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 5·19」市场再度大跌,都是门头沟 87.7 亿美元赔偿惹的祸?

撰文:1912212.eth,Foresight News

一份并没有太多文字的文件,让加密市场遭受了「当头一棒」。

今日欧盘时段,比特币走出一波急跌行情,短短 1 小时内跳水 2.4% 盘中一度迫近 60000 整数大关,最低一度下探至 60500 美元,以太坊同样在 1 小时内跌近 3%,盘中最低下探至 3240 美元,受此波及加密市场出现普跌,今晨一度领跑市场的 Rats 几乎回吐了隔夜全数涨幅,山寨币日内跌幅普遍达到 10% 以上。

据 Coinglass 数据显示,行情跳水的 1 小时内全网爆仓 1.05 亿美元,多单爆仓 1.03 亿美元,空单爆仓 194 万美元。比特币爆仓 4114 万美元,以太坊爆仓 3139 万美元。

美股盘前区块链概念普跌,Coinbase 跌 7.26%,Microstrategy 跌 5.19%。Ri­ot Plat­form 跌 3.66%。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又是 Mt.Gox。

Mt.Gox 赔付即将开启

据稍早披露的官方网站文件显示,Mt.Gox 受托人表示将从 7 月初开始启动 BTC 和 BCH 偿还工作。当前,这些准备工作已经准备就绪,并与相关交易所完成了偿还所需信息的交换和确认。

「农历 5·19」市场再度大跌,都是门头沟 87.7 亿美元赔偿惹的祸?

因为其赔付金额实在过于巨大,Mt.Gox 总计将向要债权人偿还 142,000 枚 BTC(约合 87.2 亿美元)和 143,000 枚 BCH(5076.5 万美元),总计约 87.7 亿美元的抛压。就在此消息公布不久,市场闻声而动,开始下跌。

而此时市场正值流动性较差,在没有充分买盘的情况下,近百亿美元的抛压仍让本就恐慌的市场雪上加霜,选择出逃离场以静观其变。

其实早在 5 月 28 日凌晨,已宣布破产 10 年,5 年冷钱包毫无动静的 Mt.Gox 钱包发生异动,陆续向一未知地址发生了 10 笔交易,转移 141,685 枚比特币。

抛压盘将一次性释放?

Mt.Gox 在此前就已考虑巨额抛压所带来的市场风险。

根据 Mt.Gox 官网公告,Mt.Gox 面向债权人提供的偿付方案包括基础偿付和比例偿付。基础偿付部分允许每个债权人索赔的前 20 万日元将以日元支付,比例偿付则为债权人提供了两种灵活选择,分别为早期一次性还款,或中期还款和终期还款。

其中,一次性还款则仅能获取部分赔付,超过 20 万日元的部分允许债权人选择 BTC、BCH 和日元的混合方式或者以法定货币支付全部金额。而选择中期还款和终期还款会得到更多的赔付额,但耗时可达数年。而在付款方式中,其也给出了现金与加密货币的形式供选择。

整体来看,这种分散赔付方式有利于减缓过于集中抛售所带来的大幅市场下跌。

此外,因其时间久远,相当一部分债权人将债券打包出售给了基金,考虑到年底或将降息,部分基金未必就会立即抛售。

后市如何?

从历史上看,在比特币减半后的数月内,市场都有一段时间的无聊期。

DWF 合伙人 Andrei Grachev 表示,自 2017 年以来,山寨币的市场份额在 2021 年初一直如此(为 14.45 %) 。谷歌搜索量自 2024 年 3 月以来一直在下降。稳定的 BTC = 信心,但 BTC 至少现在无法上涨 50 倍,但山寨币可以。如果比特币保持稳定水平,那么几个月内就会一波山寨牛市。

10x Research 创始人 Markus Thielen 表示,从技术上讲,比特币似乎遵循双顶形态,目前正在测试支撑位。除非该形态失效,否则这应是我们的基本假设。这个形态可能很容易导致 BTC 价格跌至 5 万美元,甚至 4.5 万美元。美国大选和消费者价格指数今年晚些时候应该会利好,但价格仍可能出现更陡峭的回调。

十问十答,破除Mt.Gox事件的谣言迷雾

原创 | Odaily星球日报

作者 | Azuma

十问十答,破除Mt.Gox事件的谣言迷雾

北京时间 6 月 24 日下午,一则关于“Mt.Gox 将启动 BTC 和 BCH 偿还”的快速引发了市场,出于对潜在抛压的担忧,本就疲软的加密货币市场进一步受挫,BTC 一度跌破 60000 美元关口,ETH 亦一度逼近 3200 美元。 

然而,关于 Mt.Gox 还款事件本身,市场之上仍存在着较大的迷惑甚至谣言,以至于多数读者尚不了解该事件的全貌,进而无法主动评估该事件对于市场的潜在影响。为了消除这些疑惑,Odaily 星球日报将结合市场资料以及对债权人(dForce 创始人 Mindao)的采访,以问答形式来厘清这些信息。 

  • Q1:这是 Mt.Gox 第一次进行债务偿还吗?

A1:不是,最早在 2023 年 12 月 21 日时,便已有多位日语区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发声称已通过 PayPal 收到了日元形式赔偿,其中还包括日本头部交易所 bitFlyer 的创始人加纳裕三。

结合当时 Mt. Gox 破产清算人小林信明的邮件通告可知,该部分赔偿资金来自于小林信明于 2023 年 11 月 17 日从破产信托中赎回的 70 亿日元。

  • Q2:为何本次的还款如此特殊?

A2 :因为这是 Mt.Gox 第一次以 BTC、BCH 形式进行还款,意味着 Mt.Gox 所持有的 141686 枚 BTC(还有数量基本相同的 BCH)将开始流向市场。

这些 BTC 占比特币流通总供应量的 0.72% ,价值约合 85.4 亿美元。

  • Q3:还款何时进行 —— 抛压何时到来?

A3:根据小林信明的最新邮件通告,还款将于 2024 年 7 月开始。

十问十答,破除Mt.Gox事件的谣言迷雾

  • Q4:最关键的问题,还款的细则是什么?

A4:债权人 Mindao 表示,Mt.Gox 会按照破产之时的 BTC 价格来计算每个债权人(仅限选择了以“实物”形式接收还款的债权人群体,因为部分债权人已选择了接受法币还款)的债权占比,然后将依照占比情况把所持有的 BTC 分配给不同的债权人。

考虑到当年 Mt.Gox 合计一共丢了约 65 万个 BTC,当前仍持有 14 万个 BTC,这意味着 BTC 币本位的回收率约为 21.5%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当年在 Mt.Gox 持有 100 个 BTC,现在只能收回大约 21.5 个 BTC,币本位无疑是暴跌,但考虑到 BTC 近些年来上百倍的涨幅,法币本位则是血赚(等于被动锁仓了)。 

Odaily 注:关于 Mt.Gox 被黑事件的具体损失,起初该交易所声明表示丢失了 85 万个 BTC(75 万属于客户, 10 万属于平台),但之后 Mt.Gox 曾表示在系统上找到曾被认为已失窃的 202185 个比特币,因此损失应为 65 万 BTC。 

  • Q5 :为什么一定要按照当年的 BTC 价格来计算债权比例?

A5:本质上是因为“资不抵债”,Mt.Gox 现如今所持有的 BTC 数额无法覆盖其币本位的负债,不可能 1: 1 实物偿还,这就决定了 Mt.Gox 必须去找一个价格来计算债权占比,进而分配当前持仓。具体价格则取决于日本法院在审议该起破产案件时所作出的裁定。

Mindao 也补充表示,当时 Mt.Gox 交易所内用户所持有的并不仅仅有 BTC,还有法币资产,所以 Mt.Gox 必须得选择某一个币种作为基础来进行计算 —— 实际上 Mt.Gox 采用的是日元价格作为基准。 

  • Q6:当年的 BTC 价格到底是多少?以什么为准?

A6 :东京地方法院此前已就 Mt.Gox 破产一案作出清算裁定,根据日本破产法规,Mt.Gox 的 BTC 债权价值将以 2014 年 4 月该公司破产之时的价格计算 —— 每个 BTC 的债权价值固定为 50058.12 日元(当前汇率约合 314 美元)。

不过,该价格将仅用于计算债权人的债权占比,并不意味着债权人所持有的每个 BTC 只能收到 50058.12 日元。实际上按照债权占比形式还款,债权人每 BTC 可收到的最终金额要远大于这一数字。

Mindao 补充表示, 2011 年 6 月 Mt.Gox 遭遇黑客攻击时,Mt.Gox 站内 BTC 最低一度跌至 150 美元,而当时市场价格约为 300 美元左右,这意味着当年在 Mt.Gox 站内抄底 BTC 的用户可以获得最大的赔偿“收益”。

  • Q7 :债权人如何收到还款?

A7 :今年年初债权人已登记了收款地址,之后会通过 Kraken、Bitstamp、Bitgo 等交易所收款。

  • Q8:Mt.Gox 的持仓地址是什么?如何检测流动?

Q8: 5 月 28 日的最后一次归集后,目前 Mt.Gox 所持有的 BTC 主要存放在三个地址内,每个地址均持有 47230 个 BTC。具体地址如下:

1AsHPP7WcGnDLzxW2bUa2FcbJP3eZVEqpx;

16eAGJEjqsUqngMfcysQECvp7TMU37P9gX;

1HeHLv7ZRFxWUVjuWkWT2D5XFbXXvHoV68;

建议利用 Arkham 所提供的 进行监测。

  • Q9:收到还款的群体都有哪些?多年来债权结构有什么变化吗?

A9 :有变化,Mt.Gox 黑客事件已发生多年,相关债权也已在市场上流通许久,大量原始债权人出于尽早变现的需求,已将其债权交易给专业从事破产理赔事务的机构。 

Galaxy 研究主管 Alex 预测,大概有 2 万个 BTC 债权已被破产基金收购,此外还有 1 万个债权属于交易所 Bitcoinica BK 所有。

  • Q10 :如何评估潜在抛压?

A10 :取决于债权主体收到还款之后的出售预期。

Mindao 就此预测表示,这个事情毕竟已经十年了,债权人也都是最早期币圈参与者(钻石手),而且很多债权期间也易手,我觉得可能心理影响比实际影响大。

Alex 给出了类似的预测。多年来积极收购 Mt.Gox 的机构绝大多数都是高净值的比特币持有者,他们更希望以折扣价积累仓位,而非通过快速交易进行套利。

Alex 补充预测,考虑到 BCH 市场的流动性更差,且债权人对于 BCH 的信仰显然低于 BTC,预计该市场在 Mt.Gox 还款之后的表现也会相对较差。

“共识”即“价值”?

来源:道说区块链

1. 经历了上次牛市的过山车,满手热点币,跌得只剩渣了。这次又是打新,又是空投,打铭文,打符文,焦虑得不行,搞来搞去都没有跑赢大盘。

我觉得这句话适用于绝大多数投资者。而且这个规律已经无数次被证明,我甚至认为它非常接近真理。

在我的经历中,它不仅适用于加密市场也适用于传统的股票市场。

在传统的股票市场(尤其是美股市场),巴菲特那个著名的打赌案例和历年的数据都表明:超过80%的投资者(包括绝大多数华尔街的基金经理)的投资表现都不如道琼斯指数(大盘)。

在加密市场,我觉得更是如此。

在这个市场至少经历过两次(三次、越多越好)牛市的投资者不妨仔细盘点一下:

我们把比特币和以太坊单独拿出来看看它们给我们带来的收益;然后再看看那些在热点中跟风买到的币给我们带来的收益。看看平均下来到底是比特币、以太坊给我们带来的收益高还是其它杂牌山寨带来的收益高?

我相信对绝大多数散户投资者而言,大概率是比特币、以太坊带来的收益高。

我不否认在这些牛市中,我们很可能买到收益远超过比特币、以太坊的杂牌山寨币。我也有过这样的例子,但我更愿意把这种“战绩”视为是运气,而越来越不太相信那真的是我的能力。

而且绝大多数能在这种运气中挣到钱的人都是有胆量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并且能坚持到最后的孤勇者,而很少是那种后面才跟风追热点买入的普罗大众

而那些有胆量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并且能坚持到最后的孤勇者绝大多数在那个场景中是被环境否定、被周遭不理解的。

在那种环境中还能孤独地坚持己见,其内心要承受的煎熬又有多少人能理解?

所以即便是能碰到这种运气,这个过程也非常痛苦,我不认为属于普罗大众。

2. 韭菜的共识也是共识

这类表述最早来源于X笑来。

很多时候这句话很容易被人们理解为:一个事物只要有了众人的共识,不管共识是什么,它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于是在加密生态,很多人会不假思索的认为随便一个什么币,只要有了“共识”都会有“价值”。

我对这类理解持保留态度。因为很多时候,这类共识用个更通俗的说法是羊群效应。而羊群效应在投资市场绝大多数时候不仅没有价值反而有害。

正因为有羊群效应,所以市场持续热络时,大家会更加笃定价格还会上涨,会把市场推向更加不理性的高度;而在市场持续遇冷时,大家会更加笃定价格还会下跌,会把市场推向更加深不可测的底部。

这些统统都是这类“共识”的作用。

但这种共识恰恰很多时候反映了市场的不理性,在我看来是理性投资者要极力避免的,甚至很多时候我们要和这种“共识”反向操作。

另外一个很常见的观点是:

不少人把比特币今天形成的共识看成是由“韭菜”的“共识”所造就的功绩,好像没有这个“共识”比特币就没有今天的价值一样。

我不能说这个观点不对,但我认为更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人类社会中始终有一小撮精英在孜孜不倦地追求人类思想中最珍贵、最纯真、最朴素的价值观:平权、隐私、自由。

这个艰苦求索的过程,最终被一小众天才化为了一个用技术手段创造出来的杰作。

而这个价值观形成了比特币最无价的价值核心。

而共识只不过是围绕这个价值核心不断叠加价值的过程。

没有这个价值核心,共识根本无法发挥作用,也根本无法持续——–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山寨币的所谓“价值”顶多只是昙花一现,而根本无法长期维系的原因。因为它们不具备比特币这样无价的价值核心,所以即便有共识,共识也无法牢固地凝聚并叠加。

降息预期放缓、以太坊现货ETF加速获批 市场何时迎转机?缩略图

降息预期放缓、以太坊现货ETF加速获批 市场何时迎转机?

加密货币市场正在经历阶段性调整,短期内最好的策略是耐心等待。

加密市场总结

1. 自 3 月 BTC 价格突破 ATH 以来,一直无法维持明显的上涨势头,伴随市场对美元降息的悲观情绪和市场缺乏主流叙事,加密货币市场正在经历阶段性调整,短期内最好的策略是耐心等待,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整体牛市将在 2024 年末到 2025 年到来。

2. 预计以太坊现货 ETF 最快将于 7 月 4 日获批上市,利好市场情绪和以太坊生态。以太坊现货 ETF 审核所需的 S-1 文件已收到 SEC 反馈,被要求 6 月 21 日(本周五)前完成修改并提交。

3. FMG 发布 DePIN 深度研究报告,提出了 DePIN 赛道的 3 大趋势:DePIN 模式和消费品结合;基于 Web3 手机的边缘设备经济和共享经济;通过 RWA 模式释放 DePIN 流动性。

4. Meme 热背后代表了市场“无叙事阶段”。由于目前市场缺乏叙事,叠加大量不停解锁、高 FDV 的山寨币,投资者开始转向炒作 Meme。本轮 Meme 叙事相比上一个周期有了更坚实的基础,包括投资机构入场、交易平台提供流动性,以及社区参与度程度提高。

5. 最近的两次大型空投(ZKSync、Eigenlayer)在空投后的几天内都出现了 “ZKscam “和 “EIGENscam “的热词。项目方的空投机制稍有不妥,就会引起社区巨大不满。空投代币以几乎零成本分配给了留存率极低的用户,其中一半以上的代币会被立即出售,预计项目方将逐渐不再热衷于空投运营,仍旧需要项目方拥有优秀的产品能力和市场地推能力。

市场概览

1.1 加密市场数据

6 月 19 日加密总市值 2.38 万亿美元,较月初下跌 5.92%。BTC 市值占比达到 53.92%,较月初的 52.66% 略有上涨。加密恐惧与贪婪指数呈下降趋势,目前处于中性水平。

降息预期放缓、以太坊现货ETF加速获批 市场何时迎转机?

降息预期放缓、以太坊现货ETF加速获批 市场何时迎转机?

截至 6 月 19 日,比特币和以太坊市值总和较月初下跌 3.5%,而 Altcoin 则下跌了15%。

降息预期放缓、以太坊现货ETF加速获批 市场何时迎转机?

根据前两次比特币减半规律,减半时间和牛市顶点之间间隔 12- 18 个月。上涨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波动和阶段性下跌。本次减半发生于 2024 年 4 月 20 日,预计 2024 年底市场将开始好转。

降息预期放缓、以太坊现货ETF加速获批 市场何时迎转机?

尽管今年的净流入强于去年,但仍显著低于 2021/2022 年牛市期间的水平,资金流入不足以支撑牛市的到来。根据摩根大通估算,迄今为止今年加密市场净流入资金达 120 亿美元。其中比特币现货 ETF 净流入 160 亿美元。而自 1 月份以来交易所的比特币储备减少了约 22 万枚(130 亿美元),这表明大多数流入现货 ETF 的资金实际上是从现有数字钱包转移而来,而非新增资金。

1.2 宏观货币环境

6 月 12 日晚 20:30 公布完 CPI 低于预期后,加密市场普涨几小时。6 月 13 日凌晨 2:00 FOMC 会议上,美联储意外以点阵图表明今年只会降息一次,低于 3 月份的 3 次。其后加密市场开始走弱。

根据 Coinshare 统计数据,自 3 月 22 日以来最大规模的资金外流,共计流出 6 亿美元(week number, by 6/15),其中比特币流出金额达 6.21 亿美元,ETH、LIDO 和 XRP 资金呈现少量流入。根据 sosovalue 数据,6 月 13 日至今,BTC 现货 ETF 每日呈现流出状态。

1.3 加密人口预测

Triple-A 发布2024年全球加密货币所有权状况报告,报告显示,2024 年全球数字货币用户群达到 5.62 亿人(相当于全球人口的 6.8%),高于 2023 年的 4.2 亿人。

34% 的加密货币持有者年龄在 24-35 岁之间,在所有年龄段中占比最大,年轻人是加密社区的绝对主力。

降息预期放缓、以太坊现货ETF加速获批 市场何时迎转机?

二、加密市场热点及叙事

2.1 AI 和 Crypto 的结合
Nvidia 估计全球有超过 40K 家公司使用 GPU 进行 AI 和加速计算,开发者社区超过 400 万人。展望未来,全球 AI 市场预计将从 2023 年的 5150 亿美元增长到 2032 年的 2.74 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 20.4%。同时,GPU 市场预计到 2032 年将达到 4000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 25%。

Bitwise 分析师预测 AI + Crypto 将解锁 20 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去中心化算力网络作为和 AI 概念强绑定的赛道,是加密领域中最有希望获得真实需求的的垂直领域之一。

降息预期放缓、以太坊现货ETF加速获批 市场何时迎转机?

2.2 Meme 叙事

Meme 已经逐渐被主流加密市场接受,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共识就是价值,存在即合理。

  • 在机构层面,Bybit 报告显示,机构投资者今年对 meme 币的投资配置已增长了 300% 以上,4 月份达到近 3 亿美元的峰值,目前热门选择是 DOGE 和 SHIB 和 BONK 。

  • 在交易所层面,币安上线若干 Meme 币,包括 PEPE, WIF, BOME,进一步为 Meme 提供充足流动性,引发了投资者对 Meme 币的热情。

  • 在社区层面,符号具有巨大的凝聚力,Meme 作为通用语言使社区快速达成共识,形成简单有效的传播路径。此外,许多名人开始涉足 Memecoin,这增强了 Meme 传播力,和上一个周期名人购买持有 NFT 收藏品类似。

  • 在发行平台层面,Pump.fun 已发行超过 100 万种 Meme ,同时 Pump.fun 的交易量达到 36 亿美元,新增用户呈持续增长态势。在发行平台的支持下,Meme 成为为一种极简的筹资机制和上市策略。

降息预期放缓、以太坊现货ETF加速获批 市场何时迎转机?

三、监管环境

彭博 ETF 分析师 Eric Balchunas 和 James Seyffart 表示,以太坊现货 ETF 的推出日期或将提前到 7 月 4 日。理由是,SEC 工作人员上周向发行人发送了关于 S-1 的评论,而且评论内容很简短,没有什么大问题,要求本周五前完成修改并提交(6月21日)。

FMG 上期加密市场观察中提到,19b-4 表格已在 5 月获批,S-1 表格生效后方能开始交易,ETF 突然被批准反映了拜登政府在加密货币政策上的柔和立场,背后则是出于选举需求。ARK Invest CEO 兼首席投资官 Cathie Wood 的分析观点也佐证了这一判断,她在 Consensus 大会上表示,由于加密货币是选举议题,以太坊现货 ETF 申请才得以获批。

特朗普针对美国千万加密行业的亲加密立场,促使拜登选民在加密货币政策方面做出策略性调整。拜登连任竞选活动已经开始接触加密货币行业的关键人物,寻求有关“加密社区和加密政策向前发展”的指导。

四、主题研究:FHE 全同态加密

公钥全同态加密(fully homomorphic encryption, FHE)是一种安全计算的高级解决方案,允许对密文进行无限次数的任意操作(包括任意次数的加法和乘法运算),从而确保了数据在处理计算过程中的隐私和安全。国内外关于公钥全同态加密(FHE)的轻量化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其高计算、存储和通信开销仍然无法满足边缘计算系统中资源受限的本地设备的客观性能需求。

FHE 带来的机会:

1、解决 AI 和边缘计算隐私问题

大语言模型的训练过程中,各个涉及数据处理和传输的环节,比如数据分配、模型训练、参数和梯度聚合都有可能影响数据安全和隐私。如果无法解决数据隐私的问题,就无法在需求端真正规模化。此外利用边缘算力的前提是保证数据隐私,而 FHE 正是为这种场景而生的隐私计算技术。

2、DePIN 硬件加速

FHE 所需计算能力大约为 ZK 的 1000-10000 倍,一些硬件公司正在致力于生产 FHE 芯片。

近期具有 FHE 概念的项目获得 VC 大额投资,使之成为加密社区热捧的技术话题。而 FHE 技术的运用仍然处于极早期,我们将持续关注。

本次数据来源于:Coinmarketcap、Coinshare、Sosovalue、彭博、Tripe-A、Bybit

发一条公链要多久?原来只要十分钟缩略图

发一条公链要多久?原来只要十分钟

公链赛道人满为患

说起区块链,这个链那个链,很多人还认为是高端前沿科技。

要在几年前有人说自己发了一条链,那妥妥的大牛存在,

但是现在呢,各种链的赛道可以说人满为患,光是以太坊的Layer2项目,

粗略看了一下,现在整个加密行业可能有六千多个!

发一条公链要多久?原来只要十分钟

众所周知,区块链存在不可能三角的概念,区块链无法同时兼顾可拓展性、安全性和去中心化这三个维度。

发一条公链要多久?原来只要十分钟

例如我们的TBC和以太坊主链都是安全性和去中心化这两个维度拉满,但是可拓展性拉跨,每秒交易数 ( transactions per second,TPS)是人尽皆知的差。

以太坊主网的TPS是20左右,比特币的主网TPS只有7。

一些开发者就通过Layer2的解决方案来打补丁,牺牲一部分安全性和去中心化,— — 将主链处理的交易数据尝试迁移到主链之外,以提高交易速度及负载。目前大部分layer2的TPS都有几千,考虑到现在大规模应用场景有限,大部分链上交互都是炒币交易,这个TPS应该是完全够用的。

原来发链也可以“一键生成”

那做一条layer2的链是不是很难呢?

其实完全不难,有一个赛道叫RAAS(Rollups-as-a-Service),这种服务商支持“一键发链”,据说10分钟就可以创建好一条链。(展示官网录视频)

发一条公链要多久?原来只要十分钟

而且各种生态随便选:什么比特/以太坊/solana都不在话下

发一条公链要多久?原来只要十分钟

用的还是最先进的zk-rollup

发一条公链要多久?原来只要十分钟

你就说,牛逼不牛逼吧!

刚刚我举的这个例子就是Lumoz。

这个赛道也还有很多其他的知名选手,例如AltLaye这个项目就是RAAS赛道的佼佼者,今年一月底的时候上线币安,目前FDV有二十几亿。

发一条公链要多久?原来只要十分钟

Altlayer这个项目的特点是发明了一个再质押Rollup框架。

听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要迷糊了?一会Rollup,一会ZK的,这些和Layer2有什么关系呀?

Layer2技术路线回顾

现在和大家科普一下Layer2的技术路径,目前大部分的二层链使用的技术包括以下三种:

状态通道(State Channels)

这种方法允许两方或多方在链下进行多次交易,只在交易结束时将最终状态提交到区块链。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闪电网络(Lightning Network),主要用于比特币。

发一条公链要多久?原来只要十分钟

这个方案有点像打白条,假设你是开饭店的,有个卖猪肉的每天来你这边吃一顿饭,同时你每天要向他买猪肉,正常情况下你们每天要发生两笔交易。但是如果你每天记账,月底再结账,那你们一个月下来就只要一笔交易。

这个方案尤其适用于长期、重复、小额支付的情形,但是不适合临时增加或者减少参与方。因此目前闪电网络也在交易所账户转账用得比较多,其他场景限制较大。

侧链(Sidechains)

侧链是一条独立的区块链,使用其自身的共识机制,但通过双向锚定与主链(母链)连接。侧链可以自由地实现不同的功能和优化,同时主链依旧保持其主要的安全和稳定性。

发一条公链要多久?原来只要十分钟

大名鼎鼎的Polygon就是使用的这个方案,用户将以太坊从主网发送到 Polygon 的时候,其实转移从未真正发生过。真实发生的事件是将转移的金额锁定在主网上,并在Polygon上铸造出资产的镜像版本。这就是为什么发送到 Polygon 的以太坊可以作为 wETH ( Wrapped Ethereum)来使用。

卷叠(rollups)

这第三种技术方案就是卷叠(rollups)了,这种方案的原理是把多笔交易卷到一条数据里面上主链。

发一条公链要多久?原来只要十分钟

就好像你去饭店点菜,一下子点了50道菜,而你并不需要支付五十次,只需要支付一次就可以了。

而这种技术方案也有两种路径:

分别是OP和ZK,也就是Optimism 乐观和Zero Knowledge零知识证明。

OP rollup很乐观,假设所有卷叠进去的数据都是有效的,就像你去饭店买单,相信饭店的账单都是正确的。为了防止欺诈交易,OP rollup 协议允许人们对虚假交易提交挑战。欺诈交易直接在以太坊网络上提交,以检查其是否合法,并解决争议。

我们熟悉的 Arbitrum/Base链都是用的OP rollups。

发一条公链要多久?原来只要十分钟

而 zk-rollups则依靠一种称为零知识证明的密码学来工作,它允许某人在数学上证明一个陈述是正确的,而无需披露有关该陈述的其他信息。有点把你点的每道菜都加密,最后生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密码,最后这个密码只要能对上,那店家是不可能纂改你的菜单的。

最近争议很大的zkSync就是用的zk rollups。

发一条公链要多久?原来只要十分钟

另外我们熟悉的merlin chain用的也是zk rollups

那OP和ZK到底哪个更先进呢?

V神曾多次表示“短期 OP,长期 ZK”,OP 门槛低,现在也形成了规模效应,但在安全性上却不如ZK。因此也有一种说法是ZK技术是Layer2的终局。

ZK的缺点呢,就是消耗算力太多。

技术升级太快,ZK也变标配

本轮大火的模块化能填补上消耗算力过多的短板。

从技术原理上来看,一个 Rollup 至少分为 3 个模块:

数据可用性(DA)、序列化器(Sequencer)、证明者(Prover)。

总体来说数据可用性(DA)是指区块生产者将区块的所有交易数据都发布到网络中,以便使验证者可以进行下载。

序列化器(Sequencer)负责将 Layer 2 网络中的交易排序、组织、打包并提交到 Layer 1 网络。

证明者(Prover)则需要通过密码学的方式证明Layer 2的数据和上传到 Layer 1 网络的数据一致。

在这些模块中,DA 和 Sequencer 领域已经有项目取得了显著成就,比如几百亿市值的 Celestia、EigenDA 等都为区块链模块化发展树立了榜样。然而,在 ZK-Rollup 领域中,Prover 模块的成本甚至高于 DA,且目前尚未出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Lumoz 目前是该领域唯一的算力提供者。

发一条公链要多久?原来只要十分钟

这个Lumoz 团队技术实力不错的,他们改进了 ZKP 算法,显著提高了集群中机器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加快了 ZKP 计算。成功将平均交易确认时间从大约 5-6 分钟缩短到约 3 分钟,将 ZKP 生成效率提高了约 80% 。

Lumoz 还引入了 ZK-PoW 的概念,邀请矿工参与维护 zkEVM 并计算 ZKP。Lumoz 的目标是简化 ZK-Rollup 的使用,并促进其更广泛的采用,从而促进基于 zkEVM 的应用链的大规模部署。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感觉Lumoz这个项目很厉害呢?

没错,他们的实力在加密行业也是很受认可的,据说目前已经支持了Merlin Chain、Hashkey Chain、Ultiverse、Matr1x等20多个Layer2链。

发一条公链要多久?原来只要十分钟

是不是很炸裂?

要知道,现在市面上绝大多少Raas服务商都只能提供OP roll ups服务,而Lumoz的横空出世,竟然让zk rollups也可以一键发链了。

如果你撸空投被zkSync伤到了,这个lumoz就可以帮你报仇雪恨,十分钟就能复制一个zkSync出来。

详解VC模式币与交易所运营逻辑,资金都流向了哪里?

原文作者:shaqima,加密 KOL (X:

资金到底流向了哪里?为什么交易所不喜欢你的币?傲慢并不是无解的,前车之鉴中能找到破局之法。

近期这个话题,众说纷纭,本人从整个资金市场的流量角度以及交易所,VC 商业模式角度进行了全面的思考。

在这里用通俗易懂的逻辑和举例的方式来进行分享。

当下情况,历史告诉我们并不是无解的。

内容分为几个大类:

1. 当下的市场资金分布以及人群分布

2.VC 模式币以及交易所的运营逻辑

3. 交易所为什么不喜欢你的币?

4. 未来如何破局? 我们来看前车之鉴

要想知道交易所为什么不喜欢你的币,那就得先了解一下交易所的运营模式和它在加密生态 (资金市场) 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一、市场资金分布及人群分布

从大的类别中可以将资金市场主要的分为一级和二级,如果向下细分,则会出现各种生态,板块以及不同形态的资金产品 (NFT,Token,铭文,符文…)。

从人群中可以整体的分为两大类,国人以及海外。

自从政策落地后,国人对于交易所的可选项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因此对于国人而言,交易所当下并不是求着你们来的态度,而是你不来,你也没地方去的态度为主。况且随着造富效应的产生,自有人来。

当然,交易所并不是只有一家,但是每个交易所都在市场中寻找到了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有的选择主打安全,有的主打新生态建设和推动,有的选择头部交易所看不上的一些次类资产先存活下来,更有甚者是去争夺一级市场的蛋糕….

因此,在抛开资产的形式,从交易所的角度可以将 B 分类为:

C:一级市场的普通资产 (风险不确定,需要调研,了解然后决策)

B:一级市场的良好资产 (具备潜力,但仍有风险,分析其利益点再做决策)

A:一级市场的优秀资产 (背书背景非常优秀,风险较小,确定性的收益)

因此,A 类资产是所有人都抢着要的,B 类资产是头部交易所挑选的,C 类是基本不会去看的,自己在一级市场玩就行了

用个例子来简单概括

这里的 ABC 就像是考生,交易所分为了头部本科,本科,以及大专。

优秀的考生能给学校带来利益,自然是所有人都喜欢的。

如果你不优秀,但是你有人脉,能给学校带来价值也是一样的。

那些成绩一般的,出得起钱我们也可以接纳。毕竟学校也要赚钱。但是名额有限,不过别灰心,还有其他学校比我们更欢迎你。

学习差的,你就算给钱,但存在扰乱学校风气的隐患,万一你给学校抹黑,就得不偿失了。干脆你自生自灭,要么你去大专,总有学校不怕风险,想赚你这点钱。

门槛,就此形成了。所以说,项目方也是要考试的。

当然这些是明面上的,暗箱操作的地方有哪些呢?

如果你是「海外身份」,即便你成绩一般,实力一般,但如果你来到我这里了,可以让我在海外的市场也能有名远扬。自然也是欢迎的。

所以说,当下的资金市场,国人为主的项目要靠实力来卷。不想卷就要看你的背景人脉。毕竟国人市场已经饱和了,我不怕你不选我,毕竟你不选我你也没地方去。

而海外市场对于交易所来说,是可以增加营收的主要目标。

海外热度比较高的项目接纳后是可以带来海外用户的,一旦能让他们留下来,就可以持续的扩充自己的收益。

到这里,人群和资金一下就一目了然了。

如果说得再深一些,当有新的叙事出现的时候,先看其中的人群占比。

如果是海外用户为主的,特权通道先给到,门槛可以给你降低一些。实在不济不赚钱也行,只要你能把人带来。以后我能从他们这里赚回来。

如果是国内用户为主的,看你能耐,看你实力。

叙事足够新颖,我们也不是古板的人,该夸奖也要夸奖,但是条件还是一个不能少的。当你生态做的足够庞大,利润足够可观,咱们再说「刀了」的事。

因此在有持无恐的条件下,宁缺毋滥就成了所有人的盼头

详解VC模式币与交易所运营逻辑,资金都流向了哪里?

说完外部的环境了,我们再看内部的构造。

二、VC 模式币以及交易所的运营逻辑

为了通俗易懂,我们先不说出生就含着金钥匙的。从普通的项目来开始说。

一个叙事在构建出来后,需要的是在市场上存活下来,也就是流量。刚开始没有人气的时候,就需要数据来支撑自己的「体面」,因此在潜龙时期,大家的起跑线都是一样的。

小有成就,自然会有有实力的人向其抛出橄榄枝,如果自身条件不够过硬,单打独斗一定是困难的。需要抱团一起取暖才行。

这个时候,你的基础流量就会通过这些橄榄枝们开始扩大。

当流量扩充到了一个理想的阶段时,就具备了上名校的资格了。

那就需要来谈回报,毕竟,没钱谁给你瞎扯淡。

从刚开始属于你自己的 100% ,分给了橄榄枝们一部分,有分给了名校一部分。这个时候你一摸裤兜,坏了,不够分给之前在我没名气的时候帮我撑场子的兄弟们的了!

怎么办呢,女巫是个好东西。

详解VC模式币与交易所运营逻辑,资金都流向了哪里?

「近期所谓的女巫等事件频发,这些在加密赛道能够被忍气吞声真的就是笑话。」

所以说,在以上的逻辑中。

项目方扮演的是技术构思以及落地。(当然也有纯靠构思就赚到钱的,那是远古时代了)

VC 扮演的是王婆。必须要帮你造势,你缺钱了给你钱,通过人脉关系帮你打造声量。

交易所扮演的是流量扩大器(流动性)。

项目方通过技术以及理念,赚到了自己创业的收益。VC 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和资源,赚到了自己的低价筹码。交易所通过自己的流量,换去了低价的筹码。

分配好了筹码后,接下来就是怎么卖的更好。(这里就不过多的提及做市商了,逻辑一样。)

说完 VC,再看交易所:

交易所毕竟是最早创业的人群,通过技术构建了一个便捷的交易环境,没有一级市场的复杂性,同时然大家觉得这里降低了一定的风险性。

技术做好了,那就需要有人来。在刚开始的存活阶段,就需要各种各样的项目方带人来以及做补贴活动吸引人来和吸引人留下来,让自己的场子火起来。

有一天发现,村子里的所有人都在你场子里玩了,方圆几百里都没有其他场子了。你自然也不会太卖力再宣传了。

接下来就需要思考的是,怎么让更远的游客来你这里玩的事情了。

所以说本质上大家都是基于整个市场在圈自己的池子,当羽翼丰满时,自然会出现爱惜羽毛的情况。换句话说,自己种的菜,怎么能被别人说收就收了呢?

三、 交易所为什么不喜欢你的币?

自家的孩子怎么看都是好的,这个观点很多时候都是需要舍弃的。

很多时候多数项目更多的是完成了流量的要求,但是并没有完成收益的要求。

古话说师出有名。交易所接受你也是需要有一个很好的投名状的。

我们从交易所的角度来考察一个项目:

1. 流量上是否足够的庞大,如果你的流量庞大到就是我想要的那种。可以好说话。

如果只是小有流量,那再看其他的。

2. 你是否能带来利益? 交易量的利益对交易所来说是最后最后的选择,也是留给那些大流量的项目的底线。

直接收益才是最真实的,看不到钱的东西,交易所为什么要把流量提供给你来换取流动性? 你拿钱走人了,交易所一地鸡毛。

所以说,筹码给到,或者钱给到,这个才是真的。

「黄老爷,钱不到,怎么剿匪呢?」

所以说,闹腾的再大的项目,交易所明明可以用免费的支持来增加你的梦想。为什么还要再拿自己的真金白银来支持你的梦想呢?

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还是利益。明面的规矩从来都是用来整人的,暗地里的规矩才是用来办事的。

你以为你选中的孩子已经满足了那些所谓的要求,实则,大梦一场。况且更多时候要从客观角度真实的去评估项目的优势。而并非看到了一个老外就认为都是老外,都是老外。这是自欺欺人了。

详解VC模式币与交易所运营逻辑,资金都流向了哪里?

四、未来如何破局? 我们来看前车之鉴

市场是买卖行为所形成的产物,交易所永远只是简化了这种买卖行为的路径,从而分得一杯羹。当人群足够大的时候,赚的自然也多。

但是市场从来不是一个无限大的蛋糕,因此交易所也不可能独占整个市场。这个是常态。

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总会面临当下阶段的挑战。

Binance 如今的作风出于何因,我并不关心,但确实,Binance 遇到了瓶颈了。

交易所在创新,收益,安全三个选项上并不能做到兼得。

当下高度,举步维艰的困境之下,即便是 Binance 也不可能把市场所有的群体彻底的垄断掉。

一面是风险性,一面是向上的利益博弈,,一面是向下的流量争夺。总要有舍有得。

就按照目前来看,合规性安全性可能是 Binance 当下的首要选择,因此失去了活力和创新。

近期新兴的 MEME 主打的是公平性和尽可能的贴合去中心化的卖点,但同时也意味了一件事,把原有的生态食物链的角色踢开了许多。

这个链条自然就不能够再在之前的模式下运营。就意味着创新。

这种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出现, 2021 年的 BYAC 作为 NFT 的新兴产物,交易所在这场狂欢中扮演的更多的是前半场的吹捧,和后半场的跟随。

因此在这个新兴市场之下,也出现了 Opensea 等众其他的交易场景。

市场的规律并不是可以被单独的个体可以完全掌控的

因此,当下阶段的 pump 也好还是 unisat 也罢,这些平台的出现也是在新的一环中扮演了分量较重的角色。

未来会有更多的新兴资产绕过这些所谓的龙头平台发光发热,当具备足够大的流量时,也会衍生出 token 的资产再回到这些平台里来共同推动整个生态市场。

当下的 Binance 已经不是一个小船,机动性强的阶段了,巨轮既然要稳健,但并不会剥夺掉小船的存在价值。

因此当下阶段,MEME 也好还是其他的新兴事物也罢,都是给更多小船的机会。

借此机会会有更多的巨轮出现。归根到底,即便未来 MEME 赛道剥夺了一定的常规 VC 模式代币的角色,无法成为这些 VC 宠爱的交易所选择的对象。

不代表不会有属于 MEME 自己的交易所出现。

每个人评价优秀的标准不同,千人千面市场之下,当需求足够巨大的时候,就会衍生出更多的机会。

NFT 也好还是 Pump,Brc 20 ,Rune,不会被一个 Binance 拒绝后而不会成长

历史的巨大洪流之下,交易所也只是过客之一。Binance 几年之内完成了当下的壮举,也意味着:自有后来人。

当下的问题是困境,但对于那些有想法的交易所和团队来说也是机遇。

任何一个巨轮的陨落对于行业来说都是沉重的伤害,是需要每个人为其买单的。没必要摧毁它,只能说随着升级发展,很多人已经不再是它的客群了。

但不代表这个市场不存在了

对于大资金的出金和安全性来说,Binance 仍旧具备核心竞争力。

当其无法承载每个人对于「推动行业」的期望时,自然会有其他的后起之秀出现。

鲶鱼效应有时候也能刺激行业发展毕竟。

从生态角度来说,Binance 并无法阻挡周期的运营,从个人投资者角度来说,保持和交易所一致的交易逻辑,仍旧能够赚到理想中的收益。

期待眼前一亮的破局之法出现。

三方矛盾激化,撸毛时代结束了?业内人士怎么看缩略图

三方矛盾激化,撸毛时代结束了?业内人士怎么看

上周末关于 VC 币、交易所与散户之间的矛盾在 Binance 联合创始人何一的两篇长文催化之下,达到了近期顶点。 6 月 20 日,名为 Lista DAO 的项目代币作为 Binance Megadrop 上面第二个 Launchpad 项目上线了平台开放交易。因 Lista DAO 团队成员中包含 Binance 前员工,该项目前身也曾获得 Binance Labs 投资,多重加持之下不少用户看好 LISTA 并参与了二级交易。然而市场整体疲软的情况下,LISTA 并没有给散户带来任何惊喜反而一路下跌,这似乎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市场的怒火从对 VC 币的不满逐步又蔓延到 Binance 的频繁上币却无视二级用户利益中。

6 月 21 日,何一发文回应,直言「即使 Binance 不上新项目,资金也会因代币解锁、Meme 币等分流」;「部分 VC 确实是导致价格虚高的核心原因,但 VC 从 LP 募资一般是 4+ 3 的 7 年锁定期,收管理费+分红;VC 普遍的解锁在 TGE 一年后(不代表全部),所以很多币圈 VC 也在倒闭,一些 VC 的 LP 投资币圈也可能归零」」

次日,何一再次发文回顾 ICO、IEO 到 DeFi 套娃等币圈标志性发展里程碑,并称「今天确实市场又变了。撸毛工作室和 L2 项目的自相残杀演变成闹剧,撸毛时代可能要结束了。」

三方矛盾激化,撸毛时代结束了?业内人士怎么看

两篇长文点出当下市场现状:散户期待的 ICO 时期繁荣(山寨牛)再没出现,长达数年的空投期待落空;市场流动性紧张情况下,散户与交易所和 VC 矛盾激化。散户普遍认为 VC 低筹码拿代币,解锁抛压涌进市场,另一方面交易所上币频繁,加剧资金分流,而新币却表现不佳,散户一旦接盘就会被「收割」。

何一长文也因此引发了长达两天的论战,不少业内人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律动 BlockBeats 整理如下

声援 Binance

数据整理 KOL 

你在超市买了一袋大米,隔天大米贬值了,你把这个责任归咎于超市老板最近上架太多新品种的进口大米,所以才造成你手里的大米贬值,我觉得这个逻辑有点片面。决定大米价格的本质原因还是供需关系,你可以怪罪生产商为什么要一直不断生产新品种的大米,也可以怪罪这个村子为什么一直没有新人搬进来住,来提升大米的需求量。但是超市从头到尾只是个中间商,没有办法决定大米的价格,况且这个村里有无数家超市,币安只是其中的一家,币安即使拒绝上架新品种的进口大米,也会有一堆超市抢着上架,这就是世界的运行规律。

KOL、资深从业者 

观察到舆论这阵子对于 ZKSync 的上币问题 Fud 很严重。但其实想不通,CEX 并不是执法机构,除了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项目方的 Rug 行为有一些威慑力之外,对于项目方是否作恶,老鼠仓这种行为是无法也没有义务监管的。一姐这里说得这话还是很客观的「Binance 不上这些项目,这些项目也存在」,用户真想买的话,不在 CEX 在链上也能买得到,CEX 上币仅仅只是提供了一个渠道,CEX 要流量,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潜在的新用户,CEX 也就应该出现在哪里,这从生意逻辑上是没有问题的。CEX 只提供给用户买币的便捷性,但改变不了,也不应该影响用户的买卖决策。

另外,不论是 Binance 还是 OKX,或者任何一个大所,都决定不了一个项目是否作恶,所以请管好自己的钱包,不要让某个大所上币就决定了自己底层的买卖原则。如果是因为上了大所导致影响了自己的投资决策,从而购买导致亏损,就请承担自己赌徒思维带来的后果。换句话说,如果散户能达成共识,对于作恶的项目方坚决抵制,不给这种项目提供任何流动性,没有买盘,奈何它有再强的做市商,没有市场的承接,终究会走向归零,这个时候不用用户谏言,时机到了大的 CEX 也会将它抛弃,这才应该是它该有的命运 但事与愿违,这个市场投机分子太多了,总会在信息差和市场情绪之间认为自己才是最聪明的那一个,那就要承担自己该承受的,盈亏同源。

质疑 Binance 不作为

个人投资者 

上轮牛至少上所时还有千万、百万市值的小市值项目,Binance 的用户有造富效应,同时作为头部 CEX 对行业良性发展有极大的助力作用并且能够形成正循环。这一轮 VC 币目前看起来就是再造 00 年互联网泡沫,大量没有太多实际用户的基建项目上所就是十亿美金起,最后交易所用户买单。真心希望如新计划中列出的多扶持中小市值创新项目尽快落地,激活有潜力的新协议生态,给行业和市场注入正向发展的希望和信心。

加密 KOL 

新项目方上 Binance 之后,如果表现不好。普通散户很难赚到钱。而 Binance 还是在频繁上线高市值新币。普通散户在 Binance 赚到钱的机会越来越少。当然 你可以说,币价表现好不好是项目方的事,Binance 只是交易场所,不干预币价。但不可否认,以 Binance 宇宙第一币圈交易所的影响力和流量,Binance 频繁上币,客观来讲不可否认的会稀释掉很多注意力和流动性。当然,你也可以说,不在 Binance 上线,这些项目也会在其他地方上线,Binance 这是一个交易所提供交易而已 但是以 Binance 目前在散户心里的地位,Binance 不仅仅是交易所。当然你可以说,负责任的做到控制上币速度,负起行业领导地位的当担,你可以说这是一种道德绑架,你是商人,应该在商言商,可是你应该不会忘记几个月前你写信呼吁大家为了 cz 司法案情签名打 call 大家也主动为 cz 的美国司法案件主动联名写信发视频,奔走,呼吁,这都历历在目。如果 Binance 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交易所,我相信大家不会去打扰,可是 Binance 是币圈大部分交易份额的交易所,这样的影响力一举一动对加密圈的影响都非常大的 大家以前支持 Binance,支持 cz 支持一姐。是因为那时的 Binance 是有行业担当的头部交易所。

Binance 现在上币频率太快了,在批量给市场输送大市值 vc 项目,市场流动性根本就是承载不了这么多几十亿,几百亿的 vc, Binance 上币是遵循利益至上的精神还是遵循加密货币的公平至上的精神?当然作为交易所,商业化的公司,讲利润是正常的,但是作为币圈原生的头部加密货币交易所,不能仅仅只看重利润,也应该正确的引领行业发展的方向传递加密原生精神。批量上大市值的 vc 组局的空气币,稀释了原本就不多的流动性,上线就是几十亿美金估值的 vc 项目链上活跃度低的可怜,到底是 Binance 上币风评体系拉垮,还是 Binance 在 cz 离开后价值观已经崩坏?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在中国代代相传,广大用户在新一轮周期对 Binance 整体评价急转直下 Binance 应该要引起重视,交易所本质定义就是服务广发用户的做交易的场所,而,离资本越近,离用户越远。加密圈原生的交易所挺起脊梁,不要活成 web2 世界资本的白手套,加密散户眼里揉不得沙子。「本分」才是 Binance 最应该守住的底线。

其他观点与分析

BixinGroup 创始人 

一堆韭菜质疑 VC 币,其实他们不懂,如果没有 VC 在前面趟雷,面临被割的就是他们。我就遇见很多项目跳过 VC 直接募资 KOL,因为他们更好骗,而且自带流量,项目方从来没有遇到这么好的韭菜。其实 VC 跟风风投也是正常策略,但是苦了 VC 的 LP 呀,他们实实在在掏钱了。普通韭菜还能享受输钱的痛苦,LP 们连钱都不知道怎么输的。

VC 其实在这个局里面是最弱最弱的大韭菜,不见大韭菜喊冤,倒是收手续费收上币费一直稳挣的平台喊冤,真是世道人心险恶。大家想想一个大所员工都能暴富的情况下,他们钱从哪里来,不都是你们的钱呀。最主要还是 VC 的钱。

三方矛盾激化,撸毛时代结束了?业内人士怎么看

加密 KOL 

Binance 这套打法很难被突破。Binance 联合自己派系的机构和项目方一起组局炮制新币收割,自己以投资人入局拿筹码。再分一部分筹码给 BNB 大户形成利益共同体。上币前送免费额度给大大小小的 kol 负责宣传。一旦出现不利于 Binance 的舆论方向,受益于新币发工资一样养活的 bnb 大户和 kol 就会集体出动,扭转舆论风向。要么出现一个新的有领导力的技术大牛自带流量建一个新交易,免手续费,交易和挂单挖矿挖平台币挖个一年。否则这一切很难变了,完全没有破局之人,现在散户都是猪仔,谁让人家垄断,交易量和用户基数最多,只能处于被收割状态。

加密 KOL 

在加密市场多年,从没拿过 Binance 的钱,因此可以做到客观。Binance 的公关也不要把傻哥的帖子作为负面处理,因为傻哥是客观的长远思考,为行业也为 Binance。

1、一姐总结的 ICO、DEFI 时代和 IEO 时代,也是泥沙俱下的时代。

其实 ICO 和 Defi 都有大量的坑。那个时候,红利的确更为显著。但散户也极其容易亏损。IEO 呢,倒是命中率很高。好项目额度也难弄,中间有大量的工作室抢中签、KYC 产业链,老实本分的散户难以赚钱。散户,在什么时代都是最弱势的群体,最需要保护的群体。

2、如今 Binance 的角色,是集交易所、券商、证监会、清结算机构、一级市场投资并购、上市公司集团等多种重要角色为一体的多头垄断头部平台。大家仔细读这句话。在传统证券市场,Binance 的每一个角色都要接受严厉监管。每一个角色,在不被监管的情况下,都有作恶的能力。如此巨大的能力,必然对应的巨大的行业责任。这些责任是什么呢?这是 Binance 需要思考的问题,这关乎 Binance 的长久发展。

3、CZ 说自己在 Build。Binance 的角色不是项目方,是集交易所、券商、证监会、清结算机构、一级市场投资并购、上市公司集团等多种重要角色为一体的多头垄断头部平台。Binance 是远远超脱于项目方之外的角色,其责任恰恰不是 build。实际上,Binance 也从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 build,主要精力还是用在维护交易所龙头地位上。社区也从未期待 Binancebuild 啥。一个好的裁判,恰恰就是自己不下场踢球。

4、VC 和撸毛工作室的议论,不过是历史浪潮中的一朵小浪花。VC 为一级市场提供资金,是古老的行业。工作室刷单赚钱,给项目方刷数据,也是古已有之。可一般而言,证券市场是打击 VC 上市前的突击入股和股权异常变动的。证监会也会严查项目方的数据作假的。这种打击和监管使得多方角色处于平衡之中。眼下 VC 币遭到厌恶、撸毛工作室和项目方撕逼,是一种再平衡过程。期待这个再平衡过程,能有 Binance 为首的交易所加入,牺牲一点自身短期利益,让行业更为健康发展。

可以理性讨论,但不希望拿着 Binance 钱的 KOL 过来碰瓷。你既不关心散户、不关心行业发展,只关心自己的 400 U,傻哥不如你勇。最后用星爷的台词结尾: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避不了的。

Web3 创业者 

这个行业不会变,我们只能换位置。今天何一发文说到用 2017 年的 ico, 21 年的 ieo、甚至 23 年的撸毛策略都已经不适应当下这个市场了,她作为吹哨人也是提醒大家过去的赚钱逻辑是时候该变一变了,这说明这个市场真的到了一个转折点。

1. 撸毛不会消失:撸毛的定义本身就是很宽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批量上号拿筹码,而它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持续在这个市场里寻找套利机会、找到新资产发行机会去规模化的思维方式。获取早期筹码的方式只会变化,不会消失,只是过去那种简单粗暴无脑上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 不变的是什么:大家都在关心未来会怎么变,其实不如多想一想行业未来五年,哪些参数是不会变的,然后我们只需要持续打磨好这些不变的参数,当新机会出现时就可以拥有先发优势。比如撸毛赛道的四要素,投研–资金–技术–人力,无论这个赛道如何变,都离不开这四要素。

3. 越来越效应:除了这四要素以外,还有比如影响力、生态位、圈子、专长、判断力等等,未来不变的就是你影响力越大,资源分发权越高,稀缺资源越会向你倾斜。你的生态位越高,离信息源点就更近,同样的机会你的胜率就是比别人高。你的圈子质量越高,你的成长速度,获取到的资源就越来越好。

4. 向内求:在德扑游戏中也是一样,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不是在一场牌局的输赢,而是在决策质量。只要加上时间这把武器,不断的优化我们的决策质量,决策的因足够的充分,胜率比别人高哪怕几个点,长期下来结果千差万别,核心逻辑还是向内求,不要关注我们控制不了的参数。

5. 演化路径不会变:如果我们去观察互联网发展史,就会发现过去 20 年,阶层固化的趋势不会改变, 2% 的人会拥有 98% 的资源分配权,比如腾讯,即使是同一个人, 05 年后、 10 年后与 18 年后加入是完全不同的结果,这不会你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6. 我们这个行业也是一样会走这样的路径,而且阶级固化的形势已经逐渐显现,对我们个人来说可以做什么,如果不想以后作为底层一直被剥削,就要关注自己的成长速度,成长速度要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要积累自身影响力、专业能力、所处的生态位,因为以后的趋势都是组织化,确定性的长期性利润都会被专业性组织吃完。

7. 当下我的应对策略:轻资产运作,要符合反脆弱模型。当下阶段属于撸毛赛道的转折点,也是行业的转折点,在转折点的时间窗口我会采用比较轻的方式去经营团队,降低运营成本。当新的「右侧突破」点出现时,我会继续规模化的去经营。这就是在德扑中比较难打的阶段,怎么都翻不中你的范围,这时候就要学会等待,有耐心的等待属于你的范围,但在这个时间点到来之前,避免消耗更多的 gas,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下牌桌。

8. 任何一个行业适者生存的规律都不会变,我们能做的就是换位置。加密这个行业的套利撸毛机会也会一直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当机会到来时,还在牌桌上有筹码可以下注。

加密 KOL 

撸毛时代结束了,不同群体的人说的不是同一件事。

1. 普通用户说的是:撸毛赚不到钱了,时代结束了

2. 投资人说的是:不愿意自己投的钱,用来拉盘初始流通盘,倒逼自己必须开空套保,掩护项目方套现。

3. 项目方说的是:靠撸毛用户数据造假,忽悠投资人,忽悠不动了,时代结束了。共识的破裂。其中一个问题在于,这个模式的旁氏属性太低了,最终变成 pvp 互割,互不接盘。旁氏能实现所有人都纸面富贵,旁氏能吸引圈外用户。都知道爱迪生试验了一百多种材料找到了钨丝制造灯泡。很少有人知道,找到钨丝以前他已经融了十几轮,如果最终找不到钨丝,那之前的一百多次试验全部都是旁氏。

三方矛盾激化,撸毛时代结束了?业内人士怎么看

投资人 

VC 币、高 MC / FDV 是表层,深一层是筹码平均成本。如果一个币/股票的筹码平均成本是现价的 1% -10% ,那中短期能够有第二波拉升反而是个奇迹了。VC 币加权未释放筹码以后的平均成本太低了。

加密 KOL 

Binance、OKX 等一线交易所在 VC 币上币一事上饱受非议之后,有可能加速上币中小市值的 meme 币来赢取散户口碑和交易量。可留意市值区间在 1-5 亿之间,holder 数量 1 万以上,社区基础不错,经历过充分洗盘的标的。

很多人质疑机构 VC 币的高估值高解锁,其实都是被带进圈套了,真正对市场伤害最大也是交易所最大的肉是合约杠杆! 1 ,分流资金。2 ,分离流动性。3 ,裸空行为,合约交易和币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的增发衍生产品。4 ,快速消耗散户资金 (疯狂开带单策略 VIP 政策吸引)。

Delphi Digital:Ethena 的崛起 解析新兴的合成美元缩略图

Delphi Digital:Ethena 的崛起 解析新兴的合成美元

作者:Jordan Yeakley, CFA @Delphi Digital Leia 翻译:TEDAO

TL;DR

1. Ethena 的 USDe 在不到一个月内从零增长到超过 22 亿美元,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稳定币”。

2. USDe 由 delta 中性 ETH 头寸支持,通过抵押 ETH 和相应的 ETH 永续期货空头头寸平衡风险。

3. Ethena 引入 BTC 作为额外抵押品,增强了其扩展性和收益率。

4. 这种方法使 USDe 比传统稳定币更具资本效率,并利用 stETH 和永续期货的高收益。

5. Ethena 的架构通过流动性池进行铸造和赎回,授权参与者(APs)负责平衡流动性。

6. 主要风险包括对手方风险、负资金利率风险和自动去杠杆风险,Ethena 采取多项措施减轻这些风险。

7. 目前,USDe 可以扩展到 72 亿美元市场规模,未来在 ETH 和 BTC 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可扩展到 120 亿美元。

8. Ethena 有效地调整了 DeFi 和 CeFi 利率,并引领了利率的新范式,未来更多项目将与其基准收益率整合。

友情提醒: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引言

稳定币的双头垄断正受到挑战。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USDe 的供应量迅速从零增长到超过 22 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稳定币”。取得这一早期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 Ethena 采取了与市场概念中“合成美元”完全不同的方法。

此外,Ethena 通过普及 Delta 中性基差交易(Delta-neutral basis trade)的机会,使其无缝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其他服务和产品结合起来,在早期找到产品市场契合(Product-market fit),满足市场对收益的巨大需求。同时,将 USDe 构建为“合成美元”使 Ethena 能够充分利用作为货币资产所固有的网络效应。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探讨 Ethena 的机会,并剖析 USDe 和 sUSDe 的运作原理。我们还将指出为何 Bloomberg 称其为“最接近无风险的赌注”并非完全无风险。最后,我们将探讨 Ethena 对 DeFi 其他部分的二阶影响。

稳定币的机遇

稳定币是目前为数不多的找到有意义的产品市场契合的加密货币用例之一。它们不仅展示了其作为有效货币避风港的优势,还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与中心化金融(CeFi)的连接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推动了两者的顺利融合和协作。

Delphi Digital:Ethena 的崛起 解析新兴的合成美元

目前,Tether 和 Circle 主导了稳定币市场,合计占据了 90% 的市场份额。仅 Tether 一家去年就实现了 62 亿美元的净收入,超过了全球最大的资产发行商 Blackrock 的净收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价值并未回馈给稳定币持有者。

Delphi Digital:Ethena 的崛起 解析新兴的合成美元

虽然在更动态的市场结构中,新进入者通过原生收益重新分配利润,可能会侵蚀 Tether 的利润率,但稳定币市场并非完全竞争市场。由于固有的流动性网络效应和稳定币标准日益深入 DeFi 和 CeFi 结构的趋势,新兴替代品面临着高进入壁垒。

因此,市场对流动性充足的收益型稳定币的需求仍未得到满足。目前收益型稳定币仅占总稳定币市值的 5.6%,这显然表明现有的稳定币模型在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存在不足。

Delphi Digital:Ethena 的崛起 解析新兴的合成美元

一方面,现实世界资产支持的稳定币(RWA-backed stablecoins)似乎押错了宝。在熊市期间,将传统金融(TradFi)利率带入加密货币可能是一个有吸引力的价值主张,但一旦加密原生收益超过国债收益率,这些产品就会变得越来越无法吸引用户。

Delphi Digital:Ethena 的崛起 解析新兴的合成美元

相反,抵押债仓(Collateralized-Debt-Position,简称 CDP)稳定币则有相反的问题。虽然这种模型在某种程度上利用了“加密原生”利率,但资本效率很快成为其限制因素。换句话说,像 DAI 这样的 CDP 的可扩展性因需要抵押 1 个 DAI 而受到破坏,其债务价值远远超过 1 美元。

鉴于上述情况,现在是探讨 Ethena 如何采取完全不同的方法打破 Tether 和 Circle 的双头垄断的恰当时机。

Ethena 的方法

与现有的使用 RWA 或 CDP 作为抵押品的稳定币模型不同,Ethena 的 USDe 由“Delta 中性”的 ETH 头寸支持。换句话说,每个 USDe 由一个长期质押的以太币(stETH)头寸作为抵押,同时由一个等值的以太坊永续期货合约(ETH-PERP)的空头头寸进行对冲。

正 Delta(stETH)+ 负 Delta(空 ETH-PERP)= Delta 中性(USDe)

因此,如果 ETH 价格从 3000 美元变动到 2500 美元,空 ETH-PERP 头寸将会相应地抵消 500 美元的价格波动。同样,如果 ETH 价格上涨到 3500 美元,空 ETH-PERP 头寸将会相应地减少 500 美元。

最近,Ethena 还将 BTC 作为额外的抵押品。同样,BTC 将与一个等值的空 BTC-PERP 头寸配对,以设计出相同的 Delta 中性支持。唯一的区别是,ETH 抵押品可以质押以赚取额外收益,而 BTC 不能。因此,无论流动性约束如何,Ethena 可能会在 stETH 分配上倾斜更多。

鉴于 Ethena 模型与 CDP 和 RWA 支持的稳定币相比具有根本不同的风险(我们将在后面讨论),市场迅速将 USDe 标记为“合成美元”,而非真正的稳定币。虽然这种分类似乎合理,但值得注意的是,USDe 模型相对于现有的收益型稳定币设计有两个结构性优势。

首先,Ethena 比 CDP 更具资本效率。USDe 的 Delta 中性意味着只需要 1 美元的抵押品即可铸造 1 USDe。因此,Ethena 能够比 CDP 稳定币如 DAI 更有效地扩展。

其次,USDe 能够利用两种最高收益的加密原生收益来源:

  1. 质押 ETH 的收益

  2. 永续期货资金费率

从背景来看,质押 ETH 的收益历年来平均年化约为 4-5%,最近的数据显示约为 3.4%。最终,这一收益由三个因素决定:(1)共识层的通胀奖励(2)支付给以太坊质押者的执行层费用和(3)支付给以太坊质押者的矿工可提取价值(MEV)。

Delphi Digital:Ethena 的崛起 解析新兴的合成美元

虽然质押 ETH 的收益单独来看历史上平均高于国债收益率,但 USDe 的大部分收益来自 Delta 中性交易的第二部分。鉴于 ETH 和 BTC 永续期货资金费率的自然状态一直是长期偏多,那些做空这种 Delta 敞口的市场参与者历史上享受了丰厚的资金费率。

Delphi Digital:Ethena 的崛起 解析新兴的合成美元

Ethena 最终将上述两种收益来源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可替代代币中。对此策略的回测显示, USDe 将会产生可观的收益。

Delphi Digital:Ethena 的崛起 解析新兴的合成美元

还值得注意的是,BTC 的资金费率几乎直接反映了 ETH 的资金费率。因此,虽然由 BTC 抵押品产生的收益可能只涉及交易的空头部分,但这正是大部分收益的来源。因此,BTC 的收益将与 ETH 竞争,尤其是在资金费率较高时。

Ethena 的差异化

因此,虽然现有模型试图通过将传统金融(TradFi)利率引入链上或通过资本效率较低的 CDP 模型利用 DeFi 利率来推翻 Tether/Circle 的双头垄断, Ethena 则采取了一种根本不同的方法。

Delphi Digital:Ethena 的崛起 解析新兴的合成美元

从本质上讲,Ethena 通过一个能够与 DeFi 其他产品和服务结合的可替代产品,套利永续期货市场中独特的高资金费率。因此,将该产品结构化为合美元是为了利用作为“稳定币”所带来的固有的网络效应。

理论上,USDe 的采用应导致资金费率最终趋向于简单反映无风险利率加上风险溢价的水平,这是目标。假设 Ethena 能够实现大规模,这一目标是可以期待的。

Ethena 的架构

现在我们已经对 Ethena 的设计有了一个大致的理解,让我们深入探讨 USDe 和 sUSDe 的具体运作方式。从架构上看,Ethena 可以通过三个核心机制来理解:1. 铸造 2. 赎回 3. 质押 USDe 。

最终,终端用户不会直接处理铸造和赎回操作。相反,他们将通过流动性池直接或通过 Ethena 的前端界面间接进行操作,然后这些交易将通过流动性池进行。

每次交换都为白名单中的授权参与者(Authorized participants,简称 APs)创造了套利机会,以重新平衡这些流动性池。重要的是,只有 APs 可以铸造和赎回 USDe,从而捕捉到这些短暂的市场错位。

Delphi Digital:Ethena 的崛起 解析新兴的合成美元

例如,如果有人在 Curve 池中将 1000 USDT 换成 1000 USDe,这将导致USDT 相对于 USDe 以微小的折扣交易。APs 会因此被激励铸造 USDe 以购买折价的 USDT,从而重新平衡池。在这个过程中,将创造 1000 个新的 USDe 。

在后台,当 APs 将 ETH、LSTs、BTC 和其他稳定币等抵押品存入 Ethena 时, USDe 被铸造。协议然后通过一个内部交换功能,将这些抵押品换成质押的 ETH 或 BTC,并在中心化交易所上配对一个等量的空头永续头寸。重要的是,虽然衍生品头寸存在于交易所,抵押品资产则在场外托管以减少对手方风险(更多内容将在“风险”部分讨论)。

相反,当 USDT 相对于 USDe 以微小的溢价交易时,APs 可以购买折价的 USDe 并以 1 美元的抵押品赎回,从而利用这种市场错位。在后台,APs 将从 Ethena 收到 stETH,Ethena 将解开等值的空头头寸。

这种动态的效果是,流动性池应保持高效的 1:1 稳定交换比率,同时用户无需处理铸造和赎回 USDe 的复杂性。

最后,为了获得基础抵押品产生的收益,用户需要通过 Ethena 的前端界面将 USDe 质押为 sUSDe。与其他质押代币模型如 stETH 不同,sUSDe 不是“变基(rebasing)”代币,而是“奖励型”代币。这意味着不是通过新的代币支付收益,而是 sUSDe 的价格随时间增加,以反映质押智能合约内的价值累积。sUSDe 还需要 7 天的解锁期(更多内容将在“风险”部分讨论)。

从过去的失败中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Delta 中性”模型以前曾被尝试过,但 Ethena 似乎从过去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

尽管方向上正确,但像 UXD 和 Lemma 的 USDL 这样的项目最终未能找到有意义的产品市场契合,其主要原因有三点:

  1. 只限于在永续 DEXs 进行扩展——在追求“去中心化”的过程中,这些项目忽视了中心化交易所(CEX)流动性对扩展的必要性。

  2. DEXs 存在安全风险——2022 年 10 月导致 UXD 脱锚的 Mango 攻击表明,尽管 DEXs 可能是“去中心化”的,但它们仍然带有固有风险。

  3. 负资金风险增加——UXD 和 Lemma 没有利用其 Delta 中性头寸长端的原生收益。缺乏这种额外缓冲,这些项目更容易受到长期负资金费率的风险。

Ethena 通过以下方式规避了上述陷阱:(1)利用 CEX 永续流动性;(2)将 CEXs 的激励与 Ethena 生态系统中的股东和利益相关者对齐;(3)利用 stETH 作为额外的收益来源,以抵消负资金期间。

尽管该模型比以前的设计有所改进,但它仍然具有固有风险。虽然有许多错误的观点将 USDe 与 Terra 混淆,但 Ethena 团队在强调 USDe 风险方面做得很好,包括那些本可以容易被忽略的风险。

以下部分将专门探讨这些风险、它们的相对可能性以及 Ethena 团队所采取的一些风险管理策略。

Ethena 的风险

Ethena 面临四个主要风险:(1)对手方风险(2)负资金风险(3) 赎回和流动性风险(4)自动去杠杆(ADL)风险。

对手方风险

Ethena 的架构依赖两个主要对手方来运作:1. 中心化交易所(CEXs);2. 场外结算提供商(OES providers)。

CEXs 负责交易 Ethena 的永续头寸,而 OES 提供商负责 Ethena 抵押品的托管和结算。尽管这些对手方的激励与 Ethena 高度一致,但依赖外部实体仍然存在固有风险。为了降低这些风险,Ethena 整合了若干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1. 多元化交易所风险—— Ethena 正在整合包括 Binance、Bybit、Bitget、Deribit 和 OKX 在内的多个 CEXs。因此,如果某个交易所的功能受损,Ethena 的风险将得到分散。重要的是,这些交易所还在 Ethena 的成功中具有切实和无形的既得利益。

  2. 场外结算——Ethena 通过场外托管和结算保留对抵押品资产的完全控制和所有权。因此,如果上述任何一个交易所发生某些特有事件,Ethena 将保留对抵押品资产的完全控制,并可以随后重新部署到另一个交易所。

  3. OES 级别的额外托管措施——Ethena 目前使用 Copper、Ceffu 和 Cobo 进行场外托管和结算。值得注意的是,根据 Copper 的法律结构,用户资金是破产隔离信托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在 Copper 破产的情况下,用户资金不属于 Copper 的财产。

  4. 频繁的盈亏结算——为了进一步减少 CEX 对手方风险,Ethena 能够根据托管人的不同,在 8 到 24小时 的周期内结算其盈亏。因此,Ethena 只会暴露在此窗口期内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

  5. 偿付能力验证——Ethena 使用户能够验证协议抵押品和 Ethena 衍生品头寸的存在。目前,这是通过直接读取托管钱包 API、交易所子账户 API 和链上钱包来实现的。本周,Ethena 还发布了托管人对抵押品的第三方认证,这将在未来每月进行一次。Ethena 还正在引入额外的外部提供商,最终对抵押品和对冲的准确性进行认证。

上述措施的效果是,Ethena 对对手方风险的暴露大大减少。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对手方风险并不是 Ethena 独有的。此外,无论你持有USDT、USDC 还是 USDe,你都隐含地信任某个对手方;问题只是对手方是谁,以及他们应当被信任的程度。

如果你持有 USDT 或 USDC,你隐含地信任 Tether 和 Circle 以及保管其资产的银行。虽然历史上这被视为“安全赌注”,但去年3月 Circle 对硅谷银行(SVB)的暴露突显了这些固有风险。

Delphi Digital:Ethena 的崛起 解析新兴的合成美元

此外,Ethena 似乎规避了一些与严重依赖现有银行系统相关的审查风险。此外,由于没有与美国客户、托管人或 CEX 场所的联系,Ethena 似乎在法规方面有一定的隔离。

尽管 CEXs 并不完全免受监管风险,但美国金融监管系统至少没有动机审查 Ethena ,因为它不像 Tether 和 Circle 那样破坏了部分准备金银行系统。Arthur Hayes 在他的文章,Dust on Crust Part Deux,强调了这些结构性激励。

此外,尽管 DAI 和其他 CDP 稳定币在传统意义上可能没有明确的对手方风险,但作为终端用户,你仍然接受了重大信任假设。此外,通过持有 DAI,你隐含地信任代码的完整性以及 DAO 有效管理协议的集体能力。

此外,随着 CDPs 继续增加其 RWA 和 USDC/USDT 持有量,你同时也做出了与法币支持的稳定币相同的信任假设。DAI 的 RWA 也是由场外实体管理的,其中一些位于美国,因此具有与任何中心化发行方类似的重大信任假设。

明确地说,这不是为了转移 Ethena 的对手方风险。虽然 Ethena 已经采取了一些聪明的预防措施,但 USDe 仍然面临重大的对手方风险。也就是说,所有稳定币都面临类似的风险。这更像是一个问题,即在持有该稳定币并承担这些风险的情况下,你会得到什么回报。而在 USDT 和 USDC 的情况下,这仅仅是更好的流动性。

因此,通过“风险调整回报”的视角,考虑到 Ethena 的收益,USDe 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是一个更具吸引力的选择。

负资金风险

在 CT(Crypto Twitter)中流传的一个更相关的问题是,当资金费率变为负数时会发生什么?

如前所述,永续资金的自然状态历来偏向长期。因此,在过去三年中,费率只有 20% 的时间为负。当考虑到 stETH 收益提供的额外缓冲时,这个数字接近 11%。

Delphi Digital:Ethena 的崛起 解析新兴的合成美元

如果收益确实变为负数,储备基金最终将作为缓冲,确保 USDe 能够保持其 1:1 的锚定。此外,Ethena 和 Chaos Labs 都对计算此储备基金的最佳规模进行了广泛研究。

Ethena 的研究发现,每 10 亿美元的 USDe 需要 2000 万美元才能在几乎所有的熊市预期中幸存,而 Chaos Labs 建议的基金规模更接近于每 10 亿美元的 USDe 需要 3300 万美元。

目前,相对于 23 亿美元的 USDe 供应量,储备基金的价值刚刚超过3200万美元。虽然这显著低于 Chaos Labs 的建议,但 Ethena 目前将80%的收入分配给储备基金。Ethena 仅在上周就向储备基金增加了 500 万美元。按此速度,Ethena 应该在 9 周内达到 Chaos 的目标基金规模。

Delphi Digital:Ethena 的崛起 解析新兴的合成美元

虽然 Ethena 团队在资金风险方面确实谨慎行事,但上述分析的一个更有效的批评是,历史数据没有反映出 Ethena 未来对资金费率的实际影响。因此,费率实际上可能会变为负数,并且持续时间比团队预期的更长。因此,可能需要更大的储备基金。

直观上,这是有道理的。资金费率最终是供需的函数。Ethena 固有地引入了更多的市场供应,如果没有足够的对手方吸收每一美元的新供应,资金费率应该会下降。Ethena 已经占据了 ETH-PERP 未平仓合约(OI)超过 20%。

Delphi Digital:Ethena 的崛起 解析新兴的合成美元

还值得注意的是,加密货币市场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今天的大部分交易量实际上来自零售市场。重要的是,零售市场对加密资产做多的需求固有地高于做空,这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支撑了资金费率。换句话说,可能在 CEXs 的结构性更高的资金费率中存在“degen溢价”。

随着 ETH ETF 的推出增加了传统金融(TradFi)的参与,我们可能会看到这种“degen溢价”的侵蚀,因为更复杂的市场参与者稀释了现有“长期偏好”零售交易者的份额。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的机构自己进行 Delta 中性交易,以套利 Ethena 识别的同一市场错位。这将导致资金费率及 Ethena 从风险调整后的角度来看变得越来越不具吸引力。

也就是说,值得简要提及一个可能使资金费率略微升高的对抗力量。一些 CEXs 如 Binance 和 Bybit 有正的基线资金费率。这实际上意味着资金费率默认情况下会自动回正。鉴于这些交易所共同构成了 50% 的 CEX 未平仓合约,这可能会使费率略高一些。

虽然这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了 Ethena,但上述阻力的净效果仍将是未来 sUSDe 收益固有的较低自然状态。因此,长期保持 1:1 的 USDe 锚定可能需要比 Ethena 目前基于历史数据预期的更大的储备基金。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Ethena 确实有一个数十亿美元的金库,可以用于出售 ENA 代币,以建立额外的稳定币战争资金。虽然这将是最后的手段,但金库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工具,帮助减轻上述风险,直到 Ethena 能够相应地扩大储备基金规模。这是 Ethena 可用的较少被引用的工具之一。

赎回和流动性风险

在 CT 上流传的另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如果资金费率长时间保持负值导致储备基金耗尽,会发生什么?

最常见的回答是 Ethena 设计中有一种“反射性(anti-reflexive)”动态。换句话说,当费率开始变为负值并且储备基金开始减少时,赎回将导致 Ethena 解除等效的空头头寸,从而资金费率会恢复到正值。

虽然理论上正确,但这种逻辑确实存在一些漏洞。

此外,认为赎回将导致 sUSDe 收益恢复为正隐含了两个假设:(1)市场上其他部分对做空 ETH-PERP 的强烈需求不会导致费率保持负值,(2)市场上有足够的流动性来吸收 USDe 的赎回。

让我们首先处理假设 1。

是的,USDe 的赎回自然会推高资金费率,但如果市场其他部分对做空 ETH-PERP 的需求相同或更强烈,资金费率可能会保持负值足够长的时间,以耗尽储备基金。因此,一旦储备基金耗尽,USDe 的本金余额将逐渐下降到 1 美元以下,因为资金支付将从抵押品余额中支付。

值得注意的是,这将是一个缓慢的“出血”过程,而不是反射性崩溃到零。假设 Binance 的最大负资金费率为 -100%,这意味着每天损失 0.273%。此外,到那时可能已经没有多少 USDe 持有者了。大多数用户会在其他地方可以获得更好的风险调整回报时立即退出。

然而,这将引出假设 2。

当资金费率缓慢下降并且 USDe 持有者有足够的时间退出时,上述动态不是问题,但在资金费率剧烈下跌的左尾事件中,这可能不是问题。在没有足够流动性吸收大量赎回的情况下,“反射性”逻辑开始崩溃。

在这种情况下,会有两类用户希望退出:(1)持有 USDe 的用户和(2)持有 sUSDe 的用户,后者需要7天的解锁期。

USDe 持有者将首先退出,导致 Ethena 的 Delta 中性头寸迅速解除。再次强调,USDe 持有者将通过流动性池出售其 USDe ,而不是直接赎回。因此,赎回将由白名单中的 APs 进行,他们将以略有折扣的价格从流动性池购买 USDe,并将其赎回为基础抵押品。在后台,Ethena 将通过回购等效的空头永续头寸来解除这些头寸,并将抵押品交给 APs。

虽然在流动性受限的环境中回购永续头寸实际上会经历一些正滑点,但进入市场的 LST 销售浪潮会经历显著的负滑点,特别是流动性较差的 LST。

值得注意的是,Ethena 通过首先出售其流动性较强的抵押品(如 ETH 和 BTC )来减轻这一风险。一个迅速向市场倾倒 10 亿美元 ETH 的事件肯定会引起一些短暂的错位,但 ETH/ETH-PERP 的价差重要的是不应该显著错位到破坏 USDe 的 Delta 中性。

目前,鉴于资金费率构成 sUSDe 收益的比例较高,Ethena 仅持有 12% 的 LST 抵押品。因此,只有在超过 90% 的抵押品被赎回之前,Ethena 才会面临任何关于 LST 流动性不足的重大风险。一般来说,Ethena 团队计划通过主要持有 ETH 和 BTC 来减少其 LST 的风险敞口。

尽管如此,随着资金费率趋势走低,Ethena 可能会开始增加其 LST 分配,因为 LST 将构成 sUSDe 收益的更大份额。如果 Ethena 持有 30-50% 的 LST,并且所有的 ETH 和 BTC 抵押品都被出售,剩下的只有流动性较差的 LST 供 APs 赎回。这是 Ethena 在赎回方面面临实际风险的地方。

此外,如果市场无法吸收大量 LST 的抛售,这将导致 LST 脱钩于 ETH 的价格,从而破坏 USDe 的 Delta 中性。此外,鉴于 LST 往往被用作高杠杆货币市场的抵押品,LST 的脱钩还可能引发清算级联,进一步破坏 USDe 的 Delta 中性。

因此,赎回 USDe 的 APs 最终将被给予可能在按市值计价基础上以折扣交易的 LST 抵押品。如果 APs 每美元只能收到 0.90 美元的抵押品,这将随后传递给市场中的终端用户。结果是,USDe 将脱钩至 0.90 美元或更低。

随着 USDe 脱钩,那些持有 sUSDe 的人必须先解除质押他们的 sUSDe。如前所述,这需要 7 天的解锁期。因此,大多数用户可能会选择直接将 sUSDe 出售给市场,以规避这种持续时间风险。如果没有足够的对手方愿意承担这笔交易的另一方并承担这种持续时间风险,这将导致 sUSDe 也脱钩。

随着 USDe 和 sUSDe 的脱钩,更相关的风险是清算。鉴于大量的 USDe 和 sUSDe 持有者通过高清算贷款价值比(LLTV)借贷池通过协议如 Gearbox 来杠杆化其敞口,脱钩到 0.95 美元甚至更低可能会导致主要的清算级联。同样,如果没有足够的流动性来吸收这种抛售,两种资产将进一步脱钩,加剧这种反射性动态。

然而,重要的是要注意,这不会像 UST 那样反射性地脱钩到零。此外,最终清算将清除系统中的剩余杠杆,卖压将减轻。此时,边际买家将进入市场,以可观的折扣价购买 USDe ,最终 USDe 将重新挂钩。

因此,前述情景实际上不会破坏 Ethena 作为协议的偿付能力。Ethena 的声誉只会受到打击。还值得注意的是,前述情景最终依赖于一系列偶然且极不可能的假设:

  1. 资金费率剧烈转为负值

  2. 所有 USDe 持有者同时赎回

  3. Ethena 当时持有大量 LST

  4. 赎回消耗了所有更流动的抵押品

  5. 市场缺乏吸收 LST 赎回的流动性

  6. DeFi 杠杆化到了极限;在 shards 流动质押之后,系统中的大量杠杆可能会离开

  7. Ethena 团队不干预

因此,虽然在理论上仍然可能并且可能值得进一步的风险措施(例如,更进一步充实储备基金或仅分配给流动性更强的 Lido stETH),但前述情景将构成“左尾”事件。

自动去杠杆风险

最后一个主要风险是中心化交易所的自动去杠杆(ADL)风险。

这种情况发生在高波动环境中,由于剧烈的价格波动,交易所产生“坏账”时。ADL 是将这些“坏账”的成本分摊到其他盈利的交易者身上的过程,使得这些交易者在破产用户的破产价格上被强制清算。

这意味着,虽然 Ethena 的头寸由于仅杠杆 1 倍而可能直接免受这种波动的影响,但它们仍可能通过 ADL 间接受到影响。

例如,假设某个交易者以 10,000 USDT 的保证金做了 100 倍杠杆的 ETH-PERP 多头。如果 ETH 突然下跌 4%,将只剩下足够覆盖 1% 波动的保证金。因此,如果交易者的头寸没有及时清算,这个差额将被视为“坏账”。在高波动环境中,这种“坏账”可能会迅速累积。

通常,这些损失将由交易所的储备基金覆盖。然而,如果储备基金被完全耗尽,ADL 将发生。剩余的损失将由当时更有盈利能力和更高杠杆的交易者承担。这些交易者将随后在破产用户的破产价格上被清算。

因此,如果 Ethena 被选中进行 ADL,这可能迫使 Ethena 承担重大损失,从而破坏 Ethena 头寸的“Delta 中性”。这可能引发恐慌,并开始催化上述的清算级联。虽然 Ethena 的交易风险分布在多个 CEXs 中,但这些风险最终适用于所有交易所。

也就是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应认真对待 ADL 事件,但历史上它们的发生概率很低,特别是对于流动性更高的资产如 ETH 和 BTC。例如,尽管波动性显著,但在过去五年中没有发生过任何重大 ADL 事件。此外,今天的大多数交易所都有“储备基金”,作为对 ADL 事件的额外缓冲。

此外,如果发生 ADL,Ethena 将能够立即在同一交易所或另一交易所重新开设头寸。因此,Ethena 的储备基金将覆盖任何边际损失,Ethena 将迅速重新部署以保持 USDe 的 Delta 中性。此外,Ethena 频繁结算盈亏的事实应有助于减少被选中进行 ADL 的机会。

其他风险

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其他风险:

  1. LST 脱钩风险——LSTs,特别是流动性较差的那些,可能在上述赎回情景之外独立脱钩。这可能由于削减事件或外生流动性紧缩而发生。除了上述风险措施(例如,持有较小比例的 LST 抵押品)之外,还值得注意的是,Ethena 只有在抵押品价值低于“维护保证金”时才会开始逐步清算。重要的是,随着衍生品头寸规模的增加,维护保证金也会增加。因此,stETH 价格必须相对于 ETH 偏离 65%,才会开始逐步清算。

  2. 预言机风险—— Ethena 使用内部 PMS 系统来确定在铸造/赎回 USDe 期间分配给抵押品或收到资产的价格。内部系统评估 Ethena 的交易场所、DeFi  交易所、OTC 市场以及 Chainlink 和 Pyth 等预言机提供商的定价。Ethena 实施了多层安全措施,以确保如果错误数据被摄取或系统产生不合理的定价值,协议不会向用户提供该价格。备份预言机数据馈送也提供了额外的安全层。

  3. 智能合约风险——智能合约漏洞占 DeFi 和更广泛的加密货币黑客事件的大部分。为了减轻这些风险,Ethena 已经与Zellic、Quantstamp、Spearbit、Cantina、Pashov、Code4rena 进行了审计,并最近宣布了与 Immunefi 的公开漏洞赏金计划。此外,Ethena 操作的大部分复杂性都在链下进行。

  4. 未知的未知风险——最后,正如任何深度复杂和互联的系统一样,可能存在隐藏的尾部风险。尽管这些风险在事后看来是显而易见的,但它们往往出了当时人类智力的范围。

Ethena 的扩展性

那么,Ethena 到底能有多大规模呢?

由于每一美元的 USDe 必须由等值的空头永续合约头寸支撑,Ethena 的扩展性最终受限于主要加密货币永续期货市场的规模。

目前,ETH 合约的未平仓合约总额约为 80 亿美元,不包括 CME。Ethena 团队认为,持有超过总未平仓合约 30% 的头寸会引入流动性风险,影响安全解除这些空头。因此,在仅使用 ETH 作为抵押品的情况下,USDe 应该能够安全地扩展到大约 24 亿美元。

仅此一项就可以使 Ethena 成为市值第四大的稳定币,但有几点值得注意。

首先,随着 ETH 价格的上涨,未平仓合约将以更大的比例增长。Chaos Labs 最近的分析发现,ETH 市值每增加 1%,未平仓合约增加 1.2%-1.45%。这可能是因为交易者需要更多杠杆以实现他们的目标回报。因此,在 ETH 价格达到 5000 美元的情况下,按未平仓合约 30% 的比例计算,USDe 理论上可以支持 48 亿美元的市值。

Delphi Digital:Ethena 的崛起 解析新兴的合成美元

虽然这仅凭一项就能使 USDe 达到与 DAI 类似的市值,但这隐含了ETH是唯一支撑 USDe 的抵押资产。如前所述,Ethena 最近增加了 BTC 作为额外的抵押品,以进一步增强 Ethena 的扩展性。尽管 BTC 没有像 stETH 那样的内置收益,因此作为抵押资产吸引力略逊一筹,但它为 Ethena 增加了新的 160 亿美元的未平仓合约可供利用。

因此,假设 BTC 未平仓合约占市场份额的 30%,这将使 USDe 能够安全地将其市值再增加 48 亿美元。总体而言,使用当前的未平仓合约数据,这将使 USDe 的总市值扩展到 72 亿美元。假设 sUSDe 的年收益率平均约为 30%,并且 50%的 USDe 被质押,Ethena 的年收入将接近 11 亿美元。

同样,随着 BTC 价格的上涨,BTC 未平仓合约也将同时扩展。使用类似于 ETH 的假设,BTC 达到 8 万美元将使 Ethena 有超过 260 亿美元的 BTC 未平仓合约可供利用。因此,在 ETH 达到 5000 美元和 BTC 达到 8 万美元的情况下,USDe 理论上可以扩展到超过 120 亿美元。再一次,假设 sUSDe 的年收益率为 30%,并且 50% 的 USDe 被质押,Ethena 的年收入将达到 18 亿美元。相对而言,这是 Maker 收入的 19 倍,Aave 收入的 27 倍。

Delphi Digital:Ethena 的崛起 解析新兴的合成美元

尽管上述情景确实依赖于一些乐观的假设,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更悲观的预测下,Ethena 仍将是迄今为止最有利可图的加密协议之一。如 Ethena 能够简单地维持当前约 20 亿美元的 USDe 供应量,并且 sUSDe 收益率保持在约 40%,在 50% 的质押率下,Ethena 的年收入预计将达到约 4 亿美元。

仅此一项就使 Ethena 成为有史以来最有利可图的加密协议之一。

对  DeFi  的宏观影响

现在我们对 Ethena 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让我们放眼更广泛的 CeFi 、  DeFi  和 TradFi 市场,探讨其更广泛的影响。

从历史表现来看,这些市场的收益率存在很大差异。在一个高效市场中,所有利率理论上都应归结为无风险利率加上风险溢价,但现实中并非如此。

我们可以使用(1) 3 个月期国库券 (2) Delta 中性基差交易 (3)  DAI 储蓄率 (DSR) 分别作为 TradFi、 CeFi 和  DeFi  中的“无风险”利率的替代指标,来了解这一差异。

Delphi Digital:Ethena 的崛起 解析新兴的合成美元

虽然随着 MakerDAO 和其他 DeFi 协议继续引入现实世界资产(RWAs),TradFi 和 DeFi 的利率开始趋同,但 CeFi 的利率仍然明显不同。由于 Delta 中性基差交易比简单购买国债或将 USDC 存入 Aave 更具风险,利差应当存在,但有时高达 10000 个基点的利差显得不合理。这种利差不是反映了真正的“风险溢价”,而是反映了 Delta 中性交易的复杂性和难以接近性。

从本质上讲,这正是 Ethena 的基本价值主张——Ethena 通过将 Delta 中性交易民主化并允许其与 DeFi 的其他部分结合,实质上是在消除嵌入在 CeFi 利率中的“难以接近性溢价”。因此,USDe 实际上是一个代币化的套利工具,它调和了 DeFi 、CeFi 和 TradFi 的利率。

重要的是,这种调和有二阶影响。由于 USDe 实质上在重新校准 DeFi 的基准利率,DeFi 的其他部分已经开始追赶。这导致了两个值得注意的关键整合。

MakerDAO x  Ethena  x Morpho

尽管从历史表现来看,MakerDAO一直保持相对保守的姿态,但它在调整适应 Ethena 的二阶影响方面却走在了前列。

Maker 的第一个举措是将 DAI 储蓄率(DSR)从 5% 提高到 15%。对于不太熟悉 DSR 的人来说,简单解释一下,DSR 实际上是 DAI 持有者通过质押其 DAI 获得的“无风险利率”。由于过去三个月 sUSDe 的收益率平均高 40%,这一措施似乎是保持持有和质押 DAI 激励的必要步骤。其他协议如 Frax 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这些是前述 DeFi/CeFi 利率趋同的早期迹象。

MakerDAO 的第二个举措则更具争议。在通过直接存款模块(D3M)向Morpho Blue 的 Spark 的 sUSDe/DAI 和 USDe/DAI 市场部署了 1 亿 DAI 后,Maker 最近投票决定将这一数额增加到最高 10 亿 DAI (占 DAI 支持的 22%)。这将根据协议的整体健康状况和 D3M 的现金流量逐步部署。

Delphi Digital:Ethena 的崛起 解析新兴的合成美元

对于不太熟悉的人来说,Morpho Blue是一个模块化贷款原语,允许任何第三方创建和管理自己的贷款池。Spark 是 Maker 的一个子 DAO,负责管理 sUSDe/DAI 和 USDe/DAI 池。

这一整合的净效应是用户能够将 sUSDe 或 USDe 存入 Morpho 的这些贷款池,并以此借入 DAI。这不仅本质上促进了对 DAI 的需求,而且鉴于 Maker 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是“贷款人”,Maker 能够获得借款人支付的年收益率(APY)。

目前,借款人正在为当前部署的 1 亿 DAI 支付 20% 的年收益率。理论上,这个数值应该略低于 sUSDe 的收益率,因为借款人实际上在套利这一利差。重要的是,这使得这种整合对 Maker 非常有利——只要 sUSDe 的收益率保持较高,Maker 就能够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为了使事情更具背景意义,如果 Maker 今天注入额外的 9 亿 DAI,并且 APY保持不变,假设达到上限,这将为 Maker 带来 2 亿美元的年收入。虽然这肯定是乐观的,但这一数额几乎是 Maker 当前年化收入的三倍。

正如预期的那样,Maker 的这一举措并非没有遭受批评。尽管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无风险”的赌注,但实际则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Delphi Digital:Ethena 的崛起 解析新兴的合成美元

最大的风险最终在于清算和预言机机制。鉴于这些贷款的清算贷款价值比(LLTV)相对较高,短暂的脱钩或预言机故障可能会触发不必要的清算,尽管 sUSDe 或 USDe 的基本价值实际上并未改变。随后,这可能引发一个清算引发更多清算的级联效应。

为了缓解这些风险,Spark 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预言机“硬编码”。这意味着 DAI 的价格和 USDe 或 sUSDe 的价格固定为同等价格。换句话说,就预言机而言,这两种资产不能脱钩。

这随后引出了一个问题,即清算如何触发。重要的是,像任何清算一样,固定利率贷款的清算基于贷款价值比(LTV)。

LTV = (贷款规模) / (抵押品价值)

然而,与通常基于分母(即抵押品价值)变化而有资格进行清算的可变预言机贷款不同,固定预言机贷款基于分子(即贷款规模)的变化进行清算。

更具体地说,只有当累计利息使头寸可清算时,才会发生清算。为了激励健康的清算,Morpho 有一个巧妙的机制,当市场处于最大利用率时,借款利率大约每 5 天翻倍一次。这使得在固定定价机制下,头寸能够相对快速地进行清算。

虽然这种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运行顺利,但有一些独特的情景值得注意,这些情景可能会导致问题。

首先,在 USDe 脱钩并且其基本价值低于贷款的 LLTV 的情况下,由于预言机不知道 USDe 的价格,可能会积累坏账。借款人实际上会借到比抵押品价值更多的资金。这突显了为硬编码贷款池设定略低 LLTV 的重要性。因此,Maker 过度分配到了 77%-86%  LLTV 范围内的池中。

第二个风险在于清算激励。

根据 Morpho 的设计,清算人会收到“清算奖金”以激励健康的清算。这一奖金是被清算资产的固定百分比,作为偿还可清算贷款的回报。然而,重要的细节是,当使用固定预言机时,资产的价值不是基于其市场价值,而是基于预言机价格固定的同等价格。

因此,如果 USDe 脱钩到 0.85 美元,而清算奖金在 95% LLTV 贷款上的只有 5%,这意味着清算人将支付 0.95 美元来偿还贷款,却只收到 0.90 美元(0.85 美元+ 8% 清算奖金)作为回报。因此,清算人没有动机在 USDe 市场价值低于 0.90 美元时清算贷款,因为他们实际上会亏损。

因此,唯一有动机清算这一头寸的方是 Maker 本身,因为他们最终拥有贷款。随后,Maker 将通过铸造一些 DAI 来偿还贷款,并在一次原子交易中迅速将其销毁。在关闭贷款的过程中,Maker 将现在持有 sUSDe ,重要的是,这些 sUSDe 不再值 1 美元。

假设 sUSDe 在 MakerDAO 资产负债表上按市值计价,这些损失随后将由 MKR 持有人最终承担坏账。因此,尽管表面上看 MakerDAO 似乎并未直接暴露于 Ethena 的风险,但实际上仍存在一些间接暴露。因此,适用于 Ethena 的风险同时也适用于Maker,尽管程度稍低。

虽然上述分析突出了 MakerDAO 隐含的风险,但重要的是最终通过“风险调整”视角来看待这种整合。如果资金费率保持显著上升,Maker 有机会可能将其收入翻倍。因此,虽然这些风险确实可能以 MKR 持有人的利益为代价,但上行潜力似乎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

也就是说,这种不对称性并不一定传递给使用 DAI 作为抵押品的其他借贷协议。相反,像 Aave 这样的协议似乎承受了这种整合的风险,而没有参与任何收益。因此,Aave 最近通过了一项提案,每增加 1 亿 DAI 通过 D3M 分配,减少 DAI 清算门槛1%。理论上,这意味着随着 DAI 风险的增加,Aave 相应地减少其风险敞口。

Delphi Digital:Ethena 的崛起 解析新兴的合成美元

USDe 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有可能构建 DeFi 首个可扩展的收益曲线。

对于不太熟悉 Pendle 的人来说,简单介绍一下,Pendle 是一个 DeFi 协议,允许用户将收益型代币分为本金代币(PT)和收益代币(YT)。用户可以购买 PT 来锁定固定收益,或者购买 YT 来投机收益的变化。

虽然 Pendle 主要通过用户购买 YT 来投机 points 流动质押机会找到了初步的产品市场契合,但在 Pendle 和 Ethena 的架构交汇处似乎存在更大的机会。

此外,如果 Ethena 能够将 sUSDe 分为不同期限(例如,1 个月 sUSDe ,3 个月 sUSDe ,1 年 sUSDe ,3 年 sUSDe 等),Pendle 可以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收益市场。其净效应将是一个可扩展的收益曲线,用户可以在上面投机并锁定未来的 sUSDe 收益。

虽然这种整合看似微不足道,但固定收益产品对于 TradFi 和 DeFi 在规模化运作中的重要性是根本性的。大型机构对远期利率进行对冲的能力可能会解锁此前因 DeFi 市场波动性而受限的闲置资本。

因此,从长远来看,Ethena 和 Pendle 之间的这种整合可能成为 DeFi 机构化采用的一个拐点。

$ENA

到目前为止,Ethena 的推出已成为加密历史上最成功的协议启动之一。这一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 Ethena 精心策划的空投活动。

目前,Ethena 已将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使用 Ethena 的积分,称为“shards”,主要用于激励 Curve 池中 USDe 的流动性提供。在第一阶段结束时,5% 的 ENA 总供应量被空投给了 shard 持有者。

第二阶段将持续到 9 月 2 日,或直到 USDe 供应达到 50 亿美元,实际上是做了同样的事情,但将“shards”重新命名为“sats”。用户可以通过类似的激励计划赚取“sats”,例如 USDe 流动性提供(LP)或使用 USDe 与其他 DeFi 协议如 Maker、Morpho、Gearbox 和 Pendle 进行互动。

虽然 Ethena 尚未公布确切的空投数量,但在第二阶段活动结束时,“sats”持有者将会获得一定份额的 ENA 代币。正如这篇文章所指出的,ENA 代币将用于对以下事项进行治理投票:

  • 一般风险管理框架

  • USDe 支持的组成

  • 交易所风险敞口

  • 托管风险敞口

  • DEX 整合

  • 跨链整合

  • 新产品优先级

  • 社区赠款

  • 储备基金的规模和组成

  • 在 sUSDe 和储备基金之间的分配

鉴于上述原因,ENA 目前主要作为一种治理代币。也就是说,一旦储备基金足够大,未来可能会有提案实施收入分配或回购和销毁机制,将 Ethena 创造的部分价值返还给代币持有者。

目前, Ethena 的年化收益接近 2 亿美元,使其成为当今最有利可图的  DeFi  协议之一。鉴于 Ethena 为 sUSDe 支付收益而不是 USDe ,Ethena 的盈利能力最终取决于 sUSDe 和 USDe 供应之间的差异。

虽然 Ethena 的收入在 shards 活动结束后肯定会受到影响,因为持有 USDe 的激励会减少,但这应该远低于大多数项目所经历的影响。这是因为稳定币是少数具有内在网络效应的加密领域之一。换句话说,随着更多资产对被标价为 USDe ,更多协议开始接受 sUSDe 作为抵押品(如 MakerDAO),这些标准将更加深入地嵌入 DeFi 的结构中。因此,USDe 的采用可能会非常持久。

因此,从基本面分析的角度来看,Ethena 可能会成为整个加密领域中最有利可图的业务之一。他们不仅会在 DeFi  中拥有一些最高的利润率,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利润率将保持稳定,因为任何新兴的竞争者都难以实现与 USDe 相同的二级市场效用。换句话说,虽然代码在加密领域可能是一种商品,但你无法在规模上复制 USDe 的“货币性”。

展望 Ethena

在推出历史上最成功的协议之一后,USDe 现已成为市值 23 亿美元的第五大稳定币。随着市场对收益的需求不断增加,达到 100 亿美元的目标似乎在望。

此外,Ethena 的护城河在不断扩大。通过与其他协议对齐激励机制, Ethena 的 USDe 标准迅速在 DeFi 中普及。因此,尽管面临竞争压力, Ethena 的市场地位仍然牢固。

然而,Ethena 对加密市场的影响并非没有副作用。随着 USDe 的扩展,负资金、赎回流动性不足和清算级联等风险也在增加。

虽然 Ethena 团队在识别和管理这些风险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但随着时间推移,某些风险可能会动态变化。因此,保持灵活性并不断重新评估策略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最后,随着 Ethena 继续在 DeFi、CeFi 和 TradFi 中协调收益,我们似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利率范式。随着 Maker、Morpho 和 Synthetix 等协议引领潮流,预计其他项目也会找到整合 DeFi 新基准收益的方法。

IOSG |Rollup 币价高估 or 低估?我们做了一个Rollup的收支结构分析缩略图

IOSG |Rollup 币价高估 or 低估?我们做了一个Rollup的收支结构分析

背景

目前以太坊 Rollup L2 生态初见雏形,整体单日 TVL 超过了$37b,是 Solana 的3倍以上,超过以太坊的⅕。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主流L2的近期日平均用户数量达到158k,超过 Solana 100k左右的数据。

然而,Rollups 的币价短期表现不及预期。就市值来看,主流 Rollups 中,Arbitrum 市值$7.8b,Optimism 市值$7.3b,Starknet 市值$6.9b,刚完成空投的zkSync FDV $3.5b,而同期 Solana 的FDV 达$74b。近期 zkSync 近期上线,较差的市场表现也没有满足市场对 Rollups 的预期。

从收入的角度来看,以太坊在2023年的收入达到了 $2b,而同年表现较好的 Arbitrum 和 Op Mainnet 的年收入分别达到了 $63m 和 $37m,与以太坊有较大差距。今年新进入市场表现较好的 Base 和 zkSync,分别在2024年上半年获得了 $50m 和 $23m 的收入,而同期以太坊创造了 $1.39b 的收入,差距仍未缩小。Rollups 目前还未能做到与以太坊匹敌的收入规模。

部分 Rollups 目前的低活跃度固然是一个原因,这是大部分公链都面对的问题。我们更想知道的是,Rollups 在其作为 Mass adoption infra 的使命上完成度到底如何,其价值是否因为目前的低活跃度被低估?

一切还是要回到最早的命题,Rollups 的诞生起源于以太坊的日渐拥挤,费用达到了用户无法接受的程度。因此 Rollups 先天带有“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问世。Rollups 的优点,除了大家所熟知的以太坊 L1 级别的安全性外,还包括其颠覆性的成本结构,所谓“用户越多,Rollups越便宜”。

如果这点能被很好落地,我们相信 Rollups 是有无法替代的价值的。更合理的成本结构也能提高 Rollups 在面对市场变化时的韧性。健康的现金流带来的持续投入是竞争力的来源,在利润率上有优势的协议也自然会有更高的估值和长期的竞争力。

本文简单分析了目前 Rollups 的经济结构,并展望未来的可能性。

IOSG |Rollup 币价高估 or 低估?我们做了一个Rollup的收支结构分析

1. Rollups的商业模式

1.1 概述

Rollups 协议以 Sequencer 为收支点,对用户在 Rollups 上的交易收取费用以覆盖 L1 和 L2 上产生的成本,以及获得额外的利润。

收入侧,Rollups 向用户收取的费用包括:

  • 基础费用(包括拥堵费用)

  • 优先费用

  • L1 相关的成本费用

协议自己制定策略可以捕获的潜在费用包括:

  • MEV 费用

成本侧,包括目前占比较小的 L2 执行成本和占主要部分的 L1 成本,包括:

  • DA 成本

  • 验证成本

  • 通信成本

Rollups 相较其他L2的商业模式的不同在于其成本结构,如占最大比例的 DA 成本被视为随数据量变化的可变成本,验证成本和通信成本更多被视为维持 Rollups 运行的固定成本。

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我们希望厘清 Rollups 的边际成本,即一个额外交易的新增成本多大程度能小于每个交易的平均成本,来验证“用户越多,Rollup越便宜”成立的具体程度。

这背后原因是 Rollups 批量处理数据、数据压缩、验证聚合,导致相较其他公链效率高且边际成本较低。理论上 Rollups 的固定成本能被很好的摊销到每一笔交易中去,因此在交易量足够大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这一点也需要我们的验证。

1.2 Rollups收入

1.2.1 交易费收入

Rollups 主要收入来自于交易手续费即 gas,手续费的目的在于覆盖 Rollups 的成本,并获取一部分利润以对冲长期 L1 ga s变化的风险,以及获取部分利润。部分L2会收取交易优先费用,让用户优先执行紧急的交易。

Aribtrum和zkSync采取FCFS的机制,即交易处理的顺序为先来先处理,并不支持“插队”请求。OP stack在此类问题上采取了弹性处理,允许支付优先费用进行交易的“插队”。

IOSG |Rollup 币价高估 or 低估?我们做了一个Rollup的收支结构分析

Source: IOSG Ventures

对于用户来说 Rollups L2 的费用在链上较不活跃时,会由下限基础费用决定。在链上较为繁忙时,会由各个 Rollups 对于拥堵程度的判断收取拥堵费用(往往呈指数级上升)。

由于 Rollups 的L2开销极低(仅有链下工程和运维成本),而收取的执行成本自主性较高,导致几乎所有用户用于支付L2费用的收入都将成为协议的利润。由于中心化运营Sequencer,Rollups对于基础费用下限、拥堵费用、优先费用拥有控制权,因此L2执行费用将是协议的“参数”游戏,在生态较为繁荣,以及价格不会引来用户的反感的前提下,执行费用的多少可以任由设计。

IOSG |Rollup 币价高估 or 低估?我们做了一个Rollup的收支结构分析

Source: David_c @Dune Analytic

1.2.2 MEV收入

MEV交易分为恶意MEV和非恶意MEV,其中恶意MEV为类似于三明治攻击的front-running交易,更多的在于抢夺用户的交易价值,例如,三明治攻击中,攻击者会在用户的交易之前插入自己的交易,导致用户以更高的价格买入或更低的价格卖出,即所谓的“被夹”。

而非恶意MEV为套利和清算等back-running交易,套利行为可以在不同交易所之间平衡价格,提高市场的有效性;清算行为则可以移除不良杠杆,降低系统风险,被视作是有益的MEV行为。

IOSG |Rollup 币价高估 or 低估?我们做了一个Rollup的收支结构分析

Source: IOSG Ventures

与以太坊不同的是,Rollups 不提供一个公开的 mempool,只有排序器可以在交易最终确定之前看到交易,因此只有排序器有能力发起 L2 链上的 MEV,由于现绝大部分L2都是中心化排序器,暂时不太会存在恶意MEV的情况,因此目前的 MEV 收入将需考虑套利和清算类型。

根据Christof Ferreira Torres等人的研究,其回放了 Rollups 上的交易,得出的结论是 Arbitrum, Optimism, Zksync 是存在链上非恶意MEV行为的,三个链目前总计产生了$580m的 MEV 价值,足以作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收入来源。

IOSG |Rollup 币价高估 or 低估?我们做了一个Rollup的收支结构分析

Source: Rolling in the Shadows: Analyzing the Extraction of MEV Across Layer-2 Rollup

1.2.3 L1相关的成本费用

这部分是Rollups为了覆盖 L1 相关成本而向用户收取的费用,具体的成本构成后文会讲到。不同 Rollups 收取的方式不一样。除了对 L1 gas 进行预测去覆盖L1数据的费用外,Rollups 还会产生额外费用,作为应对未来 gas 波动风险的预备资金,本质上是 Rollups 的一笔收入。如 Arbitrum 会加上一笔“Dynamic”费用,OP stack 会将费用乘以“Dynamic Overhead”系数。这部分费用在 EIP4844 升级前,估算下来为 DA 费用的1/10左右。

1.2.4 分润

Base 由于采用了 OP stack 会相对特殊一点有一个分润,Base 承诺贡献总收入2.5%/L2交易中扣除向 L1 提交数据的成本后的利润的15%二者中取其高,给到 OP stack。作为回报,Base 将参与 OP Stack 和 Superchain 的链上治理,并获得最多 2.75% 的 OP 代币供应量。以最近的数据来看,Base 给 Superchain 的收入贡献在5 ETH/天。

我们能发现 Base 为 Optimism 提供了不小的收入比例,除了现金流之外,健康的网络效应也让OP Stack 生态在用户和市场的眼中更具吸引力。尽管 Arbitrum 的某些表现如 TVL 或稳定币市值高于 Base + Optimism,但目前已无法超过后者的交易量和收入。从两者的 P/S ratio 也能看出这一点——考虑Base收入后,$OP 的 PS ratios 高于 $ARB 16%,体现了生态带给 $OP 的额外价值。

IOSG |Rollup 币价高估 or 低估?我们做了一个Rollup的收支结构分析

Source: OP Lab

1.3 Rollups成本

1.3.1 以太坊L1数据成本

每一条链具体的成本结构不同,但大类基本可以分为通信成本,DA成本,ZK Rollups特有的验证成本

通信成本:主要包括 L1 和 L2 之间的状态更新、跨链交互等。

DA成本:包括向DA层发布压缩后的交易数据、状态根、ZK证明等。

在EIP4844前,L1成本主要成本来源于DA成本(对于 Arbitrum 和 Base 来说超过95%,对于 zkSync 超过75%,对于 Starknet 超过80%)

在EIP4844后,DA 成本大幅下降,而由于不同 L2 的机制,DA 成本的降低程度也不一样,大概有50%-99%的成本下降。

1.3.2 验证成本

主要为 ZK Rollup 所用,用于通过 ZK 手段验证 Rollups 交易的可靠性。

1.3.3 其他成本

主要包括链下工程以及运维成本等。由于目前的 Rollups 运作方式,节点的运行成本接近于云服务器成本,相对较小(接近于企业 AWS 服务器成本)

1.4 L2的利润和其他L1的数据对比

至此,我们大概了解了 Rollup L2 的整体收入-支出结构,可以和 Alt L1 做一个对比,这里Rollups 选择了 Arbitrum,Base,zkSync,Stakrnet 周平均数据作为数据来源。

IOSG |Rollup 币价高估 or 低估?我们做了一个Rollup的收支结构分析

Source: Dune Analytic, Growthepie

可以看出,Rollups 整体的利润率和Solana较为接近,相较BSC有明显优势,体现出 Rollups 的商业模式在盈利能力和成本管理方面的优秀表现。

IOSG |Rollup 币价高估 or 低估?我们做了一个Rollup的收支结构分析

2. Rollup横向对比

2.1 概述

Rollups 发展的不同阶段,基本面表现差异显著。如当交易存在发币预期时,Rollups 会迎来显著的交易量提升,随之而来的手续费收入和费用支出也会显著提升。

IOSG |Rollup 币价高估 or 低估?我们做了一个Rollup的收支结构分析

Source: IOSG Ventures

绝大部分 Rollups 仍处于早期,绝对的盈利能力对其来说没有那么重要,更多的是保证收支平衡,保证长期发展。这也是 Starknet 一直宣告的不向用户收取额外费用并以此盈利所希望达到的理念。

但从三月中起,Starknet就持续负收益的状态运营持续至今,其链上活跃度表现确实不佳,但负收益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会长期持续吗?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深入。实际上,Rollups 的收入结构相对趋同,而由于每条链的Rollup机制带来的边际成本结构有区别,数据压缩方式等计算机制不一样也带来了成本上的差异。

IOSG |Rollup 币价高估 or 低估?我们做了一个Rollup的收支结构分析

Source: IOSG Ventures

我们希望在 Rollups 中进行成本的对比,以帮助我们横向对比不同的 Rollups 有着什么样的特性。

2.2 不同类型L2的成本结构

ZK Rollup

ZK Rollups 主要在验证成本有差异,验证成本往往可以被视为其固定成本,难以通过分摊手续费收取,也是造成 Rollups 出现入不敷出状况的根因。

IOSG |Rollup 币价高估 or 低估?我们做了一个Rollup的收支结构分析

Source: David Barreto @Starknet, Quarkslab, Eli Barabieri, IOSG Ventures

本文主要讨论两个比较成熟有交易量的ZK Rollups。

Starknet

Starknet采用共享自家的验证服务SHARP,交易排序、确认、出块后,组成批次通过SHARP构建交易证明,发送至L1合约验证,通过后将proof发送至Core合约。

Starknet中的验证和DA的固定成本分别来自区块和批次。

IOSG |Rollup 币价高估 or 低估?我们做了一个Rollup的收支结构分析

Source: Starknet community – Starknet Costs and Fees

Starknet中的可变成本随交易数量增加而增加,主要是 DA成本,这一部分理论上并不会产生额外的支出。实际甚至相反——Starknet 的交易费用是按每次写入收费的,但其 DA 成本仅取决于更新的内存单元数量,而不是每个单元的更新次数。因此,Starknet 在此前收取了过高的 DA 费用。

交易费用的收取和运营成本的支付存在时间差,可能会导致部分亏损或盈利的发生。

因此我们看到,只要有交易还在产生,Starknet就需要不断出块并支付块和批次的固定成本。同时,交易数量越多,需要支付的可变成本也就越多。固定成本并不会显著增加边际成本

IOSG |Rollup 币价高估 or 低估?我们做了一个Rollup的收支结构分析

Source: Eli Barabieri – Starknet User Operation Compression

Starknet由于对每个块有计算资源的限制(Cairo Steps),其gas fee计算方法是根据计算资源和数据量大小,分别覆盖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由于出块/批次的成本难以分摊到每个交易,但由于每个块是到达了一定计算资源后才关闭(固定成本被触发),因此可以通过计算资源的维度来计算并收取一部分的固定成本。

但同时由于出块时间的限制,如果交易量不足(单个块中的计算量不足),计算资源并不能很好的衡量所需要摊掉的价格,因此固定成本仍然无法被完全覆盖。同时“计算资源的限制”会受到Starknet网络参数升级的影响,EIP4844后短期运营的大幅亏损便体现了这一点,亏损直到收取的费用里的计算资源参数被调整后才有所缓和。

IOSG |Rollup 币价高估 or 低估?我们做了一个Rollup的收支结构分析

Source: Growthepie

Starknet的收费模式并不能在每一笔交易中有效地填补固定成本,因此当Starknet主网更新及交易量极低时,就会出现负收入的情况。

zkSync (zkSync Era)

zkSync era在Boojum升级后从块验证转向了批次验证和存储状态差异,有效降低了验证和DA成本。流程基本类似Starknet,Sequencer提交批次到Executor合约(状态差异和DA承诺),证明节点提交验证( ZK 证明和 DA 承诺),验证通过后执行批次(每45个批次执行一次);区别在于Starknet对于块和批次都有验证成本而zkSync仅有批次的验证成本。

zkSync和Starknet的成本对比

Starknet批处理大小比 zkSync Era 要大得多,zkSync Era 每批的交易限制为 750 或 1,000,而 Starknet 没有交易限制。

IOSG |Rollup 币价高估 or 低估?我们做了一个Rollup的收支结构分析

Source: IOSG Ventures

这样看来,Starknet的scale能力更强,由于每个块都有计算资源限制,单块中处理更多交易和批次的能力使其在高频交易和需要处理大量简单操作的场景中表现更好,但在交易量较小的时候会出现固定成本过高的问题。zkSync的压缩效率和灵活的块资源使其在需要灵活应对L1 gas价格波动和自身链上活跃度匮乏的情况下更具优势,但在出块速度方面会有限制。

对于用户来说,Starknet的收费模式会更用户友好,与L1相关性较小,规模效应更强。zksync的费用更加高效但随L1波动会更大。

对于协议来说,在活跃度低的阶段,Starknet高昂的固定成本会带来更多的亏损,而zkSync会更加适用于这种场景。在活跃度高的阶段,Starknet更适用于进行大量高频交易并控制成本,zkSync目前的机制在高交易量上表现可能会略逊一筹。

2.3 Optimistic rollup

Optimistic Rollup的成本结构相对简单,在没有验证成本的情况下,用户仅需要支付L2的计算成本和发布到L1数据的DA成本,其中状态根的发布由于和出块相关,更偏固定成本,而压缩交易的上传为易于预估易于分摊的可变成本。

和Zk Rollup相比,其固定成本更低,更适合交易量适当的场景,但由于每笔交易需要包含签名,导致DA即可变成本会更高,在大规模采用阶段边际成本带来的优势也就相对更小。 

IOSG |Rollup 币价高估 or 低估?我们做了一个Rollup的收支结构分析

Source: IOSG Ventures

基于目前的采用规模,ZK Rollup的固定成本可能会导致无补贴交易更高的费用下限,相较OP Rollups为用户带来成本,但ZK的优势明显在于规模化:

高交易量和证明聚合将验证成本分摊,最终L1节省的边际成本将超过Optimism Rollups;运行Validiums/Volitions和仅需状态差异的DA、更快的提款速度等会更适合规模型的经济需求和RaaS生态。

2.3 数据对比

收入

Rollups向用户收取的gas fee,可以看到Base收入较高,Starknet收入较低,Arbitrum和zkSync持平,交易量的差异导致了横向和纵向的差距,因此我们计算每交易收入。会发现在EIP4844升级前,Arbitrum的每交易收入较高,升级后Base的每交易收入较高。

IOSG |Rollup 币价高估 or 低估?我们做了一个Rollup的收支结构分析

Source: IOSG Ventures

成本

从每笔交易的成本来看,Base在EIP4844前,由于DA成本过高,导致交易成本过高,实际上处于边际成本较高的情况,由于规模效应导致的成本优势并没有体现。而在EIP4844后,随着DA成本的大幅降低,Base的每单交易成本直线下降,目前是所有Rollup里交易成本最低的。OP和ZK相比,可以看到OP Rollups是升级更大的受惠者,StarkNet 的 L1 DA 的实际成本可以降低约 4 到 10 倍,略小于OP Rollups一个数量级。这也与理论推论一致:在 EIP-4844 升级中,ZK Rollups 的收益不如 OP Rollups 大。ZK Rollup在升级后的费用表现也体现了固定成本对其的影响。

IOSG |Rollup 币价高估 or 低估?我们做了一个Rollup的收支结构分析

Source: IOSG Ventures

利润

数据来看,Base由于规模效应毛利最高,远超同为Optimistic的Arbitrum。同为ZK Rollup的Starknet由于交易量过低,无法覆盖固定成本导致交易毛利为负,zkSync则为正但同样受限于固定成本,低于OP Rollup。EIP4844的升级并没有给利润率带来直接的帮助——受惠的主要将是用户,其费用成本大幅降低。 

IOSG |Rollup 币价高估 or 低估?我们做了一个Rollup的收支结构分析

Source: IOSG Ventures

IOSG |Rollup 币价高估 or 低估?我们做了一个Rollup的收支结构分析

3. 总结

3.1 成本侧

目前看来大部分Rollups还处于其Margin curve的前半段,随着交易量的提高边际成本逐渐降低,同时平均固定成本也会显著降低。但未来以太坊L1或L2生态交易量兴起后,受网络的容量影响平均交易成本的上升会导致边际成本逐渐呈上升趋势(从Base3-5月的表现可见),这是Rollup长期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关注短期采用导致的成本变化时,我们也需要关注Rollups在长期成本曲线上作出的努力。

IOSG |Rollup 币价高估 or 低估?我们做了一个Rollup的收支结构分析

Source: Wikipedia – Cost curve

而短期看来,对于Rollups来说,更有效地减少边际成本是最好建立壁垒的方法,其中针对市场状况调整收入和成本模式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3.2 收入侧

为了保持长期的竞争力,协议尽可能不对用户额外收费,甚至倒贴费用让用户支出尽量保持低且稳定,如我们看到Starknet现在的情况。优先费用固然会带来更多收入,可前提是链要有足够的活跃度。

在EIP4844后,部分Rollups的收入产生了大幅下降(如Arbitrum),这是由于一部分利润差来源——DA数据费用部分的隐性收入已经几乎被抹除。Rollups的收入模式将会变得相对单一,主要从L2费用当中挖掘,随着交易量的增长,产生的优先费用和拥堵费用会是重要的收入组成部分。同时在主动收入方面,通过Sequencer提取MEV也将是未来Rollups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总的来看,Rollups的商业模式的确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尤其是ZK Rollups。目前的市场状况并不适合Rollups发挥其优势,都需要等到类似今年3-5月的Base时刻。商业模式的多样性和不同Rollups在不同市场状态下的适应能力也让我们看到以太坊L2 Rollups生态的深远考量。

References

https://community.starknet.io/t/starknet-costs-and-fees/113853

https://medium.com/nethermind-eth/starknet-and-zksync-a-comparative-analysis-d4648786256b

https://blog.quarkslab.com/zksync-transaction-workflow.html

https://www.alexbeckett.xyz/the-economics-for-rollup-fees/

https://davidecrapis.notion.site/Rollup-are-Real-Rollup-Economics-2-0-2516079f62a745b598133a101ba5a3de

https://arxiv.org/pdf/2405.00138

https://blog.kroma.network/l2-scaling-landscape-fees-and-max-tps-fe6087d3f690

https://forum.arbitrum.foundation/t/rfc-arbitrum-gas-fees-sequencer-revenue/24730

https://mirror.xyz/filarm.eth/aZwXFN-tfuZKrMjzT9rXchlY15HGuYJGGj_5FPtPZ88

https://x.com/ryanberckmans/status/1768290443425366273

https://mirror.xyz/lxdao.eth/CnZFjWYHbR1Vu9Z4UPa7JKDceLtVtNf1EfsQ98Zq7JI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624):门头沟又来了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624):门头沟又来了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624):门头沟又来了

在过去的两周里,笼罩在 BTC 币价上方的乌云不只是现货 ETF 的大量连续流出,还有门头沟这颗定时炸弹。今日,Mt. Gox trustees 正式开启对债权人的偿还,根据 Mt. Gox 的受托人 Nobuaki Kobayashi 表示,此次赔付将采用 BTC 支付,并将在七月初开始。结合一个月前由门头沟地址转出的 14000 个 BTC,市场在新闻出来后立刻做出避险反应,使得 BTC 短线大跌,一度下探至 61000 下方。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624):门头沟又来了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624):门头沟又来了

Source:  Farside Investors; TradingView

期权方面,实际波动的升高和市场对后市担忧大幅抬高了前端隐含波动率水平,同时前端的 Vol Skew 也和价格保持正相关,下跌至负值区间。从 BTC 的交易上看,在新闻之前,尽管价格已经连续下跌数日,市场上集中在六月底的 Flow 仍然以 Long Risky 为主,也许是低价吸引到了看涨期权的抄底,亦或是对 61000/60000 两道关键支撑位的信任。

ETH 方面,The ETF Store 总裁再度表示,以太坊现货 ETF 现货或于下周推出,让社群又有了些盼头,市场预期也推动七月往后微笑曲线向看涨期权倾斜,与前端形成明显对比。但市场上似乎也有分歧出现,在高 IV 和高 Vol Skew 的情况下,七月底 4000-C 被卖出 3000 多张,成为昨日的交易热点。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624):门头沟又来了

Source: Deribit (截至 24 JUN 16: 00 UTC+ 8)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624):门头沟又来了

Source: SignalPlus,前端 IV 在暴跌后上涨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624):门头沟又来了

Source: SignalPlus,Vol Skew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624):门头沟又来了

Data Source: Deribit, ETH 交易总体分布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624):门头沟又来了

Data Source: Deribit,BTC 交易总体分布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624):门头沟又来了

Source: Deribit Block Trade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624):门头沟又来了

Source: Deribit Block Trade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624):门头沟又来了

您可在 ChatGPT 4.0 的 Plugin Store 搜索 SignalPlus ,获取实时加密资讯。如果想即时收到我们的更新,欢迎关注我们的推特账号@SignalPlus_Web3 ,或者加入我们的微信群(添加小助手微信:SignalPlus 123)、Telegram 群以及 Discord 社群,和更多朋友一起交流互动。SignalPlus Official Website:https://www.signalplus.com