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爆红到崩塌:Friend.tech的失败启示

作者:日月小楚 来源:medium

曾经的红极一时,现在近乎归零。当时Friend.tech如何快速崛起,如今又是为何衰落?一次社交影响力的货币化的大胆实验,最终创世人狂赚5千万,大量散户买单。复盘这一切,我们应该学习失败的教训。

Friend.tech如何诞生?

想象一下,如果你能够像投资股票一样投资你最喜欢的网红或意见领袖。这正是Friend.tech带来的颠覆性创新。2023年8月,这个建立在Base区块链上的去中心化社交媒体应用横空出世,如同一颗炸弹在加密世界引爆,重新定义了我们对社交影响力的认知。

Friend.tech的诞生堪比一部硅谷创业剧本。两位主角 — — 0xracerAlt和Shrimppepe — — 都是加密货币和社交媒体领域的”网红”。Racer曾参与过TweetDAO,一个让推特账户变身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疯狂实验。而Shrimppepe则在Stealcam项目中大显身手,让”盗窃”NFT成为一种艺术。这对搭档的背景简直就是创新与叛逆的完美结合,为Friend.tech注入了不羁的灵魂。

社交影响力的货币化尝试

从爆红到崩塌:Friend.tech的失败启示

Friend.tech的核心创意堪称天才:将社交影响力变成可交易的”Key”。想象一下,你不仅可以关注你喜欢的创作者,还可以”买入”他们的一部分影响力。这些”Key”就像是通往创作者私密世界的VIP通行证,让你能够进入他们的私人聊天室,享受独家内容。

更妙的是,这些”Key”的价格并非固定。它们遵循一种叫做”绑定曲线”的定价机制,就像是一个小型的股票市场。随着更多粉丝购买某个创作者的”Key”,其价格就会水涨船高。这不仅为创作者提供了持续的收入来源,还让早期支持者有机会从中获利。这种机制巧妙地将社交互动、投资和游戏化元素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注意力经济”生态系统。

发展大事件

  • 2023年8月10日:Friend.tech在Base链上推出,第一天日活跃用户达到136,000人。

  • 2023年8月15日:Friend.tech宣布将向App测试用户空投奖励积分。

  • 2023年8月19日:Friend.tech完成种子轮融资,Paradigm参投。

  • 2023年8月30日:Friend.tech披露平台数据,次日留存率超过75%,周留存率超过50%。

  • 2023年9月14日:Friend.tech协议费用超5000 ETH,累计交易笔数达4,597,737笔。

  • 2023年11月26日:friend.tech创始人Racer的推特账号@0xRacerAlt已无法显示。

  • 2024年5月3日:Friend.tech开放空投代币FRIEND申领。

  • 2024年5月4日:Friend.tech正式发布V2版本。

  • 2024年6月11日:Friend.Tech的多签地址将2809枚ETH转入了Coinbase。

  • 2024年6月20日:Friend.Tech表示将准备推出Friend Chain,但随后删除了这条推文。

  • 2024年7月9日:Friend.Tech的日活跃用户数创历史新低。

  • 2024年9月8日:Friend.Tech发布公告,宣布项目管理和所有权参数已设置为0x000…000的以太坊空地址,即锁定当前系统,阻止进一步更改,意味着Friend.Tech放弃对智能合约的控制,平台已基本关闭。

流行原因

多个因素促成了Friend.tech的初期流行:

1)创新的货币化模型*

friend.tech的token设计,是它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正如前面提到过,用户购买kol的key,可以获得kol的私人聊天室和独家内容,让人感觉拥有稀缺性。并且随着KOL的影响力增加购买用户增加,key的价格也会增加,具有赚钱效应。

friend.tech在最开始进行空投的预期,新叙事、用户量大、著名VC投资,这些属性让用户对其市值的估值很高。

赚钱效应+大空投预期早期吸引了大量的用户进入。

2)抓住流量核心要点

friend.tech的抓住本身在Twitter上有影响力的KOL。Friend.tech战略性地吸引了社交媒体影响者,特别是在加密货币和电子竞技领域。通过允许这些影响者在平台上货币化他们的存在,对于KOL来说,key的增长也能为自己带来用户的同时,也带来自身收益。
Friend.tech为他们加入并向其粉丝推广应用创造了一个有力的理由。这些知名人物的涌入不仅吸引了他们现有的粉丝基础,还增强了Friend.tech作为一个新社交媒体空间的可信度和吸引力。

3)来自Base初期的的流量加持

作为Base网络上的新应用,Friend.tech受益于与Coinbase相关的现有用户基础和对去中心化应用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了其可见性和吸引力。

失败的主要原因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Friend.tech同样也招到代币经济模型的反噬。
首先,key可以看成一个个流通市值低的token。这吸引了大量投机者在早期抢占kol的key,而真正kol的用户购买后价格继续上升,投资者就获利了解。差价可以高达几十倍。
其次,对于稳定的kol,key的价格往往被炒作很高,这限制了后面大量的用户加入
然后,一些只是图新鲜的kol本身也很难有动力去维护用户,导致用户流失。

失败的第二大原因是项目方赚钱太多
一个项目初期就赚了很多钱,往往并不是什么好事。在上线的短短一个月后,Friend.tech协议费用超5000 ETH,而最终高达5千万美金,并且不包括他们的代币的出售。所以早在23年11月friend.tech创始人Racer的推特账号@0xRacerAlt已无法显示。

早早的赚太多的钱,让团队失去了的动力,过早的去享受生活。

总结来说,Friend.tech作为一个创新的去中心化社交媒体平台,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凭借其独特的货币化模式和对社交影响力的重新定义,曾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用户和投资者的关注。然而,随着平台的快速发展,其代币经济模型的弊端逐渐显现,投机行为和高昂的进入门槛导致用户流失。同时,项目方过早获利也削弱了团队的持续动力,最终导致平台的关闭。Friend.tech的兴衰为未来的去中心化社交平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提醒我们在创新的同时,如何平衡用户体验、经济模型和长期发展策略。

如果哈里斯当选 会带来哪些影响?

引  言

9月11日,美国总统候选人哈里斯vs特朗普的辩论落下帷幕,由于本次大选“两党候选人同时’激进化’,中间选民被抛弃”,这使得本次大选选情变得“扑朔迷离”且极易受各类突发事件影响,各项民调也显示哈里斯和特朗普,无论在全国还是在各个摇摆州都“难解难分”,这使得本次辩论对于大选结果的重要性远超历史同期,由于选民对哈里斯的政策主张尚不充分了解,本次辩论对于其是否能胜选更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对于总统辩论的看点,核心的并不是两党候选人的具体政策主张(这些早在各类竞选活动中被反复宣传),而是谁发挥表现的更好,谁更能打动尚未作出决定的“摇摆选民”,谁犯下重大的失误。就这几个维度而言,哈里斯无疑是本次辩论的赢家:特朗普则在辩论开始大约半小时后被哈里斯成功激怒,自乱阵脚,多次抢答、与主持人发挥争执,甚至坚持非法移民吃宠物的谣言。根据辩论后的CNN/SSRS快速民调显示,63%观众认为哈里斯获胜,只有37%认为特朗普获胜。同时,在辩论结束之后,在美国年轻人中有着无与伦比影响力的泰勒斯威夫特,首次明确书面背书支持哈里斯,也进一步加大了哈里斯的声势。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目前仍很难判断:哈里斯或特朗普谁能胜选。我们在上一篇文章《如果特朗普当选,会带来哪些影响》中详细论述了,若特朗普当选,将带来的“三大预期差”:“破坏性”显著强于第一任期,全球地缘动荡的烈度与黄金价格“上不封顶”,国内政策将更加注重安全而非刺激。

本篇文章,我们将详细论述:这次选举变得如此难以预料的根本原因,哈里斯的政策最重要“预期差”——更加拥抱奥巴马激进路线,而非延续拜登温和路线,并详细介绍其具体的经济、外交、内政等政策对美国经济、“二次通胀”、全球地缘、国内政策方向及大类资产价格的影响,本次选举的最好与最坏结果分别是什么,以及本次大选过程中的“乱象”对于“时代变化”和思考框架的启示,这几个关键问题,以飨读者。

扑朔迷离的选情:两党同时“激进化”下,被抛弃的“中间选民”

我们在今年元旦发布的《2024:全球与中国资本市场机会与风险有哪些?》于市场最早指出特朗普当选概率显著小于市场预期,在拜登辩论表现不佳,枪击案发生后,特朗普“风头最盛”的7月,我们在《若特朗普当选,将带来哪些影响?》文章中依然坚定的强调“特朗普当选概率显著小于市场预期”,随后伴随拜登退选、特朗普选择激进的万斯作为副总统候选人,其在全国及各关键摇摆州的民调快速下跌,哈里斯一时风光无限。然而,就在哈里斯8月初“势头最强”之时,其几个关键决策却在实质上大幅降低了其胜选概率,并使得本次大选的最终选情变得“扑朔迷离”。

如果哈里斯当选 会带来哪些影响?

能否团结本党的力量和吸引中间选民是我们美国大选选情判断的最重要指标:2016年大选,特朗普之所以成为“黑马”的关键在于当时的共和党大佬小布什家族、麦凯恩等均全力团结在其周围,而希拉里却因为对于桑德斯等激进派的傲慢,使得民主党陷入分裂;2020年大选,特朗普之所以输给国内自媒体一致不看好的拜登,其关键原因在于,小布什、罗姆尼等共和党建制派大佬却明确不支持特朗普,而拜登则团结了包括奥巴马、桑德斯在内的民主党党内各路力量,甚至包括麦凯恩家族等共和党温和派力量。

因此,当7月特朗普选择激进并年轻的万斯作为副总统候选人,引发女性中间选民、共和党建制派普遍担忧,并对共和党内乔治亚州、亚利桑那州等关键摇摆州的共和党建制派州长持续人身攻击,强化共和党党内分裂之时,尽管市场因枪击案等一致预期其胜选,我们却坚定的认为,其胜选概率被明显高估。我们当时在文章中指出,拜登退选之后,如果哈里斯选择关键摇摆州的温和派,如:宾夕法尼亚州州长夏皮罗或亚利桑那州参议员凯利作为副手,则哈里斯胜选概率将非常大。

如果哈里斯当选 会带来哪些影响?

“激进左翼vs激进右翼”——选择沃尔兹作为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的影响。然而,遗憾的是,8月6日其选择的却是明尼苏达州州长沃尔兹作为其副总统候选人,沃尔兹虽然看上去白人大叔的身份似乎与哈里斯互补,然而,其在非法移民、治安等诸多美国选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上立场却属于“激进左翼”,比如:其曾说过要给非法移民发放梯子,帮助其翻越边境墙;2020年“弗洛伊德骚乱”发生在明尼苏达州,其之所以引发全美范围的骚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州长沃尔兹对警察执法的限制。

哈里斯选择沃尔兹作为副总统候选人,使得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呈现出“激进左翼vs激进右翼,而占比40%的最关键的中间选民则被完全抛弃”的特点:在哈里斯选择沃尔兹作为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公布后,诸如“黑利竞选同盟”等原本对于特朗普非常不满,并表态支持哈里斯的共和党温和派选民态度开始变得犹豫和担忧。

如果哈里斯当选 会带来哪些影响?

如果哈里斯当选 会带来哪些影响?

哈里斯的“价格管制”经济政策:极易被贴上“激进左翼”的标签。而资本市场对于哈里斯“激进左翼”立场可能会显著拖累选情的认知则源于8月15日,哈里斯对于经济竞选纲领的公布,其中,试图通过“价格管制”控制通胀的做法——其宣称“将出台美国历史上首个禁止哄抬食品价格的联邦禁令”,尤其争议颇多:不仅违背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美国零售企业在过去2年通胀高企期间净利润率从5.9%下降为3%的事实,而且对于分布在各个关键州的食品、零售行业从业人员切身利益直接受损。

如果哈里斯当选 会带来哪些影响?

这些经济政策主张与沃尔兹副总统候选人的任命和哈里斯本人在非法移民管控等方面糟糕的记录,更使得其很容易被特朗普贴上“激进左翼”的标签,进而遭到持续攻击和失血。故当哈里斯经济政策主张公布之后,博彩的polymarket网站上,哈里斯的胜率快速下降10%,而全球大类资产亦再度呈现:弱美元、原油,强黄金的“特朗普交易组合”的回归。

如果哈里斯当选 会带来哪些影响?

如果哈里斯当选 会带来哪些影响?

当然,这并不是说,特朗普当选已是“板上钉钉”,而是说,当哈里斯选择沃尔兹之后,使得原本确定度很高的选情开始变得“扑朔迷离”与高度不确定:由于两党同时抛弃了中间选民,这就使得大选变成了“比谁犯错更多”的游戏。

从这个角度看,当前特朗普也面临年龄过大,关键摇摆州集会频率显著低于更加年轻的哈里斯;各类耗费巨大的法律诉讼的挪用,使得本来就偏少的竞选资金更加捉襟见肘,除了宾夕法尼亚州外,在各个关键摇摆州竞选广告的投放数量,哈里斯要显著大于特朗普;对于共和党建制派的攻击,使得前总统布什、参议院领袖麦康奈尔等在今年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失声,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包括拜登、奥巴马、克林顿等前总统,桑德斯、AOC等民主党激进派代表,宾州州长夏皮罗、肯塔基州长贝希尔等副总统候选人热门竞争者均登场发言支持哈里斯等各种不利因素。

总之,当两党变成“比谁犯错更多”的游戏之后,大选本身受各类不突发因素扰动极其敏感,这使得当前美国大选选情预判的难度相对此前显著增加,我们只能保持密切跟踪。

(二)

若哈里斯当选的路线,更大概率选择“奥巴马式激进路线”,而非“拜登式温和路线”

在选情本身扑朔迷离之下,我们上一篇文章《若特朗普当选,将带来哪些影响?》中,第一个关键“预期差”是,与市场主流喜欢参考16-20年其第一届任期分析其政策走向不同,由于过去8年,特朗普完成了对共和党高层的全面控制,和其权力的不受制约性,其若当选带来的破坏性将显著大于其第一任期。

同理,假设哈里斯胜选的情况下,当前市场的主流分析,基于哈里斯得到了拜登的全力背书和支持,民主党由于临时“换帅”,竞选纲领也基本继承拜登的政策等,对哈里斯政府政策的分析认为,其将是过去四年“拜登路线”的延续。而我们则从以下三个重要的观察出发,认为:其若当选更大概率将拥抱甚至推进奥巴马时代的民主党激进路线,而非拜登的温和、中间路线。

首先,从哈里斯的权力来源,也就是本次拜登退选前后面临的压力和支持来看:在拜登因为总统辩论表现不佳而暴露出身体健康隐患之后,民主党内进步派桑德斯、AOC,国会黑人党团、拉丁裔联盟,克林顿夫妇,美国工会等均始终强烈支持拜登继续竞选,而佩洛西、奥巴马则通过各种直接间接手段施压拜登退选。

其次,从哈里斯的副总统候选人任命过程看,拜登、克林顿夫妇均提议选择宾夕法尼亚州长夏皮罗作为副总统候选人,这样可以最大化胜选概率,而奥巴马、佩洛西则推荐沃尔兹,其更看重沃尔兹能将所谓“进步主义”继续推动。

再次,从哈里斯竞选团队构成看,彭博社报道,拜登在退选第一时间,哈里斯便改组了竞选团队大力吸纳并重用原先奥巴马竞选团队的核心成员等,并对原先拜登竞选团队的成员进行“边缘化”。

最后,从核心决策智囊团队构成看,拜登的核心决策团队以各领域专家为主,同时愿意采纳有实质帮助的不同意见,比如:2021年,拜登在美国经济已经明显复苏的情况下大规模发放消费补贴,当时在鲍威尔、耶伦等美国主流声音都宣称通胀可控的背景下,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多次在华尔街日报等媒体撰文指责这一政策或将造成美国通胀失控。当2022年美国通胀全面上升之后,拜登却在白宫高规格接待萨缪尔森,虚心求教其经济政策意见,这使得2022年之后,萨缪尔森成为影响白宫经济政策的最重要经济学家,美国核心cpi等数据也在其政策下得到了阶段性的控制。

而哈里斯的风格则明显不同,《纽约时报》报道,哈里斯的重要决策依靠的是身边一个由二十多位顾问、朋友和亲戚组成的多种族跨世代的人员网络,其每天都要给他们打电话求助或征求意见。

如果哈里斯当选 会带来哪些影响?

与此同时,哈里斯用人时更倾向于对其言听计从,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宠臣”,而非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真正帮助的有能力的人才,这在副总统候选人选择过程中显示得尤其明显:其之所以选择对其竞选帮助有限的明尼苏达州州长沃尔兹,而非能够帮助其锁定胜局的宾夕法尼亚州州长夏皮罗,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哈里斯在与沃尔兹的交流中,看中了其平易近人,与其交流有“化学反应”,而夏皮罗则由于其“锋芒毕露”的性格和“斗士形象”,使得哈里斯与其交流后,反应平平。

哈里斯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如果其当选,其政策很难依靠专家的力量从实际出发,也无法顾及各方利益,更大概率其会遵循自己内心的“感觉”和“政策初心”,如同近期出台的争议极大的经济政策纲领。而由于哈里斯在诸多经济等专业问题上相对浅薄的学识以及“激进左翼”的“政策底色”。我们预计,其若当选,将使得美国在处理各类内政外交上面临的挑战将远大于拜登时期。

那么,哈里斯的“激进左翼”路线将对美国和全球带来哪些具体的影响呢?我们接下来将分别从美国经济、政治与社会及外交与全球角度出发进行详细分析。

(三)

“结果公平”下的哈里斯经济政策将带来哪些影响

“低物价、低税收、高社会保障”是哈里斯经济政策主张的目标。哈里斯在8月17日北卡罗莱纳州的演讲中公布第一份经济计划《美股家庭降低成本议程》,明确表示其将专注于为中产阶级创造机会,促进中产阶级的经济安全、稳定和尊严。整体来看,其经济政策主张明确体现了”将立场牢固地确立在中产阶级一方”的战略定位。

哈里斯的经济政策框架试图通过政府干预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更公平的经济结果。正如上一篇报告所阐述的逻辑,美国制造业“空心化”,造成了美国工薪阶层收入改善的乏力,中产阶层的萎缩和贫富分化的加剧。由于中产阶级萎缩是过去40年全球化美国社会的“利益受损者”。哈里斯在政治上明确地将自己定位为中产阶级的拥护者,中产阶级长期以来是民主党的重要支持群体,通过聚焦中产阶级问题,可以巩固这一关键选民群体的支持。通过承诺改善中产阶级生活,可能吸引一部分原本倾向共和党的中间选民和摇摆选民。

如果哈里斯当选 会带来哪些影响?

而哈里斯这一具有明显特征的政治立场反映在她的一系列旨在增强和扩大中产阶级的“结果公平”政策中,如减税、提高最低工资、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等,具体措施包括对教育投资的税收抵免、针对首次购房者的补贴、以及对创新型小企业的税收优惠等,旨在实现”结果公平”。

具体来看,哈里斯的经济政策主张的重点且篇幅较长的内容是关于居民住房。哈里斯认为住房短缺首先是供给侧原因开发商缺乏建设刚需房的意愿,导致供愿短缺,推高房价。她希望通税收减免激励开发刚需房的开发商,且严厉打击企业房东和大业主,为美国人降低租金,并且禁止房屋租金按双位数的幅度增长。哈里斯主张新建300万套住房,结束美国住房供应短缺,在需求侧为刚需买房人群提供多达25000美元的首付支持。

其次,哈里斯也承诺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具体包括增加联邦政府医疗保险市场平台的保险补贴、对所有美国人的处方药自付费用设定每年2000美元的上限、为数百万美国人免除医疗债务等。

最后,哈里斯对”结果公平”的追求贯穿于她的经济政策之中。她认识到单纯依赖市场机制可能无法充分解决不平等问题,因此在市场化政策的基础上,加入了旨在促进结果公平的元素。比如,通过大规模的直接补贴、税收减免和债务免除,这些政策有望迅速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例如,每月500美元的退税抵免则可能直接增加消费支出。这些措施可能在短期内提振经济活力,增加总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哈里斯的政策承诺要切割社会不平等的藩篱,为中产阶级开辟一条通往美好未来的道路。然而,这把政策的双刃剑并未因其美好的承诺而失去其危险性。哈里斯对结果公平的追求的同时,对经济市场效率造成的损失终究会不断显现。

首先,哈里斯的”结果公平”政策可能会破坏优胜劣汰机制,可能会削弱市场的自然选择过程,降低整体经济效率。哈里斯经济政策聚焦降低生活必需品成本,打击哄抬物价现象。哈里斯努力推动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禁止食品和日用品价格欺诈的联邦法案等代表的诸多价格管控措施,如限制食品和日用品价格,可能会扭曲市场信号,影响供需平衡。

以哈里斯提出的食品价格控制政策为例,其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包括如:低收入地区杂货店关闭,加剧”食品沙漠”问题。食品生产商利润下降,导致产品种类减少和质量下降。小型食品生产商和零售商倒闭,市场集中度提高等。这可能导致某些商品供应短缺, 对企业的严格管制可能会抑制创新和投资积极性,从而会影响经济的动态效率。

如果哈里斯当选 会带来哪些影响?

其次,财政支出压力陡然增加。若哈里斯当选,其重点实施这些”结果公平”政策,无疑需要巨额财政支出,这可能给已经庞大的美国国债带来更大压力。尽管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预测2025财年的初级赤字率将从2024财年的3.9%下降至3.1%,但哈里斯的政策主张可能导致这一预测值被大幅提高。她最近提出的政策,包括为首次购房者提供”首付支持”和为儿童抚养提供税收减免,都将推高政府支出。此外,哈里斯可能会延续拜登政府的大学生贷款减免计划,而这正是2024财年赤字率超预期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哈里斯当选 会带来哪些影响?

这种大规模的财政扩张可能引发通胀压力, 其作用机理可总结为:政府可能会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更多资金流入银行系统,促使银行储备金显著上升。信贷供给扩大,从而导致通胀压力加剧。而货币政策方面,为了对抗财政扩张带来的通胀压力,社会利率水平可能会在高位停留较长时间(”high for longer”),来对抗这种通胀中枢的中长期抬升。

最后,哈里斯的”结果公平”政策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其政策变化往往会产生溢出效应。大规模的财政刺激可能导致美元贬值,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如果导致美国通胀的再次抬头或债务危机,则可能对全球经济稳定性造成威胁。

(四)

哈里斯的外交政策:“意识形态挂帅”下,失序的油价

对于哈里斯的外交政策,与普遍认为的其会继承拜登的外交路线相比,《华盛顿邮报》指出:一方面,哈里斯并不拥有拜登那样庞大的外交幕僚团队,另一方面,五位现任和前任官员则认为,哈里斯并不信任拜登的外交幕僚,担心如果她表达任何异议,总统的助手们会泄露她的评论细节。

同时,她的助手和盟友指出,哈里斯与前总统奥巴马一样,是一位具有社会正义倾向的律师,她敢于挑战幕僚的观点,并以检察官的热情捍卫“法律与秩序”。

也就是说,其外交政策将会延续奥巴马而非拜登的外交路线。那么,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有什么特点呢?既以所谓人权、“政治正确”等西方左翼意识形态为出发点,而非基于实际利益和秩序的稳定,

本质上是在全球范围内支持各类不稳定的力量,这将增加各类局部地缘冲突的风险并埋下长期隐患。

当前西方各国愈演愈烈的难民危机、不断高企的能源价格和对红海航运和美国国际威望带来重大影响也门胡塞武装,归根溯源,也是奥巴马政府这种“意识形态挂帅”的外交政策引发中东失序的长期恶果。2011-2012年,奥巴马政府不顾中东各国国情,亦无视美国实际国家利益,仅仅因为其在国内政治上属于西方定义的“威权政府”,与西方左翼“政治正确”的意识形态不符,便纵容甚至支持阿拉伯地区各类不稳定力量的“阿拉伯之春”,推翻在政治、经济立场上也对美国较为亲近,曾经是美国影响阿拉伯世界和原油价格的重要抓手,也是海湾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的埃及穆巴拉克、也门萨利赫等政权。

上述地区稳定力量被破坏后,一方面,带来了也门胡塞等激进力量的崛起,进而带来了红海、中东地区旷日持久的动荡,比如:也门胡塞对红海等关键航路全球商船的持续袭击,使得2024年初,埃及苏伊士运河的运量同比下降35%,大量国际商船不得不绕道需要增加2周以上耗时的好望角,这使得原油等物资的每次航行运输成本大约增加50万至100万美元;而也门胡塞对沙特油田的经常性袭击,使得沙特需要不断的短暂中断原油生产,对原油产量的影响大约是570万桶/天。这些均驱动了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高企,亦是美国在内的西方各国通胀走高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各种激进力量的崛起造成了中东的长时间的失序与战争,如:叙利亚内战、也门内战等,战争带来了大量原本阿拉伯国家的富裕的中产阶层快速沦为难民,并酿成人道主义危机。而奥巴马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为代表的西方政客给出的解决方式却是,大量放纵并引入上述与本国文化差异巨大的穆斯林难民,并以为可以带来低成本的劳动力,但文化上的难以融入和与主体民族间的冲突,却带来了西方国内治安、冲突的不断恶化和社会共识的消弭,这又使得“反移民”“反秩序”的以特朗普、勒庞为代表的西方极右翼力量在近年来不断崛起。

如果哈里斯当选,其在外交上的延续奥巴马的“意识形态挂帅”的激进路线,将会使得本已风雨飘摇的中东更加动荡,同时,沙特王储萨勒曼在西方左翼眼中相对糟糕的形象,或将使得沙特及海湾国家与美国的关系愈发疏离,叠加激进的环保政策对于美国页岩油供给的制约,这将使得原油价格进一步走强。

而由于油价与电力价格是美国通胀最主要的构成,以及哈里斯激进“福利主义”政策——住房补贴对于房价的推升,最低工资大幅提高对于工资的推升,可以预期,若其当选,美国通胀中枢必然进一步抬升。

同时,哈里斯这种“意识形态挂帅”的“激进左翼”主张在美国国内,预计其将进一步推广早已饱受诟病的“觉醒主义文化”,即以“身份政治”“多元化”为代表的所谓“政治正确”,这种身份政治以及哈里斯-沃尔兹在目前已经日趋影响民众切身利益的非法移民、治安问题上的“左翼立场”,或将进一步加大美国族群间的仇恨与社会共识的进一步瓦解,并带来美国社会动荡的加剧。

而以上这些因素叠加,将使得若哈里斯当选,黄金价格整体也将呈现稳步上涨的态势。

如果哈里斯当选 会带来哪些影响?

(五)

哈里斯当选下的中美关系:可控的风险与国内政策“转向”的契机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与特朗普若当选,其不可控性带来的二战后国际秩序受到根本性冲击与“惊涛骇浪”下黄金价格“上不封顶”相比,哈里斯当选下的全球地缘风险的烈度“上限”是相对可控的,故金价上涨更多将呈现斜率相对平缓的特点:

首先,哈里斯在俄乌等关键地缘问题上的态度,整体上是维持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其将延续并强化民主党一直以来的美国与北约、欧盟、日韩等传统盟友的合作,在关键地缘问题上,以尽力履行美国的国际义务与条约义务为导向,这就使得美元霸权的基石——二战后,美国秩序体系的基石依然相对稳固。

其次,哈里斯在全球最为关键的中美关系上,或将延续拜登政府“竞争不对抗”或者说“接触+遏制”的策略,即:在高科技等方面强化限制的同时,保持与中方的贸易接触(不过度加征普适性关税)和尊重,并在重要地缘问题方面明确立场。这一策略这一本身将使得中美双方因为误判而带来的超预期“黑天鹅”风险的概率尽可能的降低。

再次,与拜登背后的工会势力相比,哈里斯本人及其背后以佩洛西、奥巴马的民主党势力,更受益于全球化贸易体系带来的“暴利”。特别是其副总统候选人沃尔兹,作为华盛顿资深的“知华派”,本人亲和力较强,有着连续十年访问中国的外教经历,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且主张中美强化文化、民间交流,这一点与23年底领导去美国时的主张不谋而合。

虽然这些倾向或难以改变中美竞争的大势,资本市场期待的减少已有关税和高科技限制亦较难发生,但这些主张对于控制中美冲突的“烈度”与“上限”无疑是有所裨益的。

在日趋不稳定国际地缘环境下,中美作为东西方阵营的龙头和全球地缘的“基石”,中美冲突的烈度可控,也意味着本轮全球地缘动荡大周期的对抗烈度,与历史上相似阶段相比,要更加缓和,这对中美两国人民,甚至全人类而言亦是幸事。

而就国内政策而言,十九大之后政策的重心在安全与效率间的权衡,是政策阶段性调整和变化的最重要考量,而外部整体地缘环境的变化又是这种政策重心阶段性调整的最重要背景。我们在《若特朗普当选将带来哪些影响》中提出:与12-18年总量政策上重视需求侧刺激,产业政策上重视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传统以GDP为中心经济政策框架相比,2018年之后总量政策上对于需求侧刺激始终保持定力超预期,产业政策全部重心在于新质生产力、“卡脖子”、“硬科技”等与国家安全与军备能力密切相关的高端制造业。这种经济政策框架的根本性变化与2018年特朗普政府所主导的中美贸易战引发的全球地缘不安全显著加剧是密切相关,故如果特朗普再次当选,由于其权力的更加不受制约性及无视国际秩序基本原则对全球地缘带来的“惊涛骇浪”,国内政策的转向方向将是进一步注重安全,而非市场所预期的刺激。”

如果哈里斯当选 会带来哪些影响?

同理,若哈里斯当选,其带来的中美风险的“烈度”相对可控的预期和关键地缘问题上明晰的态度,将使得安全的风险相对可控,中美的竞争更多的立足于和平竞争也就是经济效率的框架下,在此基础上,若明年国内经济内生动能压力进一步加大,类似2022年下半年侧重于经济效率,对资本市场相对有利的“政策阶段性转向契机”或也将渐行渐近。

(六)

关注国会选举:“两党激进化”下的“最优结果”是什么?

综合以上分析及上篇文章《若特朗普当选,将带来哪些影响?》,本次大选呈现出“激进左翼vs激进右翼”的态势,使得大选结果无论如何谁最终当选,对美国乃至世界秩序都并非福音(具体见图表14所述)。

如果哈里斯当选 会带来哪些影响?

而就市场一种普遍的观点:从历史统计来看,美国总统候选人竞选时的承诺只是为了争取选票的“画饼”,其平均兑现程度只有30%不到,故无需过度关注美国总统大选。我们认为,这一逻辑对于哈里斯或许是适用的:拜登-哈里斯政府的权力基础来自于民主党各路大佬的背书,故当身为美国总统的拜登,尽管自身极不情愿,也不得不被迫退选。而哈里斯的候选人资格由于并非来自初选,其基层选民基础甚至还不如拜登。从这个角度来看,哈里斯无论其政策主张如何“不切实际”,至少其本人是可控和受到较强制约的,这也意味着其政策的“破坏性”亦相对可控。

而若特朗普当选则完全不适用于上述逻辑,由于特朗普的权力基础来自共和党基层选民的“狂热”,而不是各路的背书,反过来,无论共和党内大佬背后的传统势力和资金有多强,特朗普都可以煽动选民让其在初选中被淘汰,这就使得其权力本身相对美国历史上所有总统候选人是完全不可控的,2016-2020年其第一任期中各种美国国内和国际的乱象的根源即是如此。而由于过去8年,特朗普对共和党高层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组,相对第一任期,其党内建制派的制衡基本已消失殆尽,以及美国最高法院赋予了总统任内近乎不受法律制裁的权力,还有“共和党2025计划”中大幅改组美国公务员官僚队伍等主张,一旦其当选,其政策的破坏性和“不可控性”将完全超越以往美国历史经验。

从这个角度看,在美国两党候选人同时“激进化”下,如何减少对美国和世界秩序的影响,本次国会选举的结果亦比以往更加重要,或许对美国和世界秩序来说,本次美国大选最好的一种结果是:哈里斯胜选(其本人相对特朗普更加可控),但民主党至少输掉参、众议院中的一个,使得哈里斯的激进政策落地难度进一步加大。而相应地,本次大选最坏的结果则是特朗普胜选的同时,共和党同时控制参、众两院,这种情况下,失去任何制约的特朗普所带来的“破坏性”以及全球地缘的动荡程度或将“惊涛骇浪”。

就近期最新民调综合分析看,尽管本次大选中总统选举的胜负自两党候选人组合同时“激进化”后变得愈发难以预料,但参、众两院选举的势头却愈发清晰:民主党夺回对众议院控制的概率一直稳步领先共和党,且近期有势头继续拉大的迹象;相应地,由于这次参议院选举涉及的34个席位中,23个来自民主党,这使得共和党夺回参议院的概率较大,最新的民调显示,共和党或以51:49的微弱优势成为多数党。

或许当前民调显示的,参、众两院分属两党且均微弱优势的状态,使得总统候选人的激进政策在落地过程中受到立法权的有力牵制,并不得不向中间派进行一定的妥协,或是本次大选打破两党愈发“激进化”格局唯一路径。

如果哈里斯当选 会带来哪些影响?

(七)

“两党同时激进化的启示”:迎接一个全球更加动荡的“新时代”

从更广义的角度看,本次美国大选呈现的“两党同时激进化,中间选民被抛弃”的特点,并非偶然:在9月1日,德国举行的图林根、萨克森州议会选举中,极右翼的“另类选择党”得票率大幅上升,历史上首次分别成为上述两个州的第一大、第二大党,而极左翼的瓦根克内西特联盟得票率亦大幅上升,而德国总理舒尔茨所在的德国社民党以及目前政府中联合执政的绿党和自民党的得票率均大幅减少;在6月30日,法国举行的议会选举第一轮投票中:极右翼的国民联盟获得和极左翼的“新人民阵线”得票率均大幅上升分别列第一和第二,而法国总统马克龙所在的复兴党及中间派联盟得票率则大幅下降,仅列第三。

愈来愈多的激进力量崛起和建制力量没落的背后是社会矛盾的日益不可调和和失序,而造成这一切的恰恰是西方建制派精英自己过去四十年的一系列“短视”和“贪婪”:

我们在上一篇《假若特朗普当选,会带来哪些影响》文章中指出西方各国过去四十年,不负责任的“全球化”,追求短期企业利润,却带来了本土制造业能力的长期瓦解与国内中产阶层萎缩与社会撕裂的长期加剧是政治极化背后的经济原因。

除此之外,西方各国资本在老龄化下,因片面追求廉价劳动力与奥巴马、默克尔等西方政治精英为了短期的选举胜利和所谓“选战铁盘”,而不负责任的引入大量与本国传统文化格格不入的穆斯林等非法移民;并试图强行推动扭曲的“觉醒文化”与“身份政治”,来压制普通民众对于这些短视措施的不满,并转移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劳资矛盾”,却引发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真正危险的长期灾难:种族矛盾的加剧和社会共识的对立。

与美国建国之初直到上世纪,双方候选人的辩论主要通过报纸,详细阐述严肃、缜密的自身的政策观点和从政履历相比,互联网、社交媒体、短视频为了追求短期流量效应的收益,忽视基本的政策观点的“事实审核”,愈发迎合“娱乐化”,“博出位”,甚至“阴谋论”等言论和政客大v,并通过“算法推荐”“定向推送”特定的类似观点,使原本只是观点倾向略有不同的群众,形成一个个难以互通并不断自我强化的“信息茧房”,成为培育政治极化与对立的“温床”。

这就使得能够赢得选举的往往并非是最善于治理国家的政治专家,而是更能够哗众取宠、煽动情绪的“脱口秀型演员”,无论对于美国两党都是如此,如:2004年选举,越战老兵民主党候选人克里输给更年轻的小布什,2008年的越战英雄麦凯恩、2012年从政经验丰富的罗姆尼输给奥巴马都是这种“逆淘汰”的体现,这反过来也使得美国两党为了赢得选举,在新一代政治梯队中,愈发倾向推举所谓的“观点激进”“有所谓人格魅力”的候选人。

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从长期看,我们都已死去”,这句话曾被金融圈奉为“金科玉律”。过去四十年,西方建制派精英所推动的“经济全球化”、“移民化”、“身份政治”、“流量化”无不是在这一极端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而忽视长期风险积聚的“短视”理念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政策上的体现。其本质是对构成二战后全球长期和平的一系列经济、政治、社会、国际秩序稳定“基石”的一种“挥霍”,是一种“崽卖爷田不心疼”的极致“贪婪”。

但长期的风险终会“聚沙成塔”般的不断积聚,建制派精英的贪婪、短视,终将被其缔造的激进民粹所“反噬”。然而,由底层民众愤怒情绪所驱动的民粹,本质上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这种“破坏性”力量的释放,带来的恐怕并非是其支持者所期待的“乌托邦”,而是二战后全球秩序“基石”的进一步崩塌,正所谓“人心思乱”。

所谓“天下大势,’和’久必分”,西方谚语亦有言“艰难的时代造就坚强的人,坚强的人创造繁荣的时代,繁荣的时代滋生脆弱的人,脆弱的人带来艰难的时代”,也就是说,在经历了二战后近八十年的全球和平和过去四十年的全球化高增长“红利期”后,一个全球地缘更加动荡的“新时代”或正拉开序幕。

“夏虫不可语冰”,对于投资者而言,建立更加重视“安全”的“新时代”的经济、政策与投资思考范式,切忌机械套用片面注重“短期效率”的高增长时代“凯恩斯框架”,而低估“新时代”的风险,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投资误判,或是当务之急。

风险提示:美国经济超预期下行,全球流动性超预期收紧,国内产业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美国大选前的“黑天鹅”事件影响,全球地缘动荡预期超预期升温。

墙倒众人推 以太坊陷入穷途末路?还有机会吗?

作者:木沐,白话区块链

近段时间,因长时间不及预期,批评以太坊的声音多了起来,再加上此时以太坊基金会又不合时宜地陷入“出货”风波,正可谓是墙倒众人推,不禁再次令人担忧起以太坊的“前途”来,那么这一次,以太坊能顺利度过这个“坎”吗?

01 辩:以太坊“七宗罪”

似乎每轮行情走差,都会拿一些项目或者机构来“开刀”,这一回没想到轮到了市值始终稳居老二的“以太坊”,近期打开社交媒体,不乏一些知名机构合伙人、知名KOL等发表对以太坊的各种“吐槽”声,也有一些以太坊死忠的辩驳,今天我们一起来盘一盘正在争论中的以太坊“七宗罪”到底孰是孰非:

1)发展Layer2的路线错误?

Layer2的发展落地,把以太坊生态的手续费打下来了,也把以太坊的价格打下来了,这一点似乎令许多人都始料未及,毕竟前些年推Layer2路线时如此兴奋和期待,区块链终于解决了拓展性问题,突破了技术瓶颈云云。

解决了老问题,又来了新问题,一众批评者把以太坊价格低迷的核心原因指向了Layer2路线的错误,认为Layer2“寄生、吸血”于以太坊,瓜分了以太坊流动性却只提供很少的价值捕获反哺给以太坊,导致以太坊流动性和链上交易的流失的情况下,ETH自然一蹶不振。

关于这一点,应该不止一次讨论了, 实际上如果只看表面,确实是Layer2抢占了以太坊的市场,令以太坊链上暂时陷入冷清的境况,但这恰恰反而证明了以太坊Layer2路线的成功,因为以太坊主网、Layer2实际本身都包含在以太坊大生态之内,用户、流动性始终大部分都还在以太坊生态之内没有流失,同时Layer2的吸引力越来越高,我们会发现几乎没有什么新的公链冒出来“竞争”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城市因为交通拥堵,于是分别来了几家公司挖了几条地铁,人们被分流去坐地铁了,然后突然有一天路上不堵车了,这时候路面交通经营者肯定收到影响,的士司机肯定会跳出来反对地铁的设立,但很快整个城市都开始受益于这些新基础设施,竞争力越来越强,人才、投资纷纷流入,城市的地下交通扩容又让它展现了新的活力,迎来了新的发展。城市的体量越来越大,每个人都是受益者。

同样的道理,以太坊之所以要扩容,就是为了未来整个生态的大规模采用奠定基础,同时Layer2之间资金流转的成本也很低,互操作性问题也只是暂时的,一时的价格低迷不足以否定研究了那么多年的分层和模块化扩容思路。

2)通胀加剧?

原本以太坊部署的EIP-1559大大降低了以太坊的通胀率,甚至此前转POS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太坊通胀率还是负的,但后来以太坊链上活动衰减,Gas Price陷入低位,再加上Stacking和Restaking的概念让POS质押率飙涨,使得销毁的ETH数量低于POS增发,于是以太坊不久前已开始进入通胀状态。据ultra sound money数据显示,以太坊近30天增发7万枚、年通胀率为0.713%。

这下可“好”了,批评者又找到了以太坊要“亡”的证据,认为以太坊开始通胀,未来有可能会陷入“死亡螺旋”……

不过,人们没有注意到,ultra sound money展示的另一个数据,在人人喊打的以太坊价格低迷、链上冷清至极的当下,以太坊的年通胀率依然低于号称“低通胀”的比特币,这个数据看似差距不大,但要知道,比特币现时不论是市场表现还是生态活力似乎都高于此时的以太坊。

本质上,今天以太坊出现的问题,正是Layer2落地顺利,解决了扩容问题,而此时恰逢市场和链上活动都低迷导致的,我们不能忽略未来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带来的莫大好处。

3)基金会出货逃顶?

由于历史上以太坊基金会多次出货在了较高点的位置,于是有一些人把“以太坊基金会出货”事件设置为一种出货指标。正是这样的背景下,8月24日以太坊基金会地址向 Kraken 存入 3.5 万枚 ETH 被认为是出货逃顶,一时间引起众多加密用户的“口诛笔伐”。众多KOL、自媒体也跟进事件发布以太坊基金会出货逃顶的FUD信息。

对此,以太坊基金会执行董事 AyaMiyaguchi 在 X 发文表示,「这是其资金管理活动的一部分,以太坊基金会每年的预算约为 1 亿美元,主要由拨款和工资组成,部分受助人只能接受法定货币。今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被告知不要进行任何资金活动,因为监管很复杂,我们无法提前分享计划。此外,这笔交易不等于卖出。从现在开始,我们将有计划地逐步卖出。」(以太坊基金会作为非营利性基金会,此前计划每年取出15%的资金(法币价值)用于生态内各项支持。)

简单的说,以太坊基金会的回应是3.5万枚ETH是正常资金管理,同时转入交易所并不意味着马上全部卖出,而是有计划逐步卖出。

8月30日,以太坊基金会发布了今年第二季度的资金分配用途表,一共使用了约850万美元资助了近100个社区活动和项目,其中包括社区教育、技术研发、创新项目、开发者工具、研究、生态发展相关的几大类别,清楚地标记了项目类别、名称、描述网址等详细信息。随手点开这些受资助的项目网站,有全球各地区举办的社区、生态技术会议,也有技术研究教授/团队的研究项目、也有改善以太坊生态开发者开发体验的工具,无不令人感受到全球范围内以太坊生态社区的活跃和认真的技术研究氛围。这在很多社区是完全看不到的景象。

那么,以太坊基金会每年花掉的1个亿预算,你认为值不值?见仁见智。

4)现货ETF毫无作用?

此前比特币现货ETF通过后让比特币价格上了一个大台阶,而以太坊现货ETF的通过似乎并没有给以太坊价格带来多大的利好。

记得前两年,Vitalik Buterin 认为加密资产现货ETF不见得就是好处,他认为我们不应该热情地追逐大型机构资本,在我们得到更多关注之前,生态系统需要时间成熟。

或许比特币、以太坊的主流化虽然带来了新的资金入口,但是也会带来更严密的中心化监管。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目前配置加密资产现货ETF的美股投资者中机构较多,这些机构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ETF的体量越来越大,也将会逐步影响加密市场,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如果加密市场行情好,让他们看到了增值潜力,就会大举配置,反之也会大幅砸盘,因此现货ETF只会顺势而为,目前这种状况现货ETF短期内确实很难发挥正向作用。

5)创新不足?

此前曾有“以太坊杀手”项目社区提出以太坊的创新停滞不前,发展动作很少、很慢。对于这个事,只能说以太坊太冤了,真实情况是,这些年来以太坊社区一直都是加密社区技术创新的“领头羊”,不论EIP-1559、Staking、Restaking、Layer2、ZK、DA、分层模块化等Token经济和技术上的革新都出自以太坊社区。至今不论比特币生态、Solana生态还是其他各个公链,无不受益于以太坊生态这些年带来的解决方案和开源技术创新。

6)V神搞“一言堂”?

总有人拿V神在以太坊“一家独大”来说事,不可否认Vitalik作为创始人在以太坊社区的威望值相当高,但并不意味着以太坊社区只有一种声音,作为去中心化社区,公开、透明的运作,Vitalik 的意见和建议虽然受到高度关注和重视,但最终的决策还是需要通过社区的开发者的广泛讨论才能达成这是大量社区成员协作的成果。如果相比较大部分加密项目创始人来看,除了消失的中本聪,其他大部分创始人都不见得像 Vitalik 那样低调和淡泊名利。

8月底,Vitalik Buterin 公布以太坊基金会支出信息更新时在评论中回复称其薪水为每年 18.2 万新元。这相对于一个国际大企业的领导人动辄上亿的薪水来说九牛一毛。

另外,美国SEC早就对以太坊基金会等机构展开长期的调查,调查对象自然包括 Vitalik,最终在今年SEC放弃调查,侧面佐证了以太坊基金会组织和这个项目足够去中心化,作为创始人自然无法“一家独大”。

7)转POS陷中心化?

这个老生长谈的话题了,居然现在还有人在争论。当然,以太坊 POS 合并近2年的时间,我们回头再看,以太坊平稳的运行已足以证明 POS 的安全和可靠性。

02 小结: 大环境不行,只能内耗

这世界总是那么奇怪,熊市时期以太坊坚挺的时候,都在喊”牛逼,创新无敌,看好未来”,现在行情低迷了,做什么都变成了错误。

其实从以太坊诞生起,从DAO黑客事件到DApp被证伪再到DeFi的崛起就陷入各种无休止的争论,之所以每次争议得如此激烈,恰恰说明以太坊的发展备受重视,它早已代表Web3、加密市场成为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今天这个局面,主要可能是由于美元加息导致的外部流动性的不足导致的,这种情况下,看看早已深陷泥潭的传统互联网公司便知道了,即便是AI明星赛道里的独角兽企业也可会因为缺乏流动性而倒闭,如今的加密市场相对前两年熊市时期来说已经很好了。

流动性的不足,导致进入的新钱不多,纵然对加密资产有更专业研究的“老钱”推崇以太坊,但比特币的数字黄金概念更贴合当下的大环境,同时Meme潮的爆发,为数不多的新钱自然大量分流,以太坊就更难了。

大环境的衰退也好、流动性紧缺也好,终将过去,加密和Web3的创新和应用落地采用也会加速补上,一切都将走回正轨。

降息将至 真的是市场利好吗?

作者:0xTodd,Ebunker 联创 来源:X,@0x_Todd

我有一个未经验证的想法:降息前,尤其是越临近降息,风险市场的资金被抽离地越厉害。

比如说现在,别管票面利息是多少,中长期美债收益率已经从巅峰的 4.5-5%,降到了如今的 3.5%-4%。如果降息官宣,甚至连续降息开始,实际收益率自然还要往下走,体现为债券本身价格会涨。

( 可能 ) 场内有一些资金的想法是:

现在大概是加仓美债的最后窗口了,锁定美金 4%,而且一锁定就能 10 年甚至 30 年,利率还是很诱人的。

那么这些资金,只能从卡着这个时间窗口(8-9 月),拼命从风险市场撤走,造成了场内黎明前的黑暗。

降息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降息前嘛,没有紧迫感,都是想着继续在风险市场赚一波再说。临近降息,才开始有了「要抓紧赶上最后一班公交车」的心路历程。

所以,临近降息,非但没有想象中的 price in 上涨效果,反而我们会感到流动性一直降低。

而等到降息真正官宣开始,该走的资金已经都走了。而留下没走的,显然都是等待舞会开始的人。

PS:当然,加密市场的投资者似乎和美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差很多,用户画像未必 match,所以是个未经验证的想法。

降息将至 真的是市场利好吗?

加密 yihang 评论观点:

降息将至 真的是市场利好吗?

加密 KOL 大宇观点:资金的流动是一个点,此外外汇波动也会是一个点,另外就是科技股投入、估值和收益的匹配需要比较长的时间,ai 目前好像主要还是为梦想窒息。

降息将至 真的是市场利好吗?

Web3游戏出海开设二级市场,有哪些法律合规问题?

海外Web3游戏的发展,也面临着各种复杂情况的阻碍,据 Footprint Analytics 7 月Web3游戏研报显示, 7 月Web3游戏领域共计 3362 款,仅三分之一左右保持活跃,其中只有 289 款吸引了超过 1000 名每月活跃链上用户(MAU)。这也引发了市场对Web3游戏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Web3游戏出海开设二级市场,有哪些法律合规问题?

活跃用户是Web3游戏持续收益的根本,所以,项目方在通过设置一级交易市场直接售卖道具获得收益之外,还会通过各种办法来提高收益的可持续性,诸如,有的项目方在开发时就设计了双代币系统来保障游戏经济系统的稳定。除此之外,为了增强游戏内经济的流动性,开设二级市场成为了影响链游运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期曼昆律所组织的,邀请了Web3游戏资深从业者,探讨Web3游戏各阶段面临的合规问题,其中就有关于二级市场的讨论。

目前业界关于二级市场的搭建,普遍是采取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的方式,但曼昆律师也接到不少有关自建二级市场的咨询。基于此,曼昆律师撰写本文探讨自建及与三方合作的二级市场的不同策略,并提供相应的合规建议。

为何设置二级市场

二级市场是一个允许玩家自由交易游戏内资产(如 NFT、虚拟道具等)的平台,为玩家提供了将稀有物品或虚拟资产产生价值的机会。

二级市场对于Web3游戏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点:

  • 提升资产流动性。二级市场为玩家提供了交易 NFT、游戏道具和其他虚拟资产的平台,允许他们自由买卖或交换。这一功能不仅提升了资产的流动性,还增加了玩家对游戏生态的投入和粘性。

  • 增加用户参与感和收益。通过二级市场,玩家可以在游戏中创造价值,如通过交易稀有道具或出售升级后的资产来获利。这种参与感和盈利机会吸引了更多用户加入链游,并推动游戏社区的发展。

  • 确保市场定价和价值发现。二级市场通过供需关系调节链游资产的价格,使得资产的市场价值能够得到更为准确的反映。这对项目方和玩家双方都有利,因为透明的市场价格有助于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信任度。

  • 促进游戏内经济的持续循环。二级市场的存在使得游戏内的经济系统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玩家可以通过不断交易来回收资金并进行再投资,从而维持游戏内经济的活力。

自建与三方的优劣对比

二级市场对Web3游戏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那么,针对自建和三方两种路径,项目方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方式搭建呢?

一个完整的Web3游戏二级市场主要包含四个维度:前端用户界面、后端管理系统、智能合约层以及区块链网络,我们可以通过下方的表格对二者进行直观地对比。

Web3游戏出海开设二级市场,有哪些法律合规问题?

可以看到,自建二级市场的核心优势在于项目方对平台的完全控制权。从市场规则、费用结构到用户体验,项目方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这种灵活性使得项目方能够深度结合品牌建设战略,增强用户忠诚度和市场粘性。如之前很火的 Starshark(星鲨),自建二级市场有助于项目方打造品牌形象,提供与主品牌高度一致的用户体验,增加用户的归属感和互动频率。

Web3游戏出海开设二级市场,有哪些法律合规问题?

但是,自建二级市场面临的复杂合规要求,例如交易规则制定与资金审查,会导致项目方投入的技术、资源等成本急剧上升,在多层合约附加下,会使得市场流动性相应受限,没有稳定的买卖双方,资产的价格可能大幅波动,影响用户信任,导致客诉增加。除此之外,自建二级市场的项目方需要解决底层链与外部的资产与信息传输,制作跨链桥,这进一步增加了技术成本。

相比较之下,与第三方二级市场合作能够显著降低法律和合规风险。将项目方的核心业务与二级市场隔离可以避免直接涉及货币交易,这样一旦发生价格波动或亏损,用户更可能将其视为市场行为,而非项目方的责任,从而减少维权的风险。这种做法使项目方在法律上与二级市场交易活动保持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在潜在的刑事责任方面,减少了被追究的可能性。同时,市场隔离还能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特别是涉及虚拟货币交易和监管的风险。大型平台如 OpenSea 和 Magic Eden 等,已经建立了成熟的 KYC、AML 合规体系,并承担了大部分的监管责任。此外,大型平台通常具备完善的版权保护机制,能够快速处理潜在的侵权纠纷,降低项目方直接面对版权问题的风险。

Web3游戏出海开设二级市场,有哪些法律合规问题?

虽然与第三方合作意味着在市场规则、费用结构和用户界面上受到一定限制,难以完全按照自身需求进行定制,但是大型第三方平台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和完善的交易生态。同时,平台一般支持多个公链,项目方通过与这些平台合作,可以迅速获取市场流动性,并利用现成的用户群体扩大市场覆盖。这种合作模式对处于初期发展的项目尤为有利,能够快速进入市场而无需独自搭建流动性基础。

曼昆律师点评

适合自建二级市场的项目

自建二级市场适用于拥有强大技术团队、资源丰富且希望深度控制品牌和用户体验的项目。对于那些已经拥有大量用户,并有能力承担合规和运营压力的项目,自建二级市场是值得考虑的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对交易进行定制化的过程中,应当避免涉及人民币的兑换,不论是官方对游戏积分或代币提供变现渠道,还是允许用户之间的现金交易,都涉及极高的涉刑风险。

适合与第三方合作的项目

对于初期发展阶段的项目,优先考虑降低合规风险并快速获取市场流动性的需求,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是更为稳妥的选择,这也是目前大部分链游项目方的做法。这种模式不仅能迅速进入市场,还能减少技术和运营负担,降低初期投入成本。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方平台上运营链游项目时,用户可能会认为项目方与该平台存在关联,项目方可以通过清晰的用户协议与合作声明,明确定义双方的独立性,从而减少误解。

混合模式的可能性

部分项目可以考虑在初期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在业务成熟后逐步转向自建二级市场。例如目前在热门链游榜首的 Pixeis,它采用的就是这样的模式。

这种方式有助于项目方在保证流动性和合规性的同时,逐步积累技术和市场资源,最终实现平稳过渡。但需要明确,项目方应当避免将游戏内积分接入三方二级市场进行交易,即使该积分不上链,它也具有一定的代币属性,项目方也需要承担数据同步、隐私、安全问题与由此可能引发的额外客诉。因此,限制出金接口并确保链下代币仅用于购买游戏内物品,可以避免该代币被认定为变现工具,从而降低合规风险。

曼昆律师总结

总体而言,链游项目方在选择二级市场模式时,需根据自身的资源、技术能力和合规需求作出决策。对于那些希望快速进入市场并降低合规风险的项目,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是最优解;而对于追求品牌独立性和深度用户控制的项目,自建二级市场则更具优势。无论选择何种模式,项目方都需结合长期发展目标,制定灵活的二级市场策略,并对相应的合规问题进行把控,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监管环境。

放弃开发权限,抛售协议收入,SocialFi昔日翘楚friend.tech团队“软Rug”?

原创 | Odaily星球日报(

作者 | Asher(

放弃开发权限,抛售协议收入,SocialFi昔日翘楚friend.tech团队“软Rug”?

9 月 8 日,friend.tech 团队宣布已将 Admin 和 ownership 参数设置为 0x000…000,这意味着该团队的开发者已放弃了对智能合约的控制,协议未来将不会再有任何升级与改进。消息一出,协议代币 FRIEND 价格昨日一度下跌超 20% ,最低跌破 0.06 USDT。

放弃开发权限,抛售协议收入,SocialFi昔日翘楚friend.tech团队“软Rug”?

消息不断发酵,社区中充满着对 friend.tech 项目的抱怨情绪:

  • “一年了,friend.tech 终于把合约的这种中心化风险干掉了,owner 没了,项目也快没了”;

  • “FRIEND 代币从今年 5 月份的近 3 美元高点一路滑落,真不要轻易对任何一个项目上情怀,市场会告诉你有多残酷”;

  • “friend.tech 作为 Paradigm 投资的一个全新项目,的确在去年获得了不少支持,没想到现在落寞成这样,导致市场对整个 socialfi 项目都信心不足了”;

  • “因 Friend.Tech 损失 50 万美元,从未想过创始人会毫无道德地‘割韭菜’”。

协议收入“赚麻”,散户买币“亏麻”

“跑路”、“割韭菜”等各种关于 friend.tech 的负面舆论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迫使官方不得不出面回应。

9 月 10 日上午,friend.tech 发文称:“团队没有关闭或停止 friend.tech 网站应用的计划;之前放弃合约权限的操作主要为确保无法对部署在 Base 上的智能合约进行任何未来的更改,这些更改可能会增加或产生新的费用;这些操作不会以任何方式影响 friend.tech 网站应用的当前功能,用户所知道和使用的一切都保持不变。”

放弃开发权限,抛售协议收入,SocialFi昔日翘楚friend.tech团队“软Rug”?

虽然官方的解释给人一种“团队仍然在做事”的感觉,但用户并不买账。链上侦探通过数据发现,friend.tech 一直在卖币套现。

根据 Dune 面板数据,Friend.tech 自上线以来共产生约 9000 万美元费用收入,其中 4467 万美元分配给创作者,剩余部分均归 Friend.tech 团队所有。同时,据 Arkham 监测,Friend Tech 项目方在 2023 年 12 月至 2024 年 6 月这半年期间里一共将通过协议收入获得的 19477 枚 ETH 转进 Coinbase,具体数据记录如下:

  • 通过 friend tech:Fees 地址在 2023 年 12 月将 7821 枚 ETH 转进 Coinbase;

放弃开发权限,抛售协议收入,SocialFi昔日翘楚friend.tech团队“软Rug”?

  • 通过 friend tech:Gnosis Safe Proxy 地址在 2024 年 1 月至 6 月陆续将 11656 枚 ETH 转进 Coinbase。

放弃开发权限,抛售协议收入,SocialFi昔日翘楚friend.tech团队“软Rug”?

因此,Friend.Tech 团队共计转入 Coinbase 的 ETH 数量为 19477 枚。如果他们每次都在 ETH 转进 Coinbase 后就进行了出售,那么他们获得的收益应该超 5000 万美元。

团队通过协议手续费赚得盆满钵满,但其项目代币 FRIEND 币价从开盘 3 美元持续下跌至目前的 0.08 美元,累计跌幅 97% ,散户损失惨重,其中“麻吉大哥”成为最大接盘侠。

根据此前 Lookonchain 监测,自 5 月 3 日至 6 月 8 日,“麻吉大哥”黄立成累计花费 4975 枚 ETH(价值约合 1560 万美元)以平均 1.81 美元的价格购买了 860 万枚 FRIEND。此后,黄立成依然在小额持续买进 FRIEND,并为其交易对提供流动性,目前累计持仓 1100 万枚 FRIEND。若仅按照 6 月 8 日的持仓和 FRIEND 现价 0.092 美元计算,其此前 1560 万美元买入的 FRIEND 现在仅价值 100 万美元,已至少浮亏 1400 万美元。

SocialFi 翘楚现已落寞

2023 年夏天,friend.tech 横空出世,引爆整个 SocialFi 板块。

凭借 Paradigm 的支持、众多知名 KOL 的热情参与、限量邀请码的设计、预期空投的吸引力以及对 KOL 价值和 IP 的创新玩法,friend.tech 在短短两周时间内迅速从 0 增长到超过 10 万用户;之后 friend.tech V2 版本的发布,平台 Club 数也在短短两周时间内突破 22 万。巅峰时期,平台日活用户超过 7 万,日成交量超过 1000 ETH。

然而,friend.tech 的繁荣景象并没有维持多久。The Block 数据显示,今年 5 月末起 friend.tech 日活用户已不足 100 人;8 月 7 日,friend.tech 日活跃用户仅 5 人,其中独立买家 3 人,独立卖家 2 人,创历史新低。从巅峰到落寞,Friend.Tech 生命周期不足一年。

放弃开发权限,抛售协议收入,SocialFi昔日翘楚friend.tech团队“软Rug”?

()

为什么 friend.tech 走向衰落?一方面是因为羊毛党的袭击,大量发送垃圾信息赚取代币,平台缺乏过滤机制,损害了真实用户的权益,导致日渐凋零。另一方面,仅仅以 Token 或者 Key 作为炒作噱头没有真实应用,随着币价崩溃也很难维持繁盛局面,最终陷入死亡螺旋。毕竟,用户的主要使用动机是投机,只是希望通过交易 KEY 获利乃至获得空投,与喜欢的创作者互动则是附带的;当币加价格下跌时,实际价值却不足以维持用户继续投入参与,最终导致平台的衰退。

实际上,SocialFi 产品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的通病:对金融代币激励的高度依赖。随着激励的减少,用户参与度也随之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这在链游领域屡见不鲜,Axie Infinity 等都是如此。金融代币激励应该是一个特性,而不是主要驱动因素,而实用性则应作为 Web3 社交产品的价值支撑。

从实用性来说,friend.tech 的竞品 Farcaster 做得就很不错。

Farcaster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协议,旨在促进用户之间直接联系的建立。开发者通过 Farcaster 可以无需许可即可访问公共数据,同时支持多样化和灵活性的客户端和应用程序开发。实际上,Frames 最重要的一个功能,便是支持 Frames 插件的使用。

随着 Meme 代币的火爆,越来越多的 Meme 项目开始通过 Farcaster 发布信息,Frames 插件可以将这些消息及时的触达用户,而 Meme 代币的交易活动中获取信息的及时性成为了获得关键,大量用户开始涌入 Farcaster,旨在获取最及时的消息。同时用户可以通过 Frame 进行空投领取、NFT 铸造等操作,省去了用户在社交平台和钱包之间的来回切换,效率大大提高,这也是 Frames 插件为 Farcaster 带来火爆效应的主要原因,今年 7 月巅峰时期日活用户超过 10 万,即便目前依然维持 7 万的日活。

放弃开发权限,抛售协议收入,SocialFi昔日翘楚friend.tech团队“软Rug”?

(Farcaster 日活数据,数据来自 Dune)

小结

虽然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证明 friend.tech 团队已“软 Rug”,但这款曾红极一时的加密社交应用目前来看已经“凉透”。一方面,开发者通过调用智能合约功能将控制权转移至以太坊的空地址,表面上看平台仍在运作,但放弃控制权几乎使得引入新功能变得不可行。另一方面,自平台上线以来,friend.tech 团队确实已经将近 2 万枚 ETH 转入了 Coinbase,极大可能已经完成变现。

SocialFi 板块永远不缺新玩家入场,但能否长青,仍然有待市场检验。

Taproot Assets:闪电网络上的稳定币优势

2024 年 7 月 23 日,Lightning Labs 发布了多资产闪电网络的第一个主网版本,正式将 Taproot Assets 引入闪电网络。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稳定币正式在闪电网络上得到支持!

Taproot Assets:闪电网络上的稳定币优势

那么,闪电网络上的稳定币与其他区块链上的稳定币有何不同?对于运行在以太坊和 Solana 等区块链上的稳定币(如 USDT 和 USDC),我们通常看到它们主要用作交换媒介和计价单位,用于评估其他数字资产,但在现实世界中的使用案例有限,而闪电网络填补了这一空白。凭借其高达每秒 100 万笔交易(1 M TPS)的结算速度、超低费用和高安全性,闪电网络上的稳定币将会脱颖而出。

以下是三个用例,展示了闪电网络上稳定币的独特优势:

1. 全球即时结算外汇交易:Alice 发送美元稳定币,Bob 接收欧元稳定币

Taproot Assets:闪电网络上的稳定币优势

通过闪电网络,Alice 和 Bob 可以本地化地交换美元和欧元,这一过程是原子化的、去中心化的、安全的和即时的。相比之下,传统金融系统会收取 2-5% 的高额费用,并需要几天时间来结算类似的交易。闪电网络的开放性允许任何人成为边缘节点或路由节点,从而压低价差和费用,为用户提供最具竞争力的汇率。

2. 使用闪电发票直接支付稳定币购买商品

让我们看看另一个将稳定币与现实世界支付结合的场景。

目前,像 Nubank、Shopify、PickNPay、NCR、Blackhawk、Clove 和 Bitrefill 这样的商家和平台已经支持闪电网络支付。甚至像 Pubkey@NYC 和 JooBar@SG 这样的有趣小企业也已加入闪电支付的行列。通过现有的闪电网络,无需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任何升级,稳定币可以轻松用于这些支付场景。如 Alice 买咖啡的场景,咖啡馆接收比特币。

Taproot Assets:闪电网络上的稳定币优势

我们可以看到,使用 USDT 和 USDC 等稳定币进行现实世界支付在其他区块链上仍然具有挑战性,但这正是闪电网络上的稳定币自然具备优势的地方。

3. 稳定币将使比特币受益

Taproot Assets 中的稳定币将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使比特币矿工和闪电网络用户的利益保持一致:

Taproot Assets:闪电网络上的稳定币优势

比特币作为路由节点的交换媒介:Taproot Assets 中的稳定币允许比特币在闪电网络中用作交换媒介,如上图所示。这为比特币创造了实用价值。

流动性提供:用户可以通过参与闪电网络的流动性提供来安全地赚取收益。这种收益通过 RFQ 价差和路由费用产生,使比特币的金融价值来自现金流倍数。

增加的网络活动Taproot Assets 中的稳定币将会促使更多的通道开启和关闭,以及 loop-in 和 loop-out 操作。闪电网络上的网络效应增加,预计将推动更多比特币在主网上的交易,而不仅仅是纯粹的闪电网络交易。

这些反过来可能会增加对比特币的需求,以便在闪电网络上进行交易。

然而,要在闪电网络上广泛采用稳定币,内部和外部的挑战都需要解决。

外部挑战:将闪电网络与传统金融连接。

为与传统金融连接,解决与监管和合规相关的担忧至关重要。LightSpark 已经开发了 UMA,支持全面的合规消息传递,包括反洗钱、制裁审查和旅行规则要求。LightSpark 已成功将闪电网络与多个中心化机构集成,包括 Bitso、Bitnob、Coins.ph、Foxbit、Ripio、Xapo Bank 等。

另一方面,Amboss 团队开发了 Reflex,一个支付操作平台,提供针对闪电网络合规政策的主动风险管理。该平台使实体能够有效实施其合规政策,确保其符合监管要求。

在不久的将来,数亿用户将能够快速接入闪电网络。

内部挑战:闪电网络上稳定币的深度流动性。

要触发积极的飞轮效应,闪电网络上稳定币的深度流动性在以下三个领域至关重要:

需求流动性:来自关键数量的终端用户。 

供应流动性:来自边缘节点运营商提供的 RFQ 和路由节点运营商促成的各种规模的交易。随着网络从微交易发展到更大规模交易,充足的通道流动性至关重要。 

对冲和再平衡流动性:边缘节点运营商访问深度流动性来源,对于对冲头寸和在闪电网络上再平衡库存至关重要。

闪电网络上的稳定币有望成为解决全球采用关键的最后一英里。凭借无与伦比的交易速度、低费用和高安全性,它们提供了传统区块链难以实现的独特解决方案。通过弥合数字资产与现实世界应用案例之间的差距,闪电网络上的稳定币将赋能全球的用户、商家和金融机构,推动新的金融包容时代,使全球支付更快、更便宜、更安全。

从Safepal Ton Fest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引言

近期,Telegram(TG)和 Ton 网络频频成为热门话题。8 月 28 日,由于$DOGS 的交易量激增,Ton 网络出现了拥堵,导致垃圾回收功能过载,许多验证节点暂时失去共识。为了恢复网络的正常运行,验证节点需要在中午 12 点左右重启。

那么,Ton 网络上到底有哪些应用?它的用户群体又是谁呢?让我们一同探讨。

1、Ton 生态的现状

Ton 生态依托于 TG 的 10 亿用户,经过半年的快速发展,Ton 链上的活跃钱包数量已达到 1400 万,但渗透率仅为 1.4% 。相比之下,微信支付在 2023 年的渗透率约为 80% 。从这个角度来看,Ton 生态拥有巨大的潜在用户市场。Ton 官方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中设定了一个目标:在未来 4 年内吸引 5 亿用户进入Web3。

从Safepal Ton Fest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谈到 Ton 生态,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 Ton 游戏。就像当年的 Axie Infinity,最近在 Ton 上被广泛讨论的游戏是 Catizen。随着 Dogs 的上线,热点迅速转移。在最近的 KWB 活动中,人们纷纷讨论下一个现象级游戏会是谁,以及它将带来怎样的故事。与 Ton Foundation 有较多接触的开发者会知道,Ton Foundation 已经很久没有为项目提供支持了。除了供需关系的变化外,简单的 Clicker Game 已经占据了大量用户的时间,用户对此类游戏感到疲惫。目前,Clicker Game 的商业化只有两条路径:

  • 上所

  • 为其他项目导流

然而,能够上所的项目少之又少,用户可能参与了许多游戏却最终一无所获。互相导流对用户来说,只会得到一堆无趣且任务繁多的 Clicker Game。长此以往,劣币驱逐良币,用户会逐渐对 TG 游戏失去兴趣,对 TG 生态失去信任。当活跃度降低时,开发者也会离开。这些 Clicker Game 由于目标简单,往往不需要“链”,可以通过中心化方式完成游戏逻辑,却消耗了 Ton 的资源而不为 Ton 服务。面对这样的情况,Ton 官方将如何引导呢?

在传统互联网中,“人、货、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 Ton 官方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通过举办各种开发者活动来推动生态的发展。

  • 人:指的是用户。在 Ton 生态中,用户是核心。就像微信生态从“跳一跳”到“羊了个羊”,再到“寻到大千”的演变一样,用户需要通过优质的游戏和应用进行培养和教育。Ton 官方正在努力吸引更多用户进入其生态系统,并为他们提供有趣且有价值的体验。

  •  货:指的是内容和服务。在 Ton 生态中,游戏和应用就是“货”。这些内容需要具备吸引力和创新性,以满足用户的需求。Ton 官方鼓励开发者创造出色的游戏和应用,以丰富生态内容,并通过各种活动和支持计划来激励创新。

  • 场:指的是平台和环境。Ton 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场”,为用户和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Ton 官方可以联合一些潜在可以帮助破圈的伙伴,例如Web3 native 的公司、传统游戏公司,来丰富生态内容。通过这些合作,Ton 不仅能为开发者提供更广泛的资源和支持,还能吸引更多用户参与,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的繁荣。

于是笔者从“场”开始找起,看到了许多传统的钱包巨头都举行了 Ton 的 Campaign 活动,例如 Bitget Ton 嘉年华、OKX CryptoPedia、Safepal Ton Fest 等。本次就选取最近开始的 Safepal Ton Fest 活动列表的游戏进行分析。

从Safepal Ton Fest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2、疯狂 LIKE 游戏:Ton Heroes

从Safepal Ton Fest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国内开发者常说的一句话是:“把微信小程序上的游戏搬过来”。

在项目列表里,笔者发现了一个“疯狂”类的游戏,这个游戏突出一个字“爽”。

玩家再也不需要通过不断击败杂兵来提升等级,也不需要在游戏的副本中拼死拼活获取装备。在游戏中,宝箱就放在你面前,装备、经验、金币都在里面,随便你开。

玩家可以开出的武器类型有:

从Safepal Ton Fest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武器稀有度分为了 9 个大类,如下图所示:

从Safepal Ton Fest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看完这些,大家是不是一眼想到了当年一个非常火的项目:Loot。

Loot 所描述的链上通用资产的叙事被许多人接受,但由于只解决了生产端的问题,没有可玩性高的应用,失去了使用价值。

而 Ton Heroes 把道具的生产和使用都进行了落地。

从Safepal Ton Fest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用户通过不断开箱,获取更高品质、更好高级属性的装备。玩家在开宝箱时,需要在高级属性和基础属性中进行决策,设法让英雄在战斗中获取更强的战斗力。

从Safepal Ton Fest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玩家通过 PVE 对战可以获取额外资源以及宝箱,同时可以挑战其他玩家,PVP 获得战斗奖励以及更高的排名。“疯狂”类的游戏用户在线时长高达 60 分钟,活跃 ARPU 为 9.8 ,付费率为 7.7% ,付费 ARPU 达到了 126 。这种已经被验证的品类在用户量上来后就是现金牛,加上 Loot 的叙事和通用游戏资产的使用场景,这款游戏具备非常大的潜力。

从Safepal Ton Fest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同时,笔者在 TonKeeper 的官方推荐上和 OKX 上都发现了 Ton Heroes 的身影,足见团队背景和实力。

从Safepal Ton Fest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发稿前,这款游戏出现在了 Telegram 官方 AppsCenter 的最新推荐的首位。

3. 多端社交收集类游戏:NokNok

上面的 Ton Heroes 是“人货场”里“货”的代表,而“人”的代表就属于这款带有粉丝加社交的 MEME 游戏了。NokNok 从“人”的角度,建立了粉丝经济。玩家可以通过敲打特朗普、马斯克和哈里斯等热点人物,给每个人物进行“打榜”,以排行榜形式展示了每个角色被敲打的次数。

从Safepal Ton Fest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锤子 NFT

玩家可以通过游戏里的行为获得锤子币。同时,每天可以通过宝箱获取各种锤子皮肤。根据官方社媒的消息,他们很快将推出 NFT 系统,让玩家可以将他们收集的锤子皮肤铸造成 NFT。

从Safepal Ton Fest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笔者发现这点和 Steam 上爆火的 Banana 类似。虽然 TG 上也有类似的 Banana 项目,但并不是同一个厂商开发的,数据肯定也不能打通,但是 NokNok 在 Steam 发布了自己在 PC 端的游戏,是首个多端打通的 Ton 游戏。这也是笔者先分析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Safepal Ton Fest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多端挖矿

和现有的多数 clicker game 不同,NokNok 突出一个“轻玩法”,玩家可以通过挂机获得收益。

从Safepal Ton Fest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从Safepal Ton Fest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奖励系统

和 Banana 一样,NokNok 官方也推出了限定皮肤获得奖励的活动,玩家开出限定的锤子后可以直接从官方获得奖励,直接给道具锚定了价值。

从Safepal Ton Fest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在任务列表里笔者看到了两个熟悉的 Logo,一个是币安,Safepal 是币安最早期孵化的项目,能和 Safepal 合作那么肯定和币安会有一定的联系,Dogs 破圈的核心是把 TG 用户带给 CEX,那么 NokNok 在多端上的叙事,是不是已经引起了币安的关注了呢?

从Safepal Ton Fest发掘下一代Ton游戏

另一个任务是 IOSG,IOSG 作为一个专注于区块链技术的投资和研究机构,是Web3领域不可被忽略的存在。虽然笔者从公开渠道没有找到相关的信息,这个部分留给大家探索研究。本期我们就先分析这两个游戏,后续根据大家的需求,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分析一些 Ton 上具有新玩法和新叙事的游戏。

参考:

1、Tonkeeper : https://x.com/tonkeeper

2、Ton Heroes: https://t.me/TonNokBot/game?startapp=wechat

3、Ton Heroes 白皮书:https://tonheroes.gitbook.io/tonheroes

4、NokNok: https://t.me/TonHeroesBot/game?startapp=wechat

WSPN 谈「稳定币 2.0」:能否开启稳定币市场新纪元?

作者:LindaBell 来源:ChainFeeds

稳定币市场正在不断发展中,虽然像 USDC 和 USDT 这样的传统稳定币方案仍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但它们也面临着资本效率低及中心化等问题的挑战。与此同时,市场上也涌现出了很多新型稳定币方案,例如高收益的 USDe、RWA 去中心化稳定币 Usual Money 及致力于构建支付生态网络的 WSPN 等。这些新兴方案正在加剧市场竞争,并推动更多选择的出现。

在此背景下,ChainFeeds 邀请到了 WSPN 创始人 Raymond Yuan,共同就稳定币发展展开探讨,包括「稳定币 2.0」的概念、稳定币市场格局及合规等话题。

关键要点

1)WSPN 提出的「稳定币 2.0」旨在推动更广泛的全球支付应用,并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大规模的市场扩展。

2)牌照只是一个进入市场的门槛,主要作用是融入当地的主流经济体系。真正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还是在于能否为用户带来真正的价值。

3)随着稳定币市场规模扩展至数万亿美元,市场份额将会趋于更加均衡,即便是最大的稳定币发行商,其市场份额可能也仅为 20% 至 30%。同时,还会有许多规模较小的稳定币,各自占据约 1% 的市场份额。

4)稳定币的成功依赖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繁荣,包括支付服务、KYC 和 AML 工具等各个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发展。所有的努力都最终指向一个核心目标:最大化用户体验价值。

WSPN:希望通过构建支付网络推动稳定币应用

WSPN(Worldwide Stablecoin Payment Network)是一家专注于构建下一代稳定币基础设施的数字支付公司,致力于通过打造支付生态网络,推动稳定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广泛应用。公司核心团队由行业内专家组成,包括 CTH 创始人 Raymond Yuan、Zero Knowledge Consulting 创始人 Austin Campbell 以及 Visa 前总裁 John Partridge。

目前,WSPN 已推出了首款稳定币 WUSD,并计划推出欧元稳定币 WEUR。创始人 Raymond Yuan 介绍到,WUSD 名称中的「W」代表「稳」,象征其稳定性。为确保 WUSD 的稳定性,WSPN 采取了多项措施。例如,在发行环节中坚持法币抵押型稳定币的路径,确保每个 WUSD 都有 100% 的资金储备在银行账户中。在存储环节中采取了私钥分片技术,并与第三方托管平台合作确保安全性。最后,在赎回环节,WSPN 构建了 24 小时的运营体系,在北美、亚洲和欧洲分别设立了运营中心,确保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此外,WSPN 已与 Visa 和 Mastercard 合作发布了稳定币支付卡,并在日本进行了测试。用户可以在便利店和超市等场所使用该卡进行支付。同时,WSPN 的稳定币已被一些大宗商品交易商和跨境贸易支付公司用于支付和结算,并积极拓展基于稳定币的理财市场。

WSPN 于今年的 8 月 16 日完成了 30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Foresight Ventures 及 Folius Ventures 领投,Hash Global、Generative Ventures、Yunqi Partners 及 RedPoint China 等参投。 Raymond Yuan 称,筹集的资金一部分将用于扩充团队,另外一方面是为了持续地去投资于基础设施的构建。

从「稳定币 1.0」到「稳定币 2.0」:WSPN 的支付网络构想

WSPN 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稳定币 2.0」,旨在构建一个由数字技术驱动及以用户为中心的支付网络。Raymond Yuan 表示,虽然以 USDT 为代表的「稳定币 1.0」规模已超过 1600 多亿美元,但其应用场景主要局限于加密货币领域,增长空间受限。例如,在目前的支付系统中,用户仍需要关联实名账户及绑定银行卡,并不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支付。而稳定币可以在未来的支付系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使其从「电子支付」向「数字支付」转型。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智能互联网的发展,全球需要一种新的数字支付工具,稳定币可能是最接近这一目标的技术。Raymond Yuan 预测,在未来十年内,稳定币市场有望达到 10 万亿美元的规模,从而实现这一愿景。

Raymond Yuan 还从四个方面详细解读了「稳定币 1.0 」和「稳定币 2.0」之间的区别:

  • 产品化程度:「稳定币 1.0」产品化程度较低,对于行业外用户门槛较高。而 WSPN 希望的「稳定币 2.0」是一个产品矩阵,应该有十几二十个甚至几十个产品,最终将推动稳定币的大规模应用;

  • 治理:「稳定币 1.0」治理结构过于中心化,不符合 Web3 的去中心化精神。「稳定币 2.0」则强调社区治理,确保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

  • 应用场景:「稳定币 1.0」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加密货币领域。「稳定币 2.0」的目标是全球资产配置,涵盖美股、日常消费及订机票订酒店等更广泛的场景;

  • 用户激励:USDT 及 USDC 等「稳定币 1.0」未能为用户提供任何形式的激励。WSPN 则计划推出治理代币,以获取生态大部分价值并返还给用户。

稳定币市场竞争下的生存之道:WSPN 的合规与盈利策略

合规性一直是稳定币发展的核心议题。Raymond Yuan 强调,自 WSPN 成立以来,公司就设立了一个明确的原则:必须在获得当地相关监管机构的许可下才可以进行业务。在合规与市场扩展之间,WSPN 优先考虑合规性,宁愿牺牲一定的效率和发展速度,以确保其运营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截至目前,WSPN 已成功在美国和荷兰获得了关键的执照和许可证,包括美国的 MTL(Money Transmitter License)和荷兰的 EMI(Electronic Money Institution)牌照。在亚洲地区,WSPN 正在积极申请香港的沙盒许可,并已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提交了稳定币支付牌照(DTP)的申请。此外,WSPN 还在与泰国及东南亚其他国家的监管当局进行沟通,预计未来三到六个月内会有进一步的进展。而在离岸市场方面,WSPN 预计将在近期获得英属维尔京群岛的牌照,并正在申请阿联酋迪拜和阿布扎比的相关牌照,计划于 2025 年第一季度完成这些申请。

Raymond Yuan 还强调了一个观点,牌照只是一个进入市场的门槛,但它并不是成功的唯一关键因素。牌照的主要作用是融入当地的主流经济体系。在许多成熟的监管市场中,只有持有牌照的企业才能获得银行账户,并被主流机构接受为合作伙伴或支付方式提供方。这相当于为公司的发展打开了「天花板」。但真正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还是在于能否为用户带来真正的价值,包括产品的易用性、应用场景的丰富性以及用户激励的实效性。

当然,在确保合规性的基础上,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稳定币市场,如何保障可持续发展也很重要。Raymond Yuan 解释道,WSPN 的收入模式是多元的,并且收入的增长来源于其稳定币被广泛采用,而非用户不赎回稳定币所带来的被动收入。

基础资产的收益是稳定币最常见的盈利模式,通常通过抵押物的利息收入实现。然而,Raymond Yuan 指出,近期的一些事件(如硅谷银行事件导致的稳定币脱钩)暴露了银行存款的潜在风险。为规避这种风险,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将资金转移到国债上,以获取相对稳定的收益。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债的价格依然会受到利率波动的影响。为此,WSPN 采取了更加审慎的策略,希望通过构建一个多样化的高流动性资产组合,包括不同国家的国债以及其他具有高收益特性的金融产品,从而分散风险并优化收益。

除了基础资产的收益,WSPN 还在积极探索其他收入来源,例如与多条公链合作部署其稳定币。目前,WSPN 已经成功集成了 6 条公链,并计划在未来扩展至 20 条公链。随着稳定币在这些公链上的广泛应用,将会产生大量的转账活动,从而带来手续费收入。Raymond Yuan 还提到,未来这些手续费收入的一部分可能会以某种方式返还给用户,进一步增强用户的参与度和忠诚度。此外,平台收入也是 WSPN 未来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公司计划将稳定币接入到各种用户平台中,如电商和游戏等领域,从而通过这些平台的交易活动获取手续费分成。

稳定币市场格局洞察:市场规模将扩展至数万亿美元,且份额分布将更趋均衡

根据 DefiLlama 的数据显示,当前全球稳定币的总市值已超过 1683 亿美元,其中 USDT 以 70.09% 的市场份额占据主导地位。Raymond Yuan 表示,目前的市场格局确实存在过度中心化的风险,但他对稳定币市场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他认为,随着稳定币市场规模扩展至数万亿美元,市场份额将会趋于更加均衡,即便是最大的稳定币发行商,其市场份额可能也仅为 20% 至 30%。同时,还会有许多规模较小的稳定币,各自占据约 1% 的市场份额。Raymond Yuan 还举了一个例子,表示美国传统银行业有一个原则,即单一银行在行业内的存款集中度不得超过 16%。类似的规则或分布模式也可能会在未来的稳定币市场中出现。

在讨论同样能给用户带来更多应用场景和收益的 DeFi 稳定币时,Raymond Yuan 表示 WSPN 的主要竞争对手并非这些去中心化的稳定币,而是传统支付领域。WSPN 的长期目标是构建一个合规、安全和透明的支付网络基础设施,而去中心化稳定币更多地关注为用户提供基于加密货币的高收益。然而,这种收益模式高度依赖市场的增长,一旦市场进入熊市,这些收益可能无法持续。

WSPN 未来蓝图:核心目标是最大化用户体验价值

WSPN 正在积极应对稳定币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Raymond Yuan 也深入探讨了公司在各个领域的未来规划。在产品化和用户体验方面,WSPN 已经推出了自己的钱包应用 StableWallet,并计划进一步扩展产品线,推出超 10 款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将会形成一个产品矩阵,使用户体验更加友好。同时,Raymond Yuan 还表示,WSPN 正在积极探索将 AI 技术引入其产品

而在社区治理方面,Raymond Yuan 强调,当前许多稳定币的治理仍然依赖于行业对特定项目的长期信任,例如 USDT 因其在市场中的长期存在而获得了信任,尽管它经历了几次脱钩。而 USDC 的信任则更多来源于其合规定位。Raymond Yuan 称,在 Web3 时代,信任不应建立在个人或机构的道德上,而应基于透明的规则和技术。为此,WSPN 计划打造一个 API 优先的平台,通过预言机技术实时记录资产配置信息,并引入链上投票机制,确保社区成员能够真正参与到决策过程中,进一步实现治理的透明度和安全性。此外,在用户激励方面,WSPN 则计划通过治理代币来捕捉和分配生态系统的价值。

最后,Raymond Yuan 表示,稳定币并不仅仅只是发行代币,其成功依赖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繁荣,而这包括支付服务、KYC 和 AML 工具等各个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发展。当然,所有的努力都最终指向一个核心目标:最大化用户体验价值,无论是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全球牌照的获取,还是市场的扩展与交易所的上线。

全面解读Solana代币经济:SOL的通胀率高吗?

原文标题:《Is Solana』s Inflation Too High?》

原文作者: Lostin

原文编译:zhouzhou,BlockBeats

编者按: Solana 的通胀问题近年来引发了广泛讨论。当前,Solana 网络的通胀率约为 5.07% ,而网络质押率已高达 65% 。通胀模型中,用户通过验证节点获取奖励,而代币流通量随着时间逐步减少。虽然 Solana 的质押回报率较为诱人,但其通胀对代币价格的长期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未来的通胀计划调整,可能会通过削减发行量或改变通胀机制,进一步影响网络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模型。

以下是原文翻译:

诚挚感谢 0x Ichigo 和 Laine | Stakewiz 的 Michael 对本文早期版本的审阅,以及来自 Shinobi Systems 的 Zantetsu 提供的一些数据。

可操作性方法论:

所有的 SOL 代币都来自两个地方:创世区块或协议通胀(也称为质押奖励)。相反,交易费销毁是唯一能够从流通中移除 SOL 代币的协议机制。

代币发行通过通胀计划的三个关键参数描述:初始通胀率(8% )、通缩率(-15% )以及长期通胀率(1.5% )。Solana 主网的通胀于 2021 年 2 月 10 日在第 150 个 epoch 上正式启动。目前的通胀率为 5.07% 。

权益证明通胀会导致非质押者相对于质押者的网络份额减少,这种稀释效应实际上是将财富从非质押者转移到质押者。

Solana 的质押率为 65% ,相较于行业内的其他网络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目前总质押量为 3.8 亿 SOL,自 2021 年 7 月第 202 个 epoch 以来,该数量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在大多数 epoch 中,都会有七位数的 SOL 进行质押和取消质押。

关键变量在计算质押收益时为通胀率和质押的 SOL 百分比。名义质押收益(NSY)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NSY = 通胀率 * 验证者正常运行时间 * ( 1 – 验证者佣金) * ( 1 / SOL 质押百分比)。

在 2023 年 12 月 14 日,总销毁费用占质押奖励的比例首次超过 1% ,并在 3 月达到 7.8% 的峰值。在最近的 100 个 epoch 中,费用销毁平均占总质押奖励的 3.2% 。在实施 SIMD-96 之后,销毁代币带来的通缩压力将变得微不足道。

在全球许多司法管辖区,以额外代币形式接收通胀奖励被视为应税事件,这可能导致因税收义务而产生的抛售压力。这种影响难以量化。

权益证明(PoS)通胀导致长期持续的价格下行压力,扭曲了市场价格信号,阻碍了公平的价格比较。

长尾独立验证者和生态系统团队验证者往往表现出较低的质押奖励佣金率,并且比其他验证者群体(包括交易所和机构验证者)更少依赖通胀佣金。

自 2023 年 12 月以来,验证者的替代收入来源(包括 MEV 佣金和区块奖励)显著增加。这种增长为未来可持续的验证者群体提供了潜在的途径,使其在运营费用方面减少对通胀佣金的依赖。然而,这些替代收入来源能否在长期保持较高水平仍有待观察。

简介

本报告基于数据和事实提供全面分析,旨在澄清围绕 Solana 通胀计划的疑虑(FUD)以及错误信息。分析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过去、现在和未来。

过去:回顾 Solana 在通胀前的代币经济,详细说明了包括代币销售、解锁和早期代币销毁等关键事件。

现在:定量评估当前的通胀计划和去通胀因素,包括交易费用销毁、惩罚性削减、用户相关损失和租金。同时讨论即将实施的 SIMD-96 协议更新可能产生的影响。

未来:探讨了对 Solana 现行权益证明(PoS)通胀率的支持和反对论点,并考虑对现有通胀计划的潜在调整。

重要定义

首先,我们将正式定义几个将在本报告中使用的重要术语。已经熟悉这些 Solana 特定定义的读者可以跳过此部分。

当前总供应量(Total Current Supply):当前存在的 SOL 代币总量,包括已锁定和未锁定的代币。更专业说法是,当前总供应量等于生成的代币总量减去销毁的代币总量。撰写本文时,当前总供应量为 5.83 亿。

流通供应量(Circulating Supply):在交易所、链上协议和用户钱包中流通的 SOL 代币总量,包括已质押和未质押的 SOL。为 4.66 亿。更正式的说法是:

流通供应量 = 当前总供应量 – 非流通供应量

非流通供应量(Non-Circulating Supply):非流通供应量主要包括两种形式:质押账户中锁定的 SOL 代币,以及 Solana Labs 或 Solana Foundation 持有的未锁定质押账户中的 SOL 代币。质押账户中的 SOL 通常是由于 SOL 投资或 Solana Foundation 提供的赠款。每个质押账户都有一个按照归属安排设定的解锁日期。其次,Solana Labs 或 Solana Foundation 直接,这些代币保存在未锁定的质押账户中。基金会目前将其中一大部分(目前为)用于其委托计划。撰写本文时,为 1.17 亿。

锁定代币(Locked Tokens):锁定代币是指那些存放在质押账户中的代币,这些账户设置了条件,在某个预定日期之前无法提取。这些锁定参数是基于特定的 UNIX 时间戳或 epoch,由指定的托管人在创建账户时设定。锁定质押账户可以取消委托、分割为较小的账户,并重新委托给其他验证者。但在锁定期到期之前,这些代币不能被提取或转移到其他地址。虽然任何用户都可以创建锁定质押账户,但这种做法主要由 Solana Foundation 用于分发代币和赠款,这些分配通常附有特定的业绩要求或时间锁定。

过去:通胀前及早期代币经济学

2020 年 3 月 16 日, 5 亿枚 SOL 代币在 Solana 主网 Beta 集群的中生成。在其运行的第一年内,Solana 并没有通胀性质押奖励。2020 年 3 月 24 日, 800 万枚 SOL 代币通过被出售给非美国买家。这次拍卖仅筹集了,最终的清算价格为每枚代币 0.22 美元。此次公开拍卖的代币,加上通过一系列在 Binance 上的空投活动分发的代币,构成了 Solana 最初的流通供应量。

全面解读Solana代币经济:SOL的通胀率高吗?

Solana 创世区块分配图,摘自原始的资料

在这一时期,与行业中的许多同行相比,Solana 在筹集资金方面面临了重大挑战。例如,Algorand 在六个月前通过类似的 CoinList 拍卖成功,而 Hedera Hashgraph 则在十八个月前从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个人投资者那里筹集了。

「在我们 2020 年上线之前,我们曾试图筹集更多的过渡轮资金,但未能成功。为了延长资金使用时间,我们不得不裁掉三分之一的团队。我们尽快在 3 月份上线,当时压力非常大……我们宣布拍卖,两天后, 2020 年 3 月 16 日,所有市场都崩溃了。世界一片混乱,我们只剩下六到七个月的资金。」

这段资金短缺的时期塑造了许多重要的早期决策。

「这迫使我采取了一种特定的策略,事后看来是正确的……如果我们有像竞争对手那么多的资金,我可能会跟随竞争对手的步伐,支持 EVM;我们必须支持 EVM……事实证明,我们能做出的最佳决定就是构建一个纯粹为性能优化的运行时。」

全面解读Solana代币经济:SOL的通胀率高吗?

拍卖前的私募 SAFT 销售()

大约在拍卖九个月后,参与拍卖前私募 SAFT 销售的早期代币持有人(即种子轮、创始轮、战略轮和验证者轮)的代币全部解锁。创始团队成员解锁了其 50% 的代币,剩余 50% 的代币将在接下来的 24 个月内逐步解锁。非创始员工的代币也在此时全部(100% )解锁,但存在未公开的销售限制(来源)。

全面解读Solana代币经济:SOL的通胀率高吗?

Solana 的解锁计划

2020 年 5 月,为回应早期社区对将代币借给做市商的,Solana 基金会永久移除了其持有部分的,使总供应量减少至 4.8864 亿。

目前:Solana 的通胀计划

根据社区投票,Solana 主网 Beta 的通胀于 2021 年 2 月 10 日,在(epoch 150)正式,首次支付了 213, 841 枚 SOL。

通胀计划是对代币发行时间表的确定性描述,其中包括三个关键参数:

初始通胀率(8% ):通胀首次启动时的起始通胀率

去通胀率(-15% ):每个 epoch 年度内通胀率的减少速率

长期通胀率(1.5% ):稳定的长期预期通胀率

撰写本文时,Solana 的通胀率为 5.07% 。可以使用 Solana 中的命令「solana inflation」或「getInflationRate」来查看。

全面解读Solana代币经济:SOL的通胀率高吗?

Solana 的通胀计划(来源)

Epoch 年由 182.5 个 epoch 组成,这是在每个 epoch 精确持续两天的情况下,每年包含的 epoch 数量。一个 epoch 有,每个槽位的最短耗时应为 400 毫秒。然而,由于区块时间是可变的,epoch 通常会超过这个两天的最低时限,延长数小时(例如,为 2 天 4 小时)。在早些年,Solana 的主网集群经常经历较慢的三天 epoch(例如,为 3 天 3 小时),这在以标准年份计算时,显著延长了通胀计划的进展。

例如,我撰写本文时是 2024 年 8 月 30 日,当前 Solana 的 epoch 为 663 。这是自 2021 年 2 月 10 日通胀在 epoch 150 启动以来的第 513 个 epoch,相当于 2.81 个 epoch 年,但却跨越了 3.55 个标准年。

以下图表基于从 2021 年 2 月的初始 4.886 亿 SOL(5 亿减去 1, 130 万销毁)开始的通胀计划,模型化了当前的总供应量。

全面解读Solana代币经济:SOL的通胀率高吗?

关于这些具体参数是如何选择的,原始社区论坛的讨论内容已经无法获取。然而,当时 Solana 联合创始人 Anatoly Yakovenko 在一次中透露了一些线索。

「我不认为通胀参数会与 Cosmos 有太大不同,因为我们的验证节点集与该网络有很大重叠,几乎是同样的人。此外,Cosmos 的通胀计划看起来运行得不错,所以我们没必要去做实验。当其他网络的东西有效时,我们肯定会借鉴这些想法。」

另外,中早期的一份关于质押奖励的简要大纲也提到了 Casper FFG 的影响。

通胀分配机制

在 Solana 中本地集成。用户可以通过钱包、生态系统 dApp 以及各种比较平台直接访问质押界面。代币持有者可以给他们选择的验证者,并在每个 epoch 结束时取消质押。此外,他们还可以将代币委托给质押池或购买,这实际上也等同于质押。将代币委托给验证者意味着对验证者的信任,但并不会给予验证者对代币的所有权或控制权。

质押奖励首先根据 epoch 内获得的积分进行划分。每当验证者对一个区块进行投票,该区块随后被确认并成为最终区块时,验证者将获得一个积分。验证者的总积分份额(即其积分除以所有验证者的积分总和)决定了他们所获得的相应奖励比例。这一比例还会根据质押的数量进行加权。如果某验证者拥有总质押量的 1% ,且其获得的积分为平均水平,那么该验证者将大约。如果其获得的积分高于平均水平,奖励将相应波动。投票积分是衡量单个验证者在共识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正确性的定量标准。验证者离线(即不活跃)或与链不同步将显著影响其奖励。

通胀奖励会在 epoch 结束时计算并分配到委托者的质押账户中。由于要为超过质押账户进行分配,资源消耗较大,这会减慢网络速度,导致 epoch 结束时频繁出现共识分叉。

验证者对其服务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作为委托者通胀奖励的一部分。这一佣金通常为个位数的百分比,但理论上可以是 0% 到 100% 之间的任何数值。目前有超过 200 个私人 Solana 验证者,其质押资金可能完全由运营实体拥有并自我委托。这些完全自我质押的 SOL 验证者可以通过他们的 100% 佣金率识别出来。

以下公式描述了从通胀奖励中获得的名义质押收益:

名义质押收益 = 通胀率 * 验证者在线率 * ( 1 – 验证者佣金) * ( 1 / SOL 质押百分比)

SOL 质押百分比定义为:

SOL 质押百分比 = 总质押的 SOL / 当前总供应量

质押收益会随着每个 epoch 的通胀率、验证者的表现和总活跃质押量的持续变化而有所波动。

想要深入了解 Solana 的质押机制,可以查看我们的文章。

权益证明通胀模型

Anatoly Yakovenko 在 Lightspeed中指出:「最大的批评是 Solana 的通胀率太高,这对网络来说是个成本。从数学角度看,通胀实际上是在未质押用户和质押用户之间转移价值。这确实是未质押用户的成本,但同时对质押用户来说是收益。市场会对此进行某种平衡。」

总体而言,权益证明(PoS)通胀会减少非质押者相对于质押者的网络份额,这种稀释实际上将财富从非质押者转移给质押者。这一现象可以通过一个简化模型来演示,模型参数如下:

代币总供应量: 10, 000 

市值: 100 万美元

年通胀奖励: 5% 

初始代币持有者: 6 个用户,每人持有相同数量的代币

质押率: 66% (4 个质押用户, 2 个非质押用户)

这个模型展示了随着通胀的发生,质押用户的代币数量相对增加,而非质押用户的份额则被稀释,从而发生财富的再分配。

全面解读Solana代币经济:SOL的通胀率高吗?

最初,每位用户持有 1, 667 枚 SOL 代币,占网络份额的 16.7% ,市值为 166, 666 美元。在一年内, 500 枚新代币将作为通胀奖励分发给质押者。一年后,四位质押者每人将拥有 1, 792 枚 SOL 代币,名义上增加了 125 枚代币(7.5% ),其网络份额增长了 0.4% ,达到 17.1% 。与此同时,两位未质押者的代币数量保持不变,其网络份额下降了 0.8% ,降至 15.9% 。假设网络的总市值保持在 100 万美元不变,那么每枚 SOL 的价值将从 100 美元下降到 95.23 美元。然而,每位质押者的网络份额总值将增加 3, 968 美元(增长 2.4% )。相应地,每位未质押者的代币价值将减少 7, 936 美元(下降 4.8% )。

这一模型展示了权益证明(PoS)质押不仅可以防止份额被稀释,实际上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强持有者的网络所有权。此外,这一简化的情景准确反映了 Solana 当前的通胀奖励状况。Solana 目前的通胀率为 5.07% ,为 5.83 亿枚 SOL,其中 3.78 亿枚 SOL(质押率为 65% ),用户可以预期通过通胀奖励产生类似的年度价值转移。质押者的网络所有权大约增加 2.4% ,而未质押者则失去大约 4.8% 的网络所有权。根据这一简化模型,质押者每年应获得名义上的 7.5% SOL 质押回报,这与当前的实际回报率大致相符。当然,实际情况比这个模型更加复杂,我们将在后续讨论中详细介绍。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用户持有的绝对代币数量多少,网络所有权的百分比增益或损失是相同的。两个关键变量是通胀率和质押的 SOL 百分比。

全面解读Solana代币经济:SOL的通胀率高吗?

自创世区块起按 epoch 的 SOL 质押量()

相比其他行业网络,Solana 的质押率相对较高,部分原因在于其质押过程的简便性和用户友好性。然而,自 2021 年 7 月的 epoch 202 达到 3.7 亿枚 SOL 以来,尽管质押奖励导致总供应量膨胀,质押的 SOL 数量保持了相对稳定(如上图所示)。这意味着 Solana 的 SOL 质押百分比正在随着时间缓慢下降,这对质押者而言是有利的动态。

尽管 SOL 质押总量总体上保持稳定,但仍存在显著波动,每个 epoch 中质押和取消质押的 SOL 通常都达到七位数。这种波动主要由质押池内部的资金流动所驱动。

全面解读Solana代币经济:SOL的通胀率高吗?

每周质押变动()

如前所述,当前 SOL 质押百分比为 65% ,通胀率为 5.07% 。假设质押率保持在三分之二,我们可以绘制出质押奖励的通胀调整前后图表,分别显示名义收益和按通胀率调整后的收益。

全面解读Solana代币经济:SOL的通胀率高吗?

假设 SOL 质押率恒定为 66% 的情况下,名义和通胀调整后的质押奖励

去通胀力量

接下来,我们将分析 Solana 的去通胀力量,我们识别出三种类型:交易费用销毁、惩罚性削减以及用户相关损失。此外,我们还将考虑 Solana 租赁机制对通胀的影响。本节引入了「净通胀」一词,定义如下:

净通胀 = 总通胀 – 总去通胀

全面解读Solana代币经济:SOL的通胀率高吗?

交易费用销毁

本节中的所有图表和数据基于的 Zan 提供的数据集。原始数据可以通过(可点击查看)获取。我们鼓励读者进行自己的分析。

交易费用销毁是唯一直接移除 SOL 并减少总供应量的协议机制。此前,费用销毁机制包括销毁每个区块中所有交易的 50% 基础费用和 50% 优先费用。基础费用(又称签名费用)固定为每个签名 5, 000 lamports,无论交易的复杂程度如何——通常每个交易包含一个签名。优先费用在技术上是可选的,但逐渐成为标准做法。这些费用按每计算单元的微 lamports(百万分之一 lamport)定价。

优先费用 = 计算单元价格(微 lamports)x 计算单元限制

随着 SIMD-96 的通过,这一结构将发生变化。根据当前的发布计划,将在 2024 年 Breakpoint 大会后不久与 Agave 2.0 。未来, 100% 的优先费用将归区块生产者所有,消除他们在协议外达成交易的动机。

从 2023 年 12 月 10 日的 Epoch 544 开始,优先费用出现了明显的转折点。最高的总费用销毁量出现在 Epoch 590 (2024 年 3 月 18 日开始),总计销毁了 13, 212.31 枚 SOL。在最近的 100 个 epoch 中,平均每个 epoch 的总费用销毁量为 5, 372.16 枚 SOL。

全面解读Solana代币经济:SOL的通胀率高吗?

SIMD-96 之前按 epoch 统计的 SOL 总费用销毁量(优先+签名费用)

在 2023 年 12 月 14 日开始的 Epoch 546 中,费用销毁首次占质押奖励总额的 1% 以上,并在 2024 年 3 月 18 日开始的 Epoch 590 达到了 7.8% 的峰值。在最近的 100 个 epoch 中,费用销毁平均占质押奖励总额的 3.2% 。然而,如果我们应用 SIMD-96 规则变更(移除优先费用销毁)来模拟费用销毁情况,销毁的总量在 Solana 历史上的任何时刻都不会超过质押奖励总额的 1% 。如果在最近的 100 个 epoch 中实施 SIMD-96 的变化,总发行量将增加 2.81% (例如,净通胀为 5% 的 epoch 将上升到 5.14% )。此前验证者社区成员,这一总发行量的增长可能略高,为 4.6% 。

全面解读Solana代币经济:SOL的通胀率高吗?

对每个 epoch 的净通胀(定义为总质押奖励减去总费用销毁)的分析表明,新的 SOL 代币发行量远远超过了协议中代币销毁的影响。此外,随着 SIMD-96 的实施,原本就有限的代币销毁影响将进一步减少,变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全面解读Solana代币经济:SOL的通胀率高吗?

在的讨论中,(Overclock 验证者)的评论总结了 SIMD-96 对通胀的影响:

「这个 SIMD 将使得交易费用产生显著的通缩压力变得更加困难。虽然目前交易费用销毁可能被通胀代币的发行所掩盖,但未来费用销毁仍有可能产生更大的影响——然而,这个 SIMD 使得它们在这方面变得更加无足轻重。通缩压力是否重要还有待讨论。」

值得注意的最后一点是,与通胀计划经过社区正式投票不同,最初决定销毁 50% 的优先费用并未经过正式的治理或共识流程。

用户相关损失

用户相关损失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术语,指的是 SOL 通过用户错误、安全事件、程序漏洞或私钥丢失等不幸方式永久丢失的情况。例如,之前有显示,约 0.76% 的以太坊总供应量(912, 296.82 枚 ETH),在撰写本文时价值约 23 亿美元,已经因类似事件永久丢失。其中超过一半的损失可以归因于 2017 年的一次,导致超过 50 万枚 ETH 被冻结。

全面解读Solana代币经济:SOL的通胀率高吗?

按类型分类的丢失 ETH(来源)

比特币是另一个有数据可参考的显著例子。大约有在十年或更长时间内未曾使用,这些钱包共持有 1, 798, 681 枚 BTC,撰写本文时价值约为 1063 亿美元。这一数据不包括大约 3 万个据信与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相关的钱包。这些长期休眠的代币占比特币总固定供应量 2100 万的 8.3% 。虽然无法确定,但鉴于许多涉及用户因丢失或遗忘密钥而无法访问其比特币,许多这些代币可能已经永久丢失。

随着 Solana 网络活动的增长,用户相关损失将不可避免地发生。长期安全存储私钥具有挑战性,即便是专业的钱包服务提供商也会。此外,代币持有者可能在去世前未转移其私钥,导致代币丢失。

惩罚性削减

尽管 Solana中曾考虑过此类机制,但目前尚未实施程序化的惩罚性削减。描述了一种手动的社会性削减过程,并已在测试网上进行了测试:

「……在发生安全违规后,网络将暂停。我们可以分析数据,找出责任方,并建议在重启后削减其质押。」

为了完整性,我们将削减纳入分析,作为权益证明网络减少代币供应的已知方式之一。然而,由于这种情况发生频率较低,削减对整体通胀率的影响可能不会显著。此外,一些关于自动削减的初步提案建议冻结质押代币若干个 epoch,使其无法获得奖励,而不是直接削减本金。因此,这些方法可能不会实际减少代币供应。

租金机制

虽然租金并不是真正的去通胀力量,但在这个背景下仍值得讨论。所有 Solana 账户都必须持有最低的「免租金」SOL 余额,这是为了支付存储费用,确保账户在验证者的内存中保持活跃。这个最低余额要求与存储的数据量成比例,并且在关闭账户时可以全额退还。Solana 的租金费率是网络范围内的,根据运行时的常量设置为lamports 的数量。例如,标准用户代币账户()的免租金余额为 0.002 SOL。这个机制有助于减少状态膨胀,并激励用户关闭未使用的账户。

许多程序自动为用户管理租金返还,且已有程序用户从未使用的账户中取回租金。然而,尽管有这些工具,许多 Solana 用户仍然对租金的工作机制不太了解。此外,某些应用程序未能为用户提供简单的方式来回收租金。

全面解读Solana代币经济:SOL的通胀率高吗?

Jupiter DAO 论坛上的一篇指出,大规模链上 DAO 投票导致高额租金成本的问题

每笔租金支付代表着 SOL 的暂时锁定,如果未被回收,这就构成了一种用户相关的损失。虽然单个账户的租金金额非常小,但在考虑到所有应用程序和用户时,这些小额损失可以累积成一个相当可观的总量。未来,可能会部分缓解这些高昂的账户成本。

未来:是时候改变了吗?

「这只是一些数字在黑匣子里移动……目前的通胀计划可能确实太高了。即使将其降低十倍,一切也会很好。我认为到头来这些成本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Anatoly Yakovenko()

在这个最后的主要部分中,我们首先会简要量化剩余的非流通供应量解锁计划。然后,我们将讨论修改 Solana 代币发行的论点,包括「发行作为网络成本」的概念、通胀带来的税收低效、通胀的价格下行压力、对网络使用的惩罚性作用,以及替代验证者收入来源的兴起。之后,我们将探讨一些实际的方式来调整通胀计划并减少通胀。

未来非流通供应的解锁

在过去的三年中,Solana 的锁定质押解锁速度相对稳定,从 2021 年 9 月的 9600 万 SOL 峰值下降到 2024 年 9 月的 4800 万 SOL,整体减少了 50% 。

全面解读Solana代币经济:SOL的通胀率高吗?

锁定质押历史数据(来源)

目前至少有 4350 万 SOL 代币仍在锁定质押账户中,占当前供应量的 7.5% 。其中包括在今年早些时候 FTX 资产破产程序期间出售给大型行业实体(如 Galaxy Digital 和 Pantera)的 4100 万 SOL 代币。一些公司,如 Neptune Digital Assets,公开宣布了他们的购买详情——Neptune 以每枚 64 美元的价格购买了 26, 964 枚 SOL。这些代币中的 20% 将在 2025 年 3 月解锁,剩余部分将以每月线性解锁的方式,持续到 2028 年初。这一解锁时间表与链上锁定质押账户数据一致(见图表)。

全面解读Solana代币经济:SOL的通胀率高吗?

未来质押账户解锁情况(数据来源)

下文中,我们将提出几个调整 Solana 发行量的理由。

发行作为网络成本

反对权益证明(PoS)通胀的一个常见论点是,通胀是对网络的显性成本,代币发行构成了区块链「盈利能力」的一部分,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利润 = 销毁 – 发行。然而,。通胀不能以这种方式理解,它实际上只是财富在所有代币持有者和质押者之间的再分配,所有代币持有者都有平等的权利接收这种现金流。

与通胀相关的唯一网络成本是价值从质押者流向验证者的一部分,这部分价值随后用于支付运营费用,如下图所示。

全面解读Solana代币经济:SOL的通胀率高吗?

Solana 价值流动,改编自该

我们可以通过查看支付给验证者的总质押奖励佣金来开始量化这种价值流动,目前每个 epoch 支付的佣金约为 44, 000 枚 SOL。然而,这一数据因私人自我质押验证者的存在而被大大夸大,这些验证者的佣金率为 100% 。

全面解读Solana代币经济:SOL的通胀率高吗?

按 epoch 统计支付给验证者的总质押奖励佣金

税收低效

在全球许多司法管辖区,以额外代币形式获得通胀奖励被视为应税事件,类似于股票红利。这类收入通常在收到时按所得税征税。这种税务负担可能会导致质押者每年不得不出售部分代币以支付税款,从而带来持续的抛售压力。由于全球税法复杂且差异巨大,量化这一影响极为困难。即使在同一司法管辖区,个人的税收责任也可能有显著差异。此外,由于质押行为是无许可的,难以将代币所有权追溯到个人。

Jito中提到,重基准化的流动质押代币(LST)可能有助于减少这一税收负担:

「Solana 上的非重基准化 LST 可能允许用户获取奖励而不触发应税事件,因为钱包中的 LST 代币数量不会发生变化(请咨询财务专业人士获取针对您情况的建议)。」

然而,在 SOL 与质押 SOL 之间的转换本身可能也构成应税事件。此外,正如我们在之前的中探讨的,Solana 上 LST 的整体采用率仍然较低。目前 94% 的质押 SOL 是原生质押,仅有的 SOL(2, 420 万 SOL)通过流动质押,相比 2024 年初的 1, 700 万 SOL 和一年前的 1, 240 万 SOL(年增长率为 95% )。

价格下行压力

通胀会导致长期的、持续的价格下行压力,从而扭曲市场价格信号,妨碍公平的价格比较。可以用传统金融市场的一个类比来解释:PoS 通胀类似于一家上市公司每两天进行一次小规模的股票分拆。图表、仪表盘、普通观察者和边缘零售投资者在分析时通常不会考虑通胀的影响。

一个有利的价格图表是生态系统最好的广告,这不仅适用于交易者,也适用于所有生态系统参与者。在加密货币这种心理驱动的市场中,价格是一个协调点,也是生态系统健康的信号。强劲的价格表现总是最好的营销方式——价格推动叙事。

考虑两种不同的情景。我目前持有 100 枚 SOL,每枚价值 100 美元,总价值 10, 000 美元。

情景 A:我选择质押这些 SOL 并等待一年。虽然期间价格下跌了 5% ,但作为质押者,我获得了 12% 的通胀奖励。我现在持有 112 枚 SOL,每枚价值 95 美元,总持有价值 10, 650 美元。

情景 B:我选择不质押。SOL 的价格在一年内上涨了 5% 。我仍然持有 100 枚代币,每枚价值 105 美元,总持有价值 10, 500 美元。

从**绝对值**来看,情景 A 让我略有收益。然而,情景 B 因为价格上涨,会让人感觉更令人满意,尽管这种感知是不理性的。价格的心理影响往往被忽视或低估,因为这些因素本质上难以量化。人们往往倾向于基于定量数据做出决策或政策判断,即使定性因素可能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惩罚网络使用

权益证明(PoS)通胀实际上惩罚了那些在链上积极使用 SOL 的用户,比如参与流动性池、NFT 交易或挂单等活动——这与一个寻求增长的网络应当激励的行为正好相反。尽管 Solana 成熟且强大的可以通过允许 SOL 积极使用而避免稀释,部分缓解这些负面影响,但它也引入了额外的成本。这些成本包括用户体验的摩擦、不同代币之间的流动性分散、在 LST 之间兑换时可能产生的滑点,以及用户理解质押机制的负担,以保护自己免受稀释的间接成本。

一些受尊敬的行业评论员,大部分本土代币应该是具有生产力的,而理想的质押率应接近 10% 。

平衡高状态成本

通胀带来的价格下行压力可能有助于缓解 Solana 高昂的状态存储成本。这些成本是在 SOL 价格远低于当前水平时设定的。Solana 开发者经常抱怨在链上部署程序的高成本,通常需要花费数百甚至上千美元的 SOL。

全面解读Solana代币经济:SOL的通胀率高吗?

Solana 开发者社区成员表达他们的意见(X 平台帖子)

验证者收入的可行替代来源

如我们之前的所述,验证者有三大主要收入来源:MEV(最大可提取价值)佣金、区块奖励和质押奖励的佣金。全面解读Solana代币经济:SOL的通胀率高吗?

验证者的运营收入来源取决于其质押情况。

自 2023 年 12 月以来,MEV 佣金和区块奖励显著增加。在报告的费用销毁部分中,我们讨论了优先费用的数据。下图展示了 MEV 的增长情况。

全面解读Solana代币经济:SOL的通胀率高吗?

2024 年 Jito 每日小费的增长情况(仪表板)

这三种收入来源的比例会因验证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取决于验证者的总质押量、佣金水平、自我委托质押的比例、向质押池或类似 Marinade Finance 的等项目支付的佣金,以及诸如不活跃率和投票延迟等整体。

然而,很容易识别出那些从高通胀中受益最大的验证者群体,包括服务于链下零售用户的高度质押的交易所验证者以及一些专注于机构的验证者。这些验证者通常具有相对较高的佣金率,例如 Coinbase(8% )、Binance Staking(8% )、Kraken(100% )和 Upbit(100% )。机构例子包括 Everstake(7% )、Twinstake(10% )、Hashkey(7% )和 P2P(7% )。

全面解读Solana代币经济:SOL的通胀率高吗?

另一方面,生态系统团队(例如 Jupiter 0% 、Solflare 6% 、Mrgn 0% 、Helius 0% )和独立验证者(例如 Melea 0% 、StakeHaus 0% 、Shinobi Systems 3% 、Laine 5% 、Solana Compass 5% )通常表现出较低的佣金率,并且从通胀佣金中受益较少。这是因为这些验证者,尤其是长尾独立验证者,必须通过瞄准那些根据年化收益率(APY)做出响应的链上活跃质押来竞争市场份额。这类质押者对价格最为敏感,追求最高的回报。

总的来说, 2024 年通胀佣金以外的替代收入来源**显著增长。然而,这些替代收入来源能否在长期内保持如此高的水平还有待观察。同时,受益最多的验证者群体是那些收费较高的交易所和机构验证者,它们在网络的超级少数和超级多数中占据了不成比例的份额。

本节使用的数据作为质押佣金的来源。如需进一步探索验证者群体,请参阅我们之前的。

质押激励

Anatoly Yakovenko()曾表示:「理性来看,你需要一些质押者来选择法定人数。法定人数不会导致网络中断等安全违规,但在一个管理良好的系统中,法定人数实际上不能做太多事情。你需要一些激励来让人们质押,从而选择法定人数。你还需要一些惩罚机制,比如削减,来确保人们在选择法定人数时做得很好,仅此而已。」

通胀奖励鼓励用户质押他们的代币,从而增强网络的安全性。尽管 Solana 目前的质押率相对较高,达到 65% ,但显著减少通胀奖励可能会改变质押的平衡水平,可能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治理参与率下降。

修改通胀计划模型

「我一直以来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要么将某个数值加倍,要么减半。不要浪费时间调整 5% ,再调整 5% ,接着再调整……直接加倍,看看它是否产生了你预期的效果。」——Sid Meier,《文明》游戏创作者。来源:《》

在本节中,我们将探讨通过调整 Solana 通胀计划的三个关键参数来修改通胀率的若干假设场景。本分析旨在更清晰地了解每个参数对整体通胀率的影响。

当前参数:

初始通胀率: 8% 

去通胀率:-15% 

长期通胀率: 1.5% 

这些投影数据可以在此中找到。

我们将探讨以下几个场景:

场景 A:将去通胀率从-15% 加倍至-30% 

场景 B:将长期通胀率从 1.5% 减半至 0.75% 

场景 C:立即将当前通胀率从 5% 减半至 2.5% 

场景 D:将当前通胀率减半、去通胀率加倍,并将终极通胀率减半

每个场景都旨在测试这些关键调整对整体通胀率的长期影响,帮助理解不同策略如何改变 SOL 的通胀动态。

根据推算,当前通胀率从 2024 年 9 月起约为 5% ,总供应量为 5.84 亿 SOL,模拟未来八年的影响。正如之前所示,SIMD-96 实施后,Solana 的代币销毁机制对供应量的影响微乎其微,因此本分析中忽略了这一因素。为简化计算,通胀按年计算,epoch 年被视为等同于标准年。此外,还提供了当前通胀计划不变的基线。

将长期通胀率减半(情景 B)在未来八年几乎不会对通胀产生影响。这一变化到 2032 年 9 月只会使总供应量减少 100 万。将通缩率翻倍(情景 A)将在八年后导致总供应量为 6.78 亿,较基准减少 5.3% 。将当前通胀率减半(情景 C)将在八年后导致总供应量为 6.64 亿,较基准减少 7.3% 。最后(情景 D),将当前通胀率减半、通缩率翻倍以及终端利率减半的组合将在八年后导致总供应量为 6.29 亿,较基准减少 12.2% 。

全面解读Solana代币经济:SOL的通胀率高吗?

基于对通胀计划的四种假设性变化,Solana 总供应量的预测。

基于这些供应量的增加,我们可以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即「其他条件不变」假设,ceteris paribus),通过保持 Solana 的完全稀释估值(即代币价格当前总供应量)不变,来模拟其对 SOL 代币价格的预期影响。为了说明,我们假设 SOL 代币的起始价格为 150 美元。

在我们的基准情景中,当前的通胀奖励计划导致价格承受下行压力,导致代币价格在八年内下跌 18.5% ,降至 122.25 美元。通过将通缩率翻倍(情景 A),代币价格在八年内下降 13.93% ,降至 129.10 美元。立即将当前通胀率减半(情景 C)使价格下降 12.07% ,降至 131.90 美元。最后(情景 D),将当前通胀率减半、通缩率翻倍以及终端利率减半,使价格在八年内仅下降 7.26% ,降至 139.10 美元。

全面解读Solana代币经济:SOL的通胀率高吗?

基于对通胀计划的四种假设性变化,Solana 价格的影响预测。

未来进一步研究的一个方向是分析这些变化对长尾独立验证者运营收集的通胀佣金的影响,以及对用户继续质押的激励机制的整体影响。

结论

本文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角度探讨了 Solana 的通胀计划和代币发行机制。我们分析了当前用于计算和分配通胀的机制,并识别了减少通胀的对抗力量。此外,我们评估了 SIMD-96 的潜在影响,讨论了调整通胀率的主要论点,并通过建模假设对通胀计划参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Solana 的代币发行一直受到不少误解的审查,希望本报告能为一些关键问题提供清晰的解答。通过这些分析,我们旨在促进更有依据的讨论,并为推动积极的变革贡献建设性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