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get研究院:欧洲央行如期降息,IO.NET 6月11日开放交易缩略图

Bitget研究院:欧洲央行如期降息,IO.NET 6月11日开放交易

过去 24 小时,市场出现了不少新的热门币种和话题,很可能它们就是下一个造富机会。

欧洲央行降息 25 个基点,或开启全球央行的降息周期。BTC 现货 ETF 持续 18 天净流入,山寨币市场表现平淡,Solana 生态 meme 交易活跃度依然高涨,io.net(IO)即将于 6 月 11 日开放交易。

  • 造富效应强的板块是: GameStop 概念 meme

  • 后续值得重点关注板块:TON 生态

  • 用户热搜代币&话题为:Glacier Network、Ultiverse、 io.net

  • 潜在的空投机会有:UXLINK、Movement

数据统计时间: 2024 年 6 月 7 日 4: 00(UTC+ 0)

一、市场环境

欧洲央行自 2019 年以来首次降息,降息 25 个基点,或开启全球央行的降息周期。BTC 现货 ETF 昨日净流入 2.18 亿美元,已连续 18 天净流入,贝莱德的 IBIT 持仓量突破 30 万枚 BTC。BTC 小幅震荡后于今日再度突破 71000 美金,再次向新高发起冲击。

山寨币表现平平但 Solana 链上的 memecoins 依然表现出了很强的交易活跃度。Keith Gill(Roaring Kitty) 预设了 YouTube 上 6 月 8 日的直播,并披露了其 GME 股票和期权头寸达 5.86 亿美元,引发 Solana 链上 GME 和 KITTY 代币的暴涨。此外,融资达 4000 万的 AI+DePIN 项目 io.net(IO) 公布代币经济,即将于 6 月 11 日开放交易。

二、造富板块

1)板块异动: GameStop 概念 meme

主要原因:

散户之王 Roaring Kitty 在 Youtube 预设了将在 6 月 8 日 进行直播,GME 股票以及同名 Meme 代币短时大幅上涨。Reddit 上的一份截图显示,知名投资者 Roaring Kitty 披露其所持有的 GEM 股票和期权头寸总价值已达到约 5.86 亿美元。

上涨情况:

Solana 上的 GME 代币过去 24 h 上涨 + 120% ,KITTY(Roaring Kitty) 过去 24 h 上涨 + 240% ;ETH 链上的 GameStop (GME)过去 24 h 上涨 + 160% ;

影响后市因素:

Roaring Kitty 预设的直播能否如期进行、直播内容和效果都将极大地影响市场情绪。此前每次 GameStop 概念 meme 大涨后的回调都很大,投资者们需要注意风险控制,忌盲目追高。

2)后续需要重点关注板块:TON 生态

主要原因:

Notcoin 的大热带动了整个 TON 生态的活跃程度,大量类似的项目方、改进后的 GameFi 项目方涌现。TON 生态目前已有多个未发币的高流量项目:TON 生态游戏 Hamster Kombat 称其用户量突破 1 亿,Catizen 用户基数突破 1500 万…… 使市场对未来 TON 生态项目的 mass adoption 充满了预期,这些项目都将给 TON 带来更多的用户和资金。

具体币种清单:TON、NOT、STON、GRAM、FISH

三、用户热搜

1)热门 Dapp

Glacier Network:

Glacier Network 正在构建一个可编程、模块化且可扩展的区块链基础设施,用于存储、索引和查询数据,大规模增强 AI。Glacier 通过 GlacierAI、GlacierDB 和 GlacierDA 实现可验证计算。Glacier Network 以 1 亿美元估值完成 800 万美元天使轮与种子轮融资,Foresight X 等参投。

2)Twitter

Bitget研究院:欧洲央行如期降息,IO.NET 6月11日开放交易

Ultiverse:

Ultiverse 是一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 Web3 游戏制作和发布一站式平台,促进了 AI 增强型 Web3 游戏的大规模采用。Ultiverse 基于 Bodhi 协议,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方式连接不同的游戏世界。Ultiverse 总计完成了三轮融资,投资阵容豪华,包括 Binance Labs 等投资,共计融资 1000 万美元以上,昨日,Binance Web3 发推称,与 Ultiverse 合作的 Binance Web3 Wallet 活动的 1500 万枚 ULTI 奖励已全部发放完毕,符合条件的参与者可查看自己的钱包。

3)Google Search 地区

Bitget研究院:欧洲央行如期降息,IO.NET 6月11日开放交易

从全球范围来看:

IO.Net:昨日币安 Launchpool 宣布上线 io.net(IO),用户可通过质押 BNB 和 FDUSD 来挖矿 IO。挖矿时间为 4 天,北京时间 6 月 7 日 8: 00 开始。一时间在推特以及社区引起较大关注度,带来大量流量。该项目是一个去中心化计算网络,支持在 Solana 区块链上开发、执行和扩展 ML 应用程序,将 100 万个 GPU 组合在一起,形成世界上最大的 GPU 集群和 DePIN.io.net 聚合来自未充分利用的资源。

从各区域热搜来看:

(1)英语地区的热搜上,有一定的对 Bitstamp 的关注度,主要系 Robinhood 发文称,将以 2 亿美元收购加密交易所 Bitstamp,以向美国以外地区扩展,本次收购将于 2025 年上半年完成,引来了较大的关注度。

(2)欧美地区,关注有基本面的项目,主要聚焦于 RWA、DePIN、POW 公链,出现的热搜项目有 Etherfi、Floki、Boden 等。

(3)CIS 地区关注 TON 生态、AI 项目,NOT Coin、ARKM 等赛道资产出现在昨日 Google 热搜中。

四、潜在空投机会

UXLINK

UXLINK 是专为大规模采用而设计的开创性 web3 社交系统,允许用户构建社交资产和交易加密货币。它包含一系列高度模块化的 Dapp,从入门到图形形成、群组工具到社交化交易,所有这些都无缝集成在 Telegram 中。

UXLINK 近期公布融资,由 SevenX Ventures,Ince Capital,HashKey Capital 领投,累计融资 1500 万美金。

具体参与方式:Web3 社交基础设施项目 UXLINK 发行「IN UXLINK WE TRUST」系列 NFT 作为空投凭证。根据用户的社区贡献、链上交互和资产情况,分为「MOON」,「TRUST」,「FRENS」,「LINK」四个等级,对应不同的权益和 UXLINK 代币空投数量。

Movement

区块链开发团队 Movement Labs 成立于 2022 年,此前于 2023 年 9 月完成 34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除了旗舰产品 Movement L2,Movement Labs 还将推出 Move Stack,这是一个执行层框架,兼容 Optimism、Polygon 和 Arbitrum 等 rollup 框架。

区块链开发团队 Movement Labs 成立于 2022 年,此前于 2023 年 9 月完成 34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除了旗舰产品 Movement L2,Movement Labs 还将推出 Move Stack,这是一个执行层框架,兼容 Optimism、Polygon 和 Arbitrum 等 rollup 框架。

近日,Movement Labs 完成 3800 万美元 A 轮融资,Polychain Capital 领投,Hack VC、Foresight Ventures、Placeholder 等众多知名机构参投。

具体参与方式:进入 Movement zealy 任务界面 (注意:社交任务有时间期间以及不断上线的任务),可以进行 DEX 交互,随意交互几笔测试,等待官网后续动作。

Bitget 研究院更多资讯:https://www.bitget.fit/zh-CN/research

Bitget研究院专注于“聚焦链上数据,挖掘价值资产”,通过实时监测链上数据以及区域热搜等维度,挖掘前沿的价值投资,为加密世界爱好者提供机构级的洞见。截止至今已为 Bitget 全球用户提供了【Arbitrum 生态】、【AI 生态】、【SHIB 生态】等多个热门板块的早期价值资产,通过以数据为驱动的深入研究为 Bitget 全球用户创造更优质的财富效应。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链上衍生品浪潮来临,解读变革新势力SOFA.org

链上衍生品浪潮来临,解读变革新势力SOFA.org

引言

随着各低成本的L2乃至专有链的发展,从 CEX 转向链上衍生品的趋势已不可阻挡。虽然已有一系列链上衍生品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但其市场占有率相较于 CEX 仍很小。追溯其根本原因,各链和各衍生品之间存在资金与模式的隔阂,进而导致了用户的使用率和转化率不足,衍生品赛道亟需一股变革力量。

对此,,组织成员包括投资管理公司 Galaxy Asia Trading Ltd.,Layer 2 Arbitrum、Linea,基础设施 Chainlink、OKX Wallet、SignalPlus,VC 的 OKX Ventures、HashKey Capital 等。,为衍生品赛道带来新生力量。

SOFA.org 旨在建立一套完整的清结算生态以解决衍生品旧有问题,生态内产品将遵循一套统一框架,实现底层架构、中层协议的运行模式和顶层用户和资金的联通,此外 SOFA.org 将推出代币 RCH,通过其创新的代币经济学促进生态整体的运行。

链上衍生品浪潮来临,解读变革新势力SOFA.org

SOFA 如何重塑链上衍生品未来

不论是近年的 FTX、3AC倒闭,抑或是离我们更远的传统金融领域如雷曼兄弟破产事件,中心化机构带来的不透明风险、杠杆风险和对手盘违约风险无不昭示了去中心化的重要性。

而在 Crypto 领域,将衍生品交易从 CEX 向链上迁移的趋势也愈演愈烈,多个链上已诞生了各自的头部衍生品协议,例如有 GMX、AEVO 等,每个协议拥有各自的特色和突出优势。但还存在着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在资金层面,头寸仅限在账户内开平仓,限制了资金的利用,也不利于进一步组合产品的设计与使用。另一方面,由于衍生品涉及资金量较大,出现安全风险时影响较为深远,因此用户对于新链以及新协议的安全性难以给予充分信任,导致发展受限。

SOFA.org 的诞生正是为了变革链上衍生品竞争格局与模式,首先,SOFA.org 将利用智能合约的不可篡改性和链上资产结算能力,确保交易各方无需依赖中介,用户与做市商的对手盘交易将由标准化金库自动结算,实现无信任、去中心化的核心价值。

SOFA.org 创新地将金融工具的风险进行代币化,不但包括名义金额,还记录其他交易的关键参数,将其转化为链上的头寸代币(Position Tokens)。头寸代币代表对链上资产的所有权,并且可以像常规的 ERC-20 代币一样自由转让和组合使用,可作为其他协议的抵押品,从而大大增强了资本流动性和利用效率。

除以上特性外,SOFA.org 将与各个生态和做市商合作,推出丰富多样的链上衍生品协议,满足用户的安全需求、杠杆需求和流动性需求,最终变革衍生品体系和发展之路。

产品与生态代币详解

生态增长飞轮——激励代币 RCH

纵观全链,衍生品协议数量上已达一定规模,如何在繁多的竞品中吸引用户参与?

根本要素是做好产品与服务,通过前一小节所述内容,SOFA.org 为用户提供了创新且实用的衍生品服务,成为其赢得市场、蓬勃发展的基础。而另一可充分利用的关键点在于代币经济刺激,如 dYdX 等协议已展示了一个有效设计的激励政策将优秀的产品带至全新高度。

对此,SOFA.org 设计了一套稳定、容量大、分发公平的代币体系,旨在通过激励代币 RCH,有效激励生态产品的使用和发展。其代币细则如下:

  • 公平分发:RCH 总量固定为 3700 万枚,将在 6 月 7 日 Fair Launch,没有任何形式的投资者和预售分配。上线时将有 2500 万枚 RCH(占总量约 2/3)和 700 枚以上 ETH 作为初始 LP,LP 在上线时就将销毁。

  • 用于激励的稳定产出:代币发行后,每日将面向在生态内交易的用户空投 12500 枚 RCH,每 180 天减少 20% 的空投量,直至所有 RCH 空投完毕。

  • 通缩设计:此外,SOFA.org 生态内所有协议获得的手续费都会用来在 Uniswap 上购买 RCH 并销毁,实现总量通缩。此外,所有加入 SOFA.org 协会的衍生品项目都必须在协议中加入手续费回购、销毁机制,通缩力量将随着生态的发展不断增强。

基于以上设计,RCH 建立了稳定的价格下限,不会面临来自 VC 或者其他预售者的抛压,为投资者提供了公平参与的机会。基于手续费的销毁机制更是为代币提供了中长期价值,生态的长久运行将为代币带来长期向上的、不惧短期波动的发展力量。

对于用户而言,RCH 的模式将为其带来持续性的交易补贴,能够在使用优秀衍生品协议的同时获取额外收入。并且 RCH 具有长期储存价值,随着生态的发展,用户数与交易量的上升将进一步带来 RCH 价格的提升,然后再次反馈到用户的交易热情上,从而构成 SOFA.org 生态完整的增长飞轮

运行基本流程

最初将专注于加密结构产品的结算体系和代币化,首发以太坊和 Arbitrum,后续将支持 Linea,X Layer 等更多 EVM 兼容链。如前文所述,SOFA.org 的一大特征是将交易流程在链上进行,消除了中心化风险和对手盘违约风险,其基本流程可简化为如下步骤:

  • 机构做市商持续向协议提供结构性产品的实时价格;

  • 用户根据显示价格选择购买某个产品,然后资金将发送和锁定在产品的 DeFi 金库(Valut)中;

  • 做市商的最大风险敞口资金也将发送和锁定在金库中。如果此时任何一方未能提交所需资金,交易将不会执行;

  • 用户和做市商将获得对应的头寸代币,允许自由转移和组合使用。

通过完全链上执行实现了去中心化的基本要求后,SOFA.org 将如何构建和发展链上衍生品体系?

链上衍生品协议

SOFA.org 的答案是架构标准化和产品矩阵丰富化。加入 SOFA.org 协会的所有的衍生品协议需要满足两点要求,第一点为写入协议手续费对 RCH 回购销毁机制,另一点则需满足 SOFA.org 的设计规范,使得 SOFA.org 的基础清算设施能够在这些协议上互通互用,同时头寸代币也能在生态内各协议嵌套使用,架构的标准化一方面消除了部分的安全性问题,另一方面为形成生态网络效应建立了基础。

用户的风险偏好也各不相同,对应的衍生品也种类繁复,因此需要一套全面的、匹配的体系链接二者。互通的架构为用户构建一套满足其风险偏好的投资组合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对于生态和协议而言,TVL 与流量共享意味着双边网络效应的成立,此外 RCH 空投分发机制更有助于协议实现快速的冷启动,并促进其改进产品体验和服务。

在 6 月 7 日代币上线当日,SOFA.org 将推出两个协议 Earn 和 Surge,这两个协议是针对链上结构化理财产品,Earn 为固收+类型,Surge 则为高级收益型的结构化产品。

在 Earn 协议中,用户可选择区间(Rangebound)、看涨(Bull Trend)、看跌(Bear Treand)三种方向,当价格走势与用户预测方向一致时,用户将获得超额收益,即使超出范围也将有保底奖励(a guaranteed minimum yield)。

链上衍生品浪潮来临,解读变革新势力SOFA.org

Surge 中同样为区间选择,但没有保底收益,而是对于预测正确的用户给予高额的回报。风险等级与 Earn 完全不同,但可通过预测区间调节来控制风险大小,二者满足用户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基本需求。

链上衍生品浪潮来临,解读变革新势力SOFA.org

如前文所述,用户在以上两个产品的头寸都将代币化,SOFA.org 将使用 ERC-1155 标准来实现,除了 ERC-20 的标准功能外,还允许资产的拆分与合并,并能够储存如头寸有效期和价格等关键信息,从而允许头寸代币在其他协议中的组合使用。

例如,用户能够使用头寸代币作为抵押品,借贷更多的资金进行操作,在保有原有产品收益的前提下,提升资金利用效率,获得更多的市场参与机会。

同样地,用户也可利用组合协议降低杠杆率,将高风险的头寸代币引入低风险协议中,实现风险的对冲。

此外,代币的最终所有者将获得衍生品的到期权益,这意味时间维度上的灵活性,用户能够通过嵌套使用提前锁定收益,也能组合出类似末日期权的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据悉,今年 SOFA.org 还将推出链上量化网格的双币理财协议、为其他协议提供循环贷杠杆的借贷协议等基础产品。

SOFA.org 此举为用户打开了投资组合的无限可能,通过全面覆盖的衍生品网络为普通用户提供充足的基础产品,同时对于专业玩家而言能够充分利用这一组合性,创造满足专业需求的投资组合。

治理代币 SOFA 解读

除了生态代币 RCH 外,SOFA.org 还将在今年上线协议治理代币 SOFA,旨在通过这一代币促进协议的社区参与和自我革新,进一步促进生态发展。

作为一个去中心化、非营利、开源的技术组织,SOFA.org 生态内的协议将源源不断地增加,但如何引入优质的新协议、促进生态内原有协议的革新、维持 RCH 经济系统的良好运行,都是生态发展的关键问题。

因此 SOFA 代币的持有者将作为社区代表,对抵押品品类、生态新合作伙伴入场、每日 RCH 空投配额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投票决策。通过这一机制,优秀的新协议将通过 RCH 空投配额融入生态、实现快速启动。而原有协议为了维持竞争地位,需要持续进行产品体验和服务的改进,确保空投配额,进而实现生态内协议的良性竞争和发展。

据官方文档披露,SOFA 代币预计将在 6 个月内进行空投,除早期协会成员和顾问外,早期生态参与者和 AMM 流动性提供者均有机会获得代币空投。

结论

通过去中心化、互联互通的生态范式设计,加上创新、公平的代币激励机制,SOFA.org 正在重塑链上衍生品发展之路,有望通过其优秀产品与可持续的代币激励构建生态的增长飞轮,为衍生品赛道带来变革力量。

香港Web3,究竟行不行?缩略图

香港Web3,究竟行不行?

香港Web3,究竟行不行?

香港,又一次站到了聚光灯下。

上一次的聚光灯,还是4月引发传媒轰动的虚拟资产现货ETF,要是再往前看,回到一年多以前,香港首次官宣虚拟政策宣言的振奋人心与紧随其后的活动狂欢还犹在耳边。但可惜的是,每一次的关注,多是从万众期盼的高开起始,以不尽人意的低走告终。

6月1日,香港虚拟资产新规实施达一年,香港证监会更新了虚拟资产平台的发牌名单。伴随着过渡期的尾声,未获得牌照的平台将再次扬帆远航,离开这一曾被寄予厚望的华人Web3圣地。

另一出乎意料的是,在牌照公布的前夕,OKX、Huobi等组团进军的原生平台不顾申请的高额沉没成本大范围出走,雄厚的加密原生背景在香港似乎并无任何加成。

在延绵不绝的讨论声中,问题再一次响起,香港Web3,究竟行不行?

01

证监会名单出炉,本土机构获先机,原生平台出走

6月1日,香港证监会正式公布发牌结果,原有的两家1、7号持牌平台,HashKey Exchange和OSL Exchange成功获得VATP正式发牌。HKbitEX、PantherTrade、Accumulus、DFX Labs、Bixin.com、xWhale、YAX、Bullish、Crypto.com、WhaleFin、Matrixport HK 等11家平台被“当作获发牌的申请者”;而 BGE、HKVAX、VDX、bitV、HKX、bitcoinworld 共6家平台未被当作获发牌申请者。

香港Web3,究竟行不行?

值得注意的是,当作发牌并不代表就一定发牌,但的确离发牌更近了一步。当作发牌的平台后续仍需经过证监会政策、程序、系统和监控措施的一系列检验,通过后才可正式发牌,而若中间出现问题,证监会也有权撤回或取消其的合规牌照。

至于为何要特意点名为当作发牌,核心原因是根据此前发布的《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条例》,5月31日是申请平台过渡期的最后一日,在此后,未获得牌照的平台需停止在香港营运,8月31号前,需完成香港客户资产清退,否则将追究其刑事责任。而当作发牌的平台可以在过渡期结束后继续运营,香港证监会会同步进行审查。

事实也如出一辙,6月3日,为避免大众对于被当作发牌申请者的误解,香港证监会调整了名单列表,将11家平台与正在申请牌照的平台合并,共称为“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申请者名单”,再度强调了目前已获得发牌的平台只有2家,促请投资者只在获证监会发牌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上买卖虚拟资产。值得一提的是,未被当作获得发牌的6家平台也并未被撤回申请,但目前也已不能在香港展开运营。

整体来看,对于虚拟资产平台牌照的申请,香港考虑范畴相当全面,既保留了包容性,也强调了边界性,在尽量不阻碍平台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对发牌进行了严令审核,体现出了香港金融中心的专业度。

从本次获批平台来看,在审批过程中,规模与专业度无疑进行了考量,具备本土优势的金融机构在契合监管方面取得了先机。获批平台中香港传统券商旗下有2家,母公司或高管源于香港本土企业的平台达到3家,相对原生的加密平台涵盖3家,具备内地资源优势的则有xWhale和Accumulus。

发牌之后,市场议论纷纷。在发牌申请的一年中,曾有OKX、Gate以及Bybit等多家知名加密原生离岸交易所宣布申请香港牌照,但在发牌尾声,却接连宣布撤回,这也让市场产生了犹疑。

香港Web3,究竟行不行?

据吴说爆料,原因是香港SFC要求所有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的申请者签署承诺书,承诺其任何主体在任何地区都不能拥有中国内地用户。显然,离岸交易所无法满足这一条件,OKX 曾试图组成行业联盟反对这一要求但最终无果。

这一传言似乎得到了证实。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香港监管从业者提到,“证监会的申请,没有历史包袱很重要,不能否定离岸交易所此前存在甚至现在仍然存在的灰色行为。”

Hashkey Exchange首席执行官翁晓奇也在采访中进行了回应,“平台撤回申请的原因可能是涉及敏感地区客户服务,或者也可能是因为香港证监会相关监管人手有限,因而选择较为熟悉的传统金融领域平台合作。”

当然,此举实际上也并无任何不妥之处。在全球任何一个具备监管透明度的金融中心,不违反其他地区的监管条例是自然边界,在内地明确禁止虚拟货币监管的背景下,要在香港领取合规牌照,也必然需要遵循地区要求,否则就存在蔑视秩序之嫌。作为对比,在Coinbase的官网,就提到了不可访问的地区。

香港Web3,究竟行不行?

从监管视角来看,随着第一批发牌的结束,香港的监管已然进入了新阶段,过渡期无牌照的寻租期已然结束,合规平台正式屹立,而非持牌机构的清退,也会给合规平台带来更多的客户流量与红利倾斜。据翁晓奇透露,在新规带动下,APP新增激活数上周环比增长达267%。而根据最新数据,HashKey Exchange累计交易量已突破4400亿港元,用户托管资产已突破5亿美元大关。

回到加密社区,原生平台的出走,还是严重打击到了原生加密人员的信心,平台申请者多表现了明显失望的情绪,这种失望一方面来源无效的耗费,据披露,整个合规流程申请成本高达数千万港元。而另一方面也来自于现实的反映,离内地越来越远,香港似乎也远离了加密的乌托邦。

02

有限市场难绕,流动性成隐忧,但差异优势尚存

每次提起香港Web3,绕不开的永远是众人苛责的有限市场。

这一点,在香港虚拟资产现货ETF上市时就引发强烈关注,由于内地客户明令的禁止,香港虚拟资产ETF交易量就曾受到质疑。在上市前,彭博 ETF 高级分析师 Eric Balchunas 曾预测香港虚拟资产 ETF 市场需两年才达到10亿美元级别,但发布首日,尽管交易量相比美国仍有数量级的差别,但当日的资产总量就达到了2.92亿美元。

香港Web3,究竟行不行?

香港比特币现货ETF交易量,来源:SOSO Value

截至5月31日,香港虚拟资产现货ETF的总市值达3.01亿美元,自上市以来,日均成交额达580万美元。实际上,这一表现并不算差,按照规模市场比例来看,香港虚拟资产类别交易在ETF中的占比与美国相差无几,均在0.5-0.6%左右。

尽管多个数据被美国碾压,若与其他地区现货ETF相比,香港却表现相当突出。

6月4日,澳大利亚比特币现货ETF宣布正式上市,据HODL15Capital监测,澳大利亚的Monochrome比特币ETF在交易首日仅有1枚比特币流入。实际上,这也并非市场传言的澳洲首个比特币ETF,其曾在2022年推出过一批ETF,其中一只甚至因需求不足而关闭。而从欧洲来看,自今年年初以来,在欧洲注册的比特币ETP已净流出5.06 亿美元,去年宣布在阿姆斯特丹上市的首支欧洲比特币现货ETF jacobi ftwilshire,截至5月31日,资产管理规模仅有283万美元。

香港Web3,究竟行不行?

欧洲首个比特币现货ETF表现,来源:Jacobi官网

这似乎也应证了ETF上市前,知情人士提到的,“香港的市场不在内地。”在申请人的口径中,香港的规模市场限制早已知晓,但要耗费巨额成本进入市场的原因,无疑也是未来预期的驱动。“加密原生市场交易平台竞争格局趋于稳定,但传统资本在这个市场的组合占比甚至不到5%,传统资本还有可预见的前景,外资和传统资本是我们看好的主要客户。”一位小型平台申请者提到。

但另一方面,远离了内地,市场的缩水确实显而易见,而香港令人诟病的流动性市场,也成为了虚拟资产发展的主要瓶颈。仅从交易量来看,香港ETF仅有数百万,与美国日均的过亿美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流动性的巨量差异,难以甚至可以认为不可能会被抹平,因为这不仅是资本的问题,而是整个香港市场的问题。

2023年,港交所日成交为0元的公司从400多家扩大到700多家,据港交所数据,2023年香港证券市场的平均日成交金额为1050亿港元,同比减少16%。到了今年,随着市场的回暖,叠加减免印花税、放开港股通限制等政策刺激,已然有所缓解,60天日香港股市日均成交已由去年第四季的低位870亿港元回升至1200亿港元。但就在6月3日,仅英伟达一支股票的成交额就在493.26亿美元,约合港元3852.11亿,一只股票就已碾压整个港股市场,这还是近5日来的低位。

香港Web3,究竟行不行?

英伟达5日交易量,来源:同花顺

在本就有限的流动性下,如何在已有美国同类产品的竞争下,提高本地产品对外资的吸引力迫在眉睫。尽管香港ETF也作出了颇多创新和改变,例如考虑允许质押、允许实物申购,但都难以解决这一根本性挑战,而更为微妙的是,出于高昂的合规成本,当前香港ETF的费率甚至普遍高于美国。

另一方面,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香港当下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应用端的创新。这的确是客观事实,也是华人加密圈存在的普遍挑战,但这个问题究竟是缺乏土壤造成的,还是出于某种逐利性原因,亦难评价。值得注意的是,华人并非没有优秀的创新力,公链、Defi、ZK、数据中间件等领域实际上都有华人优秀项目,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StepN之前,我国也出现过理念类似的趣步,但最终结果如何?纵观西方世界,在Defi之后,包含公链的很多领域已经很久没有产生范式的创新,创业者只能投身于无限卷流量和卷增长的市场。在当前西方主导语境下聊华人创新,很难获得正统性。

03

政策稳定,合规安全,香港走向传统升维之路

香港有难以摒弃的弊端,自然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作为一脉相承的华人集聚地,在虚拟资产开放一条口子,已然实属不易。颇为有趣的是,近日,全球第三大离岸交易所Bybit一改此前谨慎态度,突然开放中国大陆用户注册和认证。尽管Bybit 发布声明称是将服务范围扩大到海外华人社区,即居住在中国和受限制司法管辖区之外的海外华人,但也有知情人士称是由于市场受阻的拓客之举。对于这一虎口上拔牙的行为,实属很难评,这或许也是Bybit退出香港的原因。

香港Web3,究竟行不行?

Bybit注册界面新增中国,来源:X平台

回到香港,尽管流动性不足,但政策一贯性,香港却坚守得极好。美方将加密政治化,朝令夕改成为日常,监管时紧时送,让整个行业如同坐上飞驰的过山车。但香港依据规章制度办事,在灰色地带之前放开监管,确立监管目标后,不断完善路径,形成了以牌照化与许可制为核心的监管框架,并逐渐向服务配套端与产品端确立边界。若考虑到合规性,可以认为,香港在全球也已名列前茅,而对于大资本而言,安全永远比效率更重要,在安全上,香港具备天然优势。

可能就是看透了这一点,香港才选择从传统资本端而非加密原生应用切入,在Web2语境下链接Web3的内容,填补这一资产空白,甚至从一开始,或许香港就未想过去抢占加密市场,而是从另一维度去探索传统领域的Web3资产类别转型。从香港近期动作来看,RWA、数码港元、数字人民币、稳定币监管等,均提供了相对现实的理论依据。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行政总裁梁凤仪就在演讲时提到,“香港证监会对香港Web3生态系统的支持,并不等于对虚拟资产这一资产类别的背书。在传统基础设施上提供传统金融服务,有朝一日会否被智能合约和分布式账本技术取而代之?也仍未可知。”

仅从当下来看,香港Web3的答卷尚不算满意,但未来,却也未必总是不尽人意,去中心化市场与传统机构升维的碰撞,终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看客们,或许还需要给香港更多的时间。

UXLINK借力Telegram 流量——与Notcoin齐头并进引爆Web2用户涌入Web3热潮缩略图

UXLINK借力Telegram 流量——与Notcoin齐头并进引爆Web2用户涌入Web3热潮

作者:Zoey,MT Capital

引言:

在当前社交网络浪潮中,Telegram群组交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Notcoin和UXLINK是利用Telegram实现用户快速增长的优秀产品。Notcoin自2024年1月1日上线以来,通过轻量级Tap-to-Earn挖矿和病毒式传播,迅速积累了超过3000万用户和600万电报群成员。相比之下,UXLINK基于熟人社交、裂变,通过Link-to-Earn也吸引了大批参与者,目前,已经拥有460万链上积分持有者和160万NFT持有者。

自启动以来,UXLINK现已经拥有820万注册用户,构建了近10万个WEB3群组,通过这些群组触达的用户超过800万人,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整个五月,UXLINK的数据长时间在DappRadar社交类DAPP日、周、月榜第一,稳居综合类榜单前三。

MT Capital 的 Zoey 表示:”我们最看好的是UXLINK的双重商业定位,不仅在C端用户上拥有丰富的功能和应用,还为B端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服务与支持。传统SocialFi平台大多依赖于C端用户的规模效应,而UXLINK则通过双重市场定位,实现了更为广泛的覆盖和更为稳定的收入。C端用户的扩展让整个生态发展更加壮大,B端的合作让流量的价值得以变现,并反哺社区的增长,增加用户粘性——即是用户的使用平台,又是开发者的基础设施。

并且从MT Capital的战略角度来看,我们认为Mass Adoption赛道的关键在于打破单一市场的局限,形成多维度、多层次的用户和收益结构。UXLINK不仅仅是一个社交平台,更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核心节点。通过将社交、交易、开发等多种功能集成到一个平台,UXLINK能够有效吸引和留住用户,并为开发者提供一个稳定且可扩展的开发环境。这种多元化的战略不仅增强了平台的抗风险能力,还为未来的扩展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后续,UXLINK还会致力于打造Social-Dex,扩展更多功能应用,产出更多正向价值。现如今,UXLINK的月收入已经能够覆盖项目的支出,形成了良性的发展和飞轮效应,UXLINK Token的价值也将进一步被体现出来。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创新和战略布局,UXLINK将在SocialFi领域树立起新的标杆,并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变革。

本研究报告将从Mass Adoption的路径、产品与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用户数据与用户画像等方面进行探讨UXLINK当下的发展与未来展望。

一、Mass Adoption的路径

目前为止,本轮牛市尚未爆发出“Mass Adoption”的项目,如何破圈,也成为web3最为常见的话题。

当前,UXLINK的Mass adoption路径如下:

(1)善用现有平台的流量

  • 利用Telegram巨大的流量池:UXLINK依托Telegram庞大的用户群体,低成本且快速获得初期用户,并把现实世界的社交关系复制到链上

  • 获客并转化:通过激励机制,将Telegram用户转化为链上用户

(2)Link to earn

  • 用户通过分享“加入UXLINK的TG社群”的邀请链接,获得UXUY积分。这个机制利用熟人社交关系,快速扩大用户基数。

  • 在4-5月推出的AIRDROP2049活动中,UXLINK共吸引来自 190 个国家和地区的 100 多万用户参与,并有 50 多家合作伙伴参与。值得注意的是,超过 60% 的用户通过社交邀请参与活动,这也彰显了UXLINK的广泛吸引力和病毒式传播力。

(3)引入外部开发者

  • 开发者激励机制:使用$UXLINK支付协议、数据、Dapp的使用费用,吸引开发者持续开发优质应用,丰富生态系统。

  • 开放Dapp层的社交关系数据,通过协议层API提供给开发者。

(4)生态合作与扩展

  • 广泛的生态合作:与DeFi、AI、GameFi等领域的合作伙伴合作,促进UXLINK积分和NFT的分发,扩大影响力。

  • 发布“UXLINK社交生态联盟”:进一步扩大开发者社区和第三方项目合作,促进收入和利润增长。

(5)用户激励与留存

  • 分层运营和长期激励:通过发行不同等级的社区NFT实现分层运营,保留65%的激励给社区,确保活跃用户的长期激励。

  • 持续的“挖矿”机会:在用户之间建立强大的Web3社交网络,并持续让用户通过社区贡献来获取$UXLINK,贡献即“挖矿”,保持用户粘性和活跃度。

(6)多样化的Token用例与合理分配

  • $UXLINK在协议使用、交易佣金、空投/投资机会等方面都有明确的使用场景,形成良性的通缩模式。

  • 社区分配与激励:大部分$UXLINK代币分配给社区用户和开发者,促进生态内的持续发展和用户参与。

(7)数据驱动优化

  • 数据驱动决策:通过分析链上数据,优化用户体验和激励机制,确保平台的发展方向符合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

  • 持续改进和创新:利用链上数据洞察,持续改进现有功能和推出新特性,保持平台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同样根植于Telegram,Notcoin利用轻量级Tap-to-Earn进行挖矿和病毒式传播,让许多新用户通过Telegram入口丝滑进入Web3。自2024年1月1日上线以来,Notcoin迅速成为Telegram上热度和用户量最高的频道之一,参与人数超过3000万,电报群人数超过600万,可谓是流量的宠儿。

根据Dune Analytics,即使尚未TGE,UXLINK目前拥有460万左右的链上积分持有者,有超过160万NFT持有者,这个数字仍在持续高速增长。与Notcoin对比,虽然UXLINK当前WEB2流量数据与Notcoin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对于用户的转化率远领先于Notcoin,当前Notcoin链上的Holers为177万(TGE前Holders数为22万),按照on-chain holders用户的来看,UXLINK远超Notcoin,且offchain to onchain的转化与活跃用户/总用户比例更高,也可有力证明了UXLINK的用户原生性更强,交互深度更强。

由此可窥见,UXLINK对于from offchain to onchain的转化率非常可观,用户交互更深,UXLINK目前仍在积极与项目合作,与此同时,不断在做市场教育相关的工作,随着更多应用的推出,极大可能成为下一个Mass adoption的产品。

二、商业模式——兼顾两端,正向飞轮

在商业模式方面,UXLINK 即2B,也2C。

  • C端用户:

    • C端用户主要在群组场景中进行社交化互动,发现、参与和投资/交易Crypto资产。

    • 大部分功能对C端用户免费,但交易部分收取1-3%左右的手续费。

  • B端开发者:

    • B端开发者利用UXLINK的Dapps和RWS社交协议,进行社交关系及数据的开发和增长。

    • 提供不同的交易场景与产品,如Airdroup、Pre-market、MEMECOIN等,UXLINK会进行分佣。

    • UXLINK对B端开发者收取应用、协议和数据的使用费用,以Tokens计价,并将85-90%分配给社区用户,同时收取10-15%的基础设施使用费。

收入情况:

  • UXLINK在2023年就已经开始产生收入,自2024年3月以来,开始建立UXLINK社交生态,让社区和开发者更多受益。

  • 目前,UXLINK的月收入(以Tokens的价值计算)已经可以覆盖项目的支出。

三、用户数据与用户画像

自从2023年4月下旬启动以来,UXLINK现已经拥有820万注册用户,构建了近10万个WEB3群组,通过这些群聊触达的用户超过800万人,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整个五月,UXLINK的数据长时间在DappRadar社交类DAPP的日、周、月榜位居第一,稳居综合类榜单前三。

根据Coin98的数据统计,UXLINK当前30日的活跃独立地址数位列于socialfi赛道首位,并与第二名拉出绝对差距。

UXLINK借力Telegram 流量——与Notcoin齐头并进引爆Web2用户涌入Web3热潮

在运营上,UXLINK采用了用户分层和策略,精准地做了用户画像,当前链上交互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 与身份/社交相关的交互:如SBT、Group、Social Graph、学习打卡、邀请等。

  • 与资产、交易相关的交互:如NFT、空投、SWAP、Pre-Market等。

通过NFT的发行,也实现了对用户质量的辨识,用户铸造 NFT的门槛是用户对社区的贡献度、发生的链上交互行为和用户持有的资产价值。其中:

(1)LINK NFT 持有者数量 1,464,755,较高链上交互用户,是世界上最大的 NFT 持有群体

(2)FRENS NFT 持有者数量 328,696,是积极的社交人群,是 Web3 项目方们获取增长的动力

(3)TRUST NFT 持有者数量 4,374,UXLINK 生态的 KOL 和群主/Group Leader

(4)MOON NFT 持有者数量 353,WEB3 生态的意见领袖和资产巨鲸。

结语

UXLINK作为一个创新的SocialFi平台,凭借其强大的群组工具和独特的双重市场定位,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户和开发者,成为行业内的标杆产品。从基于Telegram的流量池快速获取用户,到通过Link-to-Earn机制实现用户增长,再到引入外部开发者和广泛的生态合作,UXLINK在Mass Adoption的路径上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其商业模式兼顾C端用户和B端开发者,通过多样化的Token用例和合理的激励机制,构建了一个稳健的生态系统。UXLINK不仅成功转化了大量web2用户,还通过持续的数据驱动优化和创新,保持了平台的竞争力和用户粘性。

在未来,UXLINK将继续致力于打造Social-Dex,也会推出供开发者使用Social Liquidity Layer,产出更多正向价值。现如今,UXLINK的月收入已经能够覆盖项目的支出,形成了良性的发展和飞轮效应,UXLINK相关资产的价值也将进一步被体现出来。通过持续的创新和战略布局,UXLINK不仅将在SocialFi领域树立新的标杆,还将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变革,有望成为未来Mass Adoption的典范产品。

参考资料:

https://docs.uxlink.io/uxuy-labs-api/whitepaper/white-paper

https://blog.uxlink.io/airdrop2049-uxlinks-ecological-program-draws-over-1-million-users-from-190-countries-in-the-b4d1c87a2994

https://dune.com/queries/3753998

https://dune.com/queries/3755514

https://tonalytica.redoubt.online/public/dashboards/DdU5wpspip3RiIozMgVm2Tv8D9skZjSaNdMoumck?org_slug=default

一文了解BNB Chain上MEV解决方案的潜力

MEV 是指矿工、验证者或其他网络参与者通过重新排序、包含或排除区块内的交易可提取的最大利润。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 MEV 的机制以及 BNB Chain 的提议者-构建者分离 (PBS) 模型如何重塑 MEV 格局。

MEV 是什么?

MEV 源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由中央机构决定交易顺序的传统金融系统不同,区块链交易是根据协议规则排序的。这为矿工和验证者提供了优化交易排序以获取利润的机会。

MEV 激励网络参与者维护和保护区块链。通过允许矿工和验证者从交易排序中获利,MEV 提供了支持网络的财务动机。这可以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因为参与者更有可能投资于更好的硬件和基础设施以最大化他们的收益。

MEV 驱动的活动可以通过实现套利机会和流动性提供来提高市场效率,这对于去中心化交易所和金融协议的健康运作至关重要。然而,MEV 也带来了挑战,例如潜在的中心化和不公平的交易优先级风险,必须加以管理以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

常见的 MEV 策略

在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中,矿工和验证者采用多种 MEV 策略来最大化利润:

  • 套利:通过抢先交易其他交易者来利用不同市场之间的价格差异。

  • 反向交易:在大量买入订单之后下达卖出订单,以从购买压力中获利。

  • 三明治交易:围绕目标交易下达买卖订单,以从价格波动中获利。

  • 闪电贷:在单笔交易中借入和偿还资金,以实现无需前期资本的盈利交易。

已经开发出一些策略来减轻 MEV 的利用,例如用于去中心化和公平交易排序的公平排序服务 (FSS)、链下交易、批处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交易重新排序的影响,以及允许用户设置最大滑点限制的协议。

介绍 BNB Chain 的 MEV 解决方案

为了应对 MEV 挑战并利用其机遇,BNB Chain 生态系统开发了由 Blockrazor、blocksmith 和 NodeReal 支持的全面 MEV 解决方案。BNB Chain 开源存储库维护构建器列表和相应的 RPC 端点。

BNB Chain MEV 解决方案的主要特点

  • 集成验证器支持:BNB Chain 上 40 个活跃验证器中约有 23 个已与 MEV 提供商集成。

  • 标准化构建器 API:此 API 在 BEP 322 中提出,允许验证器以无需许可的方式接受构建器注册,从而实现与多个构建器的无缝集成并促进竞争。

  • 增强透明度:强大的数据报告和透明度机制使所有参与者能够跟踪和了解 MEV 活动,这对于优化 MEV 流程和维护区块链的完整性至关重要。

当前 MEV 解决方案面临的挑战

尽管取得了进展,但 BNB 链上当前的 MEV 格局仍然存在挑战:

  • 验证者的复杂性:缺乏标准化的构建器 API,需要为每个 MEV 解决方案提供独特的实现,从而使集成和维护变得复杂。

  • 碎片化和缺乏开放市场:单个 MEV 提供商导致碎片化。面向 MEV 搜索者的开放市场可以简化流程并增强去中心化。

  • 收入和数据不透明:无法跟踪和了解 MEV 收入产生和参与者贡献,阻碍了公平有效的评估。强大的数据报告对于解决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新提案:BEP 322 MEV 供应链解决方案

BNB Chain 正在通过 BEP 322 中引入的提议者-构建者分离 (PBS) 模型来增强其 MEV 格局。该模型将验证者与区块构建者分开,允许构建者创建区块并向验证者提出建议,然后验证者选择最有利可图的区块。关键方面包括:

  • 构建者注册:无需许可的构建者注册可实现与多个构建者的无缝集成。

  • 区块构建和提议:构建者使用统一的 API 提出区块,从而简化生产。

  • 费用对帐:自动费用对帐机制简化了费用流程并提高了透明度。

  • 公平利润分配:MEV 的利润在搜索者、构建者、验证者和 BNB 持有者之间分配。构建者使用私人内存池来保护用户免受攻击并提供更好的定价。

BNB Chain 的 MEV 解决方案的优势

对于构建者

  • 提高盈利能力:实施多样化的定价机制,向搜索者提供免费服务,同时向验证者收费。

  • 竞争性市场:标准化的构建器 API 促进竞争、创新和效率。

对于验证者

  • 最大化奖励:与 MEV 提供商的集成可将盈利能力提高 7% 至 15% 。

  • 简化集成:统一的构建器 API 降低了集成复杂性,减少了维护工作量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安全漏洞。

对于钱包和用户

  • 改善用户体验:用户受益于更好的交易执行和降低的抢先交易风险。

  • 更公平的交易处理:标准化和透明的 MEV 流程促进了公平的交易优先级。

结论

MEV 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自然而重要的方面,可提高盈利能力和效率。BNB Chain 的 PBS 模型解决了常见的 MEV 挑战,促进了竞争、透明和公平的 MEV 生态系统。构建者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定价机制最大化盈利能力,验证者可以简化集成并最大化奖励。用户受益于改进的交易执行和公平性。

深度解析链抽象关键要素 (CAKE) 框架缩略图

深度解析链抽象关键要素 (CAKE) 框架

原文作者: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要点总结

  • 目前默认的加密用户体验是让用户始终知道他们正在与哪个网络交互。然而,互联网用户无需知道他们正在与哪个云提供商交互。将这种方法引入区块链就是我们所说的链抽象 (Chain Abstraction)。

  • 本文介绍了链抽象关键要素 (CAKE) 框架。该框架由应用层、权限层、求解器层和结算层四部分组成,旨在为用户提供无缝的跨链操作体验。

  • 实现链抽象需要一套复杂的技术,以确保执行过程的可靠性、成本效益、安全性、速度和隐私。

  • 我们将链抽象中的跨链权衡定义为三难困境,并提出了六种设计方案,每种方案都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 为了成功实现向链式抽象未来的飞跃,作为一个行业,我们必须为 CAKE 各层之间的信息传递定义并采用一个通用标准。一个好的标准是锦上添花的。

简介

2020 年,以太坊网络过渡到以 。四年后,已有超过 50 个 rollup 层(L2)投入使用。虽然 rollup 层提供了所需的横向扩展,。

用户不应关心或了解他们正在与哪个 rollup 进行交互。加密用户知道他们在使用哪个 rollup(Optimism 或 Base),相当于 Web2 用户知道他们在使用哪个云提供商(AWS 或 GCP)。链抽象 (Chain Abstraction) 的愿景是将链信息从用户视野中抽象出来。用户只需将钱包连接到 dApp 并签署预期操作,确保用户在目标链上拥有正确余额并执行预期操作的细节都在幕后进行。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链抽象是一个真正的多学科问题,涉及应用层、权限层、求解器(Solver)层和结算层的交互。我们介绍链抽象关键要素 (CAKE) 框架,并深入研究链抽象系统的设计权衡。

介绍 CAKE 框架

深度解析链抽象关键要素 (CAKE) 框架

在链抽象的世界中,用户访问 dApp 网站,连接钱包,签署操作并等待最终结算。所有复杂的操作在 CAKE 的基础设施层中完成。CAKE 的三个基础设施层包括:

  • 权限层:用户将他们的钱包连接到 dApp,并请求用户意图的报价。意图是指用户期望在交易结束时得到的结果,而不是交易路径。例如,将 USDT 转移到 Tron 地址或将 USDC 存入 Arbitrum 上的收益生成策略中。钱包应该能够读取用户资产(即读取状态)并在目标链上执行交易(即更新状态)。

  • 求解器层:求解器层基于用户的初始余额和意图估算费用和执行速度。在跨链设置中,这一过程被称为求解,至关重要,因为交易是异步的,子交易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失败。异步性引入了跨链三难困境,涉及费用、执行速度和执行保证。

  • 结算层:用户使用私钥批准交易后,结算层确保其执行。包括两个步骤:将用户资产桥接到目标链,然后执行交易。如果协议使用复杂的求解器进行某些操作,它们可以提供自己的流动性并代表用户执行操作,而无需桥接。

实现链抽象意味着将上述三个基础设施层合并为一个统一的产品。合并这些层的一个关键洞见是信息传递和价值传递的区别。链间的信息传递应该是无损的,因此需要依赖最安全的路径。例如,用户从一条链上向另一条链上的治理投票中投票“赞成”,他们不希望他们的投票变成“可能”。另一方面,根据用户偏好价值传递可能有所损失。可以利用一个成熟的第三方为用户提供更快、更便宜或有保证的价值传递。需要注意的是,以支付给验证者的费用衡量,以太坊区块空间的 95% 用于价值传递。

关键设计决策

上述三个层次引入了 CAF 需要做出的关键设计决策。这些决策涉及谁控制执行意图的权力、向求解器披露什么信息以及有哪些结算路径可供求解器使用。以下是每个层次的详细分析。

深度解析链抽象关键要素 (CAKE) 框架

权限层

权限层持有用户的私钥,并代表用户签署消息,然后这些消息在链上执行为交易。CAF 需要支持所有目标链的签名方案和交易负载。例如,支持 ECDSA 签名方案和 EVM 交易标准的钱包将限于以太坊、其L2和侧链(如 Metamask 钱包)。另一方面,支持 EVM 和 SVM(Solana VM)的钱包将能够支持这两个生态系统(如 Phantom 钱包)。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个助记词可以用来生成 EVM 和 SVM 链上的钱包。

一个多链交易由多个需要按正确顺序执行的子交易组成。这些子交易必须在多条链上执行,每条链都有其自身的时间变动费用和随机数。如何协调和结算这些子交易是权限层的一个关键设计决策。

  • EOA 钱包是在用户机器上运行并持有其私钥的钱包软件。它们可以是基于浏览器的扩展(如 Metamask 和 Phantom)、移动应用程序(如 Coinbase 钱包)或专用硬件(如 Ledger)。EOA 钱包要求用户对每个子交易进行单独签名,目前需要多次点击。它们还要求用户在目标链上持有费用余额,这在此过程中引入了重大摩擦。但是,通过允许用户通过单击签署多个子交易,可以将多次点击的摩擦从用户身上抽象出来。

  • 在账户抽象 (AA) 钱包中,用户仍然可以访问他们的私钥,但他们将交易有效负载的签名者与交易的执行者分开。使复杂的各方能够以原子方式捆绑和执行用户事务(Avocado、Pimlico)。AA 钱包仍然要求用户单独签署每笔子交易(目前通过多次点击),但不要求在每条链上持有费用余额。

  • 基于策略的代理在单独的执行环境中保存用户的私钥,并根据用户策略代表用户生成签名消息。Telegram 机器人、近账户聚合器或 SUAVE TEE 是基于策略的钱包,而 Entropy 或 Capsule 是基于策略的钱包扩展。用户只需签署一份批准书,随后的子交易和费用管理的签署就可以由这些代理在操作过程中完成。

求解器层

用户发布意图后,求解器层涉及向用户返回用和确认时间。这个问题与设计订单流拍卖密切相关,详细内容。CAF 可以利用协议内路径来执行用户意图,或者利用复杂的第三方(即求解器)在某些安全性保证上妥协,为用户提供改进的用户体验。引入求解器到 CAF 框架会产生下一个两个设计决策,并于信息息息相关。

深度解析链抽象关键要素 (CAKE) 框架

意图由两种类型的可提取值 (EV) 组成:EV_ordering 值和 EV_signal。

  • EV_ordering 是特定于区块链的值,通常由执行用户订单的实体(如区块构建者或验证者)提取。

  • EV_signal 代表了在正式记录在区块链上之前遵守订单的任何实体都可以访问的价值。

不同的用户意图在 EV_ordering 和 EV_signal 之间有不同的分布。例如,在 DEX 上换币的意图通常具有较高的 EV_ordering 值,但 EV_signal 值较低。相反,黑客交易的 EV_signal 分量会更高,因为前置运行会比执行交易获得更多价值。值得注意的是,EV_signal 有时可能是负值,例如在做市商交易的情况下,由于做市商对未来市场状况有更好的了解,执行这些订单的实体可能会遭受损失。

当有人能够提前观察到用户的意图时,他们就会抢跑,从而导致价值泄漏。此外,EV_signal 为负值的可能性会在求解者之间形成竞争环境,导致他们提交更低的出价,从而造成进一步的价值泄漏(又称逆向选择)。最终,泄漏会通过增加费用或提供更优惠的价格来影响用户。请注意,低收费或提高价格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在本文其余部分中将交替使用。

信息共享

与求解器共享信息有三种方法:

  • 公共内存池:用户意图被公开广播到公共 mempool 或数据可用性层,第一个能满足请求的求解器执行订单并成为赢家。这种系统高度提取用户信息,因为用户公开了他们的 EV_ordering 和 EV_signal。例如,以太坊的公开 mempool 和各种区块链桥。在桥的情况下,用户必须在将资产转移到目标链之前将其放置在托管中,以防止恶意攻击,但这过程无意中公开了他们的意图。

  • 部分共享:CAF 可以通过限制披露信息的方式来减少对竞价者透露的价值量。然而,这种方法会直接导致价格最优性的损失,并可能引发竞价垃圾邮件等问题。

  • 私有内存池:MPC 和 TEE 的最新发展使得完全私人 mempool 成为可能。在执行环境之外不会泄露任何信息,求解器会编码他们的偏好,并与每个意图匹配。虽然私人 mempool 捕获了 EV_ordering,但无法完全捕获 EV_signal。例如,如果黑客交易被发送到 mempool,第一个看到该订单的人可以抢先进行交易并捕获 EV_signal。在私人 mempool 中,信息只有在区块确认后才会被释放,因此任何看到交易的人都可以捕获 EV_signal。可以想象求解器会建立认证节点来从 TEE 新铸造的区块中捕获 EV_signal,将 EV_signal 捕获变成延迟竞争。

求解器列表

CAF 还需要决定允许多少以及哪些竞价者参与拍卖。主要选项如下:

  • 开放访问:参与能力的进入门槛尽可能低。这类似于公开 mempool,泄露了 EV_signal 和 EV_ordering。

  • 限制访问:通过白名单、声誉系统、费用或席位拍卖进行订单执行能力的门控。门控机制需要确保系统中的求解器不会捕获 EV_signal。例如1inch Auction、Cowswap Auctions 和 Uniswap X 拍卖。订单获胜的竞争为用户捕获 EV_ordering,而门控机制则可以为订单生成者(钱包、dApps)捕获 EV_signal。

  • 专属访问:专属访问是一种特殊的拍卖形式,每个时间段只选择一个求解器。由于不会向其他求解器泄露信息,因此没有不利选择和抢先折扣。订单流发起者捕获 EV_signal 和 EV_ordering 的预期值,因为没有竞争,用户只能获得执行而无法获得价格改进。这类拍卖的例子有 Robinhood 和 DFlow 拍卖。

结算层

一旦钱包签署了一组交易,它们需要在区块链上执行。跨链交易将结算过程从原子操作转变为异步操作。在初始交易执行和确认期间,目标链上的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可能导致交易失败。本小节将探讨安全成本、确认时间和执行保证之间的权衡。

需要注意的是,在目标链上执行预期交易取决于目标链的交易包含机制,包括能够审查交易和目标链的费用机制等因素。我们认为目标链的选择是 dApp 的决策,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跨链预言机

两个具有不同状态和共识机制的区块链需要一个中介,如预言机(Oracle),来促进信息在它们之间的传递。预言机充当链间信息传递的中继,包括验证用户在锁定和铸造桥中的托管账户中锁定资金,或确认用户在原链上的代币余额以参与目标链上的治理投票。

预言机以最慢链的速度传递信息,这是为了管理重组风险,因为预言机需要等待原链的共识。假设用户想将 USDC 从原链桥接到目标链,为此用户将其资金锁定在托管中。然而,如果预言机不等待足够的确认并继续在目标链上为用户铸造代币,可能会出现问题。如果发生重组,用户覆盖其托管交易,预言机会导致双重支出。

预言机有两种类型:

  • 协议外预言机:需要与运行共识的第三方验证者分开,以在链间传递信息。额外的验证者增加了运行预言机的成本。LayerZero、Wormhole、ChainLink 和 Axelar 网络是协议外预言机的例子。

  • 协议内预言机:深度集成到生态系统的共识算法中,并使用运行共识的验证者集合来传递信息。Cosmos 的 IBC 用于运行 Cosmos SDK 的链,Polygon 生态系统正在开发 AggLayer,而 Optimism 正在开发 Superchain。每个预言机使用专用区块空间在同一生态系统的链之间传递信息。

  • 共享排序器是协议外实体,它们在协议内拥有交易排序权,即它们可以跨链捆绑交易。尽管仍在开发中,共享排序器不必等待特定区块确认以减少重组风险。为了真正实现跨链原子性,共享排序器需要能够执行后续交易,条件是早期交易成功,从而将它们变成链链。

桥接代币

在多链世界中,用户的代币和费用余额分散在所有网络中。在每次跨链操作之前,用户需要将资金从原链桥接到目标链。目前有,总 TVL 为 77 亿美元,过去 30 天的桥接量为 86 亿美元。

桥接代币是价值转移的案例。这为利用擅长资本管理并愿意承担重组风险的专业第三方创造了机会,减少了用户交易所需的成本和时间。

跨链桥有两种类型:

  • 锁定和铸造桥:锁定和铸造桥验证原链上的代币存款并在目标链上铸造代币。启动此类桥所需的资本较小,但安全转移锁定信息需要大量投资。这些桥的导致了代币持有者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 流动性桥:流动性桥利用原链和目标链上的流动性池,并使用算法确定原链和目标代币之间的转换率。虽然这些桥的初始成本较高,但需要较低的安全保证。如果发生安全漏洞,只有流动性池中的资金面临风险。

在这两种跨链桥中,用户都需要支付流动性成本。在锁定和铸造桥中,流动性成本是在目标链上从包装代币交换为所需代币(USDC.e 到 USDC)时发生的,而在流动性桥中,流动性成本是在从原链上的代币交换为目标链上的代币时发生的。

跨链三难问题

上述五个设计决策引发了跨链三难问题。CAF 必须在执行保证、低费用和执行速度之间选择两个属性。

深度解析链抽象关键要素 (CAKE) 框架

  • 协议内路径:是指定的跨链信息传输路径。这些系统考虑到重组风险,牺牲了执行速度,但通过消除额外验证者集合或流动性成本来降低成本。

  • 求解器聚合:从多个求解器收集报价,以识别最便宜和最快的执行用户意图的路径。然而,由于不利选择和抢先交易,有时求解器可能无法满足意图,导致执行减少。

  • 执行竞争:通过安排求解器竞速执行意图或选择单一求解器来选择获胜求解器。这两种方法都会导致用户费用高昂,因为求解器争夺执行而不是价格改进。

CAKE 的六个组成部分

为撰写本文,我们研究了 20 多种直接和间接致力于链抽象的团队设计。在本节中,我们讨论了六种我们认为具有内在效率和产品市场契合度的独立 CA 实现。如果构建正确,这些设计有潜力相互结合。

一个关键结论是我们需要一个统一的跨链意图表达标准。每个团队都在研究自己的方法和协议来编码用户意图。统一标准将改善用户对其签名消息的理解,使求解器和预言机更容易理解这些意图,并简化与钱包的集成。

深度解析链抽象关键要素 (CAKE) 框架

代币指定桥

有一种特殊情况的锁定和铸币桥,它不支付流动性成本,也称为销毁和铸币桥(例如 USDC CCTP)。代币团队在每条链上指定一个规范的代币地址,而桥则有权铸造代币,即用户需要的代币。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销毁和铸造桥类似于以足够区块确认速度进行的跨链转账。 是这样一种标准,用于在目标链上指定规范代币及其授权桥。代币指定桥是协议内路径的一个例子,即它在保证执行和低费用的情况下牺牲了速度,例如 CCTP 需要 20 分钟才能完成转账。

生态系统协调桥

生态系统协调桥可以在同一生态系统内的链之间传输任意消息。这类桥属于协议内路径,优先考虑执行保证和低费用,而非速度。示例包括 Cosmos IBC、Polygon AggLayer 和 Optimism Superchain。

三年前,Cosmos 生态系统面临着类似于以太坊今天所面临的挑战。流动性分散在各条链上,每条链都有自己的费用代币,管理多链账户非常繁琐。Cosmos 生态系统通过实施 IBC 协议内消息传递桥解决了这些问题,实现了无缝的多链账户管理和跨链转账。

Cosmos 生态系统由独立链组成,这些链具备主权安全性和快速终结性,使得协议内的跨链消息传递非常快速。而 rollup 生态系统则依赖于挑战期的结束(乐观 Rollups)或 zk 证明的提交(有效性 Rollups)来实现最终性。由于这些终结性限制,跨生态系统的消息传递速度会较慢。

求解器价格竞争

求解器价格竞争涉及与所有求解器共享订单信息。求解器旨在结合订单意图所产生的预期价值(EV)并将其提供给用户。系统中获胜 Solver 的选择基于最大化用户价格改进。然而,这种设计存在不执行的风险,需要额外的机制来确保订单的可靠性。此类机制的例子包括 Uniswap X、Bungee 和 Jumper。

钱包协调消息

钱包协调消息利用 AA 或基于策略的钱包提供的功能,提供兼容任何意图类型的跨链体验。它作为最终的 CA 聚合器,将用户意图在各种 CA 设计之间重新定向,以解决特定意图。例子包括 Avocado 钱包、Near Account Aggregator 和 Metamask Portfolio。

需要注意的是,在过去十年中,加密生态系统已经了解到用户与其钱包之间的关系非常粘性。每当我想到将我的助记词从 Metamask 迁移到另一个钱包时,我都会感到极度恐惧。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在 Vitalik Buterin 本人支持下,EIP-4337 在 2.5 年后仍然的原因。尽管较新的钱包协议版本可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价格(账户抽象)或改进的易用性(基于策略的钱包),但将用户从当前钱包迁移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求解器速度竞争

求解器速度竞争允许用户表达对特定跨链转换的意图,以获得高执行保证。它不帮助用户最小化费用,而是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渠道来包含复杂交易。第一个基于区块构建者费用或包含速度执行意图的 Solver 将赢得该意图。

该设计旨在通过最大化 Solver 捕获的 EV 来实现高包含率。然而,这需要付出中心化的代价,因为它依赖于以太坊主网的复杂资本管理或L2上的低延迟执行。

独家批量拍卖

独家批量拍卖在一个时间窗口内为执行所有订单流的独家权利举行拍卖。由于其他求解器无法看到订单,他们基于预测的市场波动和平均执行质量来出价。独家批量拍卖依赖于一个后备价格以确保良好的用户价格,因此不能用于价格改进。将所有订单流发送给单个竞标者消除了信息泄漏并提高了执行保证。

结论

链抽象框架(CAF)承诺为用户提供无缝的跨链互动。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几个团队正在生产和开发中的设计,这些团队明确或隐含地试图解决链抽象问题。我们相信今年将是 CAF 的一年,并预计在未来 6-12 个月内,不同设计及其实现之间将发生显著竞争。

跨链价值转移将通过代币授权的桥接来实现低费用,通过求解器速度或价格竞赛来实现快速执行。而信息传输则会通过与生态系统匹配的消息桥接进行路由,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用户成本,并通过钱包控制的平台来最大化速度。最终,这六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将形成一个集群,因为它们分别满足不同的需求,并利用在权衡矩阵不同区域中的效率。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到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我们需要一个通用标准来表达跨链意图。目前,多个团队正在各自研究用于编码用户意图的协议,导致重复工作。统一标准将有助于提高用户对所签名消息的理解,方便求解器和预言机处理意图,并简化与钱包的集成。

从Polymarket看预测市场的去中心化困境

原文作者:dt  

原文编译:Lisa

近日,随着 $ETH ETF 通过预期的升温,市场目光逐渐回归 EVM 生态,作为目前链上最大的预测市场,Polymarket 因 $ETH ETF 能否顺利通过而备受关注。正所谓树大招风,尽管 Polymarket 获得了巨大的流动性,其结算方式却遭到参与者质疑。让我们跟随 Dr.DODO,一探此次争议事件的始末。

Polymarket

首先先介绍下 Polymarket 协议,Polymarket 是基于 Polygon 公链的预测市场,由于其发布时间早且运营时间长,是目前链上最大的预测市场。该平台允许交易者使用 $USDC 或 $ETH 下注,预测当今世界上最热门和最具争议性的话题,从国家总统选举到次日 $ETH 价格是否会超过 4000 美元不等。Polymarket 通过流动性奖励计划吸引做市商,为交易者提供优良的交易深度。

Polymarket 曾进行过两轮公开融资。第一次是种子轮融资,筹集了四百万美元;第二次则是在 2024 年 5 月 14 日,由 Founder Fund 领投的四千五百万美元。对于一个 DApp 来说,这种规模的融资已相当可观。

从Polymarket看预测市场的去中心化困境

Source: polymarket.com

UMA

提到 Polymarket 就不得不提其背后的服务商 UMA,Polymarket 采用部署在 Polygon 上的 UMA 的 OP 预言机(Optimistic Oracle,简称 OO),以确保预测结果的公正性。

Polymarket 的 UMA 集成包括三部分:市场合约、CTF 适配器合约和 OO。每个市场在创建时都会包含一个由 CTF 适配器生成的条件,该条件即为 OO 需要回答的问题,例如“$ETH 的价格是否会在 2024 年第三季度超过 10000 美元?”

市场初始化时,CTF 适配器会自动向 OO 发送请求。UMA 系统中的提议者可以对此请求进行回应,如无争议,该回应会被视为正确,并在两个小时的挑战期后提交给 CTF 适配器。如果答案不正确,或 UMA 的其他参与者对此答案有异议,其他参与者可以作为争议者对该答复进行辩论。

首次异议时,CTF 适配器会忽略该异议并再次发送相同参数的请求给 OO。如果第二次请求再次被质疑,该请求将发送到 UMA 的 DVM 系统(OO 的仲裁者),仲裁者由 UMA 代币持有者组成,他们将投票决定异议结果。

从Polymarket看预测市场的去中心化困境

Source: https://github.com/Polymarket/uma-ctf-adapter? tab=readme-ov-file

ETF 通过与否的争议

异议点:

部分交易者认为 $ETH ETF 在 5 月 31 日前并未真正通过,一切都只是 UMA 决议者的推测。因为美国 ETF 需获得 19 b-4 申请和 S-1 申请的批准才能正式在交易所交易,目前 S-1 申请尚未通过,这意味着 $ETH ETF 是否能真正交易仍存变数。

时间线: 

  • 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多只以太坊 ETF 的 19 b-4 申请后,UMA 提议者给出了 ETF 通过的结果。

  • 可能由于挑战期过短或 UMA 投票权过于集中,紧接的两个小时挑战期内并无投票方提出异议,因此该答复被采纳为最终结果。

  • 随后有异议者对该结果提出异议,请求被适配器再次发送给 OO,但 YES 结果再次以高达 99% 的票数压倒性通过。

对此,Polymarket 并未对此次事件作出官方回应。

从Polymarket看预测市场的去中心化困境

Source: https://polymarket.com/event/ethereum-etf-approved-by-may-31 

预测市场的早期与未来

在各大 L1 公链还未兴起的时代,预测市场的概念已然出现。

Augur

比如 2018 年第一次部署的 Augur,早期 v1,v2 因为架构过于冗杂,最后优化成了 2022 年正式发布的 Augur Turbo。与 Polymarket 不同的是,Augur 预测结果由 ChainLink 预言机的 TheRundown 数据提供商决定。相较 Polymarket 的 UMA 机制而言,结果裁决中心化程度更高,这可能也是后来为什么没有继续运营的原因,因为对比中心化预测市场,并没有很大的优势,毕竟目前中心化预测市场也十分乐意支持加密货币充值。

Azuro

最近一直盛传发币消息的 Azuro 则走的是另一条路,与传统预测市场 DApp 不同的是,Azuro 走向了更底层。它作为一个新兴的预测市场基础设施提供商,试图通过类似 Uniswap 的架构,方便其他项目快速集成预测功能,而不是自己专注做一个市场。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只要预测的是现实事件,最终的预测结果判定仍来自不够去中心化的数据。Defillama 数据显示,Azuro 目前的 TVL(锁仓量)稳步增长,其收入在中小型 DApp 中亦不算低,目前也已经进行了总共一千一百万美元的大额融资。基础设施提供商必然会拥有覆盖面广和用户量大的优势,期待 Azuro 后续的发展。

从Polymarket看预测市场的去中心化困境

Source: https://azuro.org/#intro

以 Polymarket 为代表的新一代预测市场,多建立在 GAS 费用较低的一层或二层区块链上,相较早期项目,拥有天生的优势:不再因巨额 GAS 费用将小型交易者拒之门外。然而,诸如 Polymarket 的预测市场,距离实现项目愿景尚有很大差距。在当前区块链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项目不得不在去中心化和效率之间做出权衡。尽管如此,从融资情况可窥见的是,投资机构对预测市场的前景或投机预期依然乐观。技术往往需要资本推动,所以我们还是期待这个赛道的未来发展。

笔者观点

我们不评价 Polymarket 在此次事件中的决定是否正确,但从此次事件中可以看出,在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的交叉领域,去中心化产品尚未完全实现其去中心化的愿景。当遇到链下事件时,仍需中心化预言机的裁决,因而存在一定的中心化风险。项目方目前只能尽力做到相对公平的评定,或许延长市场结算时间是更好的处理方式。这也侧面反映出 Polymarket 的实际用户量较少,因此官方采取冷处理方式解决此次争议。

在解决预测结果来源可靠性之前,链上预测市场赛道的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早在很久之前我们就意识到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问题,这一问题在预测市场中同样存在。项目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预测结果的去中心化问题,这可能需要区块链底层乃至社会的重大变革或技术革新。

Meme峰会后,Base Meme币生态正式进入下半场

原创|Odaily星球日报

作者|Wenser

Meme峰会后,Base Meme币生态正式进入下半场

北京时间 6 月 7 日凌晨,Base Meme 线上峰会落下帷幕,作为一场小范围的 Base 生态 Meme 币项目交流会,Base 协议负责人 Jesse Pollak 在会上发出了新的号召:,看得出来,Meme 币仍然是 Base 生态寄予厚望的板块,而,正是得益于此才有的成绩。

在 Base 即将迎来主网发布一周年纪念之际,Odaily星球日报将结合 Base Meme 峰会对 Base Meme 币生态进行简要介绍及分析。

Base Meme 币发家史: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

根据 ,目前 Base Meme 币总体市值为 22.7 亿美元左右,约为 Base 生态 TVL 总量的 25% 左右。当然,这个数据是存在一定误差的,因为,其一,该数据只计算了 64 种 Base 生态代币的流动市值,而且其中近半数的项目已经流动性几乎为零,市值数据也已缺失;其二,这一数据并未将 Base 生态此起彼伏的 Meme 币链上项目计算在内,因此仅作参考。

但从这一数据我们也能看到,Meme 币已经成为 Base 生态的一大重点,而这,离不开很多关键人物的贡献与建设。

Meme峰会后,Base Meme币生态正式进入下半场

Jesse Pollak:以一己之力推动 Base 生态建设

如果要说 Base 生态发展到现在最大的功臣,那么非负责人 Jesse Pollak 莫属。

作为之一,Jesse Pollak 原本只是这家知名交易所的一位工程师,但在消费者产品搭建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为他后续执掌 Base 这一 Coinbase 旗下关键的 L2 网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一文中,我们也能了解到,Base 的诞生以及逐步落地,都离不开 Jesse 的推动与持续贡献:

2023 年 2 月,;

2023 年 8 月,,与此同时,Friend.tech 成为彼时引爆整个加密世界的 SocialFi 热门应用;

2023 年 10 月,社交协议 Farcaster 正式上线 Base 生态开始创造协议收入,并在此后的几个月成为 Base 生态的强势增长点。

2024 年 3 月,继 Solana 生态的 Meme 币热潮之后,Base 生态同样因其低成本优势成为 Meme 币项目的热门阵地。

而在这些关键事件的背后,Jesse 总是那个到处摇旗呐喊的人,他对 Base 生态包括 Meme 币、NFT 以及各类链上应用和加密项目的支持是有目共睹的——他不仅亲身参与,而且对优质项目尽最大的可能予以宣发支持,甚至早在 2023 年,他还曾因购买 Meme 币项目被 Rug 而受骗。身为 Base 协议负责人的他,不仅具有工程师的敏锐嗅觉与逻辑思维,同时也极具个人魅力,对外发言颇具激情,而且对于“ Onchain is the Next Online ”这一愿景深信不疑。

可以说,Base 的 Meme 币生态发展也深受 Jesse 的影响——注重社区、呼吁创造、重视平等、团结协作。当然,他也深谙对于 Meme 币项目尤其重要的整活能力和 Meme 属性,所以之前曾扬言——(受 Coinbase CEO Brain Amstrong 本人是个光头的影响, Bald 算是 Base 生态的一个“热梗”)。

TYBG:从一个人开始的 Meme 币

除了 Jesse,直接以 Coinbase CEO Brain Amstrong 形象为项目符号的 Meme 币项目 最开始也是“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

在 上,TYBG 的主理人就坦言,在去年 12 月份项目刚刚起步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而随着 Base 生态的逐步发展与繁荣,TYBG 社区也逐渐迎来了更多成员的加入,而项目早期一个人的经历也让他收获匪浅,也从自身经历中感受到了 Meme 币项目的独特魅力以及与众不同的发展路线。

而纵览 Base 生态的其他较为知名的 Meme 币项目,如 TOSHI、MOCHI、AYB、DEGEN 等,项目最开始也是出于极少数人对 Coinbase、Base 生态以及 Meme 的信赖才出现并且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可以说,Meme 币给了很多普通人一个施展才华、寻找志同道合者以及挥洒创意的舞台。

而经过大半年时间的发展,Base 生态 Meme 币以加密货币行业特有的节奏获得了飞速成长,其发展格局已经与去年少有人问津的状态截然不同。

Base Meme 币新格局:一超多强+遍地开花

如果说以往的 Base 生态 Meme 币项目亮眼的选手相对有限,经过 3 个月左右的“大浪淘沙”,如今的 Base Meme 币格局已经进入了“一超多强+遍地开花”的阶段了。

在此前的一文中,我们提到了部分头部+热门项目,目前来看,BRETT 市值突破 10 亿美元,已经进入“Meme 币阶段性成熟时期”;其他几个项目如 DEGEN、TYBG、TOSHI 市值也逐渐稳定,只有 NORMIE 由于,市值接近归零,尽管,但声势已大不如前。以下为主要项目信息介绍:

Meme峰会后,Base Meme币生态正式进入下半场

超级 Meme:BRETT

正如前文介绍,该 meme 的灵感来自马特·福瑞的著名漫画《Boys Club》系列中的 4 个角色之一,和著名 meme 形象 Pepe 是朋友,而在两个月后的今天,已接近 14 亿美元,价格为 0.1748 美元,市值排名为 69 名, 24 小时涨幅为 28.6% 。

不得不说,Pepe 相关的 Meme 币威力恐怖如斯,一个“Pepe 朋友概念”也已稳坐 Base 生态 Meme 币头把交椅。

多强:DEGEN、TOSHI、KEYCAT、MFER、TYBG、MOCHI

剩下的已经逐步走入发展稳定期的 Meme 项目则主要为 Farcaster 生态代币 DEGEN、猫主题 Meme 币 TOSHI、KEYCAT、MOCHI 以及 NFT 艺术家 Sartoshi 发行的 MFER(Mfercoin)。

  • 总量 370 亿枚,目前流通量为 124 亿枚左右,价格为 0.022 美元,流通市值为 2.8 亿美元,总体市值为 8.3 亿美元, 24 小时跌幅为 8.2% 左右;

  • 总量 4206.9 亿枚,目前已全部流通,价格为 0.0005 美元,流通市值(总市值)为 2.16 亿美元, 24 小时涨幅为 19.8% ;

  • 总量 100 亿枚,目前已全部流通,价格为 0.006 美元,流通市值(总市值)为 6300 万美元, 24 小时跌幅为 0.7% ;

  • 总量 10 亿枚,目前已全部流通,价格为 0.046 美元,流通市值(总市值)为 4600 万美元, 24 小时跌幅为 10.7% ;

  • 总量 1250 亿枚,已销毁 20 亿枚,流通总量为 1230 亿枚,价格为 0.00025 美元,总市值为 3100 万美元, 24 小时涨幅 4.9% ;

  • 总量 10000 亿枚,目前已全部流通,价格为 0.000029 美元,流通市值(总市值)为 2900 万美元, 24 小时跌幅为 12.2% 。

遍地开花:DOGINME、HIGHER、CHOMP

在 Base Meme Summit 会上,除了业已成名的 Meme 币项目,Base 生态的一众新秀 Meme 币项目也以“赞助者+提问者”的身份登上了舞台。

其中,DOGINME 作为一个“体育+生态型 Meme”目前以 2800 万美元的市值也名列前茅;HIGHER 则得到了整个 Base 生态的承认,Jesse 本人也多次喊单,期望 Base 生态以及生态内的各类项目能够“ Higher and Higher”,目前以 2700 万美元的市值紧随其后;CHOMP 则是一个卡通狗形象的 Meme 币项目,目前以 2600 万美元的市值位列加密货币市值排行第 994 名。

当然,Base 链上每时每刻都有涌现出的诸多 Meme 币潜力项目,例如最近 Solana 生态的 MOTHER 代币逐步破圈成为现象级 Meme 币之一,Base 生态的同名 Meme 币也风起云涌,详情可参考 ,发掘下一个潜力金狗。

Meme峰会后,Base Meme币生态正式进入下半场

Base Meme Summit 提问项目列表

Base Meme 币发展:谁掌握了社区,谁就拥有未来

在今天凌晨 2 点结束的 Base Meme Summit 会上,来自几个相对成熟的 Meme 项目方人员就 Base Meme 币发展等相关话题进行了提问解答以及讨论交流,而看完整场 Meme 峰会之后,我的一个感受是:Meme 币逐渐成为了新一代年轻人们的“创业实验田”。

Meme 币就是新时代的“互联网应用”

区别于以往互联网科技公司引领的“互联网浪潮”,随着加密货币行业的发展以及加密货币对整个社会的逐步渗透和影响加深,包含 DeFi、SocialFi、GameFi、NFT、DAO、Infra、公链、L2、BTC 生态、AI、DePIN、RWA 等多个子领域的 Web3 行业逐渐成为了新的“创业阵地”。

而 Meme 币项目或许是对年轻人最具吸引力的选择,无论你是一个新进入加密货币行业的新手菜鸟,还是已经有了一定经验积累的“老韭菜”,既能够买入一个 Meme 币,加入社区建设或者体会价格涨跌过程中的辛酸苦辣甜;也可以基于某些好玩有趣的 Meme 或者自己感兴趣的符号,开启一个属于自己的 “Meme 币创业项目”——而打造一个成功的 Meme 币项目、成为一个“ Meme 币创业者”,或许之后会成为一种类似于以往摇滚乐手、说唱歌手、文学作家等引领社会文化思潮的重要角色。

当然,正如 TYBG 项目主理人在峰会上提到的,开启一个项目之前,无论是 Meme 币,还是其他,最好先找个律师聊聊,以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触犯部分地区的法律法规。

Meme 币成功指南:注意力经济、内容驱动与社区为王

在 Base Meme Summit 会上,关于 Meme 币的发售方式、项目发展以及后续引领更多人进入“链上世界”等话题也引起了很多讨论,总结下来,重点在于 3 个关键词:

  • 注意力经济:这是 Meme 币天然的属性和项目运作的必要组成部分,整个加密货币行业同样如此,区别在于,借助 Meme 的传播力量,Meme 币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推广,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果。

  • 内容驱动:这也是包括 MOCHI、AYB、DEGEN、TYBG 在内的诸多项目方从业者的切身体会和经验之谈,也是基于注意力经济的前提,Meme 币项目必须做到位的一个方面。因为只有那些能够生产创意内容以及有趣好玩的各类内容的项目,才能够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以及进一步的裂变传播和扩散,进而为项目的发展找到更多的建设者以及持有人。DEGEN 社区的 Jack 认为 Meme 币项目应该向 Tik Tok、Instagram 等成功的消费者应用学习内容传播等方面的东西,以帮助自己的项目获得成长。

  • 社区为王:Base 生态以及诸多 Meme 币的发展历程都是这一点的绝佳例证,只有重视社区的项目才能够在市场拥有一席之地。当然,这其中也涉及到了 MOCHI 的 Coco 在分享中提到的“预期管理”的问题,“当代币价格上涨,人们很开心;当代币价格下跌时,人们会很不开心,甚至感到愤怒”,这就非常考验项目方以及社区主理人对于社区的预期进行有效管理的功力了。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消息,这一点,对于 Meme 币在内的很多 Web3 项目来说,都很重要。

小结:除了价格和社区,Base Meme 币还看什么?

除了价格和社区以外,Base 生态的 Meme 币还有一大影响因素,就是 Coinbase,这一点既是很多人翘首以盼的“利好”,同时也是很多人望眼欲穿的“寄托”。

要知道,作为 Base 生态头部的 DEX 项目 Aerodrome 此前正是受到 Coinbase 上线其原生代币 AERO 并由 Coinbase Ventures 领导的 Base 生态基金投资向 Aerodrome 注资等一系列操作的影响,币价曾一度拉升至 2 美元左右,相较低点价格上涨近 50 倍。

因此,在 BRETT 市值突破 10 亿之后,下一个 Base 生态 Meme 币竞相想要摘取的“王冠”,或许就是“上线 Coinbase”这一成就。

而在 Base Meme Summit 之后,Base 生态的 Meme 币或许也将走入下半场——共同建设一个怀抱“引领 10 亿用户进入链上世界”这一伟大愿景的“Onchain Society”(链上社会),而这一愿景的实现绝对离不开一个又一个与众不同又各具特色的 Meme 币项目的支持。

Meme峰会后,Base Meme币生态正式进入下半场

出自:

收购Bitstamp,Robinhood会为币圈带来更多可能吗?

6 月 6 日,据官方消息,Robinhood 宣布将收购全球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Bitstamp。受此影响,Robinhood 股价盘前上涨 2.27% 

Robinhood 加密负责人 Johann Kerbrat 就收购 Bitstamp 发表观点称,收购 Bitstamp 是 Robinhood 发展加密货币业务的重要一步。此次收购旨在更好地在美国以外扩大业务范围,并欢迎机构客户加入 Robinhood。

收购Bitstamp,Robinhood会为币圈带来更多可能吗?

13 年耕耘, 2 亿美元收场

对于此次收购,Robinhood 预计最终交易对价约为 2 亿美元现金,但需根据惯例调整收购价格。此次收购需满足惯例成交条件,包括获得监管部门批准,预计将于 2025 年上半年完成。巴克莱资本公司 (Barclays Capital Inc.) 担任 Robinhood 的独家财务顾问,而 Galaxy Digital Partners LLC 担任 Bitstamp 的独家财务顾问。

而早在去年 5 月,Ripple 就已于第一季度从 Pantera Capital 处收购了少量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Bitstamp 的股权,但未透露具体股份。Galaxy Digital 为这笔交易提供了咨询服务。

这家老牌交易所于 2011 年成立,在卢森堡、英国、斯洛文尼亚、新加坡和美国设有办事处。根据 The Block 的数据仪表板,按交易量计算,截至去年,Bitstamp 是全球第十五大现货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Bitstamp 曾以合规为主要标签与 coinbase 相提并论。继在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之后,去年六月,Bitstamp 成为了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唯二批准的加密货币相关公司之一。不仅如此,就连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也曾多次将 ETH 转入 Bitstamp。

然而近几年来,Bitstamp 仍难敌监管压力,逐渐沉寂在大众眼中。实际上,从去年开始,Bitstamp 就在持续收缩其在北美的业务,先后减少并禁止了美国及加拿大相关业务。10 月中旬,Bitstamp 美国 CEO 兼全球首席商务官 Bobby Zagotta 还在一份声明中敦促客户在 2024 年 1 月之前提取资金。

相关阅读:《》

不仅是对外市场有所收缩,Bitstamp 内部也面临着人才流失危机。继 2020 年前首席执行官 Julian Sawyer 离开后,去年 3 月也有大量项目顾问选择离开 Bitstamp。据 DLNews 报道,Bitstamp 员工人数从约 650 名下降至 450 名,减少约 30% 。

而如今,这家成立 13 年的老牌交易所,终将以 2 亿美元被收购。Bitstamp 首席执行官 JB Graftieaux 强调,Bitstamp 的平台和专业知识将带入 Robinhood 的生态系统,并将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交易体验,同时继续致力于合规、安全和以客户为中心。

Robinhood 将为币圈带来更多可能?

Robinhood 的出圈可以说是来自「散户大战华尔街」神话,而这也让 Robinhood 与加密货币结缘,为 meme 鼻祖 DOGE 送去了早期流动性。

从此,Robinhood 便开始多次涉猎加密领域,且其加密货币业务一直是公司的核心增长动力。据其官方数据显示,去年底,平台加密货币交易用户的增加,第四季度加密货币交易收入同比增长 10% ,达到 4300 万美元。而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加密货币名义交易量同比大幅增长 224% ,达到 360 亿美元。

不仅如此,Robinhood 还与业内各大龙头项目合作。5 月 4 日,Uniswap Labs 宣布与 Robinhood 合作,随后 Uniswap 移动 App 新增支持从 Coinbase 和 Robinhood 转账。6 月 5 日,Robinhood Crypto EU 在社交平台上宣布已在部分欧盟管辖区上线 TON,这是继 BONK 和 USDC 后的第三个加密货币。

收购Bitstamp,Robinhood会为币圈带来更多可能吗?

5 月 30 日,Robinhood 宣布向美国用户发布其加密交易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API)。据悉,该 API 允许美国交易者设置自动交易策略。如今,Robinhood 收购 Bitstamp,这一战略组合将使 Robinhood 能够更好地向美国以外扩张。

此外,Bitstamp 在全球拥有 50 多个有效许可证和注册,其核心现货交易所提供超过 85 种可交易资产,以及质押和借贷等产品,将增强 Robinhood 的加密货币产品。

此前 Robinhood 上线 WIF 让后者拉盘冲破 1 美元,成为第一个突破 1 美元的狗狗币。收购成功后,或将为 Robinhood 带来更多的平台用户以及加密资金,而 Robinhood 上的 meme 币也或将接入 Bitstamp,续创 DOGE 与 WIF 的「造福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