

过去的ZK技术

早期的ZK解决方案主要基于电路开发。开发者必须使用特定语言构建电路,这种方法既复杂又昂贵。@StarkWareLtd 在这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他们通过STARKs在Cairo中构建了电路,利用STARKs的递归证明优势。然而,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它只能汇总来自单一证明系统或机器的STARK证明。

当前的ZK技术

现在,随着通用ZKVM的出现,程序员无需学习新的电路语言,只需编写Rust代码即可开发应用。这方面的代表包括 @RiscZero、@SuccinctLabs 的 SP1、@NexusLabsHQ,以及 @lita_xyz 和来自 @a16zcrypto 的 jolt。

尽管有很多ZKVM项目,但我认为未来所有的证明聚合系统都将依赖RISC-V ZKVMs或基于Rust的ZKVMs。通过使用RISC-V证明,我们可以轻松合并不同的证明系统,简化复杂的验证过程。

问题与挑战

在以太坊上验证证明的成本非常高,且不支持大容量。例如,一个1GB的证明直接在以太坊上验证是不现实的,尽管可以通过递归证明进行压缩,但这同样昂贵且耗时。如果你运行一个ZK rollup,每年的成本可能高达数百万美元。

此外,虽然 @alignedlayer 每秒可验证2500个哈希值,但以太坊无法处理如此大的容量。

解决方案

在以太坊上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快速且低成本的验证:

  • 证明聚合:提高验证效率的一种方式。

  • ZK验证层:在 @eigenlayer 上实现低成本、可扩展的ZK验证层,这是 @alignedlayer 的当前做法。

讨论与观点

关于ZK赛道的瓶颈,@Ozhar(来自 @zkSync)认为只有5%的成本与验证相关,95%则与生成证明的硬件成本相关。@heslinkim(来自 @gevulot_network)持不同观点,他认为真正的瓶颈在于证明生成和硬件。

事实上,ZK硬件和证明生成领域也在快速发展中,如 @cysic_xyz、@Ingo_zk 和 @lagrangedev 等项目方正在积极推进相关技术。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812):数据驱动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812):数据驱动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812):数据驱动

比特币上周才刚刚经历了宏观市场带来的冲击,在周末于 60000 ~ 61000 附近整盘,可就在亚洲时间今日凌晨,BTC 又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跌至 59000 下方。回想近些天来数字货币价格随着宏观风险情绪起起伏伏,上周五 ETF 资金流出的表现也颇让大家失望,因此在本周即将公布 CPI 等通胀数据之前,交易员可能更多在采取防守策略降低风险敞口,催生了一些避险情绪。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812):数据驱动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812):数据驱动

Source: TradingView;SignalPlus, Economic Calendar

从期权方面看,价格的波动打破了此前短暂的宁静,宏观数据公布带来的影响相关性也被放大,造成前端 IV 大幅上扬,曲线走平。Vol Skew 也结束了前两日的缓慢反弹,随着价格短线下跌而再度崩塌,回到低点,但从交易上我们却能看到,正是这波下跌让交易抓住了机会,大量卖出当周 Wing 上的看跌期权,收获较高的 Vol Preimum。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812):数据驱动

Source: Deribit (截至 12 AUG 16: 00 UTC+ 8)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812):数据驱动

Source: SignalPlus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812):数据驱动

Source: SignalPlus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812):数据驱动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812):数据驱动

Source: SignalPlus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812):数据驱动

您可在 t.signalplus.com 使用 SignalPlus 交易风向标功能,获取更多实时加密资讯。如果想即时收到我们的更新,欢迎关注我们的推特账号@SignalPlusCN,或者加入我们的微信群(添加小助手微信:SignalPlus 123)、Telegram 群以及 Discord 社群,和更多朋友一起交流互动。SignalPlus Official Website:https://www.signalplus.com

频繁更换 CEO 背后,Starknet 深陷信任危机

撰文: flowie , ChainCatcher

编辑: Marco , ChainCatcher

上周,Starknet 基金会宣布更换 CEO,自 2023 年 3 月担任 Starknet 基金会 CEO 的 Diego Oliva 离任,负责 Starknet 生态增长的 James Strudwick 接任。

这不是 Starknet 团队今年首次重要高层发生更换。1 月,Starknet 开发商 StarkWare CEO Uri Kolodny 在 X 平台发帖称,他因家人健康原因已辞去 CEO 身份,CEO 职位则由 StarkWare 另一联合创始人兼总裁 Eli Ben-Sasson 来接任。

自年初因空投分配问题遭到社区讨伐后,Starknet 面临的争议并未间断。近期,Starknet 其生态上的头部衍生品协议 ZKX 在 TGE 不到 2 个月后便宣布关停,在投资者的一片骂声中,Starknet 基金会成员为 ZKX 的辩护也遭致不满。

频繁更换 CEO ,加上 Starknet 引发多次舆论危机后的「不作为」,很难不让社区用户质疑其背后组织的运营状况。

争议过后,更换 CEO 成惯性?

面对社区争议后,快速更换 CEO 似乎成为了 Starknet 的惯性操作。

去年 12 月 1 日,Starknet 官方公布空投后,便引起了社区的不满。不少普通用户质疑 Starknet 的空投规则偏向于开发者,而忽视普通用户的利益。

在空投争议持续 1 个月后,Starknet 开发商 StarkWare CEO Uri Kolodny 突然宣布因家人健康原因辞任 CEO。

StarkWare 有四个核心创始人 Uri Kolodny 、Eli Ben-Sasson 、Alessandro Chiesa 和 Michael Riabzev。

其中离职 CEO 的 Uri Kolodny 偏商业和资本背景,其余都是偏技术背景。Uri Kolodny 是一个连续创业者,曾为 Mondria Technologies Ltd、Timna 等企业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等。

而接任 CEO 的 Eli Ben-Sasson 则是密码学科学家,为 zk-STARK 这项关键技术标准的创作者,与 StarkWare 另一核心成员 Alessandro Chiesa 都曾是 Electric Coin Company(又名 Zcash Co)的创始科学家。

在空投争议尚未平息下,CEO 离任也引发社区用户对于其团队是否产生内部矛盾的猜测。有用户认为,Uri Kolodny 因家人健康问题辞任 CEO 的理由过于牵强。且在 Uri 宣布辞任 CEO 消息后,接替他的 Eli Ben-Sasson 并未表达慰问,或进一步证实了内部有矛盾的猜测。

而更换 StarkWare CEO 仅半年后,在面临生态头部衍生品协议 ZKX 关停引发对 Starknet 的争议后,Starknet 又上演了同样的戏码。Starknet 基金会 CEO 辞任 Diego Oliva,由生态增长主管的 James Strudwick。

Diego Oliva 仅担任 Starknet 基金会 CEO 一年多时间。加入 Starknet 前,Diego Oliva 曾担任 Facebook 欧洲、中东和非洲区域总监,负责这些区域的增长。

对于 Diego Oliva 离任原因 Starknet 未有任何说明,只是表示 Starknet 基金会团队架构已经初步搭建好,到了可以交接领导班子的时机。

Starknet 官方博客提到,Diego Oliva 任期内,Starknet 基金会已从一个由两名兼职员工组成的团队发展到目前由三十多人的规模;并启动了 DeFi Spring、Seed Grants 以及 Catalyst 和 Propulsion 计划等多个生态计划,和 100 多个基础设施团队展开了合作。

而接任 CEO 的 James 仅加入 Starknet 基金会半年左右,主要推进了 DeFi、L1 和 L2 扩展项目的工作。

对于频繁更换 CEO,社区用户虽然对于新官上任有所期待,但更多的似乎是唱衰的声音。推特用户@ Timmy _ Turnes 称,「我感觉将走向新的低谷……」。

@TheJinKang 则认为 Starknet 正面临信任危机。他表示,在生态项目 ZKX 关停后,Starknet 基金会和 CEO 都未出面正式回应。此时又更换 CEO 说明该组织的运营状况非常糟糕。

而@wholisticguy 则对于基金会新任 CEO 作为曾经的生态主管,X 账号的粉丝数量仅为 400 多人(宣布任职 CEO 过后增长到 900 多)表示质疑。

@wholisticguy 称:「作为技术上最有能力的 L2 团队之一,培养推特关注者应该像在桶里钓鱼一样,没要求你有 10 万粉丝,但只有几百的关注者,这说明缺乏参与度。」

Starknet 多次自制舆论危机

更换 CEO 或许也是 Starknet 在面对发展低迷和舆论危机后的自救。

一直以来,以技术实力和 Vitalik 参与投资为优势的 Starknet,在市场营销和公关态度上似乎尤为佛系。

无论是空投争议,还是生态项目 ZKX 关停,Starknet 在面对持续发酵的社区情绪,很少有所作为,且团队成员多次有些不合时宜的发言引发新的舆论争议和信任危机。

今年 1 月,Starknet 频频被传空投但又迟迟未落地,原本就有情绪的社区用户却遭到了 Starknet 的官方「讽刺」。

Starknet 核心成员 Abdelhamid Bakhta 在社交媒体上将询问空投状况的社区用户公然称为「电子乞丐」(e-beggar)。此外 Starknet 还在官方 Discord 频道新增了「电子乞丐」的子频道,引发社区众怒。

虽然在舆论发酵后,Abdelhamid 和 Starknet 官方频道都紧急删除言论和道歉。但 Abdelhamid 和 Starknet CEO Eli Ben-Sasson 仍因此长时间遭到网络语言攻击。

目前 Starknet 官方社交媒体的评论区依然随处可见「电子乞丐链」的讽刺言论。

对于 4 月开始广为流传的「Starknet 的日活跃用户只有 8 个」的言论,虽然后被证实为误传,但不少加密用户仍然相信这是 Starknet 的真实状况。

而近日,类似的公关灾难再次上演,Starknet 头部衍生品协议 ZKX 在 TGE 6 周后就宣布关停,引发 ZKX 的投资者对其讨伐,并称 ZKX 是骗局,要求 StarkNet 及上线的交易所来揭开真相。

对此 Starknet 官方没有任何回应外, 而 Starknet 基金会成员 Henri 下场为 ZKX 辩护称,「ZKX 多年来一直在为生态系统贡献努力……因为一些错误决定(我并不为此辩护),就称他们为骗子是完全不应该的。这会给你和你的判断力带来负面影响。」

Starknet 基金会成员看起来有些不合时宜的发言也再次引发用户的不满,Starknet 被讽刺其日活用户仅为个位数。

对于 ZKX 的讨伐也上升到 Starknet 生态网络状况的质疑。多位社区用户称 Starknet 生态网络的不够活跃,是导致 ZKX 团队即使拿到融资也无以为继的关键原因。

根据 Artemis 数据,相比于 Arbitrum、Optimism、zkSync 等多个 layer2,Starknet 目前的日活跃用户和日交易数量、以及 DEX 日内交易量,每日捕获的交易费用都排在倒数第一。且在众多 layer2 产生正向利润的情况下,Starknet 仍未盈利。

频繁更换 CEO 背后,Starknet 深陷信任危机
频繁更换 CEO 背后,Starknet 深陷信任危机

拓展 BTC 生态叙事,Starknet 还值得期待吗?

Starknet 深陷舆论危机以及网络活跃度以及币价暴跌后,Starknet 生态上的开发者@cryptonerdcn 已降低了对于 Starknet 的预期。

但@cryptonerdcn 表示也不至于过于悲观。从 6 月参与 Starknet 的黑客松情况来看,其生态开发者活跃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惨淡。

@cryptonerdcn 提到在币价暴跌过后,原以为没有太多用户参加,但最终估算,至少有 75 只队伍参加。「要知道因为 starknet 使用的 cairo 语言,相比 solidity 懂的人本来就很少(我记得只有几十分之一),比起 evm 系的可以拿着各种换壳的东西参赛,这个黑客松不少项目都是完全从 0 做起。」

在@cryptonerdcn 看来,Starknet 如果能在市场营销等短版上努力补齐,至少不会直接变成「天亡」。

从 Starknet 近日的动态来看,持续的技术升级仍然是头等大事。Starknet 社区发布 v0.13.2 和夏季路线图中来看,8 月将推出的 v0.13.2 版本,将不增加 L1 成本的情况减少出块时间,目标是将交易确认时间缩短至平均 2 秒左右。

10 月至 11 月推出 v0.13.3 版本,该版本必备内容是 Cairo-native,强调更快的执行将进一步缩短确认时间。

但是以太坊 Layer2 太卷了,光靠卷 TPS 和低费用已经带不来带来新增长预期。

后续以太坊 Layer2 叙事如果仍萎靡不振,@cryptonerdcn 期待 Starknet 在 BTC 生态上的叙事空间。

今年 6 月,Starknet 宣布将成为第一个同时在比特币和以太坊上结算,并扩展比特币到每秒数千笔交易的网络。将在比特币潜在升级 OP_CAT 之后的六个月内实现。

加密技术分析师 Haotian 表示,Starknet 布局比特币生态虽然在技术上面临着太多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但一旦突破(以太坊)layer2 的叙事束缚,Starknet 的想象空间会大为不同。」

在 Haotian 看来,Starknet 如果向比特币生态应用场景延伸,它的 ZK 技术底层和并行交易、Cario 语言等原先高性能的基础为成为其区别于其他 Layer2 的核心优势。

UXLINK:DeSocial新思路?Web3 大规模采用上的“超级链接器”缩略图

UXLINK:DeSocial新思路?Web3 大规模采用上的“超级链接器”

1. 项目简介

UXLink 是一个基于熟人社交关系的 Web3 社交平台和基础设施,致力于打造集 Web3 入口、社交化去中心化交易所、基础设施等一体化的社交生态体系。

UXLINK:DeSocial新思路?Web3 大规模采用上的“超级链接器”

在数字时代,社交网络始终是一个关键元素。当前,Web2平台上的用户超过48亿,而Web3平台的用户还不到1%。尽管如此,未来Web2用户向Web3迁移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为了支持Web3的大规模采用,加强连接现实世界社交,UXLink提出了一种方法,将现实世界的社交网络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提供开放的社交关系计算和推荐服务。

2. 机制详解

具体而言, UXLink构建了一个复杂且高效的系统架构。

首先,UXLink 的用户账户和身份管理系统允许用户使用现有的社交账户(如 Telegram 或 WhatsApp)或区块链钱包(如 MetaMask)登录平台。这种设计使用户可以无缝地连接他们的现实世界社交关系到 UXLink 平台,而无需额外注册新的账户。平台通过 UXAccount 服务管理用户的社交身份和账户信息,并通过社交账户数据服务存储和管理用户的社交数据,包括好友关系和群组信息。

UXLINK:DeSocial新思路?Web3 大规模采用上的“超级链接器”

其次,UXLink 通过 UXGraph 服务建立和维护用户的社交图谱,记录用户之间的关系和互动。这些图谱不仅帮助用户维持现有的社交网络,还利用社交关系计算功能分析用户之间的互动,提供推荐服务,帮助用户找到新的朋友或群组,从而增强用户的社交体验。

协议服务层方面,UXLink构建了可以通过 API 提供数据和 EVM+IPFS+Cloud 链上链下混合的可扩展技术架构,提供丰富的 API 接口,帮助开发者管理用户的社交身份和关系数据。如同在微信社交关系开发小程序、在 FACEBOOK 中开发 Facebook Market Place 一样,利用社交关系产生高质量的增长和个性化的用户服务,如 AI 算法,推荐、组团等,组成一个完善的生态体系。

最后,对于基础设施层,UXLink打造了一个混合可扩展架构 (EVM +IPFS + Clouds),让社交关系和数据资产化并流动起来的更底层的基础设施。通过多链的方式让用户可以再各个公链和应用里去流转自己的社交资产。并采用 MPC-TSS(多方计算阈值签名方案)技术,确保钱包账户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并支持基于群组的 EOA(外部拥有账户)账户服务,方便用户进行群组管理和互动。

‍3. 功能细聊

通过基于以上信任的社交关系和群组模型,UXLINK 为用户提供了社交挖矿、社交 DEX 和流动性质押等功能。

UXLINK:DeSocial新思路?Web3 大规模采用上的“超级链接器”

  • 社交挖矿是 UXLINK 的一项独特功能,可奖励用户在平台上的积极参与。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例如发帖、评论和与其他用户互动,参与者可以获得工作量证明 (POW) 积分。这些积分随后可以转换为代币奖励。该系统激励用户积极参与并为社区做出贡献,培养一个充满活力且参与度高的用户群。社交挖矿本质上将社交互动变成了一种挖矿形式,其中完成的“工作”是用户的参与,“奖励”是赚取的加密货币。

  • UXLINK 的 Social DEX 是专为社交交易而设计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它允许用户直接相互交易各种加密资产。Social DEX 还集成了社交功能,允许用户关注交易者、查看他们的活动并根据社区的见解做出更明智的交易决策。

  • 流动性质押是 UXLINK 的另一项创新功能。用户可以在平台的质押流动性池 (SLP) 中质押加密资产,以获得权益证明 (POS) 收益。通过质押,用户可以为平台的流动性做出贡献,这对于 Social DEX 和其他交易活动的顺利运行至关重要。作为回报,质押者可以获得奖励,包括 UXLINK 生态系统合作伙伴质押的代币生成事件 (TGE) 前代币未来上市奖励的一部分。这种机制不仅激励用户提供流动性,还为他们质押的资产提供潜在回报,从而实现双赢。

  • AI Group Kits 是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工具,旨在帮助用户更有效地管理和发展他们的网络。这些工具可以自动执行群组管理的各个方面,例如成员参与、内容审核和活动分析。通过利用人工智能,UXLINK 使群组领导者能够专注于社区建设的战略方面,而人工智能则处理日常任务。这不仅增强了用户体验,而且还确保群组保持活跃、有组织和相关性。

  • Group Kits 是一套旨在增强社交互动和关注者管理的工具。这些工具包包括群聊、活动组织和协作项目等功能,所有这些功能都通过 AI 进行了增强,以提供更具互动性和吸引力的体验。群组领导者可以使用这些工具在社区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组织活动并鼓励成员之间的协作。AI 增强功能有助于根据用户偏好和活动模式定制互动,使社交体验更加个性化和富有影响力。

4. 代币经济学

此外,UXLink 的双通证经济模型是平台的重要特色之一。平台采用 $UXUY 和 $UXLINK 两种代币来激励用户和治理平台。

UXLINK:DeSocial新思路?Web3 大规模采用上的“超级链接器”

$UXUY 是 UXLink 社区和生态系统发展的核心激励代币,主要用于奖励用户的社区贡献和社交活动。用户可以通过 Link-to-Earn 机制、参与社交互动、完成任务等方式获取 $UXUY。$UXUY 基于链上 PoW(工作量证明)机制生成,确保其公平性和激励性增长。$UXUY 是不可转让的,只能通过用户贡献获得。用户还可以使用 $UXUY 兑换平台内的服务、奖励和特定权益。

而$UXLINK 主要用于平台的治理和收益分配,持有者可以参与平台决策和治理投票。用户通过持有 $UXUY 并兑换特定数量的 $UXLINK,或者通过参与特定活动和平台空投获取 $UXLINK。$UXLINK 是可以在市场上交易的代币,用户可以通过购买、交易和参与平台治理获取收益。$UXLINK 持有者可以参与平台治理,投票决定平台的发展方向和重大决策,并从中获取治理收益。

上个月,OKX, Bybit, Gate, BitGet, KuCoin, HTX, HashKey Global, BFX 等交易所上线$UXLINK交易。

UXLINK:DeSocial新思路?Web3 大规模采用上的“超级链接器”

$UXLINK 总供应量为 10 亿(1,000,000,000)。

其中社区获得了最大的份额,占总供应量的 65%。这部分代币用于多种用途:

  • 空投(Airdrop S1):10% 的代币分配给空投,立即进入流通,无需等待期或锁定期。

  • 市场推广(Marketing):3% 的代币用于市场推广,同样立即进入流通,无需等待期或锁定期。

  • 生态基金利润(Profit for Eco-Fund):1% 的代币分配给生态基金利润,无需等待期或锁定期。

  • 未来分配(To be mined and allocated):51% 的代币用于未来的分配和激励,这部分代币不会立即进入流通。

21.3% 的代币分配给私募投资者。这部分代币有 6 个月的锁定期,然后分 21 个月解锁。

团队获得 8.7% 的代币。这部分代币有 9 个月的锁定期,然后分 21 个月解锁,以确保团队的长期承诺和激励。

5% 的代币分配给项目的库存,用于流动性和市场做市。其中:

  • 流动性(Market Making):3% 的代币用于市场做市,立即进入流通,无需等待期或锁定期。

  • 项目开发(Project Development):2% 的代币用于项目开发,有 6 个月的锁定期,然后分 21 个月解锁。

UXLink 最近也推出了一个全面的治理代币 $UXLINK 空投计划。

UXLINK:DeSocial新思路?Web3 大规模采用上的“超级链接器”

所有符合条件的用户将根据其钱包地址和 UXLink 账户质量评分进行评估。主要评分指标包括用户资料完整性、与 UXLink 的互动活动、社交关系链活动、第三方信任评估、Sybil 身份验证和第三方钱包认证。而质量评分影响因素有疑似 Sybil 账户、未认证的钱包连接、低价值社交网络、参与未认证的第三方活动。

符合以下条件的用户将获得 100% 空投:

  • 通过以太坊(ETH)在官网购买 NFT。

  • 拥有高 UXLink 社交贡献评分。

  • 通过专业第三方的反 Sybil 测量。

  • 拥有认证的第三方钱包地址。

  • 通过合作伙伴白名单认证。

请注意,如果用户在 3 天内自报,可以获得 15% 的代币空投补偿,剩余 85% 的代币将重新分配给合格的社区贡献者。如果用户未自报,可以在 6 个月内提交申诉材料和证明。审核通过后,将获得 100% 的代币空投;未通过审核的用户将不会获得空投,其代币将透明地重新分配给合格的社区贡献者。

第一季空投数据总结和检查后,第二季空投计划将结合社区反馈,保持透明度。所有用户需遵守 UXLink 使用条款和条件。对于不诚实或行为不端的用户,社区有权取消其代币资格,并重新分配给社区。

除了第二季空投外,2024 年下半年,UXLink 还计划整合 WhatsApp,以便用户可以更方便地通过熟悉的通讯平台进行互动。同时,继续在主要的 CEX 和 DEX 上市,进一步提高代币的流动性和可访问性。UXLink 目标是在这一年年底前实现 1000 万用户的数据指标。

在 2025 年,UXLink 的重点将转向开发更多的去中心化应用(dApps),进一步丰富平台的生态系统。UXLink 计划在这一年实现 2000 万用户的里程碑。而2026 年,UXLink 计划实现 3000 万用户量,并继续进行项目的进一步开发和连接。

UXLINK:DeSocial新思路?Web3 大规模采用上的“超级链接器”

‍5. 项目评估

目前,UXLink 已经取得完成了2024年的1000 万注册用户指标,现用户1500万,并且有500 多万的链上积分持有者和160 多万NFT 持有者。链上月活超 1M,排名 DappRadar 链上活跃应用第一。截止今年6月的30日,UXLINK的活跃独立地址数位列于socialfi赛道首位,并与第二名拉出绝对差距。

UXLINK:DeSocial新思路?Web3 大规模采用上的“超级链接器”

除了用户数据乐观,UXLink的合作方面也很可观,不仅获得 SevenX, HashKey Capital, INCE Capital 领投的 500 万美元投资,总融资额超 1500 万美元, 

其生态也随之进一步发展,UXLink 的生态系统涵盖了钱包、游戏、DeFi、支付、安全审计、人工智能、社交、基础设施和比特币生态系统等多个领域。根据UXLINK 生态负责人介绍,超过 80 个加入生态合作的项目方对业务表现非常满意,其社区和 holders 都获得了大幅增长。例如 Airdrop2049 就非常成功。

UXLINK:DeSocial新思路?Web3 大规模采用上的“超级链接器”

至于其背后团队,Sean 是 UXLink 的创始人兼 CEO,在创建 UXLink 之前,他是 Xiangwushuo 的创始人兼 CEO,并曾在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CICC)担任投资银行家。他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并曾在斯坦福大学就读。Sean 的职业生涯专注于技术和创业,积累了相关区块链的经验和知识。另一位联合创始人Bob Ng 是 UXLink 的CTO,也是 Happy Sharing 的联合创始人。作为一名互联网老兵,Bob 在移动社交和技术领域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他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

UXLINK:DeSocial新思路?Web3 大规模采用上的“超级链接器”

总而言之,在自定义为Mass Adoption赛道上,UXLink基于打破单一市场的局限,形成多维度、多层次的用户和收益结构的目标上,将自己定义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核心节点。

而从其发展历史来看,从基于Telegram的流量池快速获取用户,到通过Link-to-Earn机制实现用户增长,再到引入外部开发者和广泛的生态合作,UXLINK在Mass Adoption的路径上展现出了不小的潜力。 

可以说,UXLink 算得上是一个超级链接器,在区块链中充当着 Hub 的角色,在 Web3 互不接盘、用户不信任项目方的今天,行业需要的是一个能在用户和项目之间的链接器,一个具备真实用户的基础的社交媒体来链接整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