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险到防护:TON智能合约的安全隐患与优化建议

来源:Beosin

在区块链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TON (The Open Network) 作为一款高效且灵活的区块链平台,正受到越来越多开发者的关注。TON 的独特架构和特性为去中心化应用的开发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丰富的可能性。

然而,随着功能和复杂性的增加,智能合约的安全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FunC 作为 TON 上的智能合约编程语言,以其灵活性和高效性著称,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潜在的风险和挑战。编写安全可靠的智能合约,需要开发者深刻理解 FunC 语言的特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

本文将详细分析在 TON 区块链上的一些与智能合约有关的特性,以及TON上智能合约容易被忽略的漏洞点。

从风险到防护:TON智能合约的安全隐患与优化建议

Ton 异步特性与账户机制解析

智能合约异步调用

网络分片与异步通信

TON 区块链在设计上分为三种链:主链(Masterchain),工作链(Workingchains)和分片链(Shardchains)。

主链是整个网络的核心,负责存储全网的元数据和共识机制。它记录所有工作链和分片链的状态,并确保全网的一致性和安全性。工作链是独立的区块链,最多有 2^32条,负责处理特定类型的交易和智能合约。每个工作链可以有自己的规则和特性,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分片链是工作链的子链,用于进一步分割工作链的负载,提升处理能力和扩展性。每个工作链最多拆分为 2^60 个 shard chain,分片链独立处理部分交易,从而实现高效的并行处理。

理论上每一个账户都可以独占一个 shard chain,每一个账户独立维护自己的 COIN/TOKEN 余额,每一个账户间的交易都可以完全并行。账户与账户间通过异步消息进行传递,消息在 shard chain 间传递的路径为 log_16(N) – 1,其中 N 为 shard chain 的数量。

从风险到防护:TON智能合约的安全隐患与优化建议图源:https://frontierlabzh.medium.com/ton-web3世界的weixin-e1d3ae3b3574

在Ton中,智能合约通过发送和接收消息进行交互。这些消息可以是内部消息(一般来说是智能合约互相交互所发送的消息)或外部消息(由外部来源发送的消息)。消息的传递过程不需要等待目标合约的立即响应,发送方可以继续执行其余的逻辑代码。这种异步消息传递机制相较于以太坊的同步调用,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减少了因等待响应导致的性能瓶颈,同时也带来了处理并发和竞争条件的挑战。

消息格式与结构

在Ton中,消息通常包含发件人、收件人、金额、消息体等信息。消息体可以是函数调用、数据传输或其他自定义内容。Ton使用的消息格式可以灵活定义和扩展,使得不同合约之间能够高效传递各种类型的信息。

从风险到防护:TON智能合约的安全隐患与优化建议

消息队列与状态处理

每个合约都维护一个消息队列,存储尚未处理的消息。合约在执行过程中,会根据队列中的消息逐个处理。由于消息处理是异步的,合约的状态在收到消息之前不会立即更新。

异步消息传递的优势

•高效的分片机制:Ton的异步机制与其分片设计高度契合。每个分片独立处理合约的消息和状态变化,避免了跨分片同步通信带来的延迟问题。这种设计提升了整个网络的吞吐量和可扩展性。

•降低资源消耗:由于异步消息不要求即时响应,Ton的合约执行可以分散在多个区块内完成,避免了单个区块内资源的过度消耗。这使得Ton能够支持更为复杂和资源密集型的智能合约。

•容错性与可靠性:异步消息的传递机制使得系统更具容错性。例如,如果某个合约由于资源限制或其他原因无法及时响应消息,发送方仍然可以继续处理其他逻辑,系统不会因为单个合约的延迟而停滞。

异步合约设计的挑战

•状态一致性问题:由于消息传递是异步的,合约的状态在不同时刻可能会接收到不同的消息,这需要开发者特别注意状态一致性问题。在设计合约时,必须考虑到不同消息顺序可能带来的状态变化,确保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一致性。

•竞争条件与防护:异步消息处理带来了潜在的竞争条件问题,多个消息可能同时尝试修改合约状态。开发者需要引入适当的锁机制或使用事务性操作来防止状态冲突。

•安全性考量:异步合约在处理跨合约通信时,容易受到中间人攻击或重放攻击。因此,在设计异步合约时,必须考虑到这些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措施防止它们发生,如使用时间戳、随机数或多重签名等手段。

账本模型

Ton(The Open Network)在设计其区块链基础设施时,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账户抽象和账本模型。这个模型的灵活性体现在它如何处理账户的状态、消息传递以及合约的执行。

账户抽象

Ton的账户模型采用了一种基于合约的抽象,每个账户都可以视为一个合约,这与以太坊的账户抽象模型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更加灵活和通用。在Ton中,账户不仅仅是持有资产的容器,它们还包含了合约代码和状态数据。每个账户都由其代码(Code)、数据(Data)和消息处理(Message Handling)逻辑组成。

账户结构:每个Ton账户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该地址是由账户代码的哈希值、部署时的初始数据以及一些其他参数组合而成的。这意味着同样的代码和初始数据部署在不同的环境下(例如,不同的区块链或分片)可能会生成不同的地址。

灵活性:由于每个账户都可以运行自己的合约代码,因此Ton的账户可以实现非常复杂的逻辑。账户不仅仅是简单的余额持有者,还可以处理复杂的状态转移、跨账户的消息通信、甚至是基于特定条件的自动化操作。这使得Ton的账户模型比传统区块链上的账户模型更具扩展性和灵活性。

账本结构

Ton的账本结构设计为高效处理大规模并发交易,支持异步消息传递和多分片操作。每个账户的状态保存在Merkle树结构中,这使得Ton的账本具有高效的状态验证能力。

状态存储

账户的状态信息被存储在持久化存储中,并通过Merkle树进行组织,以确保状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这种设计还支持状态的高效查询和验证,尤其是在跨分片交易的场景中。

帐户或智能合约状态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基础货币的余额

2.其他货币的余额

3.智能合约代码(或其哈希)

4.智能合约的持久化数据(或其Merkle哈希)

5.有关持久化存储单元数和使用的原始字节数的统计信息

6.智能合约持久存储的付款的最近时间(实际上是主链块号)

7.转移货币并从此帐户发送消息所需的公钥(可选; 默认情况下等于 account_id 本身)。在某些情况下,类似于比特币交易输出所做的,可以在此处找到更复杂的签名检查代码; 然后 account_id 将等于此代码的哈希值。

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每个帐户必须需要的。例如,智能合约代码仅适用于智能合约,但不适用于“简单”账户。此外,虽然任何账户必须具有主要货币的非零余额(例如,基本工作链的主链和分片链的 Gram),但其它货币的余额可能为零。为了避免保留未使用的数据,在工作链的创建期间定义了一个 sum-product 类型,它使用不同的标记字节来区分不同的“够造函数“。最终,帐户状态本身被保存为 TVM 持久化存储的单元集合。

消息传递与处理

Ton的账本结构内置了对异步消息传递的支持,每个账户可以独立处理接收到的消息并更新其状态。这种异步消息机制允许账户之间进行复杂的交互,而不会因为某个操作的延迟而影响其他账户的正常运行。

Gas 模型

Ton(The Open Network)区块链通过其独特的 Gas 费模型大幅优化了智能合约的执行效率。Gas 费模型在区块链中用于衡量和限制智能合约执行过程中消耗的资源。与传统区块链(如以太坊)的 Gas 模型相比,Ton 的模型设计更为复杂且高效,能够更精确地管理合约执行过程中的资源消耗。

细化的Gas消耗测量

Ton的Gas模型能够精确测量智能合约在执行过程中消耗的计算资源、存储操作以及消息传递成本。通过对计算、存储和消息传递等资源的细化测量,Ton 的 Gas 模型能够防止某些复杂度过高的操作占用过多的资源。通过限制 Gas 消耗,Ton 确保了网络的每个节点都能公平地分配计算资源,避免单一合约或操作对网络资源的过度消耗。

并行处理与 Gas 优化

Ton 支持智能合约的并行处理,这使得多个合约能够同时在不同的分片上运行,而不会相互阻塞。在这种设计下,其 Gas 模型与其并行执行和分片机制紧密结合,通过在多个分片上并行处理合约,Ton 可以将 Gas 的计算和支付分散到不同的节点和链上,避免了网络拥堵,同时最大化了资源利用率。

动态 Gas 调整机制

Ton 的 Gas 模型中包含了动态调整机制,允许根据网络的实时负载情况对 Gas 费进行调整。这意味着在网络负载较低时,用户可以以较低的 Gas 费执行合约,从而鼓励在低负载时段进行操作,平衡网络的资源使用。这种机制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控制了资源的使用峰值。

Ton 智能合约易忽略漏洞

在我们中已经详细介绍了Ton生态的常规安全漏洞,也可参考下表:

从风险到防护:TON智能合约的安全隐患与优化建议

从风险到防护:TON智能合约的安全隐患与优化建议

本文将重点介绍我们团队总结出的TON合约中容易被忽略的漏洞点:

(1) 代码可读性优化

在TON的智能合约中,会使用数字来存储消息发送的相关数据,例如下面的代码中,多次使用数字来表示对应的标识和数据存储长度,这样大大降低降低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其他开发者在阅读这些代码时,很难理解这些数字的意义和用途。为了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建议将关键的数字值定义为具名常量,例如:0x18定义为NON_BOUNCEABLE。

check_std_addr(address);var msg = begin_cell()   store_uint(0x18, 6) ;; nobounce   store_slice(address)   store_coins(amount)   store_uint(0, 1 + 4 + 4 + 64 + 32 + 1 + 1)   end_cell();send_raw_message(msg, 1);

另外,在合约判断条件中的错误提示信息,同样建议定义对应的变量替换错误码。

从风险到防护:TON智能合约的安全隐患与优化建议

(2)使用end_parse()确保数据完整性

在TON合约中,数据解析遵循固定的顺序,从原始数据中逐步加载指定类型的数据。这种解析方式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如下所示:

从风险到防护:TON智能合约的安全隐患与优化建议

注意这里的end_parse()用于检查数据切片(slice)是否为空,如果切片不为空,函数会抛出一个异常。这样可确保数据的格式和内容都是符合预期的。如果end_parse()函数发现数据切片中仍然有剩余的数据,这可能表明数据解析没有完全按照预期进行,或者数据的格式存在问题。因此,通过调用end_parse(),可以检查是否解析过程中数据有遗漏或异常。

(3)数据记载和存储类型不匹配引发的异常

这里主要需要说明的是int和uint的存取类型匹配,如下所示的代码中,数据存储时使用了store_int()来存储int类型的值为-42,但是却使用了load_uint()来加载这个值,这里就可能出现异常。

从风险到防护:TON智能合约的安全隐患与优化建议

(4)inline_ref和inline修饰符的合理使用

首先,需要阐述一下inline_ref和inline修饰符的区别:

lInline:使用inline修饰符的函数,其代码会在每次调用时被直接插入到调用位置。也就是说,每次调用函数时,函数的实际代码会被复制到调用的位置,而不是像普通函数那样通过跳转到函数体执行。

linline_ref:使用 inline_ref修饰符的函数,其代码存储在一个独立的cell中。每次调用函数时,TVM通过CALLREF命令来执行存储在cell中的代码,而不是在调用位置插入函数代码。

所以,inline修饰符适用于简单函数,减少函数调用开销,但可能导致合约代码重复;而inline_ref 修饰符适用于较复杂或被多次调用的函数,通过将函数代码存储在单独的cell中来提高效率,避免了代码重复。那么可以总结为:当函数较大或被多个地方调用时,建议使用inline_ref;反之,则建议使用inline。

(5)确定正确的工作链

TON允许创建多达2^32条工作链,每条工作链则可以细分为多达2^60个分片,前只有2个工作链:主链(-1)和基本链(0)。合约中计算目标地址时,必须明确指定目标地址所属的链ID,以确保生成的钱包地址位于正确的工作链上。为了避免生成错误地址,建议使用 force_chain() 强制指定链ID。

(6)避免错误码冲突

合约设计中,为了确保规范性和避免混淆,错误码的管理非常关键。对于TON智能合约,首先应确保每个错误码在合约中是唯一的,避免在同一个合约中定义重复的错误码,以防止错误码的混淆和信息的不明确;其次TON平台或底层系统已经定义了一些标准的错误码,应避免与这些系统错误码冲突,例如333错误码表示的链ID不匹配。所以建议合约的错误码最好在400到1000之间。

(7)操作完成后需要存储数据和调用return()

在TON智能合约中,消息处理会根据op-code选择不同的逻辑。完成对应业逻辑后,还需完成两项操作:首先,如果涉及数据更改,必须调用save_data()以确保数据被存储,否则更改将无效;其次,必须调用return()以表示该操作完成,否则将触发throw(0xffff)异常。

() recv_internal(int my_balance, int msg_value, cell in_msg_full, slice in_msg_body) impure {int flags = cs~load_uint(4);if (flags & 1) {   ;; ignore all bounced messages   return (); }slice sender_address = cs~load_msg_addr();load_data();int op = in_msg_body~load_op();if ((op == op::op_1())) {   handle_op1();   save_data();   return (); }if ((op == op::op_2())) {   handle_op2();   save_data();   return (); }if ((op == op::op_3())) {   handle_op3();   save_data();   return (); }throw(0xffff);}

综上所述,TON 区块链凭借其创新的架构和灵活的开发环境,正逐渐成为去中心化应用开发者的理想平台。然而,随着智能合约在 TON 生态系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合约安全性问题也不容忽视。开发者应深入了解TON 生态的特性,严格遵循最佳实践,强化安全审计流程,确保合约的稳健性与安全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 TON 平台的优势,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去中心化应用,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目前TON生态正在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资金与活跃用户。然而,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9月降息后 美国利率前景依然不明朗

10月公布的经济数据将决定美联储的下一步行动。

美国8月就业数据给“鹰派”和“鸽派”都留下了一些可供他们咀嚼消化的信息,今年秋季美联储的政策路径因此被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的阴云。9月18日降息25个基点几乎已成定局,但之后会发生什么要复杂得多。

美国劳工统计局上周五(9月6日)公布,8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14.2万,失业率为4.2%。对美国经济持乐观看法的人强调指出,就业增长已从7月的疲弱势头中反弹,与此同时,工资增长较为强劲,这些都是就业市场仍然健康的迹象,担心经济衰退的人的关注点则是前两个月的非农就业人数累计下修8.6万、以及失业率从2023年中的3.4%大幅上升。

这份模棱两可的就业报告不会改变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9月17日至18日召开的政策会议上开始降息的倾向,不过,对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份报告并没有提供太多明确的信息,从中既看不出美国经济一定会“软着陆”,也看不出就业市场正在迅速恶化、需要美联储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11月6日至7日的FOMC会议之前,还会有两份月度就业报告出炉。

9月降息后 美国利率前景依然不明朗

9月政策会议召开之前,美联储官员还将关注8月通胀数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将于本周三(9月11日)公布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8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将于周四(9月12日)出炉。

经济学家普遍预计,8月CPI环比涨幅为0.2%,与7月环比涨幅持平,同比涨幅为2.6%,低于7月的2.9%。

除非数据表现不符合预期,否则这份通胀报告应该会显示,美国通胀正在继续朝着美联储2%的目标下降,但距离2%还有一段路要走,8月通胀数据仍将是一批无法明确回答任何问题的数据。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的经济学家上周五写道:“美联储官员之前明确表示,他们现在更关注的是就业市场的下行风险,不过,抗击通胀的工作还没有结束。”

美联储官员将在9月会议后发布的最新《经济预测摘要》(SEP)——即“点阵图”——中提供经济和利率预测,其中最受关注的将是他们对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测,自2023年7月以来,美联储一直将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5.25%-5.50%的目标区间内。

从6月公布的上一份《经济预测摘要》来看,美联储预计2024年只降息一次,降息幅度为25个基点,不过,考虑到上一份《经济预测摘要》公布以来经济数据的表现,之前的降息预测已经严重过时。利率期货市场目前预计,到今年年底,美联储总共降息100个基点的概率最大。

9月公布的《经济摘要预测》对降息次数的预测可能会比6月更多,但不太可能像市场预期的那么多,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美联储官员对失业率的预测。鉴于就业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经济摘要预测》可能不会对这两个关键信息进行清晰地阐述。

10月公布的经济数据——就业、通胀和经济增长数据——将决定美联储的下一步行动。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8月23日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发表演讲时说:“前进的方向是明确的,降息的时机和幅度将取决于未来公布的数据、不断变化的前景和风险平衡。”

因此,今年秋季投资者仍需继续关注数据的表现。

一文读透 AI Agent 赛道:多智体网络的去中心化野望

来源:Meteorite Labs

在前两次工业革命中,人类用机械动力逐步取代了肌肉力量。而在AI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我们正在用计算能力取代认知能力。

在过去的一年中,随着 ChatGPT 等生成式 AI 大模型的快速发展,AI 从简单的自动化工具扩展到复杂的决策和预测系统,正在逐步成长为驱动当代社会进步的动力。AI 成为了欧美资本圈竞相追逐的主题,也是科技人员线下交流聚会上的谈资。

这一趋势也蔓延到了 Web3 市场,成为两大最热门技术之间的大碰撞。在 2024 年,Web3 行业中诞生了大量的 AI 概念项目,试图将 AI 技术与区块链相融合中。一些项目利用 AI 的内容生成、分析等功能,应用到 GameFi、SocialFi、数据分析等 Web3 领域。一些项目正在搭建去中心化算力网络,利用区块链来对抗大型科技公司对算力的垄断。

就在上周,Coinbase 宣布支持 AI Agent 开发者通过 Coinbase Developer Platform 集成至其 MPC 钱包,成为首个向开发者提供 AI Agent 链上支付基础设施的公司之一。

“AI Agents cannot get bank accounts, but they can get crypto wallets” — Coinbase 首席执行官 Ben Armstrong

由此来看,Web3+AI 的下半场,正在由 AI Agent 赛道的大爆发。

一、AI Agent:为什么 Multi-Agent 是未来?

近一年来关于 AI Agent 的研究和话题开始呈现井喷之势,例如 AutoGPT、Hebbia、Glean、BabyAGI、 Generative Agents、MetaGPT 等项目在 Github 上已狂揽上万 Star,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项目。Zapier、Glean、Hebbia 等 AI Agent 明星创业项目估值已高达 57 亿美元。 

AI Agent,人工智能代理(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gent),或者“ AI 智能体”,是一种能够感知环境进行自主理解,进行决策和执行动作的代理。AI Agent 不仅能自动化处理繁琐流程,还能做出精准决策,并智能地与环境互动。

AI Agent 的前景十分广阔。IDC 在其发布的《2024 AIGC 应用层十大趋势》中进行了调研,50% 的企业已经在某些工作中试点使用 AI Agent,另有 34%的企业正在制定相关应用计划。预计到 2027 年,超过 60%的智能手机将具备生成式 AI 功能,为 AI Agent 的普及奠定硬件基础。

然而现实是,虽然 AI Agent 凭借集成多种工具和强大推理能力的优势,在某些特定场景中表现出色,但其在面对繁复的现实世界任务的时候往往无法给出最优解。这限制了目前 AI Agent 被更多人的使用。另外,来自不同模型、不同 AI 大厂生态的 AI Agent 之间也难以形成协同。

因此,AI Agent 的下一个技术变革是多智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Multi-Agent 系统架构由众多独立自治的单一 AI Agent 组成,它们拥有各自独特的领域知识、功能算法和工具资源,可以通过灵活的交互协作,共同完成错综复杂的决策任务。Multi-Agent 不仅能够大幅提升整体工作效率,还赋予了更强大的处理复杂多样化任务的能力。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 Multi-Agent,我们不妨以蚁群觅食为例:

– 每只蚂蚁都是一个独立的 Agent,有自己的简单行为规则

– 蚂蚁在寻找食物时会释放信息素,其他蚂蚁可以感知这些信息素

– 通过大量蚂蚁的协作,整个蚁群能够找到最短路径到达食物源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 Multi-Agent 系统的核心特征:多个自主 Agents 通过相互交互和协作,共同完成复杂的任务或解决问题。甚至将来我们有望看到一个只有 CEO 创始人、完全由 AI agents 雇员组成的公司。

总的来说,AI Agent 代表了人工智能与人类交互的新范式,有望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推动软件行业的变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AI Agent 将在未来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Web3 + AI Agent,能带来什么变革?

2023 年,OpenAI 带来的全新 AI 革命浪潮,颠覆了各行各业原有的模式,我们也看到了 Web3 中许多相关概念产品不断涌现和落地,出现了利用 Crypto 特性发展 AI 如去中心化算力、数据等方案。

即便放在行情不甚景气的当下,AI 叙事仍在 Web3 中保持保持强劲。仅从币价表现方面来看,AI 仅次于 Memecoin,是第二大叙事。

今年在布鲁塞尔举行的 ETHCC 大会期间,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再次就 Web3 + AI 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AI 的发展从短期来看,是人类与 AI 之间的“协作交集”。从长远来看,AI 将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许多难以克服的挑战,比如长寿和太空旅行。而 Web3 和去中心化将为我们描绘通往这一理想的道路,同时防范完全自主的 AI Agent 会毁灭人类的极端情况。

未来 Web3+AI Agent 将成为重要叙事之一,可以预见 Web3 AI Agent 将会在各个 Layer1 生态系统中遍地开花。那么将 AI 领域最新的趋势 AI Agent 引入 Web3,又将会带来什么变革?

1. Web3 能为 AI Agent 带来什么契机?

去中心化

Web3 提供了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允许 AI Agent 实现自我托管,避免了集中化带来的数据隐私和安全风险。

在 Web2 中,OpenAI、Anthropic 等 AI 巨头获得了大量的融资,掌握着闭源 AI 模型的训练数据,除了会造成 AI Agent 单点故障外,还限制了社区参与和协作,阻碍 AI Agent 的创新和进步。

确定性的执行环境

Web3 为 AI Agent 提供了确定性的执行环境,不受人为建立的信任元素、不必要的中介和其他低效率的影响。

AI Agent 无法获得银行账户,无法替用户预订机票;但它们可以获得钱包,使用加密稳定币来与世界各地的用户、商家和其他 AI 进行交易。

安全性和隐私

数据隐私和安全性是 AI Agent 在 Web2 实际应用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AI Agent 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数据,包括个人信息,一旦数据被非法访问或泄露,将对用户隐私造成严重损害。所以在确保数据安全方面,天然具备安全性的区块链可以协助。

货币化和投资价值

AI Agent 的货币化为 AI 创造了投资价值,并激发了新型代币经济模式。通过 Initial Agent Offering (IAO) 模式,AI Agent 可以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标的,通过 DAO 治理将所有权下放给社区。

市场转型与大规模采用

Web3 提供了一个新的市场环境,鼓励 Web2 企业和开发者专注于创建独特且卓越的 AI Agent 项目,以应对竞争压力和市场需求。这不仅能帮助企业在 Web3 环境中取得领先地位,还有可能推动更广泛的 Web2 用户采用 Web3 和区块链。

优化 AI 数据集和模型

Web3 的独特特性,如去中心化和公开透明的数据记录,可以优化 AI 数据集的多样性和模型的透明度。利用 Web3 链上数据训练 AI 模型,有助于建立链上数据大模型,提供独特的视角和优势。

2. AI Agent 能为 Web3 带来什么革新?

增强用户体验

通过结合 AI 的分析能力,集成了 AI Agent 的 Web3 应用程序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自动化、可定制的体验,进一步释放链上经济的潜力。

降低行业参与门槛

AI Agent 可以作为降低人们参与 Web3 行业门槛的工具,通过在 Web3 中充当用户和链上协议间的“智能助手”,帮助用户完成各类复杂的链上交易行为,使 Web3 产品更加易用,有利于大规模采用。例如,AI Agent 可以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实现加密投资分析、自动化链上交易以及投资组合监控。

创新应用

在游戏和娱乐领域,AI Agent 可以提供动态、沉浸式的体验,增强用户生成内容的价值,并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透明和可靠。

总结来说,Web3 + AI Agent 不仅推动了 Web3、区块链和 AI 技术的进步,也为开发者提供了新的机会。Web3 为 AI Agent 带来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去中心化、安全性、执行环境和货币化。反过来,AI Agent 也将通过自己的能力为 Web3 带来创新应用、简化用户体验等好处,通过自动化执行任务提高效率和决策质量,为 Web3 的大规模采用奠定基础。

三、热门 Web3 AI Agent 对比

Spectral

Spectral 是一个致力于构建 Web3 链上 AI Agent 经济的项目,通过提供零门槛的智能合约编译和部署服务,释放 AI 与 Web3 结合的创新潜力。

具体来说,Spectral 正在提供两种独特的产品:

Spectral Syntax 是一个链上 AI Agent 平台,可以理解自然语言意图并将其转换为基于代码的指令,旨在让 Web3 用户和开发者通过特定的 AI Agent 实现自己的意图,应用场景包括链上合约生成与部署(一键发meme币)、智能合约漏洞扫描及修复(智能审计)、链上信息检索等。在 2024 年第三季度,Spectral 将推出 Syntax V2,允许用户基于 Spectral 的所有工具、知识库和 API 创建自己的 AI Agent,用于实现各种可以想象到的意图。

Spectral Nova 是一个机器智能网络,聚焦于 AI 和 ML 模型的创建与应用,通过激励手段吸引顶级数据科学家和 ML 工程师构建输出推理源的模型,以解决 web3 应用程序的预测和机器智能问题,从而满足智能合约、公司和个人对推理源的需求。模型创建者、求解者、验证者和消费者在 Spectral 的机器智能网络上相互交互,形成飞轮。

一文读透 AI Agent 赛道:多智体网络的去中心化野望

Inferchain 是 Spectral 正在构建的 Layer2,将于 2024 年第四季度推出,其愿景是成为一个通用、无需许可、开放的真相验证层,用于验证所有链上 AI Agent 交互。在 Syntax 上创建的所有 AI Agent 以及它们从 Nova 上使用的各种推理源将通过 Inferchain 进行集成。

Spectral 在 Web3 + AI Agent 赛道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

  • 低门槛开发

Spectral 提供智能合约一键生成及部署功能,大幅降低了 Web3 开发门槛。这使得即使是小白用户也能轻松实现智能合约的编译和部署。是AI for Web3的应用场景。

  • 多场景适配

Spectral 现有产品架构高度适配 Web3 当前的多样化应用场景,包括 DeFi、DAO 治理、NFT、安全审计等领域。

  • 产品迭代

Spectral 持续关注核心产品 Syntax 和 Nova 的功能迭代和优化,保持技术领先性。

机遇与挑战:Spectral 的代币 $SPEC 上线后 FDV 曾一度高达 15 亿美元,融资总额高达 3000 万美元,背靠General Catalyst、Social Capital、Jump Capital、Circle Ventures、Franklin Templeton、Galaxy 等 Web2 和 Web3 头部 VC,是 Web3 AI Agent 赛道中最值得关注的项目之一。

Spectral 主要针对相对较小的“AI for Web3”市场,使用生成式 AI 技术和区块链,普及 Web3 的开发和许多功能性场景,为 Web3 dApp 提供可验证的模型推理能力,扩大了 Web3 应用层的场景。

然而,Spectral 目前已推出的三款 AI Agent 均面临较大的同质化竞争压力,Nova 网络中四大角色的运作范式都需要较强的运营维持和外部资源导入,启动增长飞轮正面临着严峻挑战。

Autonolas/Olas

Autonolas 于 2022 年夏季推出,又名 Olas Network,是一个 Web3 AI Agent 生态系统,运作方式为在链下由单一 Agent 或多个 Agents 协同完成用户提出的任务,将输出传递到链上。同时,链下 Agent 的完成过程也会被记录在链上。

Olas Network 的独特之处在于,每个构建的 AI Agent 都是由单独的运营商运行,可以从任何来源提取数据,在以太坊、Solana、Polygon 等不同链上进行操作,并可以执行机器学习等复杂处理。通过其 Multi-Agent 系统,Olas Network 允许用户同时使用多个 AI Agents 协作。通过激励机制,Olas Network 将 AI Agent 开发者、运营商、担保人串联起来,共同支持去中心化 AI Agent 生态系统的发展。

一文读透 AI Agent 赛道:多智体网络的去中心化野望

Olas Network 在 Web3 + Agent 赛道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

  • Web3 Native

作为曾经 Fetch.AI 的核心 Multi-Agent 开发团队,Olas 的技术能力已有验证。Olas Network 上的 AI Agent 可以在 Web3 环境中自主运行和交互。能够为用户带来更高效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 DAO 基础设施完善

Olas Network 为 AI Agent 提供了构建和管理 DAO 的工具和基础设施。可以实现更高效的社区治理和运营。

  • 可组合性

Olas Network 具有高度的可组合性,允许开发者像搭建乐高积木一样将不同功能的 AI Agent 组件组合在一起,以构建复杂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这种可组合性是 Web3 “胖协议” 理念的体现,有助于加速创新和应用开发。

  • 跨链互操作性

Olas Network 支持跨链操作,这在多链并存的 Web3 生态中具有重要意义。跨链能力可以促进不同区块链网络之间的价值流动和信息交互。

机遇与挑战:Autonolas 是 Web3 中最早提出希望实现 Multi-Agent 的项目之一,其代币 $OLAS 上线后 FDV 一度高达 40 亿美元,比肩 IO.net 和 Aethir 等头部 AI x Web3 项目,说明市场对于 Multi-agent 的叙事天花板认可度非常可观。

Autonolas 作为打通以太坊链上经济和链下 AI Agent 的先驱者,其“共有 AI”(co-owned AI)创想非常符合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对于 Web3 制衡 AI 中心化风险的思路。在需求挖掘上,作为 Fetch AI 原生团队的 OLAS Network 也 不可避免地从 Web3 现有未满足的需求场景出发,希望通过 AI 让 Web3 用户体验更佳,但也同样正面临供需双边意愿低落的增长阻力。

MyShell

Myshell 是一个去中心化 AI Agent 消费者层,由于涵盖了大量开源闭源 AI 模型,因此创建者可以在此快速构建 AI Agent 应用程序并轻松捕获用户。

具体来说,MyShell 由模型层、开发者平台、AIpp 商店和激励网络四个核心模块组成,前三个模块包含了 AI Agent 的底层架构、创作者生产到最终用户消费的全过程,而激励网络则将前三者有机地串联起来,实现商业模式的闭环。

有趣的是,MyShell 也允许开发者货币化 AI Agent,但方式与 ICO 有所不同。在最新推出的 AIpp 商店板块中,开发者将自己的 AI Agent “封装”为 AIpp,然后进行预售和公售。在预售阶段,份额价格将按照 Bonding Curve 计算,随着购买数量的增加而攀升。当销售满 30 股或时间满三天后将结束预售并进入公售阶段,依然按照 Bonding Curve 进行交易。

一文读透 AI Agent 赛道:多智体网络的去中心化野望

开发者有权在预售阶段购买自己 AI Agent 的份额,并获得每笔交易 5% 作为手续费用。

MyShell 在 Web3 + Agent 赛道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

  • 社区建设和参与

相比于其他项目,MyShell 更加重视社区建设,通过其徽章系统等机制来增强用户参与度和忠诚度。

  • 产品创新

MyShell 的产品开发方向更加倾向于当前的 Web3 玩法,尤其是最新推出的 AIpp 商店,有利于 Web3 用户的快速理解和采用。

机遇与挑战:MyShell 融资总规模超过 1600 万美元,是 Web3 AI Agent 赛道中社区活跃度最高、创作者经济最繁荣的项目之一。其类似 Pump.fun 的 AI 聊天机器人发射方式更贴近 Web3 用户习惯,7 月结束的第一赛季已成功发射超过 130 个 AI bot,总交易量超过 120 万 USDT。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Myshell 还需要在产品矩阵和平台开放度方面进行重大升级,以面对聊天机器人赛道的激烈竞争,以及拥抱 Multi-Agent 这种新范式。

HajimeAI 

HajimeAI 是今年第二季度展露头角的新兴“Web3 for AI”项目,是 Solana 上第一个提出 Solana 侧链结构的项目,旨在为 Solana L1 提供更强的性能和更有潜力的使用场景(“L1 的功能扩展层”),同时避免以太坊拓展模式造成的流动性分散。

HajimeAI 是 Solana 上第一个 Web3+AI Agent 平台,充当 Solana 的人工智能应用层。不仅解决了当前 AI Agent 面临的去中心化、货币化和推理能力瓶颈,以及多智体协作 Multi-Agent,还为 Solana 未来个性化的个人 AI Agent 以及蓬勃的 AI Agent 生态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文读透 AI Agent 赛道:多智体网络的去中心化野望

HajimeAI 由三个核心组件组成:

  • Hajime Benchmark DAO

Web3 首个 AI Agent 可用性排行榜,任何用户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最适用的去中心化 AI Agent。Hajime Benchmark DAO 成员通过关键维度对每个在 Hajime 中新发布的 AI Agent 进行评定,以此获得 AI Agent 分享的协议收入和 Hajime 代币奖励。

在早期阶段,HajimeAI 将帮助赋能 Solana Saga,通过空投的方式激励 Solana Saga 用户成为 Hajime Benchmark Dao 的初始成员。通过参与 AI Agent 的评选,在获得平台激励的同时,Solana OG 用户有机会加入到 Solana AI 生态的发展浪潮中。

  • Hajime Garden

经过 DAO 评定的 AI Agent 将被列入 Hajime Garden,这是 Hajime 生态的意图中心。基于 decentralized Multi-Agent Graph(deMAG)机制,Hajime Garden 可以将用户提出的任何意图分解为多个任务,交由专业的 AI Agents 进行处理。不论五步还是十步,不论是 Web2 知识还是 Web3 交互,提交的任何意图都将被完美执行。

Hajime Garden 的另一核心功能是 IAO,与 IDO 类似,旨在解决 AI Agent 在 Web2 中面临的货币化和中心化挑战。相比于传统融资,IAO 的流程更简单、更快捷,可以让 AI Agent 更快地获得所需资金。Web3 全球参与的特性也让 AI Agent 的 DAO 治理化变成现实。

  • Hajime AI Layer

专注于 AI 的 Solana L2 侧链,与 Solana 网络平行,实现“链下计算-链上验证”,仍受益于 Solana 的安全性和可验证。Hajime 生态所有 AI Agent 都基于 Hajime AI Layer 构建,并实现多代理协同工作。AI Agent 需要的推理计算、MAWG 的需求拆分能力都由 Hajime AI Layer 提供支持。

机遇与挑战:作为 Solana 全球黑客松获奖团队, 已证明了其在 Web3 x AI 领域的潜力。HajimeAI 构建了 Solana 首个 AI 侧链,成为 AI 执行的关键组件,满足 AI 计算需求。通过自主研发的 Muiti-Agent 工作流图谱 deMAG 和创新的 IAO 机制,加速链上可互操作 AI Agent 的发展,为 Solana AI 生态的民主化和大规模采用铺平了道路。

然而,HajimeAI 目前还未发布测试网和测试版产品,链上 AI Agent 能否实现对其互操作愿景的落地以及 HajimeAI 侧链性能能否支撑大规模 AI 应用还有待观察。但解决这些问题将是推动 AI Agent 在 Solana 和 Web3 生态系统中成功应用的关键,值得期待。

Theoriq

Theoriq 旨在成为模块化、可组合的 AI Agent 基础层,增强 AI Agents 之间的通信和互操作方式,确保它们不仅相互连接,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主和强大。此外,通过基于代币的 DAO 治理,利益相关者可以对影响 Theoriq 网络发展的提案进行表决,确保网络按照社区的利益和价值观发展。

具体来说,Theoriq 生态系统由四种角色组成:AI Agent 开发者、AI 资源提供者、Agent 消费者和项目

Infinity Hub 是 Theoriq 的 AI Agent 开发和聚合平台,开发者可以通过工具快速构建各类 AI Agent,并与算力、模型、数据等 AI 资源提供者建立联系。任何有需求的用户或项目可以在 Infinity Hub 用稳定币支持获取 AI Agent 的使用权。

一文读透 AI Agent 赛道:多智体网络的去中心化野望

无论是开发者、数据提供者还是用户,透明的算法机制都能确保奖励按照贡献的价值按比例分配,从而保持公平并激励有意义的参与。

Theoriq 在 Web3 + Agent 赛道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

  • 可组合

Theoriq 正在开发一个可组合的 AI Agent 平台,允许用户将不同的 AI Agent 拼装在一起,创建更高级、更灵活的 AI 解决方案。

  • 激励机制

Theoriq 通过激励机制,推动了 AI Agent 的快速创新,为其成为模块化、可组合的 AI Agent 做铺垫。

  • 去中心化架构

Thoeriq 的 Infinity Hub 提供模型训练,推理,数据存储等服务,通过证明机制保证模型的准确性,抗审查,不可篡改和数据的隐私安全。

机遇与挑战:Theoriq 由 ChainML 团队孵化,是 ChainML成为“去中心化的 OpenAI GPT Store”的重要一环。核心开发团队均来自加拿大和德国,技术背景深厚,拥有如 Teradata、Vector Institute 等大厂多年经验。过去两年中,Theoriq 和 ChainML一共获得 1000 万美元融资,投资机构包含 Hack VC,IOSG Ventures,Hashkey Capital,Alliance DAO, LongHash Ventures 等。

Theoriq 非常精准地抓住了 AI Agent 在发展中遇到的中心化垄断和对 Web3 赋能不足的痛点。AI agent 的最大推动者吴恩达教授、Vitalik Buterin、CZ 都有关注项目推特账号。与 Spectral 类似,Theoriq 也是一个服务于“AI for Web3”的项目,希望通过 Agentic Protocol 建立 Web3 使用 AI Agents 的调用和经济系统,增长飞轮也会受到平台上 Agent 质量和数量的约束。

GaiaNet

GaiaNet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计算基础设施,使每个人都能够创建和部署自己的 AI Agent,这些代理可以反映他们的风格、价值观、知识和专业知识。

通过 DAO 治理,GaiaNet 将 AI Agent 开发者、域名运营商、代币质押者和用户有机地链接在一起,形成域名运营商管理 AI Agent 开发者,代币质押者将代币质押在域名运营商上提供担保,最后用户择优在域名运营商中选择 AI Agent 使用代币付费使用的商业闭环。

一文读透 AI Agent 赛道:多智体网络的去中心化野望

值得一提的是,GaiaNet 网络中还有个角色是组件开发者,可以通过微调 NFT 形式的模型、知识库、插件等组件,从有调用需求的 AI Agent 开发者那里获得收益。

GaiaNet 在 Web3 + Agent 赛道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

  • 边缘计算

GaiaNet 正在建立一个由个人和企业控制的分布式边缘计算节点网络,用于托管具有专有领域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微调 AI 模型。这种方法提高了 AI 模型的多样性和专业性。

  • 隐私保护

GaiaNet 的解决方案强调在提供 AI 能力的同时保护用户隐私。这符合 Web3 对用户数据主权的重视。

  • 专业知识整合

GaiaNet 允许个人和企业将的专有知识和技能整合到 AI Agent 中,这种知识的去中心化分享和应用是 Web3 精神的体现。

机遇与挑战:GaiaNet 以节点为基础的 AI Agent 创建、部署环境,以保护专家和用户的知识产权与数据隐私为出发点,抗衡中心化的 OpenAI GPT Store。GaiaNet 构建了一个全套的去中心化的 AI 推理使用场景,从前端聊天机器人使用场景、节点 AI 推理、微调模型提供者、知识库提供者、再到最底层的去中心化算力供给。GaiaNet 的挑战在于,如何将宏大复杂的路线图全面产品化,如何开放面对 Web2 AI agent 和其他 Web3 AI 基础设施的可组合性。

四、结语

AI Agent 不仅代表了 AI 领域的一次重大飞跃,更是 Web3 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 Multi-Agent 多智体协作的基础上,它们将共同打造一个更加智能、高效和去中心化的世界。

随着 HajimeAI、Spectral 等顶级 Web3 AI Agent 项目的不断涌现和发展,我们见证了 AI Agent 与区块链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及它们在推动行业进步、优化用户体验、降低参与门槛和创新应用方面的潜力。不仅为开发者和用户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也为整个 Web3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可能性。

一场 DeFi Summer 式的 Web3 AI Summer 正在到来,AI Agent 则为其赋予了无限可能,让我们拭目以待。

从Safepal Ton Fest 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引言

近期,Telegram(TG)和Ton网络频频成为热门话题。8月28日,由于$DOGS的交易量激增,Ton网络出现了拥堵,导致垃圾回收功能过载,许多验证节点暂时失去共识。为了恢复网络的正常运行,验证节点需要在中午12点左右重启。

那么,Ton网络上到底有哪些应用?它的用户群体又是谁呢?让我们一同探讨。

1、Ton生态的现状

Ton生态依托于TG的10亿用户,经过半年的快速发展,Ton链上的活跃钱包数量已达到1400万,但渗透率仅为1.4%。

相比之下,微信支付在2023年的渗透率约为80%。从这个角度来看,Ton生态拥有巨大的潜在用户市场。

Ton官方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中设定了一个目标:在未来4年内吸引5亿用户进入Web3。

从Safepal Ton Fest 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谈到Ton生态,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Ton游戏。就像当年的Axie Infinity,最近在Ton上被广泛讨论的游戏是Catizen。

随着Dogs的上线,热点迅速转移。在最近的KWB活动中,人们纷纷讨论下一个现象级游戏会是谁,以及它将带来怎样的故事。

与Ton Foundation有较多接触的开发者会知道,Ton Foundation已经很久没有为项目提供支持了。

除了供需关系的变化外,简单的Clicker Game已经占据了大量用户的时间,用户对此类筋膜枪游戏感到疲惫。

目前,Clicker Game的商业化只有两条路径:

  • 上所

  • 为其他项目导流

然而,能够上所的项目少之又少,用户可能参与了许多游戏却最终一无所获。

互相导流对用户来说,只会得到一堆无趣且任务繁多的Clicker Game。

长此以往,劣币驱逐良币,用户会逐渐对TG游戏失去兴趣,对TG生态失去信任。当活跃度降低时,开发者也会离开。

这些Clicker Game由于目标简单,往往不需要“链”,可以通过中心化方式完成游戏逻辑,却消耗了Ton的资源而不为Ton服务。

面对这样的情况,Ton官方将如何引导呢?

在传统互联网中,“人、货、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Ton官方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通过举办各种开发者活动来推动生态的发展。

  • 人:指的是用户。在Ton生态中,用户是核心。就像微信生态从“跳一跳”到“羊了个羊”,再到“寻到大千”的演变一样,用户需要通过优质的游戏和应用进行培养和教育。Ton官方正在努力吸引更多用户进入其生态系统,并为他们提供有趣且有价值的体验。

  •  货:指的是内容和服务。在Ton生态中,游戏和应用就是“货”。这些内容需要具备吸引力和创新性,以满足用户的需求。Ton官方鼓励开发者创造出色的游戏和应用,以丰富生态内容,并通过各种活动和支持计划来激励创新。

  • 场:指的是平台和环境。Ton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场”,为用户和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Ton官方可以联合一些潜在可以帮助破圈的伙伴,例如Web3 native的公司、传统游戏公司,来丰富生态内容。通过这些合作,Ton不仅能为开发者提供更广泛的资源和支持,还能吸引更多用户参与,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的繁荣。

于是笔者从“场”开始找起,看到了许多传统的钱包巨头都举行了Ton的Campaign活动,例如Bitget Ton嘉年华、OKX CryptoPedia、Safepal Ton Fest等。

本次就选取最近开始的Safepal Ton Fest活动列表的游戏进行分析。

从Safepal Ton Fest 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2、疯狂LIKE游戏:Ton Heroes

从Safepal Ton Fest 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国内开发者常说的一句话是:“把微信小程序上的游戏搬过来”。

在项目列表里,笔者发现了一个“疯狂”类的游戏,这个游戏突出一个字“爽”。

玩家再也不需要通过不断击败杂兵来提升等级,也不需要在游戏的副本中拼死拼活获取装备。

在游戏中,宝箱就放在你面前,装备、经验、金币都在里面,随便你开。

玩家可以开出的武器类型有:

从Safepal Ton Fest 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武器稀有度分为了9个大类,如下图所示:

从Safepal Ton Fest 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看完这些,大家是不是一眼想到了当年一个非常火的项目:Loot。

Loot 所描述的链上通用资产的叙事被许多人接受,但由于只解决了生产端的问题,没有可玩性高的应用,失去了使用价值。

而Ton Heroes把道具的生产和使用都进行了落地。

从Safepal Ton Fest 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用户通过不断开箱,获取更高品质、更好高级属性的装备。玩家在开宝箱时,需要在高级属性和基础属性中进行决策,设法让英雄在战斗中获取更强的战斗力。

从Safepal Ton Fest 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玩家通过PVE对战可以获取额外资源以及宝箱,同时可以挑战其他玩家,PVP获得战斗奖励以及更高的排名。

“疯狂”类的游戏用户在线时长高达60分钟,活跃ARPU为9.8,付费率为7.7%,付费ARPU达到了126。

这种已经被验证的品类在用户量上来后就是现金牛,加上Loot的叙事和通用游戏资产的使用场景,这款游戏具备非常大的潜力。

从Safepal Ton Fest 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同时,笔者在TonKeeper的官方推荐上和OKX上都发现了Ton Heroes的身影,足见团队背景和实力。

从Safepal Ton Fest 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发稿前,这款游戏出现在了Telegram官方AppsCenter的最新推荐的首位。

3. 多端社交收集类游戏:NokNok

上面的Ton Heroes是“人货场”里“货”的代表,而“人”的代表就属于这款带有粉丝加社交的MEME游戏了。

NokNok从“人”的角度,建立了粉丝经济。

玩家可以通过敲打特朗普、马斯克和哈里斯等热点人物,给每个人物进行“打榜”,以排行榜形式展示了每个角色被敲打的次数。

从Safepal Ton Fest 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锤子NFT

玩家可以通过游戏里的行为获得锤子币。同时,每天可以通过宝箱获取各种锤子皮肤。

根据官方社媒的消息,他们很快将推出NFT系统,让玩家可以将他们收集的锤子皮肤铸造成NFT。

从Safepal Ton Fest 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笔者发现这点和Steam上爆火的Banana类似。

虽然TG上也有类似的Banana项目,但并不是同一个厂商开发的,数据肯定也不能打通,但是NokNok在Steam发布了自己在PC端的游戏,是首个多端打通的Ton游戏。

这也是笔者先分析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Safepal Ton Fest 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多端挖矿

和现有的多数clicker game不同,NokNok突出一个“轻玩法”,玩家可以通过挂机获得收益。

从Safepal Ton Fest 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从Safepal Ton Fest 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奖励系统

和Banana一样,NokNok官方也推出了限定皮肤获得奖励的活动,玩家开出限定的锤子后可以直接从官方获得奖励,直接给道具锚定了价值。

从Safepal Ton Fest 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在任务列表里笔者看到了两个熟悉的Logo,一个是币安,Safepal是币安最早期孵化的项目,能和Safepal合作那么肯定和币安会有一定的联系。

Dogs破圈的核心是把TG用户带给CEX,那么NokNok在多端上的叙事,是不是已经引起了币安的关注了呢?

从Safepal Ton Fest 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另一个任务是IOSG,IOSG作为一个专注于区块链技术的投资和研究机构,是Web3领域不可被忽略的存在。

虽然笔者从公开渠道没有找到相关的信息,这个部分留给大家探索研究。

本期我们就先分析这两个游戏,后续根据大家的需求(可后台提交希望笔者调研的目标),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分析一些Ton上具有新玩法和新叙事的游戏。

参考资料:

1、Tonkeeper : https://x.com/tonkeeper

2、Ton Heroes: https://t.me/TonNokBot/game?startapp=wechat

3、Ton Heroes白皮书:https://tonheroes.gitbook.io/tonheroes

4、NokNok: https://t.me/TonHeroesBot/game?startapp=wechat

剖析当前市场下跌的底层逻辑:英伟达增长放缓引发的科技板块去杠杆浪潮

原文作者:

上周风险资产市场均面临了一定压力,特别是周五在公布了美国 8 月非农就业以及失业率等关键数据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撤,但是从数据来看,虽然不及预期,但是并没有特别糟糕,所以对于这种价格走势还是需要抽丝剥茧,来看下到底发生了什么。因此笔者在周末时间总结了一下相关逻辑,有一些心得体会,与诸君分享。总的来说,这轮下跌的核心原因,表面上是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的“反弹不及预期”,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市场对美国衰退的担忧,本质上是伴随着英伟达的二季度财报的公布,业绩增长速度放缓,作为这轮牛市的核心驱动力的英伟带开始了杀估值,由此资本加快了在科技股板块去杠杆的步伐,以规避风险。

美国非农数据虽低于预期,但也不是特别糟糕

首先简单来看下作为周五加密市场下跌的非农就业以及失业率等数据的变动,在周五公布的 8 月美国新增就业人数增加了 142000 人,高于 7 月的 89000 人。这表明就业市场出现了好转,然而与预期的 16.5 万人仍有一些差距。而失业率则出现了一定下滑,从 7 月份的 4.3% 下降到 4.2% 。这也符合市场的预期。

剖析当前市场下跌的底层逻辑:英伟达增长放缓引发的科技板块去杠杆浪潮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分析了其实这个数据其实可以通过周初次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的变化中被提前观测出来。可以看到在 8 月份,无论是初领人数还是连续申请人数均呈现了下滑的趋势,这就表明就业市场得到了不错的恢复,因此说非农数据远超预期,引发市场对衰退的严重恐慌,我个人是保持观望的态度,因此引发的加密市场下跌,大概率是作为一个导火索而对去杠杆周期的一种反馈。

剖析当前市场下跌的底层逻辑:英伟达增长放缓引发的科技板块去杠杆浪潮

那么这样一份看起来并不特别糟糕的数据,为什么会引发加密市场的剧烈波动呢。我认为本质原因还是在于受英伟达Q2财报增长放缓引发的去杠杆操作的一种反馈。

连续放缓的业绩增长率无法满足资本的预期,英伟达开始杀估值,科技板块去杠杆加速

可以说本轮牛市的核心驱动力就是以英伟达为代表的 AI 板块的增长,在 8 月 29 日公布了 2024 年Q2财报,虽然依然呈现了增长的态势,但是却引发了市场的抛售,核心原因在于 EPS 增长率的加速下滑,引发了恐慌,市场开始杀估值。在这里稍微解释一下背后的逻辑,通常情况下,股票的价格是市场对该公司的估值的反馈,通过各种财务数据、预测和市场信息来评估资产的价值。股票估值的核心目标是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资,价格是否与其潜在的盈利能力或资产状况匹配。一个最基础的估值方法就是计算市盈率(P/E Ratio),并结合对公司所处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当前股票价格是被高估还是低估。市盈率的计算方法是用股票的价格除美股收益,也就是 EPS,因为股票的核心价值是分红权。

其实这个值也理解成你投资一个股票,光靠公司分红的前提下,用几年可以赚回本金。通常情况下,科技行业由于具有高成长性的特点,市场会给出更高的市盈率标准,这也是容易理解的,因为市场相信随着高成长性的不断兑现,公司的分红增长将会越来越快。因此这个对未来增长的贴水将反映在市场对高股价的容忍上。

在理清楚这些背景后,我们来看英伟达的财报反映了什么问题。其实本质就是 EPS 的加速下滑引发了市场对估值过高的担忧,从这张图中我们能够明显看出这个影响,上半部分是英伟达的股价,下半部分是 EPS 的年同比增长率,可以看出二季度的 EPS 增长率相较于一季度的表现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且下滑的趋势加大。

剖析当前市场下跌的底层逻辑:英伟达增长放缓引发的科技板块去杠杆浪潮

大家回忆一下在过去的半年内,市场对于英伟达的股价是否高估就已经产生了比较广泛的讨论,在每次临近季度财报公布时都会出现价格上的波动,然而每次英伟达都用一份亮眼的增长数据打破市场的质疑,通过远超预期的业绩增长表现让市盈率回归。这就让市场有了一定的思维惯性,即使是它的市值一度已经来到了第一的位置,这种高增长预期也依然保持。当然这也与由于当前处于限制性利率中,大部分行业均承载了不小的压力。所以这样一个增长的独苗显然受到了资本的青睐,资本选择抱团取暖对抗高息环境有一定关系。然而这次的增长表现看起来并不能满足资本被不断强化的预期,并没有如期将 PE 拉回到 46 附近这一看起来是合理的区间,这就意味着股票价格看起来被高估,因此市场开始了杀估值。所以可以看到当市场充分消化了 8 月 29 日的财报信息后,英伟达股价在美国劳动节后 9 月 3 日开盘后迅速下跌,使得市盈率调整到了 46 附近。然而后续是否进一步下跌,还是要看各种机构给出自己的展望,目前看来,各方的态度似乎还是比较乐观,并没有进一步看跌的信息。

剖析当前市场下跌的底层逻辑:英伟达增长放缓引发的科技板块去杠杆浪潮

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提到了日元作为整个高息环境下的廉价资金来源,以及日本半导体产业与英伟达之前的关系,因此在英伟达股价的推升过程中,日元是核心的杠杆资金的来源,而伴随着杀估值的展开,我们可以看到尽管日本央行一再安抚,市场已经事实上再次开启了去杠杆以规避风险的操作。从 9 月 3 日开始,美元日元汇率从 147 快速放量下跌到 142 ,挑战年初的低点 140 压力位。剖析当前市场下跌的底层逻辑:英伟达增长放缓引发的科技板块去杠杆浪潮

日元的快速升值引发的杠杆资金成本的进一步垫高,又会进一步挤压套利操作的利润,而这又会进一步刺激去杠杆操作,因此我们需要警惕由此带来的负反馈风险。

BTC波动率:一周回顾2024年9月2日–9月9日

BTC波动率:一周回顾2024年9月2日–9月9日

关键指标(香港时间 9 月 2 日下午 4 点 -> 9 月 9 日下午 4 点):

  • BTC/USD -4.1% ($ 57, 400 -> $ 55, 080) , ETH/USD -4.9% ($ 2, 440 -> $ 2, 320)

  • BTC/USD 12 月(年底)ATM 波动率 + 1.6 v ( 60.8-> 62.4), 12 月 25 d 风险逆转波动率 + 0.2 v ( 2.3 -> 2.5)

现货技术指标概览

  • BTC波动率:一周回顾2024年9月2日–9月9日

    现货价格继续下行,挑战 $ 53.6 k 的区间支撑位,虽然短暂跌破该水平,但随后价格稳步回升。这很可能是市场拒绝继续下跌的显著信号,此外,由于上月未能突破 $ 65 k 的高位,这也是市场对区间另一端支撑点的测试。

  • 从目前走势来看,技术上更倾向于在再次上涨前先构筑底部,然后重新回到关键价格区间(预计在突破 $ 58-60 k 区域时会出现一定的波动)。

  • 如果$ 53-53.6 k 的支撑未能守住,我们初步预计价格将迅速回到 $ 50 k 以下的主要支撑位。但鉴于市场似乎在此处有较强的买盘需求,除非全球市场出现重大避险情绪,否则我们认为现货价格在该水平会得到强劲支撑。

市场大事件:

  • “Rektember” 终于到来,这也带来了市场隐含波动率的回升,尤其是在加密货币市场。

  • 跨市场的风险避险行情导致加密货币价格难以上涨。最终,BTC/USD 挑战了 $ 53-65 k 价格区间的下沿,并在此找到了一些支撑。同时,ETH/USD 挑战了 $ 2, 150 的局部低点,随后获得了短暂喘息。

  • 美国大选的赌注赔率仍接近 50-50 ,特朗普和哈里斯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关注即将在 9 月 10 日费城举行的总统辩论。

  • 市场仍对本月 FOMC 会议的降息幅度存在分歧(降息 25 bp 或 50 bp)。然而,加密货币市场对此的反应并不明显,主要受美国股市和 VIX 价格走势的影响。

  • 如果美联储真的降息 50 bp,我们预计加密货币价格将迅速从目前的低迷状态回升。尽管这可能暗示对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但这也明确预示美元将走弱,若美联储过度降息,预期美国的通胀将复苏。

ATM 隐含波动率:

BTC波动率:一周回顾2024年9月2日–9月9日

  • 本周的实际波动率在高频和固定期限上相对平静,保持在 40% 的水平;然而,随着避险情绪加剧及未来重磅事件临近(如上周的非农数据,美国 CPI,总统辩论,FOMC 会议),前端隐含波动率逐步上升至 50% ,远期则因选举后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攀升。

  • 随着市场重点转向近期的“惨淡九月”事件,所有形式的需求都涌现,主要是通过$ 52-54 k 区间的看跌期权,同时市场还出现了通过跨式和勒式策略的纯波动率需求,覆盖本月的各类事件。大致来看,市场为 9 月 10 日的总统辩论预留了 3-3.5% 的额外价差波动率,而 CPI 和 FOMC 则更接近 2% 。

  • 随着市场关注转向近期的“Rektember”事件,各种形式的需求开始显现 —— 主要是 $ 52-54 k 价格区域的看跌期权。同时市场也出现了对波动率的需求,通过买入跨式和宽跨式期权来应对本月的主要事件。预计市场对 9 月 10 日美国总统辩论的额外波动范围约为 3-3.5% ,而对 CPI 和 FOMC 的预期额外波动范围则接近 2% 。

  • 市场的关注点已从美国选举溢价转移,集中于公布的数据。市场确实出现了一些 12 月看跌期权的供应,导致选举后期限结构曲线更为平坦。鉴于其他资产类别的波动率期限结构(如外汇和股票), 11 月的隐含波动率高于 12 月及之后的水平,因此我们仍认为市场将逐渐走向曲线倒挂。

偏斜/凸性:

BTC波动率:一周回顾2024年9月2日–9月9日

BTC波动率:一周回顾2024年9月2日–9月9日

  • 本周,市场在价格偏斜和凸度方面的表现相对稳定,因为市场主要关注本月事件相关的局部期权需求。

  • 尽管非常短期的偏度因 52-54 k 区间看跌需求而急剧下挫,这并未传导至远期曲线,市场仍关注未来的看涨尾部风险,尤其是在美联储即将开启降息周期且特朗普在选举中仍然是微弱领先者的背景下。

  • 尽管短期内由于对 $ 52-54 k 价格区间看跌期权的需求,价格偏斜显著,但这种变化并未影响到期限更长的偏斜上。考虑到美联储即将进入降息周期以及特朗普在选举中仍略微领先,市场仍继续关注远期的尾部看涨。

  • 祝大家好运!

    BTC波动率:一周回顾2024年9月2日–9月9日

    您可在 t.signalplus.com 使用 SignalPlus 交易风向标功能,获取更多实时加密资讯。如果想即时收到我们的更新,欢迎关注我们的推特账号@SignalPlusCN,或者加入我们的微信群(添加小助手微信:SignalPlus 123)、Telegram 群以及 Discord 社群,和更多朋友一起交流互动。SignalPlus Official Website:https://www.signalplus.com

链游周报 | Age of Dino预注册瓜分代币活动进行中;DAR周涨幅超30%(9.2-9.8)

原创 | Odaily星球日报(

作者 | Asher(

链游周报 | Age of Dino预注册瓜分代币活动进行中;DAR周涨幅超30%(9.2-9.8)

链游板块二级市场表现

截止今日,根据 Coingecko 数据,Gaming(GameFi)板块过去一周涨幅 3.3%;当前总市值为 13,221,665,204 美元,位列板块排行第 39 名,与上一周总市值板块排名相比提升一名。近一周内,GameFi 板块代币数量从 430 涨至 437,增加了 7 个项目,在板块排名中位列第 5,仅次于 DeFi、NFT、Meme、Finance/Banking 板块。

在已发币的 Gaming 项目中,有 50 个项目涨幅为正,周跌幅超过 10% 有 10 个项目,其中,Cross The Ages 项目代币 CTA 以 45.2% 的涨幅领涨。此外,其他几个受到关注项目如下:

Mines of Dalarnia 项目代币 DAR 突破 0.17 美元,过去 7 天涨幅为 31.6%,当前代币价格 0.1773 美元;APE 突破 0.75 美元,过去 7 天涨幅为 30.4%,当前代币价格 0.7525 美元;MAX 过去 7 天涨幅为 21.7%,当前代币价格 0.374 美元;BIGTIME 涨幅为 19.8%,当前代币价格 0.0788  美元;NYAN 涨幅为 19.1%,当前代币价格 0.082 美元;MON 涨幅为 12.5%,当前代币价格 0.1467 美元;GHX 涨幅为 6.0%,当前代币价格 0.072 美元;GMT 涨幅为 5.5%,当前代币价格 0.117 美元。

链游 NFT 方面,据 NFT Price Foor 数据,游戏板块的 NFT 地板价在过去 7 日内跌幅 5.93%,位居板块第四。其中,排除交易量小于 20 ETH 项目后,7 日交易量最大的游戏 NFT 为 TAROT – Castile Genesis NFT,7 日涨幅 4.04%,当前地板价为 1.48 ETH,7 日交易量为 91.28 ETH。此外,TODAY – Ancient Seed 7 日交易量为 54.95 ETH,过去 7 日涨幅为 29.41%,当前地板价为 1.20 ETH。

知名游戏动态追踪

Age of Dino

链游周报 | Age of Dino预注册瓜分代币活动进行中;DAR周涨幅超30%(9.2-9.8)

官网:

简介:Age of Dino(简称 AOD)是一款 MMOSLG(大型多人在线战略游戏 ),由 Xterio、FunPlus 等孵化。AOD 结合了 Web3 领域和传统游戏平台的核心元素,旨在吸引资深游戏玩家和 Web3 领域的原生用户。AOD 涵盖了 SLG(模拟游戏)和 RPG(角色扮演游戏)元素,当前游戏内容包括喂养恐龙、资源收集、冒险、基地建设等,玩家将与 AI 控制的对手和变异恐龙大军展开战斗,不断扩张版图并获取资源。

最新动态:近期,BNB Chain 与 AOD 联合推出的活动,奖池为 1.5 万枚 XTER 代币,任务简单只需进行 AOD 预注册即可,活动将于本周末结束。

相关链接:

Matr1x Fire

链游周报 | Age of Dino预注册瓜分代币活动进行中;DAR周涨幅超30%(9.2-9.8)

官网:

简介:MATR1X 是一个元宇宙品牌,计划通过自研精品游戏或与第三方合作、游戏 IP 开发合作、全球电竞赛事等方式打造MATR1X品牌。MATR1X 将通过 MATR1X FIRE(第一人称射击游戏)、MATR1X WAR(射击+MMORPG)和MATR1X EVOLUTION(SOC)三款统一世界观的大型游戏来演绎其游戏三部曲(赛博地球—火星移民—星际探索)。

最新动态:Matr1x Fire 将于本月开启不删档打金测试,在本次测试中,只有拥有创世角色的玩家才能参与获得采矿奖励。并在 9 月 6 日详细解释了即将到来的创世纪火焰测试有关的关键概念,并回答常见问题。

相关链接:

Catizen

链游周报 | Age of Dino预注册瓜分代币活动进行中;DAR周涨幅超30%(9.2-9.8)

官网:

简介:Catizen 是一款 TON 生态上休闲挂机养猫链游,由 Pluto Studio 团队打造,是其 GameFi 平台的首款游戏。在休闲游戏和突破性创新的交汇点上,Catizen 推出了 PLAY-TO-AIRDROP 模式。“用户的旅程不仅仅是一场游戏,更是在浩瀚的喵星宇宙中寻找代币的寻宝之旅。”

最新动态:9 月 7 日,Catizen 在 X 平台公布数据,Catizen 六个月付费用户达 80 万人,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ARPPU)为 33 美元,此外 Citizen 的发行商 PLUTO Studio 最近获得了来自 The Open Platform 的一笔未公开投资。

相关链接:

Pixelverse

链游周报 | Age of Dino预注册瓜分代币活动进行中;DAR周涨幅超30%(9.2-9.8)

官网:

简介:Pixelverse 是一个赛博朋克主题的娱乐工作室和游戏,使 Web3 变得有趣且易于访问。

最新动态:9 月 6 日,Pixelverse 在 X 平台发文表示,本周 Pixelverse 将宣布游戏的重大更新,推出 Evolution 更新。社区玩家很快就能体验到他们的 NFT 福利以及他们拥有的其他收藏品,进一步探索 Pixelverse 生态系统及其奖励。同时,Pixelverse Bot NFT 的铸造已于 9 月 6 日开始,二级交易时间暂定 11 月 1 日。

相关链接:

链游赛道其他值得关注的动态

Crystal Fun

链游周报 | Age of Dino预注册瓜分代币活动进行中;DAR周涨幅超30%(9.2-9.8)

官网:

简介:Crystal Fun 是一个去中心化游戏的超级生态系统和工作室。其目标是在将可持续的经济系统中无缝集成高质量游戏,为 Web 3 带来前所未有的游戏体验。目前已经开发了 4 款游戏,包括 OUTER、StarFall、Survivor 和 Endless War。

最新动态:9 月 2 日,Crystal Fun 在 X 平台发文宣布,PIKA 邀请季已正式开始,第 1 季时间为 8 月 30 日至 9 月 30 日,用户通过邀请新用户加入 PIKA,有机会赚取最多 500 美元。

相关链接:

Space Nation

链游周报 | Age of Dino预注册瓜分代币活动进行中;DAR周涨幅超30%(9.2-9.8)

官网:

简介:Space Nation 是一款 MMORPG 类型链游,旨在为大规模 Web 2 游戏玩家和多元化的 Web3 用户社区提供更好的游戏体验。

最新动态:9 月 5 日,Space Nation 在 X 平台发文宣布,在封闭测试版 1.0 和 2.0 期间,团队已经通过贡献证明(POC)系统发放了 8,150,000 枚 OIK 代币。

相关链接:

Pixels

链游周报 | Age of Dino预注册瓜分代币活动进行中;DAR周涨幅超30%(9.2-9.8)

官网:

简介:虚拟世界的可互操作且赚钱的农业模拟游戏。

最新动态: 9 月 4 日,Pixels 最新的 AMA 中创始人 Luke 表示一项为期 4 至 5 天的新个人(非公会)活动将于本周某个时间在 Barneys Bazaarn 开始,总奖池价值约为 60,000 美元。

相关链接:

MapleStory Universe

链游周报 | Age of Dino预注册瓜分代币活动进行中;DAR周涨幅超30%(9.2-9.8)

官网:

简介:冒险岛链游版本 MapleStory Universe 是一款 MMORPG 游戏,母公司是开发出《枫之谷》、《跑跑卡丁车》等经典线上游戏的韩国游戏巨头 Nexon。值得注意的是,Nexon 在 2023 年 12 月宣布其 Web3 游戏项目 MapleStory 投资 1 亿美元,旨在扩展 MapleStory 宇宙。这笔投资将用于开发基于区块链的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

最新动态: 9 月 2 日,MapleStory Universe 与 Galxe 的第六季活动 Hello NXPC 启动,活动截止日期为 9 月 16 日,本次任务共 60 积分,答案分别为:A、D、A、A、A、D、C、A、A、B。

相关链接:

Crypto众生态始祖 今何在?

CZ、孙宇晨、杜罗夫…每一位加密生态创始人裹挟在市场的巨浪下,或呼风唤雨,或锒铛入狱,或隐姓埋名,或背井离乡,资本的故事仍在继续…….

资本市场就像一场游戏,只有掌握正确的策略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随着社交媒体Telegram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杜罗夫在法国巴黎附近一机场被捕,这一事件的后续影响在持续发酵。

负责该案的巴黎检方在一份声明中称,法国对杜罗夫提起的指控多达十几项,法国政府相关部门正在调查Telegram平台上涉及诈骗、贩毒、有组织犯罪、儿童色情、宣扬恐怖主义及传播黑客工具等不法行为。杜罗夫被指没有采取相应措施阻止这些罪行。

基于Telegram的TON链生态在2024年以来出现爆发趋势,Telegram的Web3土壤给予了TON链生态在社区和生态裂变的土壤。而在杜罗夫被捕后,TON网络发生两次负载异常的重大中断,Toncoin也遭遇了超过20%的崩跌,目前以131亿美元的市值跌落至Crypto代币市值第十位。

无独有偶,在金钱永不眠的Crypto圈内,杜罗夫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有不少呼风唤雨的江湖大鳄都已锒铛入狱沦为阶下囚,有“加密货币之王”之称的美国加密货币交易平台FTX创始人SBF因窃取客户80亿美元,在美国被判25年监禁;一己之力掀起黑天鹅事件,引发三箭资本、BlockFi、FTX、Slivergate连环破产的Terra创始人,韩国币圈第一人Kwon DO 被关押在黑山等待着后续审判;受到Terra案波及,三箭资本联合创始人Zhu Su在试图离境新加坡时被捕;顶着华人首富光环,有着第一大交易所美称的币安出创始人赵长鹏(CZ)因洗钱违规和违反美国制裁规定被判处4个月监禁,目前仍在美国服刑。

除了这些大佬以外,FBI一直致力于挖掘出BTC网络创始人中本聪的真实身份,XRP在与SEC的世纪官司前段时间刚刚迎来阶段性“胜利”,但SEC沉默的态度似乎预示着这一风波还未彻底结束。一直站在聚光灯的舞台下有着币圈90后首富之称的孙宇晨和他的波场,如同一位精妙的木偶师,在中美监管目光审视和调查下,努力编织着自己的故事。 

最近,OpenSea收到SEC韦尔斯通知——美国SEC对在美上市公司进行民事诉讼前发出的非正式提醒,成为继CoinBase、Li-do、Bittex、Uniswap、Robinhood之后又一个被SEC盯上的加密项目。 

似乎每一个加密之星都会卷入到监管和法律的灰色地带,受到强监管的铁锤。一方面是整个加密行业欣欣向荣,公链生态如雨后春笋般绽放,GameFI生态成为东南亚地区底层人民的救命稻草,加密力量开始渗透影响美国大选,BTC有望在特朗普入驻白宫后成为美国战略储备。另一方面,是在钢丝上跳舞的加密公司和交易所,在合规、洗钱和反恐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下等待着命运的审判,同样的大多数加密货币开发者,不管是处于安全考虑还是践行去中心化的信仰大多都选择隐姓埋名。 

从2008年比特币白皮书诞生以来,16年的时光维度下,Crypto行业人潮涌动,技术的更迭和商业故事的兴亡如同过江之鲫冲刷在时代的礁岩之上。当我们回头望去,却看到时代印记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正深陷在命运的泥潭里。 

Crypto众生态始祖 今何在?

Ton生态始祖:“网络罗宾汉杜罗夫被捕,强势崛起的TON生态会被影响吗? 

和众多陷入泥潭的Web3大佬不同,被誉为“网络罗宾汉”、“俄罗斯扎克伯格”的Telegram创始人杜罗夫和他的Telegram成名于传统的商业世界。这位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天才开发者在各国政府眼中是叛逆者,而在杜罗夫眼中,自己仅仅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在他看来财富和服从监管从来没有自由重要。 

“我并不是为了自由而战,只是用自己的存在证明自由并未消失。”——杜罗夫曾经说道。 

Crypto众生态始祖 今何在?

早在2006年,依托于扎克伯格FaceBook的灵感,杜罗夫和他的哥哥就在俄罗斯创建了VK社交平台并在俄语世界大获成功,虽然VK让他获得了财富自由,但在监管问题上却和俄国政府产生了诸多摩擦。俄联邦安全局曾要求VK上交部分在网络上带头煽动基辅问题的个人信息,但遭到了杜罗夫的严厉拒绝。以商业个体对抗国家强权,下场可想而知。

在VK事件上,杜罗夫怒斥了俄罗斯政府和准备收购VK的大资本——虽然他个人的财富已经足以跻身财富圈的顶端,但是杜罗夫如同一个贫穷的为技术和自由呐喊的程序员一样,在与整个强权世界斗争。故事的终章在武装部队夜袭杜罗夫家之后戛然而止,杜罗夫失去了VK的控制权,最终被一家克里姆林宫的亲近公司Mail.ru 所收购。 

而这种不畏强权,崇尚自由主义的精神日后也进化成了Telegram的文化内核被Crypto圈所推崇。

在2013年,杜罗夫和他的哥哥尼古拉一起创办即时通讯软件Telegram——这一目前全球用户超过10亿的顶级社交软件,这一次杜罗夫的目标只有一个:创立一个自由的软件,并将捍卫个人自由和隐私放在首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杜罗夫在出售了自己VK股份后也清退了在俄罗斯的房产,随后离开了俄罗斯移居到了迪拜——从此迪拜成为了Telegram的大本营,杜罗夫也开启了自己的流浪人生。吸取了VK事件的教训,除俄罗斯国籍外,杜罗夫还拿下了阿联酋、法国以及圣基茨和尼维斯的国籍。如同纸飞机的图标,可以飞向四方。 

Crypto众生态始祖 今何在?

Telegram这一全球全球用户量超10亿的社交软件有着端到端加密的世界上最安全和匿名聊天平台之称——其应用的加密模式基于256位对称AES加密,RSA 2048加密和Diffie-Hellman的安全密钥交换协议,采用两点直连传输,并使用密钥加密,没有第三方服务器留存也无法被破译,并且软件内部提供了阅后即焚功能。

杜罗夫不愿意将Telegram纳入各国内容审核的监管体系的态度,这种极致浪漫的自由主义很快为Telegram吸引了无数的用户,但它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成为加密世界的首选社交软件,也为恐怖主义提供了便利的温床,让主流国家芒刺在背,如鲠在喉。

TON区块链的生态发展是Telegram商业模式中变现非常重要的一环,一方面作为技术宅的杜罗夫本身就是Crypto的拥趸。同时,Telegram的隐私保护差点断送了商业广告变现之路,而庞大的用户基础和社区文化的繁荣简直就是Crypto公链的滋养地。TON的战略意义是能为 Telegram 用户提供快捷安全的去中心化支付和数字身份。基于这种属性,TON必须是一条高性能公链,可扩展和可分片成为了TON发展的路径,这也是TON生态最终选择异步架构的原因——虽然在部分领域会受到限制,但大规模的用户应用才是TON需要解决的问题。

比较有意思的一点,Telegram的公共频道的广告流量变现,最终是通过TON实现的。

目前TON生态依托于Telegram的庞大用户基础为基础的曝光和病毒式营销和TON的技术支持,生态支付、钱包为底层,GameFi、NFT、MeMe的项目都获取了超过一般Crypto的用户基数和快速增长。比如DOGS和Notcoin项目,都在短时间内都积累了数百万用户。可以说,2024年牛市的开端是比特币ETF,叙事的热点是MeMe和DePIN,那么最强势公链绝对是当红炸子鸡TON。

但在杜罗夫被抓后,TON生态的发展就要缓缓地打起一个问号了。

其实Telegram的法律风险一直围绕着杜罗夫,早在2015巴黎袭击事件之后,Telegram就被法国方面指控没有在反恐问题上履行义务。而这次杜罗夫被捕,法国政府指控Telegram在当局要求调查平台上非法行动时拒不答复,杜罗夫也在明知平台上存在犯罪活动不作为。 

Telegram在各国反击恐怖主义、政治纠纷和局部战争“参与者”的背景下,俨然成为了各国政府的眼中钉,尤其在本次俄乌冲突中成为了作战双方的通讯工具。西方阵营不止一次想要获取俄罗斯的通讯内容。此次杜罗夫被捕,多位专家分析也是因为地缘政治的需求。

目前,杜罗夫已经提供了 500 万欧元的保证金、并被禁止离开法国领土。他最高面临20年的刑期,在这样的高压下,能否坚持自己对于自由底线的追求,恐怕有些艰难。 

而对于TON生态的直接影响,在杜罗夫被捕,随着区块链网络发生两次重大中断,导致区块生产陷入停滞,由此引发了局部恐慌,产生了超过20%的跌幅地震。流动性的短暂回撤后,下一个严峻问题就是由于受到了西方国家的狙击,过往TON生态的用户社区利好让交易所趋之若鹜,但当下却要考虑风险把控,过去几个重量级项目的预期都是上线币安,而眼下恐怕类似的预期都要落空。 

但好在TON生态足够的去中心化,由Telegram和TON搭建的Web 2和Web 3的桥梁,似乎并不太会受到杜罗夫事件的长久性牵连,对于TON真正的考验是,如果Telegram生态真的被纳入监管和留下后门,他的生态还能一直繁荣么?

币安生态始祖:前“华人首富”CZ在美服刑

在财富效应集聚,金钱永不眠的Crypto行业,在金钱和权利的边缘,在真实和虚拟的世界中心,这位曾经登顶福布斯榜单的前“华人首富”,甚至纵观人类历史,币安的创始人CZ的故事都堪称传奇。 

Crypto众生态始祖 今何在?

甚至再坚定的比特币信仰者都很少有CZ这样的勇气和魄力,在比特币在暴涨后来到200多美元的位置时,刚刚接触比特币白皮书的CZ就有勇气All in进来——他卖掉了上海的住房,全仓了比特币。也为自己的传奇人生拉开了帷幕。

CZ的前半生一直与证劵交易打交道,当他接触到Crypto行业,有着交易敏感度的CZ很快就发现,这个行业不仅充满了原始的机会,同时也充斥着荒蛮和欺诈。甚至当时的比特币主要交易场景是暗网。而正是这样的非法交易猖獗,也在快速推动着比特币价格的高涨。

在仅仅接触这个行业一年之后,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Mt. Gox暴雷,其被怀疑监守自盗的问题让75万枚比特币丢失。看到了机会的CZ,在2017年推出了自己的交易所——币安,一个听名字就足够安全的交易所,这在当时的市场也是大家最朴实的希望。

事情的转机来自94文件下发之后,在清退ICO之后,由于按照涨幅后的价格进行了全额清退,币安迎来了注册量的快速积累。在国内日趋严厉的监管体系下,CZ和他的币安开始出走海外,拉开了他数字游民的帷幕。

与已经经过市场洗礼,高度内卷的国内市场不同,币安在海外市场如鱼得水,上线5个月后,币安就以高效的性能吸引了600万用户,覆盖180多个国家,单日交易量超过30亿美元。也一跃成为了全球最大的Crypto交易所。 

但币安和传统世界的摩擦从他的体量开始膨胀的这一刻开始,最早的冲突是与投资届的巨无霸红杉资本。红杉资本被称为古典投资的股权投资届一哥,由于红杉资本从估值到后期背调再到投资的流程太长,CZ直言:你们给的估值,现在太低了。转身投入了IDG的谈判。

虽然CZ称与IDG谈的是B轮融资,但是在红杉资本的高压和法院的介入,IDG的投资也最终泡汤。在后来币安彻底崛起后,CZ就开启了反击,所有与红杉资本相关的项目都不能在币安上所。 

不过币安的全球化策略,很快就迎来了第一个问题:由于KYC流程的不严谨和全世界的野蛮生长,让很多来源不明的钱开始通过币安进行交易。尤其在美国财政部高风险地区名单上的国家和地区,美国政府怀疑其中有可以涉及毒品、恐怖主义、儿童虐待等。 

2021年5月,彭博发布报告称,币安正面临来自美国的洗钱与逃税调查。2021年8月,币安开始要求客户提供KYC信息。 

币安真正的麻烦来源于和FTX的斗争以及背后美国政府对于全球Crypto市场的高压管控。在这场商业战争中,FTX这个商业帝国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一夜崩塌,而CZ就是亲手将棺材钉上最后一颗钉子的人。在Alameda Research流动性问题暴露之后,SBF开始紧急救火,而CZ却表示,担心Luna式崩盘,将抛售FTT,针锋相对溢于言表。在SBF回天乏术和币安达成了收购计划后,币安却撕破了协议,表示将放弃收购FTX。

这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完成了对FTX的覆灭。但币安的态度可能真正的惹恼了华尔街和白宫的人。不仅仅是币安没有完成对FTX的援救导致了美国市场出现系统性金融危机,更重要的是,美国不能容忍世界最顶级的数字货币交易所不受自己把控。

各国的监管问题来时相继找上赵长鹏——野蛮生长时代留下的难题让币安不得不开始频繁面对传统监管部门的问询,新加坡警察部队对币安展开金融犯罪调查,迪拜虚拟资产监管局要求币安提供更多关于其审计程序的信息,以及在2023年3月,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和美国财政部起诉CZ和币安多次违反《商品交易法》和相关规定。同时,美国司法部也提起了对CZ的多项刑事指控币安被控三项罪名,包括违反洗钱规定、串谋开展无牌转账业务以及违反美国制裁规定,而币安面临的指控核心集中在违反反洗钱规定上。

美国司法部长Merrick B.Garland称,币安平台上挤满了世界各地的犯罪分子,他们利用币安将各类非法资金和其他犯罪所得通过加密货币进行转移。美国财政部称,币安的违规行为包括未能防止和报告与恐怖分子的可疑交易,包括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基地组织和伊拉克与叙利亚的伊斯兰国。法庭文件显示,币安允许了至少110万笔相关交易,金额超过8.98亿美元,涉及伊朗客户。 

再经过反复的权衡和谈判,币安及其 CEO CZ承认了多项美国司法部的刑事指控。此外,币安将支付18亿美元的刑事罚款,并被没收25亿美元。罚款总额为43亿美元,其中34亿美元将支付给美国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网络局,另外9.68亿美元将支付给财政部制裁部门。这是美国财政部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罚款。 

币安也将完全退出美国市场,Binance.US的币安美国子公司将继续在美国经营,CZ 同意辞去 币安CEO 一职,并被禁止在币安担任任何领导职务。

4月30日,美国地区法官理查德·琼斯判处CZ在西雅图监狱服刑四个月,他目前的释放日期定于9月29日。毫无疑问,如果最终CZ金盆洗手就此隐退,他将成为这个行业的人生赢家。即使当下锒铛入狱,即使这样的判决在未来可能会影响到币安的长久低位——毕竟当初币安能够崛起就是因为市场的机会,而现在他们把机会留给了后来者。 

币安的龙头交椅还能坐多久还尚未可知,币安在现货和衍生品交易市场一直都表现出色。然而最近,其交易量占比一直在下降。根据 The Block 的数据,币安在现货市场的份额已从今年早些时候的 62% 以上下降至 37%。在期货市场,币安在未平仓合约上的领先地位也被芝商所超越。 

另一方面,BNB的表现和BSC也出现疲软,在新公链的冲击和交易份额的下滑面前,币安究竟还能维持现在的领先低位多久,不仅要打个问号。 

但最起码,CZ的Crypto十年,充满了传奇的色彩。

Tron生态始祖:充满争议的孙宇晨和他的波场 

如果说在Crypto最成名的中国创业者,除了CZ以外,孙宇晨当首屈一指。 

而说起孙宇晨,这位一手创办了波场,有着最顶尖营销手段和把握机会嗅觉的能人身上充满了争议性标签——北大天才少年、抄袭者、创业者、币圈新贵、一夜暴富、炒作高手、百亿身价、币圈贾跃亭、巴菲特午餐终结者、格林纳达大使等。 

孙宇晨创立波场的时机正是ICO最火爆的2017年,在波场的白皮书中,孙宇晨构想了“一个全球范围内去中心化的自由内容娱乐体系”。但当时的波场白皮书,被很多业内人士诟病没有技术创新,充满了对以太坊的抄袭。这在后来也引起了V神和孙宇晨在社交媒体上的隔空互怼。 

但在充满了泡沫的2017年,在营销高手孙宇晨的推广下,吴忌寒、李丰、帅初,戴威等人的名字出现在了波场的私募名单中,顶着“空气币”的质疑波场发行1000亿个波场币,并通过ICO完成募资约4亿元。波场也在这波浪潮下,顺利起飞,孙宇晨真切的实现了自己的财富目标。 

到了2018年,波场TRON市值成功跻身突破全球虚拟货币前十。 

除了波场的成功以外,孙宇晨似乎有一种能力,每一次都能重压高回报赛道并毫不犹豫的套现离场。社交媒体一直流传着一种开玩笑的说法:孙哥一笑,生死难料。 

在波场上涨最疯狂的时候,孙宇晨曾连续19天发送2亿个TRX到交易所兑换成以太坊,这无形中形成了砸盘套现。而坊间一直流传的孙宇晨和火星人徐子敬的投资利益纠纷故事,徐子敬一直保持着沉默。 

在2019年,孙宇晨花费456万美元拍下巴菲特午餐。彼时孙宇晨正深陷超级波场社区骗局跑路的争议泥潭之中,在整个宣传过程中,超级波场社区一直强调和波场联系紧密,但波场和孙宇晨方面一直没有强有力的出面反驳。直到波场超级社区跑路后,孙宇晨才出面澄清该项目与波场并无关系。显然这样的说辞并不能说服大家。甚至在孙宇晨发微博辟谣的时候,全程都并未提及波场超级社区这个名字。 

就在超级波场社区事件发生后不久,财新社突然爆料:经调查确认,自2018年6月起,监管部门就对孙宇晨等Crypto行业部分敏感身份人群下达了边控指令。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小组办公室已就孙宇晨涉嫌非法集资、洗钱、涉黄、涉赌等问题,建议公安机关对其立案调查。

对此,孙宇晨第一时间回击报道不实。“财新网的报道完全不实,我一切平安,待病情恢复好转后,就会与外界见面,让大家担心啦。” 

同时,孙宇晨在其推特上连发两条推文,背景都展示出其在旧金山的家中,以及背后的旧金山的标志性建筑海湾大桥。 

Crypto众生态始祖 今何在?

然而罕见的是,在第二天,孙宇晨在微博上发布了道歉声明。全文中孙宇晨对自己过度营销,热衷炒作的行为,深感愧疚。并表示财新是自己大学时期就订阅,反复学习的声名卓著的期刊,胡舒立女士也是其极为尊敬敬仰的前辈老师。同时也对王小川表达了歉意,并表示积极配合监管机构对我们的调研与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致歉信中“监管机构”出现9次,而直到目前为止,孙宇晨也并未在公开场合在中国大陆现身。 

此后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孙宇晨,在GameFi赛道爆火时,波场推出了生态首个GameFi项目Win NFT Horse。在孙宇晨看来,GameFI将如同DeFi一样,成为下一个区块链的爆点。Win NFT Horse是由波场、APENFT基金会和Winklink联合推出的GameFI+NFT项目。 

得力于孙哥喊单和带热度的影响力,赛马不仅给GameFI赛道添了一把柴,还将Win NFT Horse推到了整个链游的热度最顶端。玩家可以通过比赛获取NFT代币奖励,显然,波场的目标是狙击Axie Infinity。WIN代币也成为了BTT之后在币安上架的第二个TRON代币。

然而花团锦族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Win NFT Horse的玩家开始集中反馈提现出了问题。官方的沉默很快汇聚成了推特上的骂声一片。

Crypto众生态始祖 今何在?

不久后,孙宇晨终于发文回应:网传赛马不能提现是不属实的,真实情况是赛马游戏由于特别火爆,体现需求激增,原系统无法承载如此大规模的提现请求,已开发好自动提现和风控系统,争取48小时后处理所有积压问题。

事实证明,赛马游戏的提现难题最终确实被解决,但是赛马游戏的热度经此一役,也让众多玩家失去了耐心,导致一泻千里。作为当时最火的GamrFi项目,赛马的退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让整个GameFi市场趋冷,甚至整个大盘在GameFi降温后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寒冬。 

到此为止,尽管波场生态发展的如火如荼,但波场生态的项目代币,JST、BTT、WIN都没能逃脱火爆过后暴跌的命运。 

一直身处漩涡中的孙宇晨很快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身份,格林纳达常驻 WTO 大使、特命全权大使。而作为回报,孙宇晨创建的波场在内的多个代币,成为了格林纳达的法定数字货币。波场TRON还将为多米尼克的提供区块链基础设施,并被授权发行国家代币多米尼克币(DMC)。 

虽然格林纳达则是加勒比地区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一个常驻 WTO 大使的身份,显然是能够在一些麻烦事情找上门的时候,成为有力的庇护。

有了官方身份,孙宇晨很快将目标瞄准了交易所,曾经的三大交易所之一的火币就被孙宇晨纳入囊中。而在此不久后,改名为火必的交易所就和多米尼克政府合作,推出了多米尼克数字公民玩法。而比较值得玩味的是,大陆公民可领多米尼克数字身份,进而在火必等平台上进行虚拟货币的交易活动,这无形之中绕开了交易所的KYC监管。 

果然,孙宇晨如同有预见能力一般,麻烦很快就找上门来。先是美国科技博客The Verge发布的一篇报道中,The Verge发长文给孙宇晨列了多条“罪状”,包括曾在XN货币交易所Poloniex期间涉嫌欺诈、躲避ICO(首次代币发行)禁令、洗钱、逃避法律等多项罪名,并称正在被FBI调查,美国国税局也计划发起诉讼。 

当时孙宇晨连发五条推特予以强硬回应。并表示做为格林纳达驻世界贸易组织的大使,他在任职期具有广泛外交豁免权,包含民事和刑事领域内的肯定维护,这就意味着FBI或美国国税局并对进行的一切调研或起诉都无法律认可。这一身份不但授予他特殊诉讼地位,也成为他辩驳的关键依据。 

2022年6月,格林纳达换届选举后,孙宇晨被剥夺了大使身份,当时授予孙宇晨职位的新国民党被全国民主大会罢免。孙宇晨也公开确认自己已于2023年3月31日卸任格林纳达驻WTO大使身份。 

据 Coindesk 报道,SEC宣布对孙宇晨及其三家全资公司Tron Foundation Limited(波场)、BitTorrent Foundation Ltd.和Rainberry Inc.(前身为BitTorrent)向纽约曼哈顿地区法院提交诉状,指控孙宇晨未经注册提供和销售加密资产证券Tronix(TRX)和BitTorrent(BTT),以及通过大量的洗牌交易(wash trading)欺诈操纵TRX的二级市场,涉及同时或几乎同时买卖证券,使其看起来交易活跃,但实际受益所有权未发生实际变化。 

而波场方面回应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民事诉讼缺乏依据。孙宇晨也向法院申请了驳回,并强调SEC对自己在新加坡的波场基金会没有管辖权,TRX上的BTT完全是境外销售,并以采取相关措施避开美国市场。而SEC反击认为,在2017年到2019年,孙宇晨在美停留时间超过380天。目前该案件已被法院驳回,法官选择站在了波场这边。

在SEC的指控中,孙宇晨的Bittrex涉嫌洗钱交易以及销售未经注册证劵,SEC提出这样的指控,无疑是认为孙宇晨触碰了其监管的底线,不知SEC是否会轻易放弃?要知道,SEC对Crypto涉及到销售未经注册证劵问题的问题几乎零容忍,而涉嫌洗钱交易的指控显然更为严重。

话又说回来,如果面对中美的调查压力,国籍和执法边界并不是挡箭牌,只有切身确实没有问题才能在纷纷扰扰中安然无恙。

在MeMe浪潮的当下,孙宇晨和波场再一次将目标瞄准了MeMe赛道。SunPump作为波场生态的MeMe公平发射器一经推出,就公布了一系列刺激性补贴、1000万的生态激励计划、免Gas费等福利。孙宇晨在面对媒体时公开表示,当下的MeMe Launchpad是存量博弈,平台要具备低廉的发射成本、深厚的流动性和灵活性。并希望通过SunPump为沉寂的市场注入新鲜的活力。 

在推广MeMe平台和代币过程中,孙宇晨再一次展现了他顶级的手段。孙宇晨更是将X账号的头像更换成了黑神话悟空的形象,并表示将给大家发送一波黑神话悟空的福利。相关MeMe代币Sun WuKong一夜之间暴涨,最高涨幅达391倍。 

SunPump上线不久,市值就突破11亿美元,日活用户2万以上。

最近在X平台上,也流传着很多关于孙宇晨的风波传闻,和波场上稳定币不断出现黑U的相关讨论。显然在孙宇晨的身上,热点、话题和争议一直没有停歇。

BTC生态始祖:全球共识的比特币和失踪的中本聪

中本聪到底是谁?这是一个困扰FBI多年的难题。同样也是加密圈最想知道的答案。而毫无疑问,被称为比特币之父的中本聪,不管其真实身份究竟是个人还是团队,他都是最顶级的密码学极客。

在2008年中本聪发表了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并描绘了一个名为“比特币”的电子货币及算法,在2009年,这个网络正式启动,也就此拉开了Crypto时代的远大征途。 

首个比特币客户端程序发布后,按照设定的算法,电脑通过大CPU算力来解决计算问题,同一区块内提供了算力的人都有概率获得比特币。中本聪是第一个运行了比特币网络的人,也获得了世界上第一批50个比特币。 

中本聪的理念在于创建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没有了中心化机构的交易摩擦和把控,端到端更直接的交易,这种新兴的概念,很快在程序员群体中流行开来。而最让比特币破圈的是大名鼎鼎的比特币披萨日——一位程序员用1万枚比特币买两份披萨,标志着比特币的交易价值获得了认可。以及维基解密网对比特币在交易中的应用,比特币的概念开始破圈传播,逐渐被更多人所熟知。

而从2010年底开始,中本聪便从互联网上销声匿迹了。除了他最早在互联网上宣称自己是一个住在日本的37岁男子以外,便再也没有任何关于他的确切消息——而且他自己宣传的内容普遍认为是假消息,他从未在网上说过日语,他的英语水平更像是母语。 

今年比特币价格达到历史最高的7.3万美元之后,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关于金融和密码学的奇迹。也是一场数字货币革命,为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价值传输和存储的方式。比特币市值最高也超越了白银,成为全球市值第八大资产。

而考虑到资产安全和国家信息安全,账号中拥有上百万枚比特币的中本聪究竟是谁,也是FBI孜孜不倦寻求的目标——在比特币ETF通过之后,对冲基金、养老基金和银行开始大量投资比特币现货ETF,传统投资者也开始接受这一资产类别。截至8月15日,已有701只新基金向SEC报告持有比特币现货ETF,持有总数已接近1950支。 

虽然这么多年一直不断有人跳出来承认自己是中本聪,但是最终都无法自证。FBI曾表示,中本聪可能是“一个或多个第三方个人”,并且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掌握中本聪相关信息。 

Crypto众生态始祖 今何在?

有“澳本聪”之称澳洲计算机科学家Craig Wright长年坚称自己就是中本聪,不过后来英国法官已裁定了Craig Wright不是中本聪、也不是比特币白皮书的作者,在遭遇了多次警察突袭、调查和资产冻结后。澳本聪也在其个人网站正式声明自己不是中本聪。

马斯克曾经发推表示,Nakamoto Satoshi 的名字来自于中道(NAKAmichi)、摩托罗拉(MOTOrola)、三星(SAmsung)、东芝(TOSHIba)的组合。

而加密圈的普遍共识,这是一个拥有去中心化理想和无政府主义的密码朋克,除非被FBI抓住马脚,否则恐怕他将永远不会露面。毕竟没有一个坚定的信仰也创造不出这一场人类历史都罕见的密码学奇迹,亦或者如果包藏一点私心,在这样的财富爆炸面前,很难这么多年不为所动。

截止北京时间9月9日晚上18点,比特币价格报55130美元,比人们津津乐道的郁金香骗局的故事性都更为梦幻,却是真真实实发生的商业故事。 

狗狗币生态始祖:创始人无持仓黯然离场,马斯克成新晋喊单王

每个金融市场中总有最疯狂的焦点,今年Crypto的焦点必定当属MeMe币。而纵观Crypto行业,最成功的MeMe当属马斯克喊单的狗狗币。但回看狗狗币的历史,却充满了荒诞和嘲讽。

在比特币开始初露锋芒,价格越来越高的时候——当时的比特币交易摩擦巨大,根本不适合小额支付。 

狗狗币是一种由程序员比利马库斯于2013年创建的一种数字货币,他和一个朋友研究员杰克逊帕尔默一起思考创立了一种类似于小费支付的小额数字火币。之所以叫狗狗币,是因为使用了风靡全球的互联网表情包——Doge meme 的柴犬表情包。当时任职在Adobe的杰克逊帕尔默在推特上表示,他正在“投资狗狗币并且坚信它就是下一个爆款”。

比较有趣的是,‌狗狗币的起源确实是对比特币的模仿和嘲讽——在比特币快速增长的新闻下,都会有这个当时互联网最热的表情包出现,代表着发帖人对比特币的不屑和嘲讽,马库斯也坦言想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币圈高涨的投机氛围的鄙夷。

Crypto众生态始祖 今何在?

‌但是因为其有趣的图案和离经叛道的发行方式——第一年发行量为1000亿,往后每年增发50亿,不设上限,永远膨胀。在发布之后迅速获得了社区的喜爱,这种技术性并不高却颇具传播力的项目,很快就成为了市场上的一匹黑马。比利马库斯也因此在数字货币社区中崭露头角,并被誉为“狗狗币之父”。 

狗狗币的技术是基于莱特币并参考了比特币的代码进行了改良,通过不同的哈希算法(Scrypt)和更快的区块生成时间来提高交易速度。狗狗币每个区块的产生时间设定为1分钟,与比特币的10分钟相比,交易速率显著提高‌。

当然比利马库斯肯定没想到,这种基于网络迷因文化和社区传播,并没有多少技术底层的嘲讽,却为Crypto开创了一种未来市场主流的赛道。并且这种根植在社区的传播路径俨然成为了未来区块链项目发展的核心逻辑。

狗狗币上线后就引爆了社区Reddit 和Twitter,在两周不到的时间里,人们自发的为狗狗币创立了博客、论坛,关注者很快突破了100 万。在大家眼里,狗狗币是一个好玩又很酷的事情。

但是在最开始的火热过后,狗狗币并不是很成功,最起码当时看不到未来的可能性,而两位创始人也显然对狗狗币并没有太多的耐心和期待。两人在2015 年先后卖出了所持有的狗狗币,并退出了狗狗币的社区。甚至他们和Crypto也再无多少交集。马库斯在卖出全部持仓后,买入了一辆二手思域汽车。这是他在狗狗币这个项目上最大的获利。 

而在他们退出后,马斯克的入局将狗狗币的狂欢推向了高潮,也让狗狗币一夜之间成为了币圈市值前十大的代币和最大的MeMecoin。后面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狗狗币的效应推动了SHIB、PEPE等众多MeMe文化的盛行,也成为了美国社会最主流的文化符号。但从此以后,两位狗狗币的创始人却再也没有为狗狗币的建设建砖加瓦。 

其他生态始祖今如何

最近以太坊基金会的进展不太妙。一方面随着高性能公链的诞生,让以太坊的生态可利用性能遭到了分流,另一方面以太坊基金会为了拓展二层开发的过于庞大,严重拖累了经济形式,而随着基金会大量抛售代币,以太坊和比特币价值的脱锚,让ETH行情低迷。而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也被社区指责卖币谈恋爱享受生活。 

V神在近期回应了有关其出售数百万美元ETH资产获利的猜测,他表示出售所持的ETH只是为了支持各种Crypto资产项目和慈善项目。 

链上分析公司Lookonchain透露,Buterin向一个多重签名钱包转移了800个ETH。随后这个收件人用190个ETH兑换了47.7万个USDC。Lookonchain还报道称,以太坊创始人在8月9日向同一个多重签名地址转移了3000个ETH。 

这些转账引起了V神出售代币谈恋爱的猜测,不过这种社区的打趣和猜忌可以说是幸福的苦恼,毕竟以太坊仍然生机勃勃。不过当下最让V神头疼的,反而是L1和L2之争,如何解决扩展L1这个积重难返的问题,以及ETH价格不容乐观的当下处境。 

相对来说,瑞波的近况也比较滋润。这场XRP世纪官司,终于在近期获得了胜利。

SEC起诉瑞波公司,指控其通过交易所销售XRP涉及非法证券发行的这场世纪官司,一度被认为是监管的风向标,由此引发了加密货币是否属于证券的争议,他的结局也将直接决定Crypto世界最终发展的边界在哪里。实际上,美国SEC除了起诉XRP之前,也同样调研过当时一同被称为区块链加密货币的三巨头的BTC和ETH,但是最终判定BTC和ETH并不属于证券。 

直到2023年7月13日,纽约南区地方法官Analisa Torres裁定瑞波公司通过交易所程序化盲售XRP不符合证券法中投资合约的定义,并不视为证券。尽管仍存在一些监管不确定性,但该裁决树立了强有力的先例,并让XRP一类公司的未来发展,看到了更清晰的法律路径和架构。 

市值前10大的另一家公司Solana则是代表了华尔街强势崛起的典型故事。Solna巅峰时期,其代币SOL市值超过5400亿元,是仅次于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存在。然而在FTX 黑天鹅事件中,SOL 一度缩水达97%,流动性走向枯竭。但随着黑天鹅事件的消散,Solana 的核心团队拥有高通、谷歌等高科技企业的背景,背后的资本代表着华尔街的意志,一个底层代码优质,拥有大资金扶持,并且是美国本土的公链就这样成功涅槃。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不要说在币圈这样的资本修罗场,一个个才华横溢的天才绽放然后如流星般划过,就会有同样无数的天才在这里崛起绽放。只有一件事情是永恒不变,那就是人的欲望永远沟壑难填,而精彩的故事会一直在这里上演。

Bloomberg:哈里斯支持者敦促其换掉Gensler

作者:Saleha Mohsin, Todd Gillespie, Sonali Basak,Bloomberg

如果哈里斯在 11 月获胜,华尔街的主要民主党捐助者越来越多地敦促卡玛拉·哈里斯的团队更换最高监管者莉娜·汗和加里·根斯勒。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与她的员工通话和筹款活动中,腰缠万贯的捐助者多次将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汗称为阻碍科技行业和其他利润丰厚的经济领域。自 7 月 IAC Inc. 董事长巴里·迪勒和 LinkedIn Corp. 联合创始人里德·霍夫曼公开呼吁罢免她以来,关于更换她的私下谈话愈演愈烈,后者称汗“正在对美国企业发动战争”。

35 岁的汗于 2021 年被拜登总统任命,是伊丽莎白·沃伦等进步民主党人的最爱,她称她的任命是“重大新闻”。她在联邦贸易委员会任职期间让从旧金山到纽约的交易者感到沮丧,他们近年来经历了相对枯竭的活动。

一些知情人士表示,华尔街的民主党捐赠者可能会继续私下游说更换可汗。但他们强调,他们中不太可能有人会因为哈里斯在联邦贸易委员会的命运而拒绝捐款,而且也没有向捐赠者明确说明哈里斯对可汗的立场。

与此同时,部分知情人士表示,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捐赠者私下都不喜欢 Gensler,Gensler 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任期将于 2026 年结束。知情人士表示,Gensler 一直在推动更严格的监管,但捐赠者尤其对他在华尔街面前居高临下的言辞感到愤怒。

亿万富翁马克·库班是哈里斯的支持者,他本周告诉 CNBC,SEC“需要改变”,并要求副总统的团队“把我的名字写进 SEC”。唐纳德·特朗普在一次加密货币会议上承诺,如果当选,他将解雇 Gensler。

哈里斯竞选团队没有对本文发表评论。

联邦贸易委员会发言人道格拉斯·法拉尔拒绝置评。Gensler 的发言人在一封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SEC “正在使我们的资本市场更加高效、透明和有弹性”。

棘手的处境

对于哈里斯来说,她试图在吸引捐赠者和吸引党内进步派之间找到平衡,而罢免汗和根斯勒的压力使她处于一个棘手的境地。尽管她长期担任加州参议员,代表硅谷,并且精通反垄断辩论,但哈里斯也试图吸引那些对价格欺诈、大公司和华尔街感到不满的美国人。

在汗的领导下,联邦贸易委员会提起的反垄断诉讼试图阻止微软公司收购视频游戏发行商动视暴雪公司,并旨在阻止克罗格公司和艾伯森公司 250 亿美元的杂货店合并。到目前为止,联邦贸易委员会在阻止交易方面有好有坏,在早期输掉了两起案件,但在最近的诉讼中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两位接近哈里斯竞选团队的捐赠者表示,针对汗的论点是,联邦贸易委员会阻止合并的努力正在损害经济。知情人士说,如果哈里斯想将自己塑造为支持增长和支持商业的形象——正如她和她的代理人所追求的那样——那么就需要替换汗。

根据联邦法律,联邦贸易委员会成员只有在“效率低下、玩忽职守或渎职”的情况下才会被解雇,但总统可以指定另一名委员担任主席。虽然卡恩的任期将于 9 月到期,但她可以继续任职,直到参议院确认继任者。如果哈里斯获胜,这将允许她选择新的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尽管被提名人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长时间才能通过确认程序。

对于 Gensler 来说,双方的不满主要源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打击数字资产行业的举措,Gensler 称此举公然违反了证券法。

绝不妥协

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教授吉尔·菲什表示,两家监管机构在就任时都制定了“相当激进的监管议程,并采取了一些重大措施试图实现这一目标”。 “他们不想谨慎行事。他们不想妥协。”

菲什表示,处理民主党内部对监管的不同看法是一项挑战。她说,从历史上看,联邦贸易委员会和证券交易委员会与他们监管的行业关系密切,旨在避免他们的政策受到过度政治驱动。

“现在,从市场和行业的角度来看,最明智的做法已不再是这样做,而是政治上突出的,以及什么会让政治领导人高兴——这是一条非常艰难的道路,”菲什说。

霍夫曼已经向哈里斯的竞选团队捐赠了 1000 万美元,但在后续采访中,他似乎收回了关于汗的言论,称自己还没有和副总统谈过自己的担忧,并试图区分自己作为捐赠者和科技行业专家的角色。

迪勒在 7 月接受 CNBC 采访时还表示,他会敦促哈里斯放弃汗,但随后也收回了自己的言论。

Bloomberg:哈里斯支持者敦促其换掉Gensler

巴里·迪勒(Barry Diller)摄影:David Paul Morris/Bloomberg

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霍夫曼和迪勒的身价分别为 51 亿美元和 54 亿美元。两人都与面临联邦贸易委员会审查的公司有关联。

据一些知情人士透露,许多捐助者私下里对两人公开反对汗的言论表示不满,称这些言论适得其反,并使得哈里斯政府更难在不被亿万富翁的金钱束缚的情况下对联邦贸易委员会做出改革。

以太坊的「中年危机」:日收入半年下降 99% 曾三落三起

撰文:Arain,ChainCatcher

以太坊的价格重要吗?

是的。就连以太坊基金会成员 Justin Drake 在最新一期的 AMA 也认为「ETH 的增值对于以太坊的成功至关重要」。

但在本轮周期里,以太坊的价格表现不如人意。根据 Coingecko 数据,最近一年,比特币对美元涨逾 116%,以太坊对美元上涨 44%,Solona 对美元涨逾 548%。在一个蓝筹投资组合里,以太坊的价格表现显然是落后的。

明星项目缺席、价格的低迷,以及以太坊杀手「Solona」耀眼的表现,令以太坊在最近一年陷入舆论上的困境,时不时就有质疑声冒出来。而针对以太坊的这场口诛笔伐,在 Bankless 对话 Multicoin 的节目内容呈现出来时,进入白热化阶段。

在节目中,Bankless 提到一组令人担忧的数据:SOL/ETH 在过去一年中的年增长率达到了 300%,但 ETH/BTC 的比值在过去两年内却下跌了 50%,市值相对于比特币减少了一半。

这组数据使得以太坊本轮周期中的滞后表现进一步被放大。在这档谈话节目中,Multicoin 合伙人 Kyle Samani 已将以太坊今日的局面描述为「中年危机」。

有趣的是,尽管 Bankless 的主持人声称此时邀请 Kyle 谈论以太坊是最佳人选,但 Multicoin 从一开始就坚定看空以太坊,并投资「以太坊杀手」。曾经因押注名噪一时的「EOS」走红,并坚持不肯承认错误,而如今投出的 Solana 或有机会与以太坊一较高下。

现在问题来了,以太坊价格进入滞胀,是否真的代表以太坊有某种问题?以太坊果真如 Kyle 所言,遭遇「中年危机」了吗?

横盘,发生了什么?

「以太坊不涨」这种描述是不准确的,特别是当以太坊和自己比较的时候。根据 Coingecko 数据,2023 年 10 月在 3 月 12 日之间,以太坊的价格都处于上升趋势,虽然不及比特币的表现——再次触达上一轮周期的高点,并再创新高。以太坊在此期间最高至 4070.6 美元 / 枚,而历史最高点为 4878.26 美元 / 美元。

这一期间,市场密集释放关于比特币现货 ETF、以太坊现货 ETF 的信息,SEC 最终不负众望,分别于 2024 年 1 月 11 日和 2024 年 5 月 24 日批准了比特币现货 ETF 和以太坊现货 ETF。

或受现货 ETF 获批的消息影响,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价格在 2023 年 10 月就已经开始暴动,存在对利好提前消化的可能。

对于以太坊来说,还有一点不同,即「Dancun(坎昆)升级」在此期间发生。该升级是以太坊重大升级事件,是继上海升级后对主链进行的再次升级,升级的目标是进一步改善性能和降低网络费用等问题,最直观的表现是以太坊 Layer2 网络上的数字资产交易所需的 Gas 费用将显著降低,降幅预期达到 90% 以上(结果看符合预期)。

坎昆升级于 2024 年 3 月 13 日完成,起止事件与以太坊价格上涨时间区间基本重合,也就是说在坎昆升级升级后,以太坊形成了这种「不涨」的现象,并且至今依然没有出现反转迹象。

在升级事件后,以太坊现货 ETF 和以太坊现货 ETP 陆续被 SEC 批准上市并开始交易——这也可以说是交易层面上的利好,比特币在比特币现货 ETF 被批准后继续上行并创下历史新高,但这个剧本在以太坊身上并未上演。

根据 Sosovalue.xyz 数据,自批准以来,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累计净流入约 169 亿美元,而美国以太坊现货 ETF 累计净流入为 -5.6 亿美元。以太坊 ETF 上市,并没有促使资金流入,反而加剧了资金的流失,使得以太坊的价格承压。

Dune 数据显示,目前美国以太坊现货 ETF 资产管理规模(AUM)有 64.7% 的份额属于 Grayscale,而作为其相应的买方研究 Grayscale Research,在今年 5 月的研究中称美国以太坊现货 ETF 有助于提高 ETH 的需求及价格,但基于获批时相应的估值较高,他们认为美国以太坊现货 ETF 获批后价格上涨空间较小。

以太坊价格走势未体现美国以太坊现货 ETF 购买者的价格支撑作用,Grayscale Research 在 8 月的研究报告中指出,造成以太坊后续价格大幅下跌的原因有二:

  • 一方面是永续期货中的多头仓位,美国现货以太坊 ETP 获批令交易员加大了多头仓位,然而多头在下跌中被清算,加速了价格下跌;

  • 另一方面可能是少数大型持有者的实际和预期抛售,例如包括做市商 Jump Crypto、风险投资商 Paradigm 和 Golem Network,Grayscale Research 估计这三个实体手中当时约有 15 亿美元的以太坊,都有可能被抛售。

基于以太坊 8 月未出现显著反弹,Grayscale Research 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CME 上市期货和永续期货的多头仓位,且投机性持仓过剩。

「更根本的是,以太坊网络正在经历重大转型……以太坊计划通过将更多交易转移到 L2 网络来实现更大的扩展,这些 Layer 2 网络将定期结算到 Layer 1 主网。这个策略正在奏效,今年以太坊 L2 蓬勃发展,索尼等大公司已宣布在以太坊中建设项目。然而,这也导致主网的费用收入降低,进一步又对 ETH 的价值产生潜在影响。」Grayscale Research 在 9 月 3 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写道,并指出「以太坊的扩容策略正在发生有效作用,当前市场对以太坊的悲观情绪是没有根据的,但市场共识的转变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换句话说,现在没有反转,是因为市场对以太坊升级后的共识没有达成转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主网费用收入降低」,这正是坎昆升级 EIP-4844 导致的实际结果,其预期的结果是扩容 L2 同时降低费用。前述 Bankless 对话 Multicoin 的节目,就是将以太坊当前困境的矛头指向此处。

那么,L2 真的将以太坊推向危险边缘了吗?

争议中的 L2

Multicoin 炮轰以太坊的谈话节目,主要针对的就是 Layer 2,Kyle Samani 提出「Layer2 不属于以太坊,因为他们不为以太坊价值捕获做贡献」,具体来说是以太坊 Layer 1 将所有的 MEV 和执行外包给了 Layer 2,就好比以太坊将自己的摇钱树拱手让给了其他人。

这一观点基本上否定了以太坊为升级所做的关键努力。

Layer2 实际上是一种解决方案,而不是终极解决方案。回顾以太坊在历史几次牛市中的表现,网络拥堵时常为人诟病,其带来的后果是用户在牛市中经常感觉费用非常「昂贵」,甚至时而无法正常使用,市场常呼吁「ETH2.0」到来。

ETH2.0 是以太坊升级的长期计划,Layer2 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为解决以太坊扩容而生——这就好比在一条公路上修了一条高架,缓解原先公路上拥堵的问题。

2023 年 4 月 13 日完成的上海升级揭开了 Layer 2 的序幕,上海升级的内容主要包括 EVM 对象格式的变化、信标链开发解除质押功能以及 Layer 2 费用减免三个方面,且以太坊 POW 的机制完全转为 POS。

在上海升级后,有大量被质押的 ETH 被赎回,同时也有新的参与者入场。

根据 Dune 数据,自上海升级以来,以太坊质押累计净流入量约 1396 万个 ETH ,这体现了市场参与者对以太坊质押的兴趣。不过该升级事件在二级市场反响平平,上海升级完成当天以太坊价格约为 1920 美元 / 枚,坎昆升级前序(Holesky 测试网上线)时以太坊价格为 1652 美元 / 枚,这可能受限于当时的市场环境,因为比特币同期的价格表现类似。

2024 年 3 月 13 日完成的坎昆升级则是 Layer 2 的重中之重,最显著的一点就是 GAS 费更低廉:花同样的钱,此次升级后,可以享有更快的速度,更优的性能,支付更少的 GAS 费用。这与坎昆升级的核心 EIP-4844 有关,但这也是 Kyle Samani 猛烈抨击的一点。

Optimism 团队研究员、前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员 Protolambda 曾撰文指出,Layer1 是数据层,L2 负责执行计算,Layer1 为 Rollup(Layer2 是 Rollup 的其中一种解决方案)提供安全保障以及充当数据层角色。通过引入携带「blob data」 的交易类型新设计,可以让基础层更无压力大地存放 Layer2 数据,且不影响数据可用性的安全性。

「blob data」是 EIP-4844 引入一种新型交易,负责支付交易费,该种大型数据包暂时存在共识层,因而带来以太坊网络以及 Rollup 费用的降低。

以太坊的「中年危机」:日收入半年下降 99% 曾三落三起

从数据上,似乎可以更直观地进行感受 Kyle Samani 的观点:

Token Terminal 数据显示,3 月 5 日,以太坊 L1 网络收入达到(至今为止)全年收入最高的一天,约为 3500 多万美元;9 月 2 日创下至今为止全年收入最低的一天,约为 20 万美元。半年下降 99.4%。

Coinbase 推出的构建在以太坊 Layer2 网络上的 Base 链,在 8 月份创造了约 250 万美元的收入,但仅向以太坊支付了约 1.1 万美元。

粗看,Layer2 从 Layer1 中分走了蛋糕。虽然从现有的 Gas 费水平看,以太坊确实如愿以偿,降低了网络的 Gas 费。但让「执行状态」离开 Layer1,转移到 Layer2,至少在 Kyle Samani 看是个问题。Bankless 的 Ryan 进一步质疑,当 Layer2 发展到一定阶段,将会与以太坊 Layer1 形成竞争关系,并导致合作破裂。

独立研究员@Web3Mario 撰文表示,Layer1 与 Layer2 并不是 Kyle Samani 所称的执行外包关系,而是从属关系,因为 Layer2 不承担交易的共识任务,其依赖于 L1 通过「乐观方案」或「ZK 方案」等技术手段来赋予最终性。

Layer2 充当的角色是以太坊在各个领域的价值捕获代理,以太坊则用保证其安全性,因而 Layer1 向 Layer2「征税」。这种观点与以太坊基金会研究人员的设计初衷似乎更接近。

从目前的数据层面看,Layer2 赛道十分内卷,在坎昆升级后,尚未为 Layer1 带来收入上的贡献,反而分去了 Layer1 多收入,但根据 l2beat.的数据,Layer2 的项目目前已多达 71 个,并且锁定的总 TVL 在 2024 年 3 月后快速飙升,以 ETH 计价约 1448 万个。

以太坊的「中年危机」:日收入半年下降 99% 曾三落三起

9 月 5 日,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小组在 Reddit 上举办第 12 次 AMA,就市场关心的几个问题做出了解答。

其中基金会研究员 Dankrad Feist 称以太坊正在建立一个最中立的金融平台,Layer1 是多个子领域的交汇点,大量有价值的活动将通过费用生成(假设 L1 的扩展足够),否则还有别的选择,例如 ETH 作为主要的交换媒介或将 ETH 用作抵押品,这也将是 ETH 后续上涨的主要逻辑。

「许多人认为,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会削弱以太坊的费用收入和 MEV ,最终 rollups 可能会成为寄生者。我认为这并不正确。最高价值的交易仍将在以太坊 L1 上发生,而 rollups 会通过为用户提供大量交易空间来扩展整个生态系统。这种关系是共生的:以太坊为 rollup s 提供廉价的数据可用性, rollups 则让以太坊 L1 成为高价值交易的天然枢纽。」Dankrad Feist 答复道。

以太坊基金研究员 Anders Elowsson 认为,当以太坊促进可持续经济活动时,ETH 就会增值。

值得一提,扩展 Layer1 也在以太坊的计划范围内,并且目前有了新的进展。至少从官方人员最新的发言透露出的讯息看,并没有如 Kyle Samani 在对话节目中所宣称的那样,将赌注全部压在了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上,例如放弃扩展套件 Layer1。

Dankrad Feist 称扩展 Layer1 执行是目标,与构建汇总并行,Layer1 本身会扩展到当前容量的 10-1000 倍, Rollups 将提供剩余部分达到世界规模。以太坊基金研究员 Justin Drake 称以太坊基金会的长期可持续计划是利用 SNARK 来扩展主网的 EVM 执行,在过去几个月, Layer1 EVM 的 SNARK 化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会使得用户和共识参与者的负担会变得很轻,验证者可以验证低成本的 SNARKs ,而不必重新执行 EVM 交易。

以太坊历史危机回顾

无论本次以太坊遭遇的是真或假危机,以太坊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为重要。

回溯几次以太坊遭遇的危机:

1、2016 年「智能合约漏洞危机」,著名事件即「The DAO 智能合约漏洞」,该漏洞导致黑客攻击,损失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以太币。

解决办法:以太坊社区决定进行硬分叉(Ethereum Classic),以撤销交易并恢复资金。这导致了以太坊网络分裂成两个版本:以太坊(Ethereum)和以太坊经典(Ethereum Classic)。

2、2017 年开始至今,以太坊网络遭遇拥堵危机。随着 DApp(去中心化应用)的兴起,以太坊网络拥堵严重,交易费用飙升。

解决办法:社区开始探索解决方案,这就有了 ETH2.0 的雏形,并引入分片技术(Sharding)和 Layer 2 扩容方案,如 Rollups 和状态通道(State Channels)解决拥堵问题。

3、2018 年至今,因以太坊 POW 机制导致高能源消耗,引发环保组织和用户的担忧。这严格来说不算一次重大危机,但其促成的解决方案为以太坊网络带来的影响是是重要的,因此被列出。

解决办法:以太坊谋求从工作量证明(PoW)到权益证明(PoS)的转变,减少能耗。

遭遇危机的以太坊,给了一些被称为「以太坊杀手」新公链历史发展机遇,BNB Chain、Cardano、Avalanche、Polkadot、 EOS、Solana 等,除了 Solana 是现在进行时,其余的或多或少曾在声势上与以太坊抗衡。

在 Layer 2 后,「以太坊杀手」这条路上还在喊话的只剩下 Solana,其背后最大的投资者和支持者之一是 Multicoin。

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太坊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